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2900000016

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

消化系统疾病 (5)

一、脾 肾 阳 虚

于某 女 63岁 病历号 54、2、130

曾患急性胃肠炎,调理不当,病转慢性。现症:大便泄泻,日行七八次,腰冷胃寒,腹痛里急,心悸气短,食后则停滞腹胀,两胁不舒,食欲不振,夜寐不安,时自汗出,小便短黄。

舌淡、苔白,六脉沉弱。

【辨证立法】

清阳不升,大便作泻,浊气在上,两胁腹胀,升降失常,脾胃不和,纳食虽少,犹停滞胃脘不消,胃不和则夜寐不安。腰为肾府,腰冷则属肾阳虚。阳虚卫气不固自汗出。湿郁小肠,腹痛里急,舌淡苔薄、六脉沉弱,均为虚寒之象。拟以理中温阳为法。

【处方】

生龙骨

牡蛎 各12克(同打先煎)

白通草 5克

川杜仲

续断 各10克(同炒)

焦薏苡仁 18克

白术炭 各6克

紫厚朴 5克 米党参 10克

炒远志 10克

炙甘草 3克

血余炭 6克

禹余粮 10克(同布包)

浮小麦 30克

五味子 5克

干姜炭 5克

二诊:服药2剂,大便转溏,次数已减,余症均轻,仍以前方加力。

【处方】

白术炭 各3克

生龙骨

牡蛎 各12克(同打先煎)

五味子 3克

川附片 6克

云茯苓

神 各10克

川续断

杜仲 各6克(同炒)怀山药 24克

炙甘草 3克

禹余粮 10克

血余炭 6克(同布包)

淡干姜 5克

紫厚朴 5克

米党参 10克

荷 梗 1尺

三诊:前方服4剂,见效,又因腹部受寒,变泻复作,仍遵前法加减。

【处方】

云茯苓

神 各10克

肉豆蔻 6克

补骨脂 6克

五味子 3克

干 姜 5克

甘 草 3克

车前子

草 各10克

米党参 10克

炒远志 10克

怀山药 24克

川厚朴 5克

白术炭 各10克

血余炭

禹余粮 各6克(同布包)

川附片 6克

吴茱萸 6克四诊:服药6剂极效,每日溏便1~2次,小便少,色黄,余症均基本消失。

【处方】

血余炭

晚蚕沙 各6克(同布包)

厚朴

玫瑰花 各6克(后下)

浮小麦 30克

白通草 5克

炙甘草 3克

车前草

墨旱莲 各12克

冬白术 6克

煨草果 6克

炒薏苡仁 24克

补骨脂 6克

炒枳壳 5克

云茯苓

神 各10克

吴茱萸

黄 连 各3克(同炒)

炒远志 10克五诊:服药17剂,诸症悉除,拟改服丸药,常服巩固疗效。

【处方】

每日早服七宝妙灵丹20粒,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

【解读】

年逾花甲,脾胃虚寒,心气不足,脾阳不振,形成慢性肠炎。张三锡说:“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每诊均以健脾理中温肾阳,兼佐以渗利之品。“少火生气”,肾关乃固,脾胃温暖,热腐水谷,脾气以升,胃气得降,故诸证随药而解。

生龙骨——生牡蛎(见第46页)。

苍白术炭(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禹余粮——血余炭

血余炭苦平,和血止血,厚肠止泻,通利水道;禹余粮甘涩性平,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二药伍用,厚肠防腐、涩肠止泻、和血止血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等症以及慢性肠炎,肠黏膜有损伤者。

禹余粮、血余炭伍用,治疗慢性腹泻、慢性痢疾均有良效。尤其对肠黏膜有损害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更堪选用。施师认为,本品除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之外,其分子颗粒尚可吸附肠黏膜,起到防腐和保护黏膜,使溃疡面早期愈合的作用。

慢性痢疾,属于阿米巴痢疾者,应伍以鸦胆子10~20粒,用馒头皮包裹,吞服之,其效更佳。

若湿气重者,可参合淡渗之法,伍以车前草、墨旱莲、益元散之类,收效更著。

黎明前作泄,名曰五更泄、晨泄、瀼泄。多为肾虚所致,常与四神丸方参合使用。

杜仲——续断(见第48页)。

茯苓——茯神(见第29页)。

车前子——车前草(见第13页)。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晚蚕沙——血余炭

蚕沙甘辛温,得清气纯净,虽出浊道,但无异味,专走下焦浊部,化湿浊使之归清;血余者,为血所养,炙炭入药,厚肠止泻,散瘀止血,补阴利尿。蚕沙以升清化湿为主,血余炭以厚肠止泻止血为要。二药伍用,厚肠止泻,散瘀止血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急、慢性泄泻。

