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4200000023

第23章 走不出自我,生活空间过于狭小(1)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了大自然这个天然的游戏场,进入了由钢筋水泥围成的密闭、狭小的空间,只能看电视、打游戏、玩CD……和朋友的交流少了,玩的时间更是少,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变得性格孤僻,不愿和人交流,失去了童年本该拥有的快乐,不能不说是中国孩子的悲哀。

1. 缺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去年夏天,小刘的同事把她6岁的儿子带到办公室来玩,恰巧小刘逮着一只飞进办公室的知了,拿细线捆上送给他玩,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居然不敢碰,吓得躲到妈妈身后连眼睛也不敢睁开。

不仅如此,这个孩子还特别害怕美丽温顺的蜻蜓,偶尔见到天空中柔曼盘旋的蜻蜓,就会惊恐地大叫:“蜻蜓飞起来好可怕啊,它万一停到我的头上怎么办?”

……

现在的许多中国孩子都是在“蜜罐”里成长的一代。他们不愁吃穿,生活全由大人照顾。不过与西方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

由于心疼孩子,父母大多数时间让孩子呆在钢筋水泥、高楼深院构成的封闭空间中,几乎每天在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亲密接触,与大自然的接触甚少。即使上了学,学校也就是几间房子,到处是围栏、铁门,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很少组织他们到校外切身感悟大自然。尽管这种方式减少了孩子意外受伤的几率,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孩子们对各种花鸟虫蝶的认识大多是从书本上获得的,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一出生见到的就是经过加工过的风景,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花草、动物等大自然因素,认不出各种野花的名字,对大自然的感觉很陌生,很迟钝,时间长了还会造成孩子孤独、偏执、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麻木等性格,这就是所谓的“大自然缺失综合征”。

自然缺失综合征是美国儿童发育问题专家理查德洛夫总结出来的。他认为,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代人,现在的孩子,足不出户不再是稀奇,一台电脑就可以搞定一切,他们可以在地图上用谷歌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但很多孩子竟然自己连公共汽车都不会乘坐,问他们牛奶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会自然地想到超市!

大自然缺失征已成为现在都市小孩或一出生小孩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命课题。孩子小时候缺少了大自然的真实洗礼与接触,那一颗幼小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终究会存在许多身心灵方面的缺失。

近日公布的“北京市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显示:有20.8%的孩子存在中等程度的孤独,有22.5%的孩子表示“我没有知心朋友”,有45.6%的孩子相信“多数人是不可以信赖的”,有36.1%的孩子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可见,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很有必要的。大自然里充满丰沛的资源,不同年龄的孩子所体验的感受均不同,平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居家附近的公园或山上、海边等地,让孩子闭上眼睛,专心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鼓励他寻找声音的来源。另外,也可以带着他用双眼观察自然,看看云的变化,带他上山体验第一次看雪的经验,或是看看花开花谢,听听孩子说说他看到的自然。

周末带着孩子到赏鸟区来一趟赏鸟之旅,听听解说员分辨不同鸟的特征,认识鸟的习性。除了到野地赏鸟之外,也可以到鸟店、动物园的鸟园区认识不同的鸟类,和孩子讨论饲养与放生的意义。

和孩子在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植物,例如栽种绿豆芽,让孩子学习自己照顾动植物,并纪录豆芽的生长情况,让他体会生命成长的可贵。这些方法对孩子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都有很大的帮助。

2. 交往--难以突破的蛋壳化人格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教育家陶行知

只有当孩子有了自己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独立的交往圈子,孩子才会对生活经历有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才真正称得上是独立的个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成功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进行的综合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两倍多。

父母能否正确地引导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交往圈子,锻炼出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已经发生了偏向,由原来的父母、老师转移到了同龄伙伴上来。这种转移是由他们的身心发育发展决定的。家庭中的情感、经验不能满足他们日益膨胀的心理需求时,他们必将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与自己性情相似的同龄人。与其他人交往跟与父母交往是完全不同的,与父母交往,子女们不存在任何防范心理,在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下;与其他人交往【比如同龄】就不同,这时交往都存在戒备和利用,关系是很微妙和复杂的。因此,怎样指导孩子的交往,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个性形成及将来能否成功,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现代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生活在“独门闭户”和“独养”的封闭环境中,从小就处于父母被呵护的“三人世界”中。日常生活又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与外界接触甚少。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内心孤独,心理封闭,成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蛋壳化”人格,表现为:封闭孤独,心理脆弱,生活依赖。而人际交往则会从根本上突破形成蛋壳化人格的条件,是独生子女走出家庭“重锁”的唯一途径。

具体而言,独生子女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有如下益处:

【1】有助于冲破封闭孤独

北京一项名为“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调查”显示:尽管有60%的孩子愿意结识新朋友,但63%的孩子在遇到心情不好时找不到人帮助,35%的孩子经常感觉孤独。于是,只能“自己跟自己玩”【包括电脑、电子宠物、手掌机、玩具等】。为什么有的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一位知心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只有自饮孤独呢?这里怎么交友是一个关键因素。会交友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不会交友的斤斤计较,损人利己。真正会交往的青少年是不会感到孤独的,因为他们“长有人相伴”。

【2】有助于大多数孩子治愈心理障碍

大多数独生子女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或襁褓式关怀爱护,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加上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和心理逆反。

据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课题组”对全国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发现,约有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中小学生患有的主要的心理障碍中神经症状【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占42%;行为症状【违纪、攻击、残忍、自伤身体】占22%;社交症状【交友不良、社交退缩、不受欢迎】占16%;躯体诉述占12%;性问题占6.69%。

除去社交症状不说,神经症状的大部分,比如忧郁、焦虑、思维障碍和行为症状中的自伤身体等表现,都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际交往的缺乏。人总是要通过与别人交流来释放心中的愉快和痛苦,否则,即便是愉快,如果没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愉快也会成为心中的憋闷,所以人际交往是治愈独生子女各种心理障碍的良药。

【3】 增强各种独立性

如今的独生子女自立和独立生活能力差,这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独生子女的独立性培养,父母的教育、培养仅是一方面,与别人交往、有自己的知心朋友,是其自我培养独立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与他们交往中,孩子会感觉到自我的影响力,自我的价值,在他们做出选择或判定时,他们会有一种“成人感”“成就感”。这种感觉,会促使内因的变化,使青少年走向自立。另一方面,与别人交往,可能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烦恼,比如争吵、矛盾、误会、欺骗等等。这些都会让独生子女成熟起来,走向独立。再一个方面,与他人交往,可以看见自己的优缺点。孩子都想让自己更加完美,常常被别人赞赏,他们会以别人为鉴不断调整自己。

学会人际交往,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对克服他们因独生而带来的种种成长弊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父母应灵活掌握如下的细节:

【1】塑造孩子有利于交往的性格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方法与家长的能力、水平等息息相关,通过父母和孩子这两者间的关系,直接作用于孩子,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个性的形成。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研究了父母的教育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密切关系,如果父亲是民主的,孩子就独立、直爽、亲切、协作,如果父母的态度是忽视的,孩子则表现得冷酷、带攻击性、情绪不安、创造力强。母亲对孩子是残酷的,孩子则执拗、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

此项研究表明,家长只有采取爱护的、合理的、民主的态度,孩子才能养成直爽、友好、协作、深思熟虑、情绪稳定等个性特征,这对于他们顺畅交往和建立友好人缘是非常有利的。

【2】给孩子独立交往的空间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圈子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许多自己的困惑与烦恼、幸福与快乐,这都需要与别人分享。同学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可让他们忘却所有的苦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与人交往,并成熟起来。这时家长们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交往的空间,例如让孩子的同学周末来一起聚餐。

还有,父母必须切记,要热情接待孩子的朋友,不要态度冷淡,使孩子难堪,否则会令朋友取笑他,让孩子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一个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永远忘不了昨天我爸给我带来的耻辱!我的朋友就不能来家里玩?你的朋友就可以在家里喝酒、打麻将?即使你不喜欢我的朋友,你也没有必要要马上就在脸上表露出来。说我们唱卡拉OK的声音大,说我们把房间搞脏,你怎么不看看你们打麻将时的那个丑态?抽烟、喝酒不说,为了几块钱,你们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儿没打架。你骂我几句都无所谓,可我怎样面对我的朋友,说不定我要失去他们……”

孩子大了,需要一点空间来独自交往,这个时候,家长在这方面给孩子一定的权力,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孩子处理,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他们的交际圈。

【3】鼓励孩子参加聚会

鼓励孩子在同学之间利用节假日聚集在一起,或交流学习情况,或随意评说流行时尚,或共同看电视,到外边去野餐等。期间,一起打球、唱歌、跳舞、猜谜,更会增添一份乐趣。通过聚会,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活跃生活,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

为了让孩子了解和接触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社交活动实践,家长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让孩子参加家长与亲戚朋友间的迎、送、宴、请等社交活动,以及成人的社团活动,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3. 被同伴抛弃的恐惧感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

--现代诗人汪国真

上初一的宇宇性格活泼开朗,但自从升入初中后就变得不爱说话了,有一天还突然对父母说上学没意思,不想上学,在父母的眼里,儿子一直是老实爱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算不错,但不知为什么儿子会说出这样消极的话来。妈妈问他怎么了,他哼哼几声,不想回答。在父母的一再盘问下,宇宇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升入初中以来,同学们嫌他上课好接老师的话茬,极力表现自己,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他那么热情地帮助同学们借书、卖饮料、跑腿、锁自行车、拿衣服等等,可同学们根本不领情,还经常嘲笑他、捉弄他。就在昨天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竟然有两个同学扒他的裤子,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可又不敢反抗,觉得委屈极了。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也没人叫他,他是那么的难过沮丧。

