登陆注册
10659000000017

第17章 军统特工荆有麟:鲁迅回忆(7)

伏园辞职之后,第一感觉到的,就是非弄个事情做做不可。第二是:常写文章的人,忽然没有合适的发表地方,也有些不舒服。因为当时的北京,杂志是意外地少,《努力周报》,是胡适之先生发表政论的机关杂志,刚出版的《现代评论》,又是有政府靠山的宣传机关。至报章,虽然巳经都有了副刊,但《顺天时报副刊》是为本而说话,邵飘萍的《京报副刊》是专捧女戏子,《黄报副刊》就是专登那“阿呀呀,我要死了”的发源地。闹得当时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作品的人,简直没有插足的地方了,于是本来闲不住的伏园,在打听过报纸四开大的刊物,如印一千份,纸张印刷共总不要十元钱。于是便像鲁迅先生所写的下面的事出现了。

“我很抱歉伏园为了我的稿子而辞职,心上似乎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几天之后,他提议要自办刊物了,我自然答应愿意竭力《呐喊》。至于投稿者,倒全是他独自邀来的,记得是16人,不过后来,也并非都有投稿,于是印了广告,到处张贴,分散。大约又一星期,一张小小的周刊便在北京——尤其大学附近——出现了,这便是《语丝》。”

不错,《语丝》的发刊,完全是由伏园发起的,而且所谓邀来的16人,(连伏园在内)便成了语丝社的社员,那16人是: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李小峰、钱玄同、刘半农、章衣萍、章川岛、魏建功、许钦文、顾额刚、王品青、林语堂、江绍原、俞平伯、张定璜。这16人之中,写稿最多的,要算周作人与鲁迅了。鲁迅先生所谓,“后来也并非都有投稿”如李小峰、魏建功、许钦文,似乎就很少或者竟未写过稿。

但《语丝》毕竟发刊了。在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11月17日,创刊号便与世人相见了。创刊词上曾经这样说:

我们几个人发起这个周刊,并没有什么野心和奢望,我们只觉得现在中国的生活太枯燥,思想界太沉闷,感到一种不愉快,想说几句话,所以创刊这张小报,作自由发表的地方。

我们并没有什么主义要宣传,对于政治经济问题也没有什么兴趣,我们所想的只是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我们个人的思想终是不同,但对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

我们这个周刊的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周刊上的文字,大抵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但也兼釆文艺创作及关于文字美术和一般思想的介绍与研究……

创刊词本来是请鲁迅写的,但鲁迅先生是一向不主张刊物上有堂皇的宣言的。故这篇创刊词终于由周作人执笔,但她——《语丝》——的发刊名目的来源,还有一点小小逸事,鲁迅先生这样说:

“那名目的来源,听说,是有几个人,任意取一本书,将书任意翻开用指头点下去,那被点到的字,便是名称。”

这是因为想不好名称,由钱玄同先生出的把戏,顺手拿一本书,用指头点下去,便得了“语丝”二字,同《莽原》出版时,向培良由书上点出“莽原”二字一样。不过稍有不同的,是《莽原》被向培良点出,我却找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写了报头,而《语丝》便由点着钱玄同,亲自写出报头来了。

鲁迅先生说:“这刊物本无所谓一定的目标,统一的战线;那16个投稿者,意见态度也各不相同。”

这也是事实,记得《语丝》指责梁启超的关于玄学方面的妙论,社员中就有人不赞成,《语丝》讽刺现代评论派陈四澄等人时,社员中也有人不赞成,这,哪里能说得“统一的战线”?或相同的意见与态度呢?而况《语丝》一开头,就收外稿,如《努力评论》主干胡适之,新月派主干徐志摩,猛进社主干徐旭生,在前十期中,就都有文章发表过。而嗣后投稿之广泛,可以说包含了当时全中国文艺社团中的份子,举例如,后期创造社或洪水社的王独清、穆木天、潘梓年、潘汉年等,《莽原》或未名社的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等,莽原或狂飆社的高长虹、向培良等,现在战国派文人沈从文,礼拜五派的张若谷,以及孙福熙、李金发、姚蓬子、王鲁彦、柳亚子、李健吾、佩弦、简又文、陈学昭、汪静之等等,就都在《语丝》上出现过。而且潘梓年、简又文、陈学昭、穆木天、柳亚子、姚蓬子等,又还不只一次呢。

这样,《语丝》不特说不上战线的统一,就是说同人杂志,亦勉强了。所以原有社员中,也有些人不大常写稿了,故鲁迅先生说:

……有些人们,大约开初是只在敷衍和伏园的交情的罢,所以投了两三回,便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自然离开。连伏园自己,据我的记忆,自始至今,也只做过三回文字,末一回是宣言从此要大为《语丝》撰述,然而宣言之后,即连一个字也不见了。

这大约是收外稿的原因之一罢?发起人孙伏园,在第一期上写过一篇《记顾仲实》,第十二期上写过《亲送语丝记》,第五十二期上写了《语丝的文体》,再不见他的笔迹了,当时的情形是:伏园既编辑《京报副刊》,便不大再过问《语丝》’于是先少了拉稿人。外边有稿子寄来,李小峰一律送给周作人看,决定登载与否。于是除李小峰请章衣萍陪他时常讲鲁迅写稿外,周作人成了固定的编辑,小峰担任事务,而常常写点文章的,除鲁迅周作人外,便只有江绍原、钱玄同、刘半农几个人了。

依当时的情形,鲁迅先生除每天要到教育部“转一转”即办公外,还担任有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女高师、世界语专等校课程,而先生自己,则又主编《莽原周刊》,代《民众文艺周刊》看稿,还时时应伏园之求,为《京报副刊》写稿,既忙于时间,又不是没有发表的地方,为什么特别为《语丝》要比其他社员热心写稿呢?据先生自己说,是这样的:

当开办之际,努力确也可惊,那时做事的,伏园之外,我记得还有小峰和川岛,都是乳毛还未褪尽的青年,自跑印刷局,自去校对,自叠报纸,还自己拿到大众聚集之处去兜售,这真是青年对于老人,学生对于先生的教训,令人觉得自己只用一点思索,写几句文章,未免过于安逸,还须竭力学好了。

因此,从《语丝》的发刊,直到在北平被封为止,除因先生赴厦门,略有间断外,几乎每期都有先生的文章,除论文、翻译、短评外,《野草》全部,几乎都是在《语丝》上发表的。

因为有鲁迅及周作人(当时周作人是在文坛负盛名的人,不似今日作汉奸之周作人)等几位的努力支持,所以《语丝》的销路,一期比一期好起来,由一千五百份,而两千份,而三千份再后是五千到八千,她的影响,当然是很大的。除观察深刻,文字简练,见称于时外,所谓随笔,所谓幽默,就都是由《语丝》而发煌起来。但在社会及对于文学上的意义,她还不只此,曾忆:她介绍过西班牙及希腊的民歌,太平天国的文学,希腊的陶器画,孙中山先生早年的政治主张,文豪如托尔斯泰、契诃夫、莫泊桑、高尔基等,她又指责过:日本《顺天时报》的怪论,南开学校的性教育,孙传芳的三爱主义,执政府的大屠杀,《现代评论》的不现代。也讨论了礼俗问题,思想问题,批评问题,以及方块字的存废问题,并研究考证了外国的民情与风俗,以及苏曼殊等人物。凡这些,都在当时及其后来发生了很大作用,只要看她,既受警告,又遭禁止,就可想到一切了。

我以上所写,是指在北京所发行的而言,这时期,除社员稿子投来,即由负事务责任的小峰发排,无所谓取舍外,外来稿件,是由小峰送给周作人,自然像鲁迅所介绍的旁人的稿子,也大挺登载的,至于到上海复刊的《语丝》,那是由鲁迅出名编辑的,鲁迅先生已在《我和〈语丝〉的始终》中,讲得够详了。这里只好“带住”!

<莽原>时代

五四时代的浪潮,慢慢退下去了。到民国十二三年,可以说是文化界最黑暗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文化界的黎明时期,因为五四时代的新人物,留洋的留洋,做官的做官,有的埋头于研究,有的投奔到主子怀里去,在当时,继续支持那精神的,便是鲁迅先生。《呐喊》的出版,即其明证。

《呐喊》给与中国文坛怎样的影响,我不想多说。这已有批评家论列过了,我现在要说的,是《呐喊》的作者鲁迅先生,在《呐喊》出版后的行动同战斗!

