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46

第46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2)

华严宗四祖澄观(737--838,一说738-839)广泛地学习了华严、天台、禅、三论、律各宗的教义,并研究佛教以外的各家学说,学识渊博。他对《大乘起信论》领契尤深,偏向唯心,强调唯心,着重论述一心的性质与作用,以发扬华严性起的教义。他吸取禅宗荷泽一系的“灵知之心”的说法,依禅的体验来昭示华严宗心性思想——“无住心体,灵知不昧”说,发展了佛教心性论。

澄观在《答顺宗心要法门》中说:

至道本乎其心,心性本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默,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注释:《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8套第4册,303页。]

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证真,无一尘而非佛国。[注释:同上书,304页。]

这是两段回答顺宗李诵关于佛法心要的纲领性论述,主要意思是,众生在灵知不昧的禅定中,只要把握华严学的“三界唯心”的心,把华严性起思想与禅定实践相结合,直索心原,直证真性,就可以达到即心即佛,成就佛果的境界。这里包含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强调心的本原作用;二是突出心体即心性的灵知特性。

澄观认为诸佛和众生都是从心所造的,他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21中说:

心是总相,悟之名佛,成净缘起;迷作众生,成染缘起。缘起虽有染净,心体不殊。[注释:《大正藏》第35卷,658页下。]

这是说,心同是佛和众生的本原,心是能造,佛和众生是所造。众生和佛对心有迷和悟的区别。悟于净就成佛,迷于染则是众生。心的迷悟是众生与佛的分界。心的缘起虽有染净,但心体是没有殊异的。那么,心体有什么特点呢?上面所引澄观《答顺宗心要法门》的第一段话就集中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我们再略加解说。

引文说一心是“至道”即最高佛道的所本,而心性本来是“无住”的。所谓无住,是指心并不执著于一定对象,是随缘而起,无所住著的。无住心体又有什么特点呢?

“灵知不昧”。灵知指灵妙知见,灵知不昧意为灵妙的知见澄明不暗。这是主体的最高认识——“真知”,是心性的究极自觉的状态。这种灵知为佛与众生所共有,因为灵知的本体是如来藏心,而如来藏心是佛与众生所共有的。灵知与日常的分别了知不同,澄观说:“了别即非真知,故非识所识。”[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15,《大正藏》第35卷,612页中。]认为分别了知是心识的一种认识活动,不是真知。真知是无念的,即无分别的。“起心看心,是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忘心遗照,言思道断矣。”[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34,《大正藏》第36卷,261页中。]由此可见,所谓灵知,真知,实质上就是禅定中的一种直觉认知;认知觉悟,是心体或心性的特性、功能。

“性相寂默”。这是指心性处于灵知不昧状态时,心常寂静而又觉知一切事物,性(本性)相(现象)又都寂然不现,也即心不生起事物的性相及其区别。

“该摄内外,能广能深”。这是由心性的“灵知不昧”,“性相寂默”而导出的又一特点。因“灵知不昧”,“性相寂默”,心体无限广大,故能超越空间,能融摄内外一切,也就是既能广纳一切,又能深入一切。

“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这是从存在状态描述心性特点。澄观以否定语表达心性的存在,强调心体是超越有无(空),超越生灭的终极性存在。

上述心性特点中,最主要的是“灵知不昧”,集中地体现了华严心性思想的本色。宗密也说:“剋体直指灵知,即是心性,余皆虚妄。”[注释:《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2,《大正藏》第48卷,405页下。]这种“灵知即心性”思想,强调灵知是显露了的清净心性,心性是灵知的依托。这种以认知、真知、觉悟论佛性,发展了法藏以自性清净圆明为特征的佛性论。

澄观曾从天台学者荆溪湛然学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等经,他在阐述华严宗理事无碍、真妄交彻的教义上,也采用天台宗的性恶说。他还用天台宗的性具说来解释性起论,但这样又偏离了法藏的佛性纯善说和净心性起说了。澄观说:

言交彻者,谓真该妄末,妄彻真源。……亦合言即圣心而见凡心,如湿中见波。故如来不断性恶,又佛心中有众生等。[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大正藏》第36卷,8页上、中。]

无尽即是无别之相。应云:心、佛与众生,体性皆无尽,以妄体本真故亦无尽,是以如来不断性恶,亦犹阐提不断性善。[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21,《大正藏》第35卷,658页下。]

意思是说,妄体本真,真妄交彻,由此而“无尽”,即圆融无碍,无分别相。心、佛与众生三者的体性都是融通无碍而了无矛盾的,凡圣、善恶、染净、真妄,相互交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佛也有性恶,一阐提也不断性善。看来,澄观容纳天台宗学说的意图,是用来克服法藏心性论在阐述染与净、迷与悟等关系上的某些理论困难的。

