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1100000110

第110章 文明清白的和平将军(1)

——张治中

张治中(1890—1969年),原名本尧,字文白,1890年10月27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一户农民家庭,青年时曾参加清末科举考试落榜,当过学徒,后参加上海学生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曾任滇军第8旅连长、营长,1923年赴黄埔军校任职,与周恩来建立深

厚的友谊,成为该校“红色团长”。此后,张治中历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1932年,张治中主动请缨,率第5军赴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继而于1937年率第9集团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痛击日寇。此后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委员长侍从室主任、国民党中央军委政治部部长、新疆省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他三次到延安,两次代表国民党政府参加重庆、北京和平谈判,并积极协助中共和平解决新疆问题,敦促陶峙岳率部起义。毛泽东称其是“专做好事”的“和平将军”。

【毛泽东评点张治中】

过去的阶段从你发表了声明,等于过了年三十,今后还应从年初一做起。你的声明说:“国家要新生,也正在新生;人民要求新生,也正在新生。为什么我们国民党和个人独甘落后,不能新生呢?”它适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我们欢迎。

——摘自《张治中传》第206—207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

他这个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

——摘自《张治中传》第244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

1945年到重庆时承你热情接待,感激得很呢!

——摘自《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17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我在重庆,知道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第一,你把《扫荡报》改名为《和平日报》。《扫荡报》是在江西围剿我们时办的。你要改名,一定有些人很不赞成的。第二,你把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撤销了,是做了一个好事。

——摘自《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17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摘自《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17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我们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吧!……你去做彭德怀的副手,委屈了吧?你过去是西北四省的军政长官,现在是副手,委屈了吧?

——摘自《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17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他青年时当过警察,取字警魄。后来警察不当了,警魄的字也不用了。遂从警字中取一“文”字,魄字中取一“白”字,故字“文白”。看来,他还是个简化汉字的创始人呢!

——摘自《毛泽东与张治中》第224页,北京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你在《六十岁总结》中说,你对阶级斗争的观念是很模糊的,但是在今年写的《自我检查书》里怎么没有提到?你对阶级斗争还没有搞清楚吧?

——摘自《毛泽东与张治中》第192页,北京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五月三日的信早已收到。原封不动,直至今天,打开一看,一口气读完了《六十岁总结》,感到高兴。我的高兴,不是在你的世界观方面。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距离的。高兴是在作品的气氛方面,是在使人能看到作者的心的若干点方面,是在你还有向前进取的意愿方面。我猜想,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害苦了你,一个老人遇到这样的大风浪。这种心情,我是理解的。觅暇当约大驾一谈。这几天尚不可能。祝安好!问候你的夫人和孩子们!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4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张治中小传】

张治中,原名本尧,字文白。1890年10月27日,张治中出生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西乡洪家疃村一户农民家庭。张家祖上曾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但到张治中爷爷和父亲手上,家道早已一落千丈,败落不堪。其父靠种几亩地和闲暇时给别人做点篾器活挣点钱,一家人才得以勉强口。张治中是家里长子,因此,父母亲虽然度日维艰,还是送张治中进了私塾,让他跟先生寒窗苦读十年,希望儿子有朝一日应试及第,重振家业,光宗耀祖。1903年,张治中参加了一次清王朝的科举考试。落榜后,张治中发愤攻读,准备来年再考。但这时清王朝为维护其封建腐朽统治,借口顺应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进行了一系列“筹办新政”的假改革。其中一项即是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学。面对关上的仕途大门,父亲决定改弦更张:他将张治中送到丰乐河镇吕德盛号百货店当了一名学徒。

对于富有远大理想的张治中来说,做一名小商人显然不是他的愿望。1907年,张治中和几位同乡远走省城安庆,看能否有机会考进一所免收学费、包吃管住的武学堂。在等待中,他过起了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先后做过富家公子陪读、门房,当过“备补兵”等。后来,在一个当警察巡长朋友的帮助下,他当了一名正式警察。任务是给扬州盐运使署大门站岗。在此期间,张治中一边发愤学习新知识,一边继续等待着进入军校的机会。辛亥革命的爆发,不但使张治中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洗礼,也为他带来了发展机遇。此时,他觉得“一个伟大的光明的日子到来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光复运动,如火如荼,我卷在这一个狂潮热浪的漩涡里,也变成一滴飞溅的浪花。”

