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400000031

第31章 优孟谏葬马

【原文】

优孟(1),故楚之乐人也(2)。长八尺,多辩(3),常以谈笑讽谏(4)。楚庄王之时(5),有所爱马,衣以文绣(6),置之华屋之下(7),席以露床(8),啖以枣脯(9)。马病肥死(10),使群臣丧之(11),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12)。左右争之(13),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14)。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15),何求不得(16),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17)?”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18),文梓为椁(19),楩枫豫章为题凑(20),发甲卒为穿圹(21),老弱负土(22),齐赵陪位于前(23),韩魏翼卫其后(24),庙食太牢(25),奉以万户之邑(26)。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27)。”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28)!为之奈何(29)?”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30)。以垄灶为椁(31),铜历为棺(32),赍以姜枣(33),荐以木兰(34),祭以粳稻(35),衣以火光(36),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37),无令天下久闻也(38)。

【注释】

(1)优:倡优,古代以歌舞演戏为职的人;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倡优。

(2)故:旧的,过去的。乐人:歌舞艺人。

(3)多辩:善辩,口才好。

(4)讽谏:劝谏。

(5)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

(6)衣:穿,这里指“披”;文绣:文彩华丽的锦绣。

(7)华屋:华美的帐幔。

(8)席:席子,这里用作动词,指铺垫;露床:没有帷帐的床。

(9)啖(音但):吃,给吃;枣脯:枣干。

(10)病:患病。

(11)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

(12)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13)争:同“诤”,劝谏。

(14)故,缘故。

(15)以:凭。堂堂:大。

(16)何求:即“求何”,找什么。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求”的宾语而前置。

(17)何如:怎么样。

(18)雕玉:雕刻玉石。

(19)文梓:梓树。

(20)楩(音骈):南方的大树名。豫章:樟树。题凑:下葬时积累在棺木上的木材。古代用于天子之葬,也赐用于大臣。

(21)圹(音况):墓穴。“穿”同“圹”同义。

(22)负:背。

(23)陪位:列于从祭的位置。

(24)翼:保护。

(25)庙食:死后在宗庙中享受祭祀;太牢:牛、羊、豕(猪)三牲俱全的祭祀。

(26)奉:封赏;邑:指区域。

(27)贱、贵:都是意动用法。以……为贱;以……为贵。

(28)一:竟然。

(29)奈何:怎么办。

(30)六畜:马、牛、羊、鸡、犬、豕。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指:“按照对……的态度”。

(31)垄灶:土灶。

(32)历:通“鬲”,三足锅。

(33)赍:通“剂”,调和。

(34)荐:垫上;木兰:乔木名,皮可做香料。

(35)粳:稻的一种。

(36)衣:指照耀。

(37)属:交付;太官:掌管君王膳食的官。

(38)闻:听见。

【译文】

优孟,是过去楚国的歌舞艺人。身高八尺,善辩论,常常用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劝谏。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心爱的马,拿锦绣给它披上,把它放在华美的帐篷之下,用没有帷帐的床垫着,拿枣脯给它吃。后来这匹马患肥胖病死了,庄王让群臣为它办丧事,想要用棺椁盛敛,用葬大夫的丧礼葬它。左右的人谏阻这样做,认为不可以。庄王下令说:“有敢因为马进谏的,判死罪。”

优孟听说了这件事,进入殿门后,就仰天大哭。庄王大吃一惊,问他大哭的原因。优孟说:“这匹马是大王的喜爱之物,凭着堂堂的大楚国,寻求什么不能得到,却用大夫的丧礼葬它,太薄待它了,请用国君的丧礼葬它吧。”庄王问:“怎么个葬法?”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美玉做棺材,用梓木做外棺,用楩木、枫木、樟木做题凑,派遣披甲的士卒挖穴,老弱的人背土,齐王赵王在前面陪祭,韩王魏王在后面护卫,在太庙祭祀用牛羊猪三牲,给予万户之邑。诸侯听到这种做法,都知道大王以人为低贱,以马为尊贵。”

庄王说:“寡人的过错竟然到了这个地步了吗?那对它怎么办?”优孟说:“请允许我替大王按照对待六畜的办法来葬它。用土灶做外棺,用铜锅做棺材,用姜枣来调味,加进木兰,用于粳稻祭祀,用火光照耀着,把它葬在人的胃肠中。”

