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01100000022

第22章 谋事:成功靠运筹(2)

当年,刘备势单力薄,投靠了荆州的刘表。孙权占有江东六郡,还算富庶。不过,他们相对北方的曹操来说,还是显得根据地面积狭小,而且兵少将寡。曹操为了实现统一大业,给孙权写了一封宣战书,告诉他自己有水军八十万,要来抢他的东吴。孙权的水军虽然实力强大,但规模较小。如果和曹操的八十万对抗的话,是很明显的以寡敌众。而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全军上下都算上也不过一万人。

孙权所在的东吴接到曹操的宣战书后,全体惊慌。因为,这对于江东来说,也算是个历史性的大事件,这场战役的结局直接关系着江东的存亡。以张昭为首的大臣们都坚持以投降自保,以周瑜为首的大臣都坚持抗战。孙权一时犯难了,战还是降,战要如何战,降要如何降?

最后,他和周瑜全面地分析了曹操和东吴的优势和劣势,他们得出了一个结果,就是和刘备一起联合抗曹。因为,刘备的军队虽然数量比较少,但质量比较高,关键是他们有一个“能掐会算”的诸葛亮。所以,对于孙权来说,如果选择投降的话,江东必丢无疑;如果自己孤军奋斗的话,胜算不大;如果和刘备联合的话,加上诸葛亮的妙计,到有胜利的可能。这样,才有了孙刘赤壁大败曹操的佳话。这是孙权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

后来,曹操大败,三国鼎立局势形成。对于群雄争霸的年代,谁占有更多的地盘,拥有更多的子民,实现统一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孙权的属下有很多人坚持要先灭了临近的刘备,抢回他“霸占”的荆州九郡。孙权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好处,但是,他并没有鲁莽地去攻打刘备。因为,他还看到了另一方面。那就是,如果东吴和刘备大战,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势必会两败俱伤。那到时候,曹操就会坐收渔翁之利,轻而易举地拿下孙权和刘备。所以,尽管对于他来说,刘备强占荆州,有悖于君子之行,但他还是“忍气吞声”地让着刘备。而刘备这个领导也考虑到了这几个方面,对于东吴的“骗婚”也忍气吞声。这样,孙权和刘备的势力才得以完好地延续了下来。

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对方都是自己眼前最近的敌人,无论谁灭了谁,都会很明显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但是,双方的领导们并没有只从这一点去考虑。古语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纵观全局,对多方面的举动都做了优劣分析后,选择了最佳的处理方法。这一点,值得现在的领导学习,不能只看到可能会有的巨大利益,应该全面分析形势,从多面去考虑行动的利与弊。切莫等到由于考虑的不全面而出现意外的结局时,再去后悔。

相对于孙权的多方面考虑问题来说,处于同一时期的袁术,就差得远了。

当时,袁术也算是群雄割据中的一个比较强大的集团。当他从孙策的手里得到玉玺之后,中原还没有统一,但他立马就向自己的梦想迈出了一大步,当起了皇帝。他当了皇帝后,成了各路军马的众矢之的。没过多久,就被曹操、刘备和吕布等消灭。最后,吐血而亡。

袁术只看到了当皇帝的好处,这样虽然自己的身份倍增,小小地实现了一下梦想。但是,名义上,他却相当于篡夺了汉室的江山,致使出师无名。另一方面,也容易成为各路枭雄的众矢之的。最后不亡才怪。

在对待问题时,领导们如果想袁术一样“一叶障目”,对其中的利害考虑不全,就容易做出错误的举动。而在对待人时,如果考虑得不全面,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领导在分析一个属下时,不能只从单一事件的单一角度去分析。比如,有属下犯了错,领导可以从这一件事情来看出属下的对与错,但只从这一件事,领导却没法确定属下的好与坏。因为,人是多方面的,事件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明朝末期的崇祯帝在处理袁崇焕的事件时,就是只从单方面看待了问题。

当年,金兵大举南攻,势如破竹。袁崇焕镇守着战略要地--宁远城,号称战无不捷的金兵首领努尔哈赤,也久攻不下。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袁崇焕就是一张坚实的盾牌。后来,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见强攻不行,就使用了离间计,说袁崇焕谋反。加上当时朝廷里很多奸佞小人的污蔑,致使崇祯帝信以为真。他就不顾北方虎视眈眈的金兵,把袁崇焕抓捕入狱。最后,将其残忍地杀死。从此,金兵在攻打明朝的路上,再也没有了拦路虎,直取京城,易如反掌。