1911年底,张治中前往上海参加了学生军。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但他仅任职1个月又13天,便让位于袁世凯。1月,上海学生军被调往南京,改编为临时政府陆军部入伍生团。1912年冬,在孙中山先生等人的周旋下,入伍生团的学生被收入武汉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学习。两年后,张治中又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尽管置身在军阀气息浓厚、各种恶习深重的氛围中,张治中却始终能洁身自好,怀着振兴家国的壮志,刻苦学习,努力进取。1916年,张治中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前夕,面对军阀混战、外国列强入侵的动荡局面,苦苦思索着个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1917年初,张治中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安徽军阀倪嗣冲的安武军中当了一名见习军官。安武军前身是袁世凯任清廷大臣时期给他担任警卫的武卫军右翼,是一支军旗上沾满辛亥革命起义将士鲜血的反革命军队。张治中置身在这支罪恶、腐败的队伍中,觉得郁闷之极,六个月的见习期还未满,他便悄然出走,经上海再到广州,找到了时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的孙中山,请求参加护法运动。经孙中山介绍,张治中加入滇军第8旅并随军开赴福建讨伐闽督军李厚基。不久,张治中严谨的军人作风和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使他受到旅长伍毓瑞的高度赏识。张治中的职位从一个挂闲职的上尉参谋,先后担任警卫队长、连长、营长。张治中带兵,从不摆长官的谱。他同士兵们同吃同住,从生活上细心关照他们,从精神上耐心教育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张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带兵方法,使他深受士兵的爱戴。不管他走到哪里,士兵们一看到这位面容文雅和气、身材高大挺拔的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长官。遇到敌情,张治中总是冲锋在最前线。后来,他在回忆录中曾谈到自己一生有五次历险,其中就有三次是出现在征闽战事中。

随后,张治中又随部奉孙中山之命到广东讨伐桂系军阀,结果部队反被军阀吞并。张治中几经辗转,又加入川军。历经四川各军阀混战,他死里逃生,再次来到上海。1922年春,张治中进入有“红色大学”之称的上海大学。当时,上海大学被视为“宣传共产主义的著名温床”,蔡和森、恽代英、肖楚女等共产党人都曾在上海大学执教过。1923年,应伍毓瑞之邀,张治中二下广州,来到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不久,张治中加入国民党,并进入国共两党合办的黄埔军校任职。正是在黄埔军校,张治中结识了两个对他后来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一位是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另一位是共产党人周恩来。前者,他视为中国革命的希望和领袖;后者,他们互相欣赏,无所不谈。周、张二人不但从此结下深厚的友情,也使张治中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他日后成为坚定的主和派代表影响至深。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逐步走到了国民党政治舞台的中心,夺取了党政军大权。表面上,蒋介石仍打着“新三民主义”的旗帜,但实际上,蒋介石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积极培植自己的党羽,伺机而动。北伐战争期间,1927年4月,蒋介石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公然背叛革命。张治中的精明强干,雄才大略,使他很快成为蒋介石的麾下虎将,蒋介石不断对他委以重任。但同时,蒋介石对思想激进,被学生戏称为“红色团长”的张治中又满腹狐疑,一再派人暗地里调查他是不是共产党或有通共的蛛丝马迹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随着蒋介石的下野,张治中去了欧美国家。经过在国外的一番游历,面对别国的蓬勃发展,对比中国的落后、动荡和分裂,使他深受震撼。他感到,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和平与发展,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28年秋,张治中向国民政府辞去军政厅厅长职务,坚决请求继续到军校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他觉得办军校是自己的专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办教育不失为一条提高国家地位的途径。经蒋介石批准,张治中被任命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次年,张治中升任教育长。对于张治中办军校的高水平,蒋介石是深信无疑的。从1928年到1937年,十年中,张治中共为国民政府培养了12000余名学生。其间,张治中曾奉命率兵参加过三次“讨逆”之战和两次抗击日寇之战。

