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9400000025

第25章 当我们走路时.我们看到些什么(5)

他对自己的这一“俗好”毫不掩饰,我很欣赏。我最怕那种装雅作秀随时翘个兰花指的人。有一天我看他写了条微博,列举生活中有哪些事会让他感到幸福,其中第三条就是有好面吃。我当即决定,若他来成都一定请他吃面,让他简单地幸福一回。成都虽然不是面的故乡,但到处都能吃到好吃的面,其主要原因是调料好。最重要的是,本人还会一个拿手的活儿,做焖面。

没想到他很快就来成都了,是来开会。我即在网上发出邀请,我先说,到成都我请你吃饭吧。他回复说,时间太紧了,恐怕来不及。谢谢了。我就漫不经心地说,很遗憾那,我还说请你来我家吃焖面呢,这下好,他立即激动地说,那我争取抽一个中午吧。哈哈,“面桶”的形象跃然屏幕上,我立即着手准备,打算亲自下厨做焖面,让美食家鉴定一番。我对我的焖面还是有点儿把握的。曾做给我们家两个好吃狗吃过,做给爹妈吃过,做给朋友吃过,都分别得到了认可。尤其今年春天,还出口海外,在美国做过两回,做给两个山东人吃,大受赞扬。

可真到了那天,时间却有点儿紧。他是下午的飞机,只有中午两小时,而焖面是不能大锅进行的,得小锅烹制。加上还有两位面食爱好者和他一起来了,我怕搞不赢,就决定请他们在面馆吃,吃成都的铺盖面。(虽然省事了,心里颇遗憾。)

不过最终的结果让我倍感欣慰,严老师和他的两位朋友都吃得非常开心,连吃两碗,还拍下了照片。严老师当时就跟我说,这条微博我要放到今晚11点半发出。我不解,问为何要等那个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大家都饿了,最出效果,馋死他们。

当晚11点半,他果然发出了连带照片的铺盖面微博,一时间聚集了无数面食爱好者。各位看看他是怎么形容那碗铺盖面的:此面宽似铺盖,雄浑大气,柔韧劲滑,入口感动到令人流泪。汤头金黄明亮,麻辣鲜香,闻之欲醉。汤中更有酥烂小豆,温柔细腻,非常搭配。感谢山山老师的好意,人生得一好面足矣!

一碗面,竟被形容成这样,这是我看到的写得最好的关于面条的文字了。再不好吃的人都会滴口水的,我给他回复说,你的描述太精彩了,这家面馆真该让你免费吃一辈子。

各种回复精彩纷呈。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起码有一半的人馋虫被他钩出来了,一个个直叫唤:严老师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发面啊,故意馋我们啊。

也有看不起铺盖面的,有个成都网友是这么回复的,他说这位山山老师是不是打麻将输光钱了,请人家吃铺盖面,太丢成都人的脸了。

在他看来,我应该请他们吃豪华大餐才是。可见他一点儿不了解严老师。

我给他回复说,我不会打麻将,是吃面把钱吃光的。嘿嘿。

有个成都网友很在行,先告诉严老师面馆地址没写对,地道的说法应该怎么说,又告诉他,铺盖面最早源于成都的山西会馆。成都也是个移民城市。

接下来,严锋又补充了一段他对铺盖面的欣赏:

我有个理论:钢笔尖越宽写的字越好看,面越宽越好吃。因为面与味蕾充分亲密接触。这铺盖面是我吃过的最宽的面,真是长江大河的宽阔感。我一口气吃了两碗之后,严肃地考虑过吃第三碗的可能性。

呵呵,的确如此,两碗之后我看他仍意犹未尽。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他没有要第三碗。估计我要是再热情地劝一下,他会要第三碗的。

在他这个补充下面,我又看到两个有趣的回复,一个赞同一个反对:

肉唐僧:面越细,相同份量的面团表面积越大,才能“与味蕾充分亲密接触”吧?唉,我这么有逻辑,感动到令人流泪。

押沙龙:面细了固然总表面积大了,但舌头的表面积有限,接触面积反而减小。要最充分接触,还得是宽得能整个盖住舌头的宽面。含在嘴里味蕾一网打尽。

一碗面,居然引出这么多有趣的人和文字,瞧我这客请的,真是巨划算啊,我真是太有成就感了,不得瑟一下真难以平静。

(以下文字音乐起,深情地,缓慢地)

读完关于铺盖面的微博,夜,已经很深了,初冬的风不经意地掠过窗帘,拂过我的面颊。我站在窗前,扪心自问,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热爱吃,我却对吃这么无动于衷呢?不管是吃火锅,吃小吃,还是吃宾馆大餐,我都那么淡定,那么超然。难道我上辈子,是撑死的吗?

那么,就让我来静静地回忆,那些与吃有关的往事吧。

附:《关于吃的记忆》

其实我并不好吃:那天走在街上,丈夫掏钱给儿子买雪糕,问我是否也来一支。我认真想了好一会儿,也没生出想吃的感觉来,只好摇摇头。

细细想来,眼下除了水果我还有兴趣,其他的,诸如糖果糕点、瓜子花生乃至雪糕汽水,我都很难有兴趣品尝了。据说这是味觉退化的表现,很悲哀。我虽已不是小青年,但距中年毕竟还有年头。这就……退化了?

嘴巴寂寞了,脑子还不寂寞。关于吃的记忆就常常跳出来。

“冰糕一毛俩”

对冰糕的最早记忆是在石家庄。那儿虽然是北方城市,夏天依然很热。院子里就时常响起吆喝声:“冰糕一毛俩”——他不叫冰糕五分,而叫一毛俩,而且那“俩”字儿拖得长长的,叫你坐立不安。我和姐姐实在难忍了,就一起把头伸进爸爸妈妈的房间,抑制住急切的心情柔声说道:妈,冰糕一毛俩来了!

爸爸妈妈通常是不为难的,只要我们开了口,总会拿出一毛钱来给我们。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很自觉地假装没听见“一毛俩”。我们知道家里困难,我们很懂事的。

有一回,爸爸妈妈散步回来,突发异想地一下买了四支冰糕,想给我们姐妹俩一个意外的惊喜。他们一人拿了两支冰糕往回走,一路上想像着我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十分开心。

不料——生活总是这样,我们竟没这个口福,不假外出,伙同一群小朋友看电影去了。虽然电影场离家不远,但人头攒动,不能找到。

爸爸妈妈一时傻了眼,手上的冰糕已开始滴水。那时可没有冰箱。除了立即吃掉别无他法。平时从来舍不得买冰糕吃的爸爸妈妈,那天只好面对面龇牙咧嘴地一人吃了两支冰糕。

等我们回来,听到这个悲惨的消息时竟难过得目瞪口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怪谁呢?

到了冬天,我们反而可以经常吃冰糕了。妈妈熬一锅烂烂的绿豆汤,放上白糖。晾冷后装在杯子里,上面蒙一层纸,再将一根筷子插在中间。睡觉前往窗外一搁.第二天早上,一个大大的圆柱体的冰糕就做成了。我和姐姐嚼得格嘣响,哪管窗外飘着大雪。

后来搬家到重庆。重庆卖冰糕的喊法又不同,叫做“冰糕四分五分六分”——好像在涨价似的,其实是三个价格:水果的四分,豆沙的五分,牛奶的六分。那时我和姐姐都上了初中。父亲出台一新政策:我们姐妹俩每人每天可享受一支四分钱的冰糕,钱则一月发一次,每次一块二。如果不吃,父亲特别强调说,省下来就归自己。