作为一个领导,崇祯帝朝廷内外的作用下,只听进了别人对袁崇焕的坏话,没有从整个战局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他杀掉袁崇焕,虽然可以除掉一个可能对自己有害的人,却引来了更厉害的敌兵。如果他把除掉袁崇焕与否的结局全面地考虑一下的话,可能不难发现,袁崇焕被杀,获益最大的还是金兵。这样,金兵的离间计也许就会被他识破了。但是,他没有。所以,他很快就输得很惨。

古语说“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叶子虽然不大,却也足够挡住人的所有视线。人如果被问题的单方面迷惑住,就相当于眼前放了一个叶子一样。不过,叶子挡住的只是人们的视线,问题的单一角度挡住的却是人的整个思路。所以,作为领导,要有拿开眼前叶子的能力,换个更广阔的空间,去从问题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敢于打破旧框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意译】如果能够每天更新,就每天都更新,不间断地更新。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周易参同契》

【意译】治理朝政的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意译】自然的变化不用去害怕,祖宗制定的规矩不用非得去效仿,流言蜚语不用去顾虑。

领导是组织的核心,整个组织的前进与否,和前进的速度快慢,都与领导有着十分重大的关系。而自古以来,组织和个人的前进和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所以,如果领导一味地遵守“祖宗规矩”,视新法和新事物为敌,那么,就永远都只能在原地打转。古人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创新的话,那就最好每天都创新,一直创新下去。只有不断尝试创新,不断给组织增添新的活力,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正所谓“御政之首,鼎新革故。”作为领导,首先要重视的就是“鼎新革故”。而对于鼎新革故,古人认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也就是说,为官之道,首先要去故而取新。那些一直被旧框框束缚住的领导或者组织,在陈旧的思想里把新鲜的事物,按老法子做了一遍又一遍。可能他们能够处理得更好,但始终不会有任何的突破,也就不会有大的进步和改善。

唐朝时的赵蕤说过:“此情与形势之异者也。随时变通,不可执一矣。”当现有的情况有变时,就应该随时变通,不断进步,不要还按着原来的思维和方法去处理事情。在民间,救有一个愚人熬汤的故事,它清楚地告诉了人们用老方法去处理新问题时,所带来的后果。愚人像其他人一样,精心地熬着一大锅汤。等到汤熬得差不多的时候,他想知道汤的咸淡,就拿起一把勺子,盛了一勺汤出来尝了一口。发现很淡,便把勺子放在一边,抓一把盐放进了锅里。放了盐之后,想再尝尝咸淡,就又拿起那把勺子。但他并没有伸进锅里重新盛汤,而是尝了尝勺子里原来的剩汤。他发现根本没什么改善,还是很淡,就又往锅里放了一把盐。之后,还是拿起那把勺子直接尝了尝原来在勺子里的汤,还是很淡,又放盐。几次下来后,锅里的汤已经快被熬干了,但他还是拿着那把勺子喝着原来的汤,适中没有熬出令自己满意的汤出来。

我们现在的领导很多都和这个愚人相似,本身很勤劳,也想做点贡献和成绩出来,但是,就是不懂得创新,不会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对待事物。最后,只能像这个愚人一样,用勤劳的双手,亲自把一件事情做得失败再失败。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他大笔一挥,推陈出新,不断用新的思维和方式“统领”他的文字进入全世界人民的思想里。作为统领众多属下的领导们,有何尝不是。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事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同理,对于领导们来说,同样的事情用经过创新的方法来处理,如果处理得当,就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样,才有进步。

