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1500000023

第23章 南京条约(4)

在这些督抚大员的奏折中,汉奸就像影子军团一样,无处不在。而那些占领州府的英国陆军,也都摇身一变,成了将军们笔下的“汉奸”卖国贼。甚至还有人经过“考证”,证实了英军总司令璞鼎查,本身就是宁波人。说璞鼎查原名叫做蒲鼎喳,15岁时,跟随他的父亲在广东经商,因为他父亲酷爱赌博,将璞鼎查输给了英国商人,之后璞鼎查就被带到了英国。如今他长大成人了,对祖国怀恨在心,所以带着英军打回了中国。

诚然,鸦片战争当中,的确有很多人因为自身利益,或者为了谋求报酬,曾经与英军进行过接触,甚至提供过服务。这当中包括扬州盐商颜崇礼,英军采购布定邦,以及宁波妓院老板余德昌,按照当时乃至后世的说法,这些人都是汉奸。

但是,按这些人的本意出发,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根本不关心战争的胜败,也不理会民族的利益,他们着眼的,都是自己的蝇头小利。如果没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他们根本不会为任何人提供服务。

与之相对应的,是广东翻译鲍鹏,他在得到琦善的器重之后,与义律进行初次谈判,折冲樽俎,大为杀价,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好戏。如果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有他在场,很难讲赔偿的军费,会不会再打个折扣。

可惜他是道光皇帝钦命的“汉奸”,罪名为“交结外国”,鸦片战争还没结束,就已经发配到伊犁给披甲人为奴了,而且在他的判决当中还有钦命的四个大字,“遇赦不赦”。

当然汉奸并不仅仅只有这些人,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连奉命与英军进行谈判的广州知府余保纯、广东布政使黄恩彤,甚至是耆英、伊里布、琦善、牛鉴等人,都被定性为汉奸,而且还是大汉奸。

汉奸在此时的定义,已经宽泛到了,凡是在洋务当中没有为祖国谋求利益的;凡是在谈判时,没能为民族伸张正义的;凡是在与洋人对阵时,胆怯惧怕的,都成了汉奸卖国贼。

英军正是在战争中,见识了清政府对付汉奸的手段,这才将赦免汉奸作为条约的一项重要条款,郑重地写在这里。像这样的条款,恐怕在全世界,也是极为少见的。

很可惜,这样的条款根本没有实际意义,战后中国并没有放弃惩治汉奸,所有与英方有过密切接触的大臣,都没能逃过惩罚。

清政府无力对付侵略者,但对付内部的“卖国贼”,却是毫不手软。与第八款相同,这项条款也根本没有意义,这当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根本不是一纸和约所能解决。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银,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

专门应付各种勒索。但是很遗憾,鸦片战争当中,他们还是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在官府衙门的说法中,这些陋规又成了商人们“出于至诚,情愿报效”,为“解民倒悬,情愿捐输”了。

其实陋规的本名叫做规礼,是封建社会遗传下来的一种特有文化。在清朝,不光这些洋人和行商们要应付陋规,官员和百姓同样无法幸免。每年上级官员的三节(春节、端午、中秋)两寿(官员及夫人生日)、程仪(出差费用)、使费(托人办事费用)、部费(到中央办事费用)、冰敬(取暖费)、炭敬(降温费)、门敬(门卫关照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经久不衰。

晚清著名的清官曾国藩,在高中进士之后,也曾经满湖南地找亲戚,寻求收取份子。他当京官十多年,一直盼望着能够放一任考官,原因就是可以录取门生,收受规银。连曾国藩这样的廉吏都无法幸免,其他官员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在当代,规礼不但没有随着时代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发扬光大,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身处其中的人们,从来没有觉得陋规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是促进亲情友情的一种特有方式,只要没有超出自己的支付范围,就会乐此不疲地继续下去。

所以说,英国商人要求取消陋规,其实是在挑战中国的特有文化,挑战数千年遗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明定税率,使费用成本公开透明,以便于商贸活动的开展。殊不知,这项改革比起开放五口通商割让香港更加难以执行。

鸦片战争结束后,虽然签订了这样的条款,但是英国商人的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海关虽然不能明着从洋人这里收取,还会想方设法变相地从其他渠道收取,所以这项条款的签订,根本无助于解决中国的投资环境,也根本不可能改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这种情况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恭亲王奕执政之后得以改观。恭亲王奕将英国人赫德任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整个海关也清一色地换成了外国人。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赫德管理的中国海关,俨然成了清政府最为廉洁高效的部门,海关由此才彻底摆脱了陋规。