两次淞沪抗战,即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1932年新年伊始,日海军便在上海吴淞口不断挑衅我军民,28日晚,日军公然对我上海守军发起进攻,驻上海的国民党十九路军被迫反击,“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张治中面对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和妥协的投降政策,坚决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去上海阻击日寇侵略者。2月14日,张治中率领由87、88两师合成的第5军,兼辖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独立炮兵第1团山炮营,日夜兼程奔赴上海,与主动抗日的上海驻军19路军并肩作战。在前线,张治中作为左翼军指挥官,率领第5军防守在庙行镇、蕴藻浜南北两岸及吴淞口西等地。他抱着为国家民族殉职之心,留下遗书一封,表示:“……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仆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2月22日,与日寇庙行战斗一役,日寇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张治中率领第5军全体将士奋勇抵抗,战斗打得空前惨烈。及至同敌人进行肉搏战,有的伤员不能动,就对敌人用牙咬、手抓,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我方军队以死相拼的顽强作战精神,使日寇遭受严重挫败,只得仓皇撤退。张治中赴沪抗日,取得庙行首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将士和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一·二八"淞沪抗战从1月28日持续到3月3日,历时35天。参加抗日的将士和上海人民共伤亡近30000余人。然而,这血的代价最后却被国民政府换来一纸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5月18日,张治中郁郁回到南京,继续在中央军校担任教育长。

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全面展开其侵华的罪恶计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抗日浪潮。历经“西安事变”的蒋介石,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呼声,只得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自1936年开始,张治中秘密兼任京沪分区的负责长官。他长年往返在京沪路上,一面积极实施防御措施,一面密切注视着日寇在上海淞沪一带的行动,随时准备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正义战斗中。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本着“为至中国于死命,须以控制上海、南京为最要者”的野心,再一次在上海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面对日寇发起的疯狂攻击,驻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奋起还击,痛击侵略者。上海守军分为左右两翼,分别布防线于苏州河北、南及黄埔江西、东地区。张治中作为临战受命的第9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淞沪战役的左翼阵地。早在此前的8月1日,张治中便以京沪警备司令官名义于同日先后发布《告淞沪将士书》和《告京沪区民众书》,号召大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当勇往直前,携手共进,抗击侵略者,并表示了自己抗日之决心。战斗打响后,张治中始终穿梭在第一线,冒着敌人的炮火,从容指挥作战。有时候,由于遭遇敌人飞机轰炸,他就舍弃汽车,以自行车代步。作战中,张治中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数次下达总攻命令,将被日寇占领的阵地一个个收复。正当战斗朝着有利于我方的形势发展时,南京最高统帅部却先后发来三次停战命令。在最关键时刻停止进攻,不但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宝贵的攻击时间,更给日寇以喘息之机,得以调遣大军增援。张治中愤懑难抑,加上日夜为战事操劳,身体极度虚弱,以致到了行路都需要人架着走的地步。9月4日,他向蒋介石递上辞呈,请求免去其第9集团军总司令一职。9月22日,张治中怀着难以言表的沉重心情,离开了战火中的上海,回到南京。这期间,在淞沪战场上,日寇兵力已增至10万,国民党军队战术已不得不由积极攻势改为被动守势,继续同敌人艰难抗衡。最后,在侧背受敌的情况下,南京最高统帅部于11月8日下达全线撤退命令,上海沦陷,历时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告终。

张治中参加和指挥的两次淞沪抗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张治中在两次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他无愧于抗日民族英雄的称谓。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
  • 千古大变局

    千古大变局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神太粘人了怎么办

    快穿之男神太粘人了怎么办

    颜卿为了找回自己丢失的记忆从此踏上了一条攻略黑化男神的不归路——校园男神:卿卿,抱抱~高冷帝王:朕已经把床暖好了,卿卿快过来。霸道总裁:听话,就亲一口,嗯?清冷上神:双修了解一下?软萌弟弟:姐姐,我可不可以吃掉你。颜卿:滚粗。——————很久以后颜卿看着步步紧逼的男人一脸讨好:求抱抱。三千世界,为你而来。
  • 孤僻的她又软又甜