当时,中国的文艺刊物,少到几乎没有,在北方,能容纳文艺作品,而为青年所爱好的,是孙伏园主编的《晨报副刊》,在南方,除了《创造》以外,便是商务印书馆以压倒一切的姿势,发行的三大杂志:《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

因为《呐喊》的出版,鲁迅先生更为青年所爱好。于是编副刊的伏园,便三天两天找鲁迅先生为他的副刊写稿,以满足青年读者的欲望。这时节鲁迅先生刚刚搬进他用借贷而修盖的新居——西直门内三条二十一号。鲁迅先生文章寄出了,题目是《我的失恋》,署名为某生者。伏园还有什么话说呢?他以愉快的心情,将稿发出了。因为他的副刊上,又有鲁迅先生的大作了。——虽然署名不是鲁迅,而是某生者。

同类推荐
  •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写作之前,海明威已是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战争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237块弹片,更多的是战后的思考。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诗人弗罗斯特这样说道:“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他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李嘉诚大全集

    李嘉诚大全集

    他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他是全世界华人的榜样,他是华人首富。李嘉诚,这个在华人世界里响当当的名字,在风云变幻的商海里,给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商业神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以李嘉诚的家族史开篇,详细讲述他随家人逃难到香港,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一代华人巨富的传奇经历。全书不仅介绍李嘉诚的行事风格,还写出了他的管理思想、投资理念,力求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李嘉诚呈现给读者。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热门推荐
  • 巫师之祖

    巫师之祖

    宇宙星河,万千位面,无数的知识,等待着被探索;无数的位面,等待着被征服。谁也不知道,在星河的某一个角落,一个雷恩的男孩踏上了巫师的路途。
  • 绝品医仙在都市

    绝品医仙在都市

    废物医生杨修偶然获得医仙传承,人生从此崛起。我有医术,一针下去能把死人从鬼门关里拉回来。我有杀术,一针下去能让你痛不欲生,求死不能。医术杀术结合,杨修从此笑傲都市。
  • 圣人纪

    圣人纪

    古之圣者立天地之道,今之圣者守人类和平。少年丘山带着一个强烈的信念走进了道园。
  • 躬耕者

    躬耕者

    自打退异界入侵以后,人们才发现世界之广博,对外域的开拓也提上了日程
  • 火影之木叶虫师

    火影之木叶虫师

    仓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昆虫学博士,一次意外,被剧毒蜘蛛咬伤,意识穿越到了火影忍者的世界,成为了油女一族的成员,和纲手等人同一时期。利用自己的昆虫学知培养忍虫进行战斗,蝴蝶,毒蝎,甚至蚂蚁都是他的战斗伙伴,木叶虫师之名响彻忍界。仓岚:大蛇丸,虽然你叛逃了,但我仍然视你为知己,毕竟在这个世界里,唯一讲科学的人就只剩下你和我了。大蛇丸:……仓岚:昆虫是我们的好朋友,人类的生存生活都离不开昆虫的帮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所以我们应该善待昆虫。泷隐村:这就是你来抢七尾的理由?忍术?看是你结印,还是我的音速忍蜂更快。尾兽?食尾虫们的食物而已。体术?被我的咒术蜈蚣咬后,残疾人都能用八门遁甲。
  • 重整仙道

    重整仙道

    一个平凡的乡村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因一枚丹药从此与修仙之路结缘,硬是被一步步卷进了修炼之途。一道上摸爬滚打又奇遇连连,待修为日渐精深却意外了解到一段修真界的神秘往事。自天地大破灭以来,天人五衰,远古仙人接连陨落,再加之妖魔盛行,修真界日益萧条!主人公深忧天下疾苦,遂立志刻苦修行成就无上仙君,重整仙界秩序,还天道太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盗墓禁地:51区

    盗墓禁地:51区

    盗墓爽文)我不记得自己是从哪里出生,从爷爷失踪后,我的人生一下子从平凡的人转变成美国冒险大片的主角,前往滇黔边境,却在墓中遇险,晕死过去,醒来发现我回到长沙了,而且是一个月后了,为了寻找这其中的线索,我又一次和周家人进入滇黔的一个墓,可是却发现了谁也想不到的东西,这无法解释的迷团,有意无意的惊天阴谋,诡异恐怖的经历,成为盗墓界的一个个传奇鬼话。
  • 僵龙噬界

    僵龙噬界

    一个向往平凡的少年,一个冰冷无情的杀手,原本毫无瓜葛的两人,却因为命运而相遇,时间的逆流,洪荒的怒涛,少年将会踏上属于自己的道路。源于战争的一切,带来的却是毁灭般的噩梦,是生存,还是毁灭,少年该何去何从,带着未知的答案,少年踏进了炼狱。
  • 梦筱茁蝶

    梦筱茁蝶

    她们本是一母所生,却因际遇不同,一个单纯善良,一个心机深沉。暖男的出现让姐妹二人同时倾心,一切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