取消陋规之后,海关每年为清政府提供着数千万的税收,以支撑晚清的各项洋务改革。到了民国时代,海关依然由外国人把持,一直维持到民国结束,新中国成立。

(其间由于抗战爆发,海关中断过数年。)

十一、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奏明字样。

【评论】第十一项条款,是义律梦寐以求的平等交往,也是英国政府发动战争的初衷。

鸦片战争这个名词,是民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清朝的时候,鸦片战争叫做庚子夷衅。也就是说,英国政府认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倾销鸦片,而是因为贸易摩擦引起的贸易战争。而清政府认为,严禁鸦片只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真正的原因是夷衅,也就是洋人挑衅。洋人是为了挑战天朝的地位,才发动的这场战争。

实际纵观战争的起因,这两种说法都可以成立,也都不成立。如果往深层次讲的话,那么这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碰撞。无论有没有贸易纠纷,无论会不会禁止鸦片,这场战争都注定会爆发,原因在于西方的平行社会体系,与东方的垂直社会体系,必然格格不入,双方根本无法交流,只能付诸于战争。

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一个垂直的金字塔结构。皇帝拥有的是家天下,他通过大臣(奴才)们管理百姓(子民),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各有各的社会阶层。整个社会被分为若干个等级,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严密的金字塔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谁也不能例外。

整个社会又像是一张大网,把所有的人都涵盖在内,百姓互保,官员连坐,人们不光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要为自己身边的亲友承担责任,没有任何人可以幸免。

在封建社会,无论是谁,无论哪个国家,都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是有水土的地方,都是皇帝的管辖范围,凡是水土上生活的百姓,都必须服从帝王的管辖。

在这种结构当中,也不存在国与国的关系。皇帝统治下的是中原,周边是藩属国,在藩属国的外围,是未开化的蛮夷,叫做化外各邦。之所以皇帝没有去管理这些化外蛮夷,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开化,属于野人,或者说,他们跟动物的区别不大,皇帝不愿意去管辖。

英国恰恰是化外各邦里,距离中国最远的那一个。如果英国人待在自己的国度,双方还可以相安无事。但如果他们远赴重洋,来到中国,那他们就必须接受中国大皇帝的管辖和教化。

但是欧洲是一个平行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英国人无法接受儒家的传统,更不会承认大清皇帝是什么天下共主,所以矛盾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

在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的访华过程中,中英双方的交流格格不入,毫无融合的可能。如果这种针锋相对的交往再继续下去,这场大战终将无法避免。非常遗憾的是,在大航海时代结束之后,全球一体化已经势在必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与西洋各国的交流碰撞,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寸步难行。

双方谁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地位,也都不想承认对方的地位,所以这场战争即使不在中英之间展开,也必然会在中美、中法、中德之间进行,根本不可能避免。

这场战争的失败者,必须接受自己的地位和宿命,如果中国战败了,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体制必将轰然倒塌,新的社会结构必须重新建立,以适合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如果是英国战败了,那他也必须在天朝的金字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接受历史安排给自己的宿命。

当然,如果中国有能力远征到欧洲的话,那么整个世界也必须接受中国的封建礼教传统。虽然历史的车轮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轨道,平行的世界格局最终还会建立,但是,只要中国的军事能力不被击破,战争终会把中国的封建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逼迫铁蹄之下的人民选择接受和服从。

所以,《南京条约》的这一款内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两千年的文化传统不会因为一纸条约而改变,几十个世纪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因为这短短的几句文字而转变。深受儒家教化的官员们,从骨子里看不起洋人,又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条款,他们不能明着抗争,难道还不能腹非?他们不能明着拒绝,难道还不能暗里刁难?

事实证明,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各国领事和官员不但没能改变自己的现状和地位,反而比以前更加窘迫。除了被战争吓破了胆的耆英之外,其他所有的督抚大员,无不把为难洋人当成自身的荣耀。特别是徐广缙和叶名琛,对英国官员变本加厉,强硬异常。英国官员的地位反而因为这项条款一落千丈,比鸦片战争爆发前更加不如,这也最终导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国官员平等交往,在当时来讲,只是英国政府的一厢情愿,根本不可能用条约来改变。即使在个别官员身上成为现实,那也只是偶然现象,因为是整个中国社会不承认英国的地位。那些承认英国地位的个别官员,他们所背负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谴责,要比英国官员承受的还要大。

要想改变中国社会的这种现状,除非由社会底层开始,发动一场旨在改变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革命,两国官员的平等交往,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当这场文化革命在中国大地上取得丰硕成果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八十年了。义律的梦想最终还是实现了,只是晚了八十年,当他在九泉之下得到这个消息时,不知他作何感想。