真心即性

华严宗五祖、澄观的高足圭峰禅师宗密(780-841),早年曾治儒学,至28岁,时将参加贡举考试,偶然造谒禅宗荷泽神会系下的道圆禅师,言下相契,便从他出家。一日读《圆觉经》有悟,并获道圆禅师印可,道圆称他当大弘圆顿之教。不久,外出游方,遇澄观弟子灵峰,得澄观所撰《华严经疏》和《随疏演义钞》,昼夜披寻,认为该疏辞源流畅,幽赜焕然。后又随侍澄观二年,深得华严义理的奥秘。此后,宗密着力融会教禅,盛倡教禅一致。

在中国佛教习性思想史上,宗密进一步扩展了心性学说。他除了运用《大乘起信论》以外,还特别援引了《圆觉经》来阐发心性学说。《圆觉经》的主要内容是宣说如来圆觉的义理和观行方法。圆觉指圆满的灵觉,圆满的觉性。众生的灵知本觉,就其体方面言,是一心;就因方面言,是如来藏;就果方面言则称为圆觉。宗密吸取了上述经论的思想,全面地阐发了绝对真心和“真心即性”说,强调真心就是佛性;并以圆觉为思想基点,统一了当时所有的禅与教以及固有的儒、道学说,为佛教内部各派以及儒、道、佛三教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佛教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密为了说明心与世间现象以及与宗教解脱的关系,对“心”的范畴作了四个层次的分疏[注释:《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1,《大正藏》第48卷,401页下~402页上。]:一是“肉团心”,即众生肉体的心脏。二是“缘虑心”,指具有思维功能的心。三是“集起心”,指深层的第八阿赖耶识,是具有“积集种子,生起现行”,即收藏经验积淀而成的“识”(种子)和生起世界现象的作用的心。四是“真实心”,此心分觉与不觉两层。心若和妄想和合,称为“藏识”;若不和合,则称为“真如”。这两层又都统一在“如来藏”之内。这四种心的关系是:

然虽同体,真妄义别,本来亦殊。前三是相,后一是性。依性起相,盖有因由。会相归性,非无所以。性相无碍,都是一心。[注释:同上书,402页上。]

意思是四种心虽然同体,但是有真妄、本末之别。肉团、缘虑和集起三种心是“相”,属于现象范畴,只有真实心是“性”,即绝对的本体。相是由性而起,因此前三种心都是依靠真实心而生起的。在解脱实践上要“会相归性”,以把握绝对本体。做到这一点,也就达到性相圆融而无矛盾,体悟到“都是一心”的真谛。可见,在宗密看来,真实心是四种心中最高层次的心,尤其是真实心中的觉心,作为一切现象的本体、人的本原和众生解脱的根据,是宗密的心性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最高范畴。

真实心,简称真心,又称“圆觉妙心”、“清净真心”、“本觉真心”、“空寂真心”、“灵知之心”、“佛性”、“如来藏”等,反映了宗密对真心多重特性的不同概括和表述,然而,就其本质意义来说又是相同的。真心的特性很多,其典型特性是:

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注释:《原人论·直显真源第三》,《大正藏》第45卷,710页上。]这里揭示了本觉真心的三大特征:常住清净、昭昭不昧和了了常知。

“常住清净”。这里包含了常住和清净两重特性,宗密说:

自性清净常住真心者,不待会色归空,不因断惑成净,自心本净,故云自性清净。此性无始来,乃至尽未来际,有佛无佛,常不灭坏,故云常住心也。[注释:《圆觉经大疏钞》,《续藏经》第1辑第1编第14套第3册,257页。]

常住,即恒常久住,不灭坏。这是说,真心是超越时间、超越外在条件(有佛无佛)、超越生死变化、永恒存在的。清净,此指自性清净[注释:宗密援引了《宝性论》,把清净分为“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两种,详见上注。],是真心的又一重要特性。所谓自性清净,是说自心(真心)本来就清净无垢,远离烦恼,并不要等待物质现象会归于空性,或因断灭了妄惑之后才成为清净(离垢清净)。真心会在现象世界中发生种种作用,但它的清净本性是始终不会改变的。众生因受无明的障蔽,看不到自性清净的内在特质,而为烦恼所困扰。若一旦觉悟,清除无明和烦恼,心回到本来状态——自性清净,也就超越世间,而与真如相应,进入了解脱的境界。