车前草——旱莲草(墨旱莲)

车前草味甘性寒,功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渗湿止泻,尤擅清无形之湿热;墨旱莲甘寒滋阴泻热,酸寒凉血止血,若以鲜品入药,清热止血之力更强。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利尿、行水、清热、止血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尿频、尿急、尿

车前草、墨旱莲伍用,名曰二草丹。出自《赤水玄珠》。治淋及尿血等症。

根据临床体会,凡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尿血等症,用之均有良效。笔者曾会诊一慢性肾炎女性患者,腹大如鼓,小便不利,卧床不起,舌淡,苔白滑,脉象濡软,投以车前草、墨旱莲、附子、白术、茯苓、桂枝、猪苓、泽泻之品,服药3剂,旋即小便通利,腹水即消,遵效不更方之旨,再取3剂,依法服用。

补骨脂——肉豆蔻

肉豆蔻又名豆蔻、肉果。辛温气香,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收敛涩肠止泻;补骨脂辛苦温,补肾壮阳,补脾止泻,固精缩尿。肉豆蔻以补脾为主,补骨脂以补肾为要。二药伍用,一脾一肾,脾肾双补,补肾阳、温下元,以除下焦阴寒,温中土、运脾阳,以化湿止泻。

补骨脂、肉豆蔻伍用,名曰二神丸。出自《普济本事方》。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泄泻不止。明·孙一奎用其治疗脾胃虚弱,全不思食,服补脾药不效者。清·张璐以补骨脂、肉豆蔻各等份,治肾阳虚,五更泄泻。

夫慢性泄泻,有脾虚不能制水者,有肾虚不能行水者。前者以肉豆蔻之辛温,温脾以制水;后者用补骨脂之辛燥,补肾以行水。二药相合,脾肾双补,泄泻可除。二者取舍多少,应随证化裁。肾虚为主者,主取补骨脂,佐以肉豆蔻;脾虚为甚者,主选肉豆蔻,佐以补骨脂。

厚朴花——玳玳花(见第21页)。

注:煨草果即面裹煨熟,取仁入药。

二、脾 胃 虚 寒

朱某 男 69岁 病历号 52、3、322

病已年余,大便溏泻,每日少则一二次,多则五六次,近来食后觉胀,腹部喜热,别无其他症状。

舌质淡,苔白,六脉均沉软。

【辨证立法】

年届古稀,气血已衰,久患溏泻,脾胃均弱,腹部喜热,是属寒象。拟四君理中汤并和胃固肠法治之。

【处方】

米党参 10克

白术炭 各6克

紫厚朴 5克

焦远志 10克

晚蚕沙

左金丸 各6克(同布包)

干姜炭 5克

怀山药 24克

炙甘草 3克

云苓块 10克

血余炭 6克

禹余粮 10克(同布包)

罂粟壳 12克二诊:服药4剂,大便每日1次,仍溏,胃部仍胀。前方去罂粟壳,加壳砂仁5克,陈皮炭6克。

三诊:前方又服4剂,试停药2日而大便次数并未增多,已不溏泻,成为软便,疗效甚显,要求配丸方以资巩固。

【处方】

怀山药 60克

云苓块 30克

广皮炭 15克

焙鸡内金 30克

血余炭 30克

炙甘草 15克 川附片 30克

淡干姜 15克

淡吴萸 15克

川黄连 15克

苍术炭 30克

罂粟壳 30克 紫厚朴 15克

米党参 30克

建莲肉 30克

野於术 30克

共研细末,荷叶2张煎水,六神曲60克打糊共合为丸如米粒大,每日早晚各服6克,白开水送下。

四诊:丸药服40日,效果甚好,大便迄未溏泻,有时饮食不甚注意,腹部即感不适,大便不成条状,消化力尚弱。

前方去罂粟壳、附片、干姜,加莲肉60克再服1个月。

【解读】

本案病情单纯,治之较易,一诊以四君理中汤治之,二诊则加平胃散,丸药则以四君理中、左金丸、平胃散、曲术丸诸方合剂,不只补气;又应和胃健脾,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用荷叶以升清阳。

苍白术炭(苍术、白术炭)(见第28页)。

血余炭——禹余粮(见第115页)。

晚蚕沙——左金丸

左金丸由吴茱萸与黄连组成,它的含义,汪昂云:“此足厥阴药也,肝实则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木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以热治热,从其性而治之,亦曰反治),故能相济以立功也。肝居于左,肺居于右,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