十二、俟奉大皇帝允准,和约各条施行,并以此时准交之六百万元交清,英国水陆军士,当即退出江宁、京口等处江面,并不再行拦阻中国各省商贾贸易。至镇海之招宝山亦将退让。惟定海县之舟山群岛,厦门厅之鼓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关,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

【评论】《南京条约》的第十二条,其实是一个抵押条款,注明了清政府偿还赔款的时间顺序,以及英军归还“抵押品”的步骤。

相对来说,这款内容没有问题,璞鼎查要求了,耆英也同意了,问题出在之前英军索要的赎城费上。

照道理来讲,二千一百万元里,有一千二百万的军费,有六百万的鸦片赔款,有三百万的商欠。

这三百万的商欠没有问题,由官府代为偿还之后,再向行商追索。可广州已经交过六百万元的赎城费了,这六百万元奕山当时注明是商欠,由官府代偿之后,再向行商追索,其中仅是伍浩官一个人,就认捐了一百万元。现在这三百万,还应该向行商们追索吗?

一千二百万元的军费,六百万元的鸦片赔款,都应该由清政府负担。但是扬州赎城时,盐商颜崇礼交纳的五十万赎城费找谁报销呢?牛鉴在南京付款的时候,也曾经将上海已经凑集的五十万赎城费讹去,交给英军。这些富户们交纳的钱财,又该找谁报销呢?

《南京条约》规定了,清政府需要向英方赔款,但是真正为鸦片战争进行赔款的,恐怕就不光光是清朝政府了。

英军按照约定,在收到首批赔款后,退出了长江沿岸。又在收到余款之后,退出了定海和鼓浪屿。整个清朝的文武官员,都想尽快地送走这些瘟神,所以这第十二款内容,反而更加符合清政府的根本利益。

十三、以上各条,均关议和公约,应俟大臣等分别奏明大皇帝御笔批准,及英国君主判定后,即速相交,俾两国分执一册,以昭信守。惟两国相离遥远,是以另缮二册,先由钦差大臣等及英国公使,盖用关防印,各执一册为据,俾即日按照和约开载之条,施行妥办。

【评论】第十三款内容,写明的是和约签订的流程,注明这份条约需要由道光皇帝御笔批准,先由钦差大臣盖用钦差关防印,双方各执一册。

本来两国签订条约,需要注明条约释议的解释语言,比如中文和英文两份条约内容相左时,应该用何国语言解释。但是《南京条约》不用这么麻烦,因为这份条约的汉文版本,也是英国人写的,预计是出自小马礼逊和罗伯聃两人之手。

道光皇帝于9月15日,批准了《南京条约》;而维多利亚女王,则是在12月28日批准了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正式成立。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了,完全按照《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的要求签订了。如果再向前追溯五十年,这款条约也曾经是马戛尔尼的使命,最终依靠着坚船大炮得以实现。

这是一款不平等条约吗?或者它是的。因为它是英军逼迫清政府签订的,是英国用大炮逼着中国政府承认的。

但要说到条款内容的不平等之处,那么只有割让香港和鸦片赔款这两项。

整个条约的具体内容一共有八项:割让香港、废除行商、赔偿费用、五口通商、平行交往、释放英俘、赦免汉奸、明定关税,其中平行交往这一项并不包含不平等的内容,属于英国政府的诉求。释放英俘、明定关税也算是比较公平的条款,赦免汉奸虽然属于干涉内政,却不能算是英方的不平等条款。废除行商和五口通商这两项,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更有利,只是清政府没有意识到而已。

赔偿军费分为三个部分,商欠由官府代偿,虽然有些说不过去,但毕竟是有过先例的。军费赔偿符合欧洲的“国际惯例”,在英方看来,并不能算是不平等的条款。让双方都觉得比较尴尬的是鸦片赔款,英方坚持位于公海的鸦片只能算是走私品,并不能“逼迫”英国商人交出,所以条约当中的“吓以死命”四个字,是特指英方上交鸦片的原因。按英方的说法,只要清政府与英国官员协商解决,不要“吓以死命”,英国政府是不会替商人们索要赔偿的。

其实《南京条约》真正的不平等条款,就是割让香港,这款内容践踏了中国的主权。

同类推荐
  • 梦里穿越轮回

    梦里穿越轮回

    2099年,24岁的齐飞大学毕业两年,工作是一名留校历史老师,喜欢研究古今所有历史,却认为历史经不起任何推敲,清楚再现轮回是他一直的向往,新世纪快到来时,他开始频繁做梦,每一梦都会上演轮回的故事,从入胎到出生,再到成长,经历死亡,轮回于他越来越清晰……
  • 重生战将

