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7800000010

第10章 乐天知命

在前面诸章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从《周易》的角度说,人的德性的提升和修养都有一个本体意义上的前提,这一前提,既是人们效法的对象,又是人之提升、修养德性的动源。它,就是天地自然之道。因此,从终极的意义上说,人之德性的建立和完善,还必须与此一本体即天地自然之道参赞融合。这一点,《系辞传》称之为“乐天知命”。“乐天”,即乐于参合天地的化育;“知命”,即知晓主体自我的定分。“乐天知命”,便能寻到主客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万物森然于我的氛围中超克一切忧患,而达至其乐融融的境地。

10.1

《系辞传》中有一段话: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大意是说,《周易》的创作与天地相准拟,所以能普遍包含天地间的道理。据此而仰观日月星辰等天象,俯察山川地脉之理致,就能知晓幽隐无形和显明有形的事理;推原事物的初始,反求事物的终结,就能知晓死生的规律;考察精气凝聚成为物形,气魂游散造成变化,就能知晓鬼神的情实状况。明白了《周易》的道理,就可以切近天地的本然之理,行为举措就不违背自然的规律;知识周遍于万物而道德足以匡济天下,动止就不会有所偏差;权利广泛推行而不流溢淫滥,乐其天然,知其命数,就无所忧愁;安处其环境以敦厚施行仁义,就能泛爱天下。可见,《易》道的广大足以拟范周备天地的化育而不致偏失,足以曲尽细密地助成万物而不使遗漏,足以会通于昼夜幽明而无所不知,所以说事物神奇的奥妙不泥于一方面,《周易》的变化不定于一体(译文参见黄寿祺等:《周易译注》,535页。)。

这段话,盛赞了《易》道的广大,运用的广泛,以及给运用者所带来的好处。我们认为,“乐天”也正是由此引出的。说得明白一些,“乐天”之“乐”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人们能够透过“弥纶天地之道”的大《易》,洞察宇宙万物的奥秘,以趋吉避凶。《系辞传》又说: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周易》,是做什么用的呢?《周易》是用来开发万物之理、成就万民事业的,它囊括了天下所有法则,如此而已。 所以,圣人用它来开通天下人的心志,确定天下人的事业,裁断天下人的疑惑。所以蓍草的功用圆通而通神,卦象的作用方正而智慧,六爻的功能变化而告知。圣人用它来涤除心中的疑虑,然后又把它深藏于心底,与百姓共度或吉或凶的时光。通神以预知未来的事端,智慧以借鉴以往的经验。谁能做到这样呢?大概只有古代聪明智慧、英勇神武而又不残暴杀戮的人吧!因此圣人明晓自然的法则,体察百姓的情状,从而发明筮占之法,以引导百姓的生活。圣人用它洁净防患,以彰显筮占神奇的功用。

这里虽然强调了筮法的重要性,不免神秘的成分,但其所谓“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无疑是人之“乐天”的基础。换句话说,《周易》之所谓“乐天”,不是道家老庄的“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相反,它是以主体对天的体知、对天地之道的体知为前提的。

10.2

《周易》论道,有三层含义:一是天道,一是地道,一是人道。《系辞传》中说: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这是说,《周易》这部书,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依六十四卦的卦象而言,五上为天,三四为人,初二为地,即“兼三才而两之”。所以,三才之道,尽在一卦六爻之中。《说卦传》中进一步指出: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章。

在此,《说卦》进一步对三才之道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但实际上,三才之道只是一个道,只不过在天表现为阴阳,在地表现为柔刚,在人表现为仁义而已。所以,《系辞传》又特别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道”的本质内涵定义为超越于形象之上的“一阴一阳”。而正是这超越形象的一阴一阳的化裁推行,才成就了世间万物的刚柔摩荡,变化往来。《系辞传》说: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这段话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经引述过,大意是说,刚柔的推移产生变化,其结果是有的前进,有的后退。一进一退,一消一长,才有一卦六爻之吉凶悔吝的不同。而此种刚柔相推、一进一退,也就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参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83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因此,人们只要根据《周易》把握住了阴阳刚柔的化裁推移,也就找到了迁善改过、趋吉避凶的最佳途径。《系辞传》说: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是说,君子居家则观察卦象,玩味爻辞,行动时则观察卦爻的变化而玩味其吉凶断语。如此则能获得上天保佑,吉无不利。既然是“自天佑之”,何乐而不为?是故君子“乐天”。这种“乐天”,其实质就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传》解释乾卦九五爻辞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先天”,指先于天时的变化而行事。“后天”,指天时变化之后行事。这是说圣人掌握了《周易》的法则,其德行则与天地日月鬼神的变化相一致,因而也就既能够预测天时,又可以顺应天时而行动。“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乐天”。