对于自己被同伴排斥、孤立的孩子,家长通常会说,那没啥大问题,小孩嘛,小打小闹的很正常,相互又不会记仇,过两天就好了。但事情往往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

同类推荐
  • 儿童情商培养

    儿童情商培养

    当今社会,家长们非常重视儿童智商的提高,但对儿童情商的培养却存在很多误区。本书共分七章,从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成功对情商的依赖、孩子情商不足的表现、培养情商应从出生开始、培养孩子情商的方法及儿童情商培养中的技巧等方面,对儿童情商培养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家长们教育孩子提供了知识和方法。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练,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家长阅读。
  • 家庭教育:0-9岁儿童训练与培养方案

    家庭教育:0-9岁儿童训练与培养方案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经典》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我们能够发现自我,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在《家庭教育》中告诫天下父母,对于社会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抚养和指导儿童。在家庭中更是如此,因为家庭的影响决定着人的性格和职业生涯。为人父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能和家庭教育相比。梅森在吸收裴斯塔洛齐等教育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生活,阐述了人的一生该如何开始,以及她对如何学习的见解。
  • 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妈妈的野心、培养冠军的信心、支撑家庭的苦心、培养品性的决心、培养责任心、面对现实的平常心等。
  • 40周营养饮食百科

    40周营养饮食百科

    本书不仅按孕月提炼了营养重点,还以周为单位,进行了详细地营养分析与指导,并总结归纳了21种孕期必备营养食材,以及13种关键营养素。还针对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出现的常见疾病和症状,提供了不用去医院就可以治疗的食疗方。
  • 蒙台梭利育儿丛书:幼儿保健常识

    蒙台梭利育儿丛书:幼儿保健常识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玛利亚·蒙台梭利育儿的思想是公认的当代最科学、是完整的育儿体系,在育儿史上的贡献举世瞩目,以她的思想与法则建立的指导中心,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帮助世界的人士”十二位杰出人物之一。
热门推荐
  • 捍天动地

    捍天动地

    万古岁月,大道天行,悠悠天地,神之主宰。被弃之子,主万间道,破天地行。万世轮回,怎奈一世悲情。倔强少年,踏上血骨狰狞之路。程宇,家族抛弃,爱人被夺,一切的事情将他给生生的逼上了绝路,而在这个时候,本事生死相隔的时候,却是莫名的被上古血神所选中,从此开始一站杀戮之路,苍天无言,唯有战天。
  • 印记

    印记

    早晨的天空,阴沉的可怕……你在远处悄悄的看着我……我只是抬头仰望着,这灰蒙蒙的天空。
  • 偏执总裁的女王大人

    偏执总裁的女王大人

    是一个偏执总裁,遇到拥有各种马甲的女主大人,随后产生了各种虐渣行为
  • 微博魔鬼销售术

    微博魔鬼销售术

    随着科技文明和现代社会的进步,微博应运而生。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努力着追求精神财富。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觉得时间是那么的易于流逝,于是人们总在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最多的人间万象,而微博的出现正好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样的要求。
  •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安歌行

    安歌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我的征途是九州
  • 不朽龙尊

    不朽龙尊

    天灵大陆,强者为尊,九洲四海,武道昌盛;九重入门,圣者称雄,不朽为尊,大帝独霸……不入圣终为凡,不朽之下皆棋子,大帝之下皆为蝼蚁,可又有谁知道大帝也很无奈,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不朽的龙魂,圣龙的精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能否让大陆最弱的少年脱胎换骨,翱翔九天,掌握自己的命运?
  • 你是我的oxygen

    你是我的oxygen

    “泽安哥哥泽安哥哥——”一声稚嫩而又清澈的童声传来,略带一点不容察觉的哭腔:“这个小龙猫送给你,你离开了安桥可不能忘了浅浅哦。”年纪仅小就自带吸引力的小男孩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透露出一种坚定的目光:“嗯嗯,泽安哥哥一定会记住浅浅的。”这一别,没想到竟是十几年。而缘分让他们再次相遇,又让他们,在新的身份和陌生的相貌中擦出让人怦然心动的火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对的人终会相遇”,“有情人终成眷属”。
  • 等风吻余生

    等风吻余生

    他远赴他国,只为了能够配得上心爱的女人,她却不知内情,过了这么多年,你是否还在原地等着我呢?
  • 从泥土中走来

    从泥土中走来

    《从泥土中走来》,泥土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庄稼地,是这片大地——深沉厚重;是沾在父母亲衣服上的泥土;是外出游子必走的泥土路;是故乡人充满乡土味未经修饰的话语,嬉笑怒骂,淳朴真切。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走多远,换了一身又一身名牌衣服,抖掉了身上的泥土,但是泥土的芬芳还在心里,厚重淳朴的品质已融入在灵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