对于很多领导和组织来说,通常都有“祖宗的规矩”或者是前人的路子,需要他们遵守和借鉴。但领导们应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弃旧框框里的东西,向那些勇于创新的人学习,比如汉朝时的韩信。韩信不仅是战场上有名的将军,他在平时处理问题时,也比较有点子,是个勇于创新的典范。比如当年他刚刚投靠刘邦的时候,刘邦给了他一个看守粮仓的任务。当时,一般的情况都是,粮食从粮仓的门口运入后,再用时,依旧是从同一个门口运出。这样,就经常会导致粮食长时间储存后,慢慢腐坏变质。虽然这种现象很常见,但是,原来的领导们都只是一味地按着老方法办事。直到韩信上任后,现象才有所改善。他命人将粮食运入时,由粮仓的前门进,运出时,就由粮仓的后门出。如此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创新方法,解决了组织的大问题,却从没有被以前的领导发现过。

所以,对于领导来说,创新并不难,关键是能够发现组织里的问题。只要敢于摒弃以前的旧框框,按照实际的情况,想出合适的方法,就大功告成了。无论问题的大小如何,难易如何,都要时刻有勇于创新的勇气。

古语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祖宗或前人的东西,可能的确曾经以一当百,让他们功成名就过。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昨天的思维可能就已经赶不上明天的变化了。所以,作为领导,要敢于否定“祖宗”,打破旧框框。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为了革新,毅然决然地否定了一些“祖宗规矩”,最后,秦国确实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当年,商鞅察觉出秦国的政策上的种种弊端,认为只有打破旧框框,实施变革,才能使秦国继续发展。他便亲自制定出一系列新政令,舌战守旧群臣。最后,终于得以变革成功。他的创新,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国内的经济实力和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领导阶级敢于打破旧框框的典范,值得我们领导们学习。

与之相反的是,我国清朝晚期时,从上至下的领导们,敢于创新的少之又少。他们闭关锁国,拒绝了新事物和新思维的成长和发展。当年“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是一个典范。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他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不考虑自己如何创新,针对传统的船只马匹作战方式进行改善,反而完全不把新的东东放在眼里。他用已经十分落后的作战方式和思维去迎战敌人的新事物,最后,当然会败得很惨。

更奇怪的是,他认为中国的老祖宗们平时多吃一些大黄和茶叶等有利于消化的东西,才能够很健康地生活下去,而洋人们也应该一样。可是他们嗜吃牛羊肉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果不用从中国进口的大黄和茶叶的话,必然会因消化不良而死。岂不知洋人在没有大黄和茶叶的日子里,也没有几个人是因为这种原因而死的。像他一样,当时的人们如此地拒绝新思维,不谋求创新,给洋人欺压清政府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虽然这些人墨守陈规,但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就像我们现在的很多领导一样,自己的思维一直在原地打转,却总以为领跑在世界的最前面。所以,应该善于发现自己和组织里的问题,针对就踢得情况,敢于打破以前的框框,大胆地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才有快速进步的可能。

善始还要善终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六十四章》

【意译】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能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又失败的事情了。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庄子·大宗师》

【意译】在少年时要好好对待,老年时也要好好对待,开始的时候要好好对待,要结束的时候也要好好对待。

古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于一个领导来说,要做一时的好领导容易,可要保证在岗位上,一直都做好领导就难了。所以,真正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的好领导,是需要巨大的付出的。比如,组织打算推出一项新的政策,从立意到政策的制定,大家都做得井井有条。开始实施的时候,大家也都竭力配合,想把它做得更好。但往往是,到最后的时候,效果总是没有起初想象的好。这就是领导不能带领大家善始善终的直接后果的体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不过,从整体来讲,结尾往往并不比开头简单。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人的精力总是很旺盛,心思也很集中。这样,不知不觉地就做了下去。可进行到最后的时候,人们经常在心理上会有一些放松,就容易导致最后不能够成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故事,就是一种“典范”。它讲得是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个人想要堆一座高为九仞,也就是七十二尺的高山。下定主意后,便开始挖土,并一筐一筐地挑到要堆山的地方。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工作到黑夜,一天也没有休息。终于有一天,还只差一筐土,他就成功了。这天早上,他也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去挖那最后一筐土。可是,刚要出门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肚子在咕咕叫,饿了。再看看天,正在下着大雪。他便退回了屋子里,心想反正只差一筐土了,不着急,明天再挖吧。然后,他美滋滋地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的时候,他还是以只差一筐土为由,没有去挖土。就这样,日复一日。很多年过去了,直到临死时,他的山还是只差了一筐土。