于是庄王就派人把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传播这件事。

【智解】

忠言未必逆耳

楚庄王平时以贵族的生活方式对待马,马死后又要用大夫的丧礼葬它。左右的人谏阻这样做,庄王却下令说:“有敢因为马进谏的,判死罪。”这时优孟去见庄王,他先是“仰天大哭”,然后建议用国君的丧礼葬马,正话反说,达到归谬的目的,使庄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把死马煮了吃掉。庄王知错能改,对于一个国君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但优孟劝谏楚庄王葬马的方式无疑更值得深思。

我国史籍中,有许多记述谏臣的篇章。历代的帝王或诸侯都握有生杀大权,谋臣进谏很容易受到打击和惩罚,贬黜、放逐甚至杀头。所以谏者既要有胆魄,又要有智慧。历史上以敢于直谏著称的人有很多,唐朝初年的政治家和历史家魏徵即是其中的一个。他辅佐过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对“贞观之治”起过重要作用。不过,对于魏徵的直谏,李世民有时也感到受辱、难堪,发怒说:“魏徵每庭辱我”、“会须杀此田翁”。但魏徵无私无畏,仍犯颜直谏。他写于贞观十一年(637)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虽是为封建统治者而作的治国之道,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和“载舟覆舟”的话,至今仍有可借鉴的意义。所以在他死后,李世民把他比做一面镜子,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

进谏与被谏是矛盾的双方,由于李世民的豁达大度、肯于纳谏,互相排斥的双方获得统一。如换一个不虚心的人,结果就不一样。比干因为屡次进谏而被剖心;伍子胥因为多次尽一个老臣的诤言之忠而被吴王夫差赐以“属镂之剑以死”(吴太伯世家语)。这样的例子,掀开中国的历史是不胜枚举的。

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话只能用来劝告豁达宽容愿意接受意见的人,却不能作为进谏者的态度。苦口之药,不论是否利于病,接受时总会感到不舒服,所以药再好也可能无法治病,这正是要用糖衣包苦药的原因之一。同样道理,进谏中言辞顺耳与逆耳效果大不一样,因此谏言要尽可能委婉,要讲究进谏的智慧。楚庄王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去进谏了,他不但没有死,还让楚庄王把死马交给了“太官”。是什么打动了楚庄王的心,让他改变了初衷,是优孟敢于犯颜直谏的精神吗?当然不是!庄王的朝中并不乏犯颜直谏之人,但他们没有一个成功地劝谏了庄王,不但如此,还引起了楚庄王的反感,让楚庄王发出了“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的命令。由是观之,是优孟的诙谐,优孟正话反说的归谬智慧,让楚庄王既感到舒服,又感到所做之事的荒谬,于是一笑之中解决了所有的剑拔弩张!

逆耳形成心理的对抗,历史上的李世民只有一个,再伟大的人在心理上都讨厌对抗性的激烈的言语,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是伟大者。片面强调忠言直谏,而不注意方法技巧者,有时不但达不到劝谏君王的目的,而且会给劝谏者本人带来杀身之祸!

《论佛骨表》是韩愈写给唐宪宗李纯的一篇谏表。韩愈除了倡导古文运动,开创了有唐散文写作新局面外,在政治上他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提倡儒教,反对佛老;重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等等。由于有了这样的信念,发而为文,也就直言无忌,形成汪洋态势、沛然而不可御的气势。贞元十九年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旱饥,上《论天下旱人饥状》,请宽徭免租而被贬为阳山令。后虽遇赦回京,不久又因上书被贬。元和十四年,韩愈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经裴度、崔群等营救才得免遭杀戮而被贬潮州。韩愈是文章大家,但多次惹祸都肇自文书。他的奏章尽管是出色的文章,却不能称为出色的上书,因为其结果与为文初衷相反,不但未达目的,反倒险遭杀身之祸。虽然这有封建君主专制的因素,但韩愈片面强调忠言直谏,而不注意方法技巧,也是谏言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韩愈在讲本朝事佛之风时,举了唐高祖及宪宗本人。唐高祖李渊灭隋后,太史令傅奕曾上书请除僧尼,另为婚配。此事当时因有人反对而无定论。韩愈举此事,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以高祖不信佛指证宪宗事佛违反祖意。宪宗二年曾下诏书,有“天下百姓,或冒为僧道士,苟避徭役,有司宜备为科制,修例闻奏”云云,原意只是不许百姓冒充僧道,并非反对佛法。韩愈却借题发挥,意在批评宪宗自食其言。不但如此,韩愈又说“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这几手儿无异于指斥宪宗逆祖忤宗。对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君主来说,这样上引祖训,下援诏书,确是逼得无可置对了。