左金丸清热泻火,和胃制酸,厚肠止泻;蚕沙祛风湿,化痰浊,缓拘挛,辟秽防腐。二药伍用,升清降浊,理脾和胃,除湿化浊,厚肠止泻、止痢之功益彰。

左金丸为市售中成药。施师临证处方,善用丸、散之辈入煎剂共煮,收到了良好效果,可谓是一大亮点,可师可法矣。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黄连——吴茱萸(见第84页)。

注:御米壳又叫罂粟壳、米壳、鸦片烟果。酸、平。入肺、肾、大肠经。《本草求真》:“功专敛肺涩肠固肾。凡久泻、久痢脱肛,久咳气乏,并心腹筋骨诸痛者最宜。”笔者体会,本品易于上瘾,不宜久用。常用量6~10克。

三、命 门 火 衰

吴某 男 29岁 病历号 52、4、686

4年前曾患腹泻,未经医生治疗,服成药数日,腹泻次数减少。以后逐渐形成晨醒即急入厕便泻1次。初不介意,近两年则感体力日虚,消化无力,有时恶心,小便短少。

舌苔白垢,六脉沉弱。

【辨证立法】

鸡鸣之泻是属肾虚,肾司二便,故有便泻溲少,六脉沉弱,虚寒之征,舌苔白垢,寒湿不化,拟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治之。

【处方】

补骨脂 6克

肉豆蔻 6克

白术炭 各6克

米党参 10克

五味子 3克

炒萸连 各5克

赤茯苓

小豆 各12克

炙甘草 3克

干姜炭 5克

川附片 5克

血余炭 6克

禹余粮 10克(同布包)二诊:服药2剂,无变化,症如前,药力未及,前方姜、附各加5克。

三诊:服药10剂,见效,大便时间已可延至中午如厕,仍属溏便。体力较好,食欲增进,已不恶心,小溲也多,改用丸剂。

【处方】

七宝妙灵丹,早晚各服半瓶,服20日。

四诊:服七宝妙灵丹不如服汤药时效果明显,大便每日1次,仍溏泻,肠鸣不适,拟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合四神丸治之。

五诊:前方服7剂,大便每日1次,已成软粪,肠鸣止,食欲强,拟用丸方收功。

【处方】

每日早服四神丸10克,晚临卧服附子理中丸l丸。

【解读】

天明初醒即须入厕,即所谓鸡鸣腹泻。中医文献均载为肾虚之候,缘以“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因而寒从中生,非自外受。治之以温肾阳。然泄泻无不与脾胃有关,不独温肾,亦应温补脾胃,则收效甚速。本案即本诸此法,4年夙疾,五诊治愈矣。

肉豆蔻——补骨脂(见第116页)。

炒萸连(炒吴茱萸、炒黄连)(见第84页)。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血余炭——禹余粮(见第115页)。

四、脾 虚 泻 利

唐某 男 44岁 病历号 52、7、76

4个月前曾患急性肠炎,日久不愈,又成慢性腹泻,多则日行十余次,少则四五次,屡治无效。目前,如厕频频,二便量少而不畅,左下腹隐痛,且有硬块,口渴而不思饮。

舌苔垢腻,脉象濡滑。

【辨证立法】

急性肠炎,治之不及时,日久难愈,久泻脾弱,运化失职,消化力减,口渴而不思饮,湿重之故,法应健脾利湿,消积行气。

【处方】

白术炭 各6克

焦薏苡仁 18克

炒萸连 各5克

莱菔子

缨 各6克

炙甘草 3克

浮海石 10克

醋煅瓦楞子 24克(同布包)

香附米 6克 广皮炭 6克

云苓块 6克

滑石块 6克

焦内金 10克

晚蚕沙

血余炭 各6克(同布包)

姜厚朴 5克

白通草 5克

车前草

墨旱莲 各10克

二诊:服药3剂,感觉非常舒适,遂又连服6剂。胀满减轻,大便每日三四次,腹痛已愈,食欲增进,但觉气短头晕。前方去鸡内金、车前草、墨旱莲、白通草,加党参10克,紫苏梗5克,桔梗5克。

三诊:前方服6剂,大便稀软,有时可成条状。日行一二次。晚间感觉腹胀,左下腹中硬块,触之较前柔软,亦不疼痛。

【处方】

白术炭 各6克

米党参 10克

炒萸连 各5克

苦桔梗 5克

浮海石 10克

醋煅瓦楞子 24克(同布包) 云苓块 12克

诃子肉 6克

炙甘草 3克

血余炭 6克

禹余粮 10克(同布包)