这下我和姐姐都舍不得买冰糕吃了。我用来买小人书和花手绢儿,姐姐则用来买半导体零件,那时她正在学着装收音机。不吃,慢慢也就不想了。好像戒烟似的。戒了。

“十全大补汤”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再三告戒我:别人吃东西时你就赶快走开,千万不要馋兮兮地站那儿看。我很听话,有时玩儿着玩儿着就跑回家来了。妈妈说:你怎么回来了?我就说,人家吃东两了呗!每当这时候,妈妈总是要想方设法找点儿东西给我吃,以示奖励。

那时没有零食的概念,奖励我的,无非是红薯干儿、玉米饼切成片烘制的“饼干”,或者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

大概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家吃饺子。我匆忙离开回到家中时,妈妈却不在。饺子的香味儿在我鼻子四周萦绕,那股馋劲儿上来了很难受。我就决定自己解决一下。于是拿了一个碗,放上酱油、盐、味精、醋和猪油等等,凡是平时妈妈烧汤放的我都放了。冲上开水后觉得还不过瘾。又加了一大勺白糖。自以为“味道好极了”,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结果又甜又咸、不伦不类。完全找不到感觉。只好倒掉。妈妈回来后还一声不敢吭,佯装无事。

上中学后胃口大开,一放学肚子就饿。家里从来也没有什么饼干预备在那儿。我和姐姐,有时还捎带上一两个同学,就在箱子里柜子里乱翻。实在没吃的了,就捞泡菜。泡萝卜泡豇豆泡辣椒,越吃越馋——那都是些开胃的东西呀。我那时已经会做饭了,有一次馋得不行了,就以最快的速度摊了几张鸡蛋饼。为了不让妈妈发现,一口气吃光。还将面盆铁锅洗得一点不留痕迹。但晚饭时我一点儿也吃不下了,最终还是“坦白”出来。妈妈并没骂我,还夸了我一句能干。我一高兴,就把小时候制作“十全大补汤”的事也交代了。

二两薄荷糖

这恐怕是我吃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了。七十年代,糖果点心都凭号票供应,每人每月二两。我们家因为日子窘迫.即使供应的二两也很少去买。号票常常是作废了的。

有一回我做了件很讨妈妈喜欢的事,是考试成绩优秀,还是主动干了什么家务,总之妈妈决定奖励我二两糖果。妈妈给了我一张号票、两角钱,叫我自己去糖果店任意挑选。

我心情无比激动。几乎是小跑着上了街。进得糖果店,在柜台前非常认真地左右权衡、反复挑选,最后终于选中了一样我曾吃过一次的非常喜欢的薄荷糖。

那薄荷糖没有糖纸包装,像玻璃似的一片,上面印着小方格.呈淡黄色。二两薄荷糖大约如半本书那么大一块,有十几格。我就暗自盘算着,可以吃好几天呢。

拿着薄荷糖回家的路上,我因为太高兴了,就想显摆显摆,于是顺路去了我的好朋友小珍家.打算给她吃几格。最主要的。是想让她分享我的喜悦。路上我用手掰,掰不动,心想还是让她自己咬吧。

见到小珍,我就把糖递到她面前,十分豪爽地说:给,吃糖。小珍一见我给她糖吃,眼睛立即笑成了一条线。毫不客气地接过去,并且马上送进嘴吃起来。

悲剧发生了。我的意思,是让她咬一格下来,再将大块的还给我。但她却误以为那一整块都是给她的,大概她也没吃过,不知道薄荷糖不是一粒一粒的。

我眼巴巴地盯着她,希望她问我一句糖从哪来的,这样我就有个契机,讲一讲这整块糖总共二两,是妈妈奖励我的,我还没吃呢。

可她吃得太认真了,一声不吭。我只好问她:好吃吗?她点点头,连“好吃”二字都舍不得停下来说。

我不知该怎么办了.也想不出其他的话来说。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来讲,面子超过了嘴馋。我只好在她吃完之前离开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笑.当时可是痛心疾首呢。

在最馋的年龄没有东西可吃,在最迷书的年龄找不到书读。这是留在我少年时代最深刻的两点记忆。

当然,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记忆。

(写于1991年春)