在《论佛骨表》内,韩愈直斥迎佛骨之事时,既说是宪宗令群僧往迎佛骨,又说宪宗并非惑于佛骨,而是为了迎合士民好奇心理,理由是“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以天子之尊,设诡异以取悦流俗,则“圣明”云云正是绝妙讽刺。而韩愈还归结迎佛骨之举“伤风败俗,传笑四方”更是笔锋如剑,剥尽宪宗体面。

韩愈在最后进一步指斥迎佛骨之非时,说佛“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在当时是纲常名教上的大问题,也是一般士大夫持以反对佛法的最集中的理由。纲常名教是封建王朝赖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利器,宪宗迎佛骨而乱纲常,岂不等于自寻灭亡!词严义正,痛快淋漓,却使宪宗毫无圆转余地。虽然韩愈豪气如斗,声色如见,词气激昂,却更加招致了宪宗的恼怒。

在对待谏臣的态度上,我国向有重动机、轻效果的传统,许多人乐于奉守“忠臣必死谏”的准则,长期以来,那些敢于死谏的人一直被作为忠臣受到褒扬,以至于人们不再追究他所谏的效果如何,不再理论进谏的方式、方法有何不当。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凡是成功的谏书,都无不讲究技巧与章法。

从《论佛骨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劝谏教训:

一是不能不顾分寸。韩愈分析百姓老少奔波、弃其生业,甚至有断臂衡身者的现象时,说这是效仿宪宗的结果,这就可能使宪宗感到是把他当做了乱国害民的魁首。说者言辞固然痛快,然而听者却很难接受,所以谏言的分寸是不能不注意的。

二是不能不顾君主尊严。封建君主自认“朕即国家”,被尊为“天纵英明”,连“君前失仪”的臣子都会有杀身之祸,这样的君主何能容忍“批逆鳞”之痛!

三是不能不分对象一律对待。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谏也要有对象意识。看君主所处时期不同,谏法也各异,创业与守成、柔弱与刚愎、精明与昏庸、勤勉与懈怠,对象不一,时期不同,采取的谏法就应有所不同。宪宗李纯迎佛骨时,大唐已建国200年,他即位也已14年,次年即崩,所以他的最大追求就是延年益寿,韩愈讲别的道理,他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李斯《谏逐客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孙嘉淦《三习一弊疏》等等,都是优秀谏书的典范。但是《论佛骨表》只能供人们汲取教训,不能成为典范。因为前几位的谏书都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而韩愈的《论佛骨表》非但未达到目的,还险些伤及性命。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有时忠言未必逆耳。优孟谏楚庄王葬马是一例,《晏子谏杀烛邹》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烛邹是齐景公看鸟的人,他不小心让鸟飞走了,景公知道后要将烛邹砍头。晏子想救烛邹,却不急于说出目的,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向景公列举烛邹该杀的“三罪”,从而使齐景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饶恕了烛邹。现在看来,如果晏子当时直接说景公不对,那么景公一定会火冒三丈,这不仅救不了烛邹,还有可能使自己受到牵连。你们说,忠言“顺耳”是否比“逆耳”更利于行,更能达到效果呢?

国外也有这样类似的故事。约翰经理的女秘书长得十分漂亮,但是她在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小的差错。一天早晨,约翰对女秘书说:“你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正适合你这样年轻而又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可是约翰紧接着又说:“当然,我相信你处理公文也能和你的人一样漂亮。”从那以后,女秘书就很少出现差错了。有人问约翰是如何想出这个办法的,他说:“这很简单,就像理发师给人刮胡子时先要涂肥皂水一样,这是为了让人刮起来不疼呀!”