    孤僻的她又软又甜

    短篇小说轻松治愈,有点甜,小虐怡情,对吧
  • 假面夫妻腹黑爱

    假面夫妻腹黑爱

    她本是巨豪之门的千金,也是黑道未有败绩的杀手,却在海边小城做起了默默无闻的小秘书;他是巨豪之门的掌舵人,亦是闻风丧胆的黑道教父,却来到海边小城做起了屈居人下的总经理。人不招麻烦,麻烦找上人,事情都脱离了原本的轨道,这样的两个人却出乎人意料的结成夫妻。
  • 浮世烟雨

    浮世烟雨

    这是作者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群知识分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书中描述的故事几近半个世纪,尘世烟云,变幻莫测,人的灵魂被扭曲,厄运的捉弄,人情反复,悲喜嬗递,让人唏嘘不已。
  • 宫门禁

    宫门禁

    十二载春、秋金丝笼中虚度,沦落至不孝之女。他,是身金肉贵的战府小主子;他,是战云独苗女无娣;他,是帝王欲纳财库之阻碍;宫廷来客皇七公子,死忠相谏的战敖,易云阁的惊骇密闻……丰睢152年,八月初六。战府行丧,葬已逝十二载主母武易涵;幼子断腕,赤丝伤脉血祭惹尘院榻;---------------------------战府之财欲纳国库,她乃战云独苗,岂可避此锋芒苟活于世,只身为质,入那宫廷禁门,面对龙生九子各有千秋的千般周旋,万般‘陷阱’,可否全身而退?
  • 霸道少爷的霸道女友

    霸道少爷的霸道女友

    因为失恋林若欣痛骂了刚把女友甩了的陌生人,邱氏集团的少爷邱宇昊,还不小心带走了他与心爱之人唯一的照片。从此天天被这个大少爷找麻烦,至于嘛?她林若欣才不会这么听话任他宰割呢?你霸道,我比你霸道百倍。那个自以为是的邱宇昊你接招吧!林若欣才不怕你呢……
  • 《修仙记》

    《修仙记》

    自古道:“仙道茫茫,人道苍苍,自上古神魔创世之后,仙魔之争一直未曾止歇。玄黄世界,宗派林立,修炼之法万千,唯一目标便是追求天地大道,寻求天地力量之极致。
  • 魔幻冒险传说

    魔幻冒险传说

    主角谢鹰心怀冒险者的梦想,练就一身本事,左手护盾,右手单手斧,和伙伴们开创一个又一个属于他们的冒险传说
  • 这个公子不太冷

    这个公子不太冷

    一场政变,三个家族命运的转变,三个人的爱恨嗔痴。魏焓:“我希望你能回去,这样我才能娶你”我以为回去了,便能和你一生到老,却不知你我的命运早就被写进墓碑。赵旻焕:“你是我的妻子,我来接你回去。”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的悲剧就开始了。当我记起一切的时候,他的下场,所有人都知道只除了我。“只要我想,你是困不住我的。”“你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我的万马、千军也会把你带回来,这辈子,下辈子,只要这世间有你我,你都是我赵旻焕的妻子!”一切不过造化弄人,此生,肝肠,寸断,只求来世从轻发落。
  • 盛世红妆之嫡妃风华

    盛世红妆之嫡妃风华

    她是将军之女,他是漓王世子。她初见他时便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自带冰封千里的气场;他初见她时足智多谋,坚毅果决,翩翩公子世无双。她再见他时腹黑冷情,仙人之姿自带桃花;他再见她时嬉笑怒骂坦然,女装红颜天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这些年的缱绻羡爱,终成了离去时的“战甲”,待我归来时,嫁你可好……...两年后,她身穿凤冠霞帔所及之地皆处处玉兰花开,他们携手并进,终是未负了时光……本文男强女强甜宠不虐,每天稳定更新,喜欢此类文的宝宝们欢迎入坑!欢迎收藏!===========================穆锦歌几次三番调戏于某后本想溜之大吉,奈何冰山世子虽有副谪仙面容却生了副黑色心肝,让她心甘情愿步入爱的陷阱,欲罢不能……罢,罢,罢………往后余生,你若种一株桃花我必还你一片桃林,来而不往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