2011年11月17日

作代会杂感

到北京开了一星期的会,明天就要返回了。

同类推荐
  • 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

    本书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马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展示了马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画脸

    画脸

    本书以小见大,由小而大,虽小胜大……这些词道破了本书的文体特质与创作真谛,同时,也真切地勾勒出了抚州文学以小之大说汇大系、以小之文体成大势、以“小”之创作立大家的鲜明特色。《画脸》通过精巧的构思,片段性地撷取某个故事情节、某个生活场景,巧妚地高浓度反映出生活的种种……
  • 饮一杯唐诗咖啡

    饮一杯唐诗咖啡

    整整几个月,我都隔着千年时空,魂绕大唐,回顾大唐之兴衰。我先后同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孟浩然、张九龄等四十余位唐代诗界先贤们“会面”,静心倾听他们讲述自己诗里的故事。我从咖啡店明亮的玻璃窗往外看,夏夜里络绎不绝的行人,远处车灯下渐行渐远的道路,以及四时更迭间不曾改变的一轮明月。从唐人栽种的诗林中一路走来,那个华丽的朝代业已灰飞烟灭,而华丽的诗句却还活着……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本书从中国文学历史画卷中采撷了部分精髓,从散文、赋、诗、词、戏曲、小说等文体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概览,从远古时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到当今喧哗的收集网络文学,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进行详细介绍。
  • 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

    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

    王红旗主编的这本《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创建两性平等、互补共生的性别和谐文化”为宗旨,以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核心,在历史与现实的叙事中探究女性/男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产品,是如何被塑造、被虚构、被异化、被复制,而不仅仅是女性被生成。
热门推荐
  •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班农,在这里我们将全面了解他,看他如何从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华尔街之狼”,看他如何帮助特朗普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被同父异母的姐姐在手术台上活生生地挖心取肺而死,临死才知,原来她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她姐姐的移动血库,活生生的器官捐献人,订婚宴变成艳照发布会,未婚夫变成姐夫,就连她的孩子,生来也只是为了剜出心脏移植给姐姐的孩子,无边的恨意让她死不瞑目,朝重生,她身怀异能誓要报仇,要把他们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一一讨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巨星练习生

    巨星练习生

    陈泽重生了,来到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依靠着前世的记忆,十五岁的他就成为了歌手大明星,被誉为下一代天王。然而就在一年后,他便退出了娱乐圈。四年过去了,当他重新以练习生的身份回到娱乐圈时,面对媒体的采访,他只回答了一句话:“我要我的声音,被全世界听到。”
  • 重生之音符琴师

    重生之音符琴师

    “严格来说,我只是个卖唱的,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琴师,东丸大陆上一种特殊的职业,靠收服音符来解锁更多的音乐能量。电影《功夫》之中,两位杀手琴师,在这片大陆,不过是最初级的琴师。主角叶湘伦,京都音乐学院一个天赋极高的屌丝青年,莫名进入这片音乐可以作为力量的国度,展开了他传奇的一生。骨鲲:对不起,我并不是个跑龙套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生唯一

    今生唯一

    世界上有没有两个人拥有相同的生活?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如果说有两个人拥有相同的生活,那他们会不会是连体人?!有人认为是老天安排的每个人的一生,我觉得扯蛋,老天爷累死也不能想象出这么多人的一生,我又觉得有可能,因为有时候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拥有过相同的人生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月微天:你是我的呼吸

    明月微天:你是我的呼吸

    她是最叛逆的女孩他是最无情的男人可是上天注定从他与她的第一眼她就是他的劫(宠文,小虐)
  • 与爱擦肩

    与爱擦肩

    小时候偶尔的邂逅,在我心中植入了一颗名为爱的种子。为爱猛啃了一年多的书,终于考上了他在的那所学校,第一天就遇到了校园的风云人物,俊美的金熙璨,有温柔的班主任易容哲,还有心中的他,到底我的爱终归何处,我的情花落谁家……,尽请观看与爱擦肩,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