“昭昭不昧”。昭昭,明辨事理。不昧,明白不暗。昭昭不昧,是形容知的,相当于“灵知”。禅宗荷泽神会一系主张“心以知为体,”犹如水以湿为体一样。这里的“体”,指体性。“心以知为体”,即“心以知为性”,知是心的本性、本质。宗密极力推崇神会的知为心性的思想: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坐境本空。空寂云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如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注释:《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2,《大正藏》第48卷,402页下~403页上。]

意思是说,一切事物,如梦如幻,世间境界,空性不实,众生一旦体悟到这一点,就不会对现象世界产生种种妄念。这样,众生和“空寂之心”,就显现出原有的灵妙知见,而对一切事物明晓不暗。这种空寂之心所具有的妙知见,就是众生的真实本性。“知”是先天的、绝对的真性、觉性,“知”这一字,是修持成佛的最佳法门。

“了了常知”。“了了”,毕竟。“知”指“识知”,即本觉的意思。“了了”和“常”是形容“知”的。了了常知,即毕竟恒常识知,也就是本觉。昭昭不昧是讲真心具有灵知,了了常知则是称真心具有本觉。灵知是指主体心的思维性功能,本觉则是指主体心的觉悟性特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宗密认为,众生的本觉真心也就是佛性,如来藏,既是人生的本原,也是众生成佛的根源。

自心为不动智

李通玄(635-730)是与法藏同辈的华严学者。他长期在山西五台山一带弘扬华严学说,在智俨、法藏一系外,别树一帜。他提倡“自心为不动智”的心性学说,主张从自己身心中找佛。

李通玄所讲的“自心”,指众生的无明,即愚昧无知,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的意识状态。“不动智”,指坚定的菩提智慧,即悟解无性妙理的智慧。“无性妙理有自在分别,无性可劫,名不动智佛。”[注释:《新华严经论》卷8,《大正藏》第36卷,768页中。]无性,即无自性。一切事物无性是佛教的妙理,通达无性可动之理,为不动智,成就此种智慧者为不动智佛。

“自心为不动智”的命题,是着重阐场众生无明与成佛智慧的关系。李通玄从无明无性和凡圣同具不动智两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两者是无差异的。他说:“无明本无性”[注释:《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1之上,《大正藏》第36卷,1015页下。],无明本空,从体用两个方面看,无明虽表现为无知,但其体性是空寂的。无明既无自性,即与不动智相即。又说:“达悟心境,一切无明,便成大智。”[注释:同上书,1012页中。]真正了达自我的心境,一切无明也就成为大智慧。“智无成坏”,“智无故新”,但有“迷悟不同”。众生和佛同具不动智,“不动智佛者,即理中智也。一切凡圣身等共有之故。”[注释:《新华严经论》卷8,《大正藏》第36卷,768页中。]众生和佛心体清净不异,“凡圣心自体清净无异,但有迷悟不隔分毫。但一念妄念不生,得心境地荡然,性自无生,无碍、无证,即成正觉”[注释:《新华严经论》卷32,《大正藏》第36卷,941页中。]。“佛心,众生心乃至于自心,三心无差别。”[注释:《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1之上,《大正藏》第36卷,1014页下。]三心的本质是统一的。李通玄认为,众生运用自心无明的体用观,观照不动智与佛及众生同一体性,同一智慧,同一境界,就是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而且在发心时,当下即于十方世界现身成佛。[注释:详见《新华严经论》卷31,《大正藏》第36卷,937页中、下。]

李通玄的“自心为不动智”说,侧重于追求成佛的实践,李氏把众生无明与佛智慧相沟通,与后来的澄观、宗密的本觉观念颇相近似,虽然彼此的论证和思路不同。

同类推荐
  • 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清初八大山人是独创派艺术家,也是一位深邃的思者。作为一位僧人艺术家,他所服膺的禅宗曹洞宗思想旨趣在其一生艺术创造中烙下深深印迹。曹洞宗以“渠正是咱,咱非渠”学说为宗旨,其创始人洞山良价一日过河涉水,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豁然开悟。作偈中有“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的话。影子(渠)由我(咱)照出,而我非影子。良价在返自观照中,发现了真性。八大山人“画者东西影”的艺术哲学,正是以生命真性为中心而展开的。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培根论理想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培根论理想人生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不管际遇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不去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则基本与成功无缘。雪莱的诗句有禅思,而本册书将精选出雪莱赞美希望、赞美新生的诗句,管中窥豹,使读者能够在诗意的语言中获得振奋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不会被一时的逆境所打垮,而是在品味雪莱的诗句中,用哲学从源头解决问题,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热门推荐
  • 玄秦录