10.3

前面说过,“知命”就是知晓主体自我的定分。它与“乐天”密不可分。只有体知天道,乐其天然,才有可能认识自我,把握命运。这一点,“晚而喜《易》,读之韦编三绝”的孔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论语·子罕》中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对命与天命确实谈得很多。如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等等。但真正能体现孔子思想特色的是他提出的“知命”和“知天命”思想,他把这种“知”作为人生修养和人生自觉的一个重要步骤,从而统一了主体自觉与命运支配的关系。例如: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就孔子而言,所谓天命云者,主要是指人的运命。“知命”就是知道自己的运命。虽然人们左右不了运命,但却可以认知它,并在认知的基础上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孔子对生死的态度,对鬼神的态度,对自己所追求的政治理想的态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孔子曾说“死生有命”,但当有人同他讨论死的问题时,他却说:“不知生,焉知死。”在他看来,人活着就要尽自己的本分,为父则慈,为子则孝,为弟则悌,把这生的时光完完满满地充实起来。可见,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实际上是要知自己。《子路》篇有一则记载,很能说明问题。其曰: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明确地告诉樊迟,在种地和园艺方面,他不如老农和老圃。孔子丝毫也不因此而认为自己缺少什么,反而斥责想在这方面获得知识的樊迟为小人。因为在孔子看来,“天生德于予”,不是叫他学种地、学园艺的。他的任务是在社会上提倡礼教,宣传仁学。所以,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理直气壮地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他课徒授业,正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樊迟向孔子问种地、园艺的事,显然是不知道孔子的这层天命自觉。

由此可见,孔子所谓的知命,是认知自己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我的能力由天赋予(天生德于予)、由天决定(生死由命)而言,谓之天命;就自觉天所赋予我的能力界限而言,谓之知。如果说“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自觉地要做什么的话,“五十而知天命”则是孔子已经自觉到自己能做什么。因此,知天命是一种积极地对待命运的态度,是一种清醒的理性自觉。概而言之,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也正是先哲作《易》的目的。《系辞传》中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这是说,《周易》有圣人之道四:其一,卦爻辞是言论的依据;其二,卦爻的变化是行动的指导;其三,卦象是制器的蓝本;其四,筮占是判断吉凶的手段。所以君子欲有所作为,事先要向《周易》请教,而《周易》则有问必答,告知将来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是天下最精妙绝伦的典籍。

在这里,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周易》都能给出一个答案。如果抛开其神秘的面纱,我们也可以认为,《周易》所告知的东西,也正可作为人之认识自我能力定分的参考。换句话说,《周易》作为一部“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的精妙绝伦的典籍,恰恰也是人之“知命”的教科书。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又曾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这里重复出现的“五十”,这里强调的“知命”与“无大过”,难道不可以表明《周易》是一部“知命”之书,“知命”的目的在于“无大过”吗?“无大过”,则何忧之有?是故《系辞传》说:“乐天知命,故不忧。”

10.4

《周易》是一部忧患之书。先哲制作《周易》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让人们趋吉避凶,解除忧患。然而,忧患的真正解除,在于“乐天知命”,即在于乐于参合天地的化育而知晓主体自我的定分。做到了这一点,则不但可以无忧,且可以生出天地之勇,而于生死穷达无不超然。这方面,孔子仍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论语》中记载: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第一段引文是孔子在宋国被司马桓公追杀时发出的一句感慨。孔子的意思是: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那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第二段引文记载的是在匡地被人误解而遭囚禁时说的一段话。意思是: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灭这些文化,那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在困于蔡、畏于匡、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以禀天命、继周德者自居,满怀信念、临危不乱,没有忧惧,足见他的自信。据后来的《吕氏春秋》记载: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子备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采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遂于鲁,削迹于卫、伐树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憱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慎人》)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七天之中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宰予很是疲惫,而孔子却在屋中弹弦放歌,颜回在外面捡择野菜。子路与子贡发牢骚说:“我们的老师被逐于鲁,匿迹于卫,追杀于宋,现在又困在了陈、蔡之间。杀老师的人无罪,侮辱老师的人得不到禁止,而老师却弄弦放歌,未尝间断,难道君子对于这些遭遇就不觉得羞耻吗?”颜回听到他们的议论,无言以对,就进屋告诉了孔子。孔子听罢,变色改容,停止弹唱,叹口气说:“由和赐,真是小人呀。把他们叫来,我要和他们说话。”子路与子贡被叫了进来。子贡先说:“我们到了这等地步可以说是穷困之极了吧。”孔子反驳道:“这是什么话?君子的达是达于道,君子的穷是穷于道。现在我孔丘虽然生逢离乱之世,但却抱持着仁义之道,坚守着我的理想,怎么能说是穷困之极了呢?反省自己,在道的体认方面没有亏欠;面临艰难,在德的修养方面没有闪失。冬天到来的时候,霜雪降下的时候,我才更加知道松柏的茂盛和品格。过去齐桓公遭无知之乱而出奔莒,晋文公遇丽姬之谗而出过曹,越王勾践与吴战而败,卧薪尝胆于会稽之山。他们都没有为眼前的不利所吓倒,相反都自励自省,终于成就大业。现在在陈、蔡之地遭受这些困难,对于我孔丘来说,不也是一种幸运吗?”孔子说罢,志气高昂,更取瑟而弦歌;子路则志气高亢,执盾起舞。子贡叹道:“老师的圣德如天之高广,地之厚博,我哪里理解得到啊!”