他的故事,在别人看来,不免觉得可惜。寒来暑往,就是因为这微不足道的一筐土,而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能够在最后都像开始时那样冲刺,才是善始善终的好领导。这不仅体现了一个领导良好的处事态度,更体现了其难能可贵的恒心。

岳飞的遭遇就是宋高宗听取了奸臣的谗言,没能够善始善终而造成的。至今回想起来都让十几亿人民痛心疾首。当年,岳飞带领大军抗击金军,连战告捷。马上就要取得辉煌的胜利时,他的领导宋高宗却听取了奸臣的谗言,扼杀了抗金计划。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措置班师”。岳飞发出了愤慨:“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最后,也只得班师。宋高宗不能善始善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抗金大计功败垂成,金军不废吹灰之力,再次占领了中原。

类似岳飞的例子,早在东晋时期就曾经发生在谢玄身上。他带领大军负责统一北方。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后,他打算乘胜追击。可是,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北方就要面临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也像宋高宗一样,听了谗言,扼杀了作战计划。谢玄也被迫收兵驻守淮阴,自此北方统一的大计功败垂成。

同类推荐
  • 黄陵文典·民俗卷

    黄陵文典·民俗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7卷
  • 辽宁民间文化

    辽宁民间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也滋润了一方水土。民间的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文化——那是哺育我们生命的根源所在。她宛如珍珠璀璨,她的朴实脱胎于质感的生活。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她有自娱自乐的属性,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所自发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自我的文化形态。
  •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本书系国内实力派青年文学评论家张宗刚博士的评论自选集。书中所收文字及所评对象,显示了作者诸体兼擅的能力和评论多面手的风采。全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高屋建瓴,激浊扬清,既具美文路数,亦富思辨色彩,整体上堪称剑与歌的合鸣。
  •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热门推荐
  • 婚途漫漫,慕先生宠妻成魔

    婚途漫漫,慕先生宠妻成魔

    苏晚晚从来不知道,自己招惹的竟是一个凶残的饿狼。“爱我吗?你爱不爱我……”苏晚晚想逃,却被他紧紧的桎梏住了。慕北宸为了心爱的女人而复仇,夺走了她的一切,将她折磨得遍体鳞伤。当恨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有病入膏肓的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花吟歌

    葬花吟歌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女帝是个颜控精

    女帝是个颜控精

    风华绝代的女帝在经历漫长的位面穿梭当中,不断的的质问她自己,为什么那么没用,老是被诱拐!某男:你是我注定的媳妇儿!女帝:。。。真好鱼鱼:好大的狗狼我不吃,请爱护单身狗呸,爱护国家级保护动物【第一个位面已经崩了,可以看第二个,嘤嘤嘤】
  • 联盟阴阳大师

    联盟阴阳大师

    2022年度最热联盟文!!!你自拍就是全家福;小伙为了自杀竟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宁波真的好大;苏安是一名阴阳大师,烂屁股是肯定的,阴阳怪气是生活所迫,且看他如何成为一名职业选手,在世界赛舞台上阴阳怪气队友和对手,直至巅峰。(沙雕文,本人玻璃心,求勿喷。)
  • 神级孵化

    神级孵化

    自从接收了来自星空深处的一枚彩蛋,张明轩不可避免地在牛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要许愿的功夫深,彩蛋就能孵化出他想要的任何东西。于是,畅销作家、科技巨子、行业领袖、超级偶像、武道宗师,无数的头衔砸到了他头上,他引领了时代风潮!可是张明轩总是心累,高级货孵化得太多,他总是得想办法消化掉。
  • 一骑平霄

    一骑平霄

    叶初铭只是一介平民,本想平平凡凡过完一生,却又入军营,开启另一段人生,人生无常,本以为自己会战死沙场,又误打误撞,为帅为将,千军万马,平枪而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落木萧萧晨光万丈

    落木萧萧晨光万丈

    主要讲述易萧萧和冉梓晨的校园爱情。男女主携手并肩同行的故事。
  • 圣玄山河路

    圣玄山河路

    重伤之余,身后坠着千余骑兵。华仁甲来到残破的城墙前,是生是死,过了这座城就能知晓了。他当然不知道,城墙另一边有一个少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