    玄秦录

    一片光怪陆离的大陆之上,三个国家因为信仰各方面的原因开启了三分天下的争霸时代。一名在市井中摸爬滚打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争霸天下的旅途,因为仇恨,也因为那背后的真相............
  • 吃货公主撞上冷殿下

    吃货公主撞上冷殿下

    主要写了蓝家千金蓝陌儿小时候遇见了夜家少爷夜辰寒,两人立下誓言,长大后去找对方,但中途被顾家少爷顾炫影扰乱,也被云家千金云夕紫扰乱。之后陌儿在去韩国的飞机上因为坠机失忆,成了贫穷人家的女儿落雪默,从此她和夜辰寒形同陌路,再无瓜葛。
  • 重生之影后自强

    重生之影后自强

    曾经,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众演员一步一步走上了影后的宝座,但因朋友的背叛而丧命,如今重生回来,她该如何夺得属于她的一切并收获自己的爱情。
  • 我的清纯校花俏老婆

    我的清纯校花俏老婆

    一个从大山中出来的让世界闻风丧胆的国际特工,为了一纸婚约来到了繁华都市。为她,他可以用尽自己的生命保护她为她,他可以放弃一切的荣耀去做一个平凡人为她,他甚至牺牲自己得生命看着她的笑容睡着。特工来也,谁敢阻挡,称霸一世,永恒不败
  • 潸然泪之元

    潸然泪之元

    女主湛奇是玛丽苏,no!白莲花,no,no!黑莲花,no,no,no!那她是什么?妖孽!时而玛丽苏,时而白莲花,时而黑莲花,时而……一切都因她的心情切换,喜怒无常,加膝坠渊,无缝切换。她,九曲十八弯的花花肠子,戏精界的扛巴子,杠精界的战斗机。跟她斗,你多长十个几心眼,可能也没有胜算。跟她斗,你永远不会想到,她的底线在哪里。只要她湛大小姐,看你不顺眼,下一分钟你就可能被她算计。你被她卖了,你还得给她磕头认错。可她居然喜欢上了华大心外医生凌拓!这个话少,词穷,语言贫瘠,不懂得哄人,一言蔽之,一个和大木头一样的男人,而且还越陷越深。这是什么样的神仙(经)爱情。让帅的惨绝人寰的男二天神江逸,告诉我们答案,因为一切尽在男二掌控之中。可是一切失控了……
  • 今生龙凤缘

    今生龙凤缘

    她有着天下第一美丽的容颜,为了避免麻烦,易容下凡游玩。原以为找寻到了今生的爱人,岂料遇上那死缠烂打的龙宫太子。惹出一段爱恨交加的故事。前世的姻缘能否继续?真爱究竟要经受多少波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硬盘也疯狂

    硬盘也疯狂

    自从储存在移动硬盘中的999张经典纯洁片被黑客删除后,楚千歌就发现硬盘里面多了一个疯狂商店,在里面可以兑换各种超强黑客手段。凭借那些手段,菜鸟楚千歌走上了彪悍的黑客高手之路。那些手段还有一个什么现实版:----------极点防火墙(现实版):穿在身上能增加抵抗力恢复力。物流信息:空运物品,到货时间不定。这个可是好东东,楚千歌毫不客气购买了一件,十分钟后,刚准备将客户资料交给胸前伟大的女上司时,一个肚兜模样的物事出现在楚千歌拿着资料夹的手中……----------疯狂的硬盘,楚千歌踏上疯狂之路!
  • 旋风神探

    旋风神探

    他,桀骜不驯,他,冷峻刚毅,他,睿智果敢。他,曾经是一个警探,他,因为一个案子被警署除名。看,一个潦倒落寞的无名警探怎样变成沉稳干练的私家神探,将一个个光怪陆离、诡异怪诞的案子破解与掌骨之间。
  • 凤惊天下:第一倾城狂妃

    凤惊天下:第一倾城狂妃

    遭人唾弃的将军府废材三小姐,被所谓的情敌引进落日森林。然而再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当三生莲重现,天赋显露,那是绝世天才;真颜现世,所谓绝代风华。众美男倾尽所有,只为博她一笑。更有上古神兽保驾护航,妖孽邪王宠溺入骨
  • 无限进化之从杂草开始

    无限进化之从杂草开始

    吞噬一只行军蚁,进化点+1。吞噬一只果蝇,进化点+1。吞噬半颗从树上掉下的腐烂果实,进化点+1。…总有一天,我要把根扎到天上那颗闪闪发光的太阳上!——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