    重生战将

    这个时代将星陨落,机缘巧合下却又在异时代崛起。涅槃重生,这一次他是否还能再创辉煌。
  •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兴亡历史。《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套装上下册)》收入本纪10卷,点评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窦皇后、阴皇后、梁皇后等20多位人物。列传53卷,评说刘玄、卢芳、隗器、公孙述、窦融、马援、班超、班固、张衡、董卓、华佗等90多位人物。《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套装上下册)》体例分为原文、译文、点评三部分,记历史,写人物,以史为鉴知得失,以人为鉴知进退,是为本书的主旨。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纪连海的点评,诙谐幽默、设问解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与君相携创天下

    与君相携创天下

    他曾是一国太子,因为被陷害,不得已隐藏锋芒;她是不得宠的庶女,一次偶然,遇见了他!他帮她守护至亲,成为金夏国首富;她带着数不清的财富,嫁给了一无所有的他!咦?她竟然帮他夺回了太子之位?!诶?父皇怎么那么喜欢她?!嗯?怎么全家人都说不许自己欺负她?!到底谁才是你们的儿子啊!
  • 莫高窟记忆

    莫高窟记忆

    本书讲述了寄自敦煌莫高窟的信、敦煌考古漫记、莫高窟檐角的铁马响叮当、敦煌的回忆、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经历等。
热门推荐
  • 少年不重来

    少年不重来

    谁曾年少不轻狂?后悔的事即使知道后果严重,但依旧去做了。中学的时候,是激情燃烧,是追逐远方的诗和田野,还是默默无闻,看别人的热舞?
  • 华严一乘十玄门

    华严一乘十玄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泽令生

    泽令生

    模糊的记忆,仇恨,杀戮,转世重生。重生在强者为尊的世界里,若不甘于人下,便立于人上。涅槃生死醉等空华,身陷七重罗网不见菩提萨。不怨苍生弃苍天,不俱九世浮屠劫,修不为佛便为魔。
  • 气道天下之我是盟主

    气道天下之我是盟主

    “闯荡江湖不只是我一个想法,我也这么做了。但是魔教再临让一切不再那么简单,你们为了一点点小事而纷扰不断,我不信这个江湖是不讲道理、没有理想、畏手畏脚的。这个盟主不如也让我当一当吧!”
  • 死囚之替身王妃

    死囚之替身王妃

    她娘殉情而亡,她被赶出国公府,差点冻死在街头,所托非人,连默默等死的机会都被人剥夺。而今,她走出大牢,势必要报仇雪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害她之人斩于刀下……
  • 我在斗罗当团宠

    我在斗罗当团宠

    蓝槿怎么也没想到,一觉醒来,自己从一个普通的人类女孩,成为了戴雨浩和唐舞桐的女儿戴棉槿!作为一名斗罗粉,蓝槿忍不住幻想着自己逆天改命、称霸斗罗的故事——咦?这画风怎么有点不太对呢?开局就是斗罗有史以来第一天才兼第一美女,在神界口碑极佳,深受一众大神宠爱;四大神级轮轴武魂使用,还带自配十万年魂环的功能?斗罗唐家强力后盾,还直接送一个唐门!下界进入史莱克,瞬间成为所有男生追捧,所有女生羡慕的对象,最重要的是,这个设定怎么还男女通杀呢?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太太爽了!蓝槿不禁热泪盈眶,这种开挂的人生,怕是上辈子拯救了宇宙才能换来的吧?神界众大神/史莱克人士/某人:我们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宠你!(故事背景大概是斗二后几千年,还没有斗铠之类的东西)
  • Father Sergius

    Father Serg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逃妃夭夭:小污女扑倒腹黑王爷

    逃妃夭夭:小污女扑倒腹黑王爷

    剩女一朝穿越成腹黑小污女,神马逛青楼,绣春宫,偷窥美男出浴统统不在话下,风月老手也甘拜下风,阴狠女二号女三号统统不是她的对手,纯情小王爷如何招架得住?
  • 我家后山有神泉

    我家后山有神泉

    回家探亲,却发现自家后山有神泉,那神泉水可以让身体壮壮哒、脸蛋儿美美哒、可以让吃的东西香香哒。在家种田吧!何必在四处奔波,有了神泉水一切搞定,除暴安良泡妹子,花前月下数票子,星光大道开车子。主角变得有样子。快看看吧!
  • 黄金制造

    黄金制造

    一个国际雇佣保镖改头换面回国,组建强大战斗军团征战世界。他在商场叱咤风云,在情场与美共舞。他玩弄白道,纵横黑道。你还在束缚中挣扎寻求解脱的方法吗?你还在迷茫中不知如何去选择方向吗?他没有这些烦恼,只跟着心之所向走,走一条不平凡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