这段记载未必十分真实,但却形象地道出了孔子的精神和境界。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采于外”,以及后来的“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大概就是一种“乐天知命”吧。由此可见,“乐天知命”是一种境界,一种美的境界、善的境界、美与善之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靠自己高尚、完美的人格,对天地之道的体知和对主体自我的把握体现出来的。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老子修身27妙术

    老子修身27妙术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世界的奥妙无处不在,世界的真相无时不在暗示我们,但我们没有觉察到。这本书带你走进老子修身的世界。因为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你有太多的人生使命去完成,所以你无法静下心来看世界。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为国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法家的治国之术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行,其中必有其合理因素,法家思想及法家精神中必有其精华。这些对我们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即使是其糟粕部分,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进一步肃清封建流毒,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并非毫无益处。
热门推荐
  • 这是末世吗

    这是末世吗

    所有人相信世界末日已经过去可是真正的危机正在爆发陨落的星辰爆发的病毒崩坏的世界进化的生命感染进化的不光是人类而是所有的种族
  • 网游之另类女神

    网游之另类女神

    安素玩游戏最心疼两个蠢货:第一个是天天嚷着要和她抢男人,却永远不知道大力一点儿的室友徐婧。第二个是天天说她呆傻蠢笨肯定没男人要,却默默为她承包了整个精神病院的帮主江城独饮。至于为啥会和这两蠢货日亲日近嘛……安素表示:我交朋友从来不在乎对方蠢不蠢,反正都没我蠢。
  • 洪荒之时空之主

    洪荒之时空之主

    穿越洪荒世界于时空之道超脱,掌控无尽时空。
  • 无聊的救世主

    无聊的救世主

    四个主角,一个故事,没那么好,没那么糟,平凡生活,不凡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为王

    上古为王

    东大陆,新月帝国,历经千年卧薪尝胆,终于进入了前所未有之盛世,开始向四周邻居展示自己强健的力量……。秦天,一个留级了十二年的中学生,为了不让这里像自己前世那个世界的盛唐,突然一落千丈,也开始制定下了自己的目标——称王!总之,这是一个中学生拯救世界的日常……
  • 快穿皇帝都是我哒

    快穿皇帝都是我哒

    这是一个倒霉姑娘与逗逼系统狼狈为奸后,开始勾搭各朝皇帝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溺掳爱小宝贝

    盛溺掳爱小宝贝

    陌夕唯很想撞墙,为毛她会变成奶娃娃,躺在这个妖孽的床上,虽然衣服穿的严密,但是,是个女的就会YY的,尤其妖孽还把她揽入怀中。摸着她的发顶,声线魅惑“乖~”的时候,她很想挣扎好不好,但是,为毛胳膊腿都这么短啊喂!妖孽,再不远离,我就流鼻血了!
  • 萌宝来袭追星妈咪太难宠

    萌宝来袭追星妈咪太难宠

    《萌宝来袭追星妈咪太难宠》“生日快乐!小久辞许个愿!”“我想回到妈咪身边……”一睁眼,韩久辞就从未来来到了现代。“这么说你真是我和他儿子?”“嗯,可以做亲子鉴定的那种。”……“从此以后,韩久辞就在网上开直播赚钱养妈咪。”如果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我又很喜欢他的话,那么我愿意赌一把,我不赌他喜欢我,我赌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