紫厚朴 5克

藿香梗 5克

【解读】

本案为脾湿不运之慢性肠炎,先用平胃散加味,后用除湿汤,共服药20余剂,慢性肠炎遂得痊愈。其左下腹硬块为炎性积滞,用鸡内金消导化积,瓦楞子、浮海石软坚去滞。

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瓦楞子——浮海石

浮海石咸寒,体质轻浮,入于肺经,清肃水之上源,而通利水道,软坚散结,消石通淋;瓦楞子为海产软体动物蚶的贝壳,其壳似瓦屋之垄,故又名瓦垄子。本品醋煅,是为引药入肝经,增强软坚散结,化瘀止痛之功。二药伍用,相得益彰,软坚散结、散瘀消除硬块的力量增强。

浮海石、瓦楞子伍用,确有软坚化瘀之功。治肝、脾肿大宜与合欢皮、白蒺藜参合;治胆结石宜与金钱草、茵陈、栀子参合;治尿路结石宜与鱼枕骨、益元散配伍。

晚蚕沙——血余炭(见第115页)。

禹余粮——血余炭(见第115页)。

同类推荐
  • 疼痛科疾病漫谈

    疼痛科疾病漫谈

    本书概述了头面部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骨关节炎性痛及软组织疼痛等相关疾病,介绍了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体外冲击波诊疗技术、影像(B超、CT或C臂机)引导下神经卡压松解和射频治疗技术、椎间孔镜辅助介入治疗等先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将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原则和预防保健康复知识相融合,既有专业的临床微创治疗简介,又有无创的家庭理疗建议,并附有典型病例解析作为参考理解。全书兼有专业教材的严谨性和科普读物的趣味性,通俗易懂,十分适合非专业读者。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施今墨医案解读

    施今墨医案解读

    本书作者对各案的辨证立法、遣方原则及用药法理进行了精辟的解析,尤其对施老用方中的“对药”作了透彻的阐述,为各级医师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名医临证经验。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热门推荐
  • 武御九州

    武御九州

    虚朝末年,群雄并起,看一位小小少年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一统九州,端坐江山,一念成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总裁看上你

    腹黑总裁看上你

    苏浅兮和黎夕大概是上辈子结了仇吧!“哇塞!这个男人是谁?我看上了,以后就是我的了。”苏浅兮帅气的说,旁边的助理急死了。准备去拉苏浅兮……噢!苏浅兮把、把黎夕给…给亲了!好死不死的苏浅兮在这个时候说“我们已经么么哒了!你以后就是我的了,不许出去偷吃,姐姐我一定满足你。”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好,以后我就是你的了。放心我不会出去偷吃的!有你就够了!”黎夕说。“恩,来我们去临证。”某女豪气的说。
  • 九天龙神变

    九天龙神变

    上古时代,三界守护种族——龙神一族最后一代龙神之王离奇失踪,失去制衡的仙魔两族爆发大战,战争以仙界惨胜告终,在人界遗留下万里伏魔山脉。数万年后,伏魔山脉边缘的小镇中,一个身怀禁忌血脉的少年,机缘巧合下踏上了他的修仙之路。“三界大劫将至,灭世亦是救世之力。”且看背负着三界命运的禁忌少年,如何在漫漫修仙路上追寻身世之谜,又如何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温馨提示:1、本书目前一日二更,分别是早上7点半和晚上6点半,可视情况加更;2、本书存稿较多,无需担心断更。
  • 银河猎人王

    银河猎人王

    波澜壮阔的银河大时代,风云变幻、强者无数。武者、基因战士、异能者、外星异族究竟谁是最强。且看肖天,一个普通的地球少年如何崛起成为银河猎人王。
  • 这个穿越者有点强

    这个穿越者有点强

    我叫罗兰,爱好不明,但平时会习惯性的翻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籍,脑子里储存着海量的奇怪思路,同时我也是一名因为熬夜批改数学试卷而猝死的体育老师。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中,我将带领着异世界的人民群众在这个魔法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里......加强经济文明建设!强化生活水平!提升思想境界!一起达成吃好、穿好、睡好三大核心政策,最后领导全民奔向小康生活!
  • 英雄联盟在三国

    英雄联盟在三国

    刘协醒来的时候悲惨的发现自己居然成汉灵帝的崽了,历史也发生了变化,自己把老哥办掉了,董卓也开始追杀自己了。后来,刘协突然把一个叫艾瑞莉娅的女汉子叫出来把敌人打跑了......
  • 我是一株仙草

    我是一株仙草

    修仙大陆,一株仙草的故事。新人,新书,求指导!
  • 诸天医馆

    诸天医馆

    这是一家诸天医馆,包治百病和内外伤。石昊:“我的至尊骨被偷了,可以给我再整一个人工的不?”
  • 寒剑笑江湖

    寒剑笑江湖

    清风明月教本是江湖第一大派却数年前分裂为对立的清风派与明月派,少年李清月身负责任,师从正派却遭正派人士排斥,清风、明月派也不接受他。悠悠江湖,他将何去何从,将如何完成先人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