同类推荐
  • 大汉之两界搬运工

    大汉之两界搬运工

    【历史爽文】东汉末年!小小的偶然机会,汉景帝之后刘辰偶得黑石,可往返现代和东汉两界,并搬运物资。从此开挂的人生便开始了。洛阳拍卖会。琉璃夜光杯卖天价。袁术说红烧肉!红焖鸡真好吃。貂蝉唱歌现代歌曲真好听。典韦成锦衣卫指挥使!周瑜孙策结拜兄弟!三人称霸江东!青龙骑兵?玄武甲兵?白虎步兵?朱雀弩兵?四大神军武器配置:哥特式板甲!全世界近代第一铠甲纯血马!现代世界第一快马军用弩!超强射程,超强威力。合金装备!尼泊尔军刀!超级盾牌!除黄巾!讨发董卓!诛杀曹袁!位居九五至尊。四大神军威名震四方!四海来贺!万邦来朝!刘辰让大好成为世界之巅!大汉成为世界的中心!全世界用大汉的货币!全世界说汉语写汉字!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完,搬运物资的神秘黑石把刘辰带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传说中永远背对着我们的月球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末世中太阳上住着的人类是怎样的样子。宇宙神秘力量向大汉王朝开战。
  • 骁宋

    骁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国学爱好者穿越到崖山战后,彼时山河破碎,神州尽覆,不懂理工技术,又不通历史走向的他,只有一本浸湿的《纪效新书》和灵光忽闪的现代思想作为凭据,面对举世无双的蒙元铁骑,万夫不敌的一代天骄,结果又该如何?占城立足,西北寻宝,翰林研经,戎马书生,试看草头王如何周旋乱世,重铸华夏尚武精魂,递续中原文明之花,演绎出不一样的历史!
  • 大宋第一商

    大宋第一商

    超市老板秦商因为在潘家园买了个破戒指,竟然就穿越到了北宋末年。寒风之中,单衣薄衫,本以为要被冻死饿死的秦商却无意中发现了戒指里面的秘密,这居然是一个商品丰富的大商铺。于是秦商打算重操旧业,在这大宋朝打造自己的大超市,做个大商人。一件件新奇的商品让这个本来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居然成为了汴梁城乃至整个大宋朝最风光的人物。一时间各路闲人、牛人都想来这儿淘点新奇玩意儿。皇帝老儿你说你想要吴道子的画?打印的你也要?得,卖你,以后多罩着我点就行。高太尉、蔡太师,你们想要最新款的时装啊?对不住了,设计师太忙,预订的都到下个月了,记住了先预约!岳将军,这是您要的诸葛连弩,保证威力无穷,替爷们我好好教训那帮孙子!李师师,这是你要的洗面奶,保证脸更光滑漂亮!哎呦,这不是皇后娘娘吗?您要的钻戒早就准备好了!
  • 楚汉武装

    楚汉武装

    身为天朝枪械专家的唐安,携带一张神秘藏宝图,穿越至两千多年前那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目生双瞳、力能扛鼎的楚霸王如何,斩蛇起义、鸿门宴后的汉沛公如何,战必胜攻必取、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又如何?帝王师张良、治世相萧何、亚父尊范增、离间计陈平、三分策蒯通……又能如何?坐拥江山?怀惜美人?罢了!
  • 帝国风华

    帝国风华

    穿越北宋,力挽狂澜,拯救天下沁园春天命天朝坤舆,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开恒古盛世,河清海晏,文治武功,宇宙新篇;横绝四海,七洲花园。飘渺仙界落凡间。羽觞流,邀星月同醉,天地共弦!当年靖康天倾,任血流漂杵绝人烟。恰穿越少年,壮志于肩,挥斥方遒,指点江山,金戈铁马,珠峰之巅,宏图霸业笑谈间。天命者,越三皇五帝,陆地神仙。
热门推荐
  • 天尊轮回

    天尊轮回

    前世天尊,今世轮回;风雨飘零,再度飘渺;魔界之旅,悄然成名;偶遇世交,反目成仇;好友相助,横扫下界;七界来回,誓救七界;几翻波折,才知原尾;整顿下界,誓上神界;凡人、仙人、神人再走一遭,方知首领也不好做啊!
  • 异世之炼器宗师

    异世之炼器宗师

    带着《天下》游戏中炼器第一的BOSS重生到异世一个废柴少年身上。神器?反手即可炼成!灵丹?给我来一打!与天下万千修士为敌,鏖战九天之上,吞噬日月,任尔神通惊人,雄霸天下,我自以绝世武道,毁天灭地!
  • 仓储经营管理

    仓储经营管理

    本书分为仓储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仓储简介以及仓储管理分析和价值增值三篇。分别论述了仓储产业发展、仓储发展趋势、仓库管理、仓储管理比较和价值分析等12章内容。
  • 雪与海棠

    雪与海棠

    轻诉海棠花不为人知的故事:逆天火神与天选樱女的人间爱恋诞生了火树神棠,棠与天降雪神坠入爱河,最终却和海神双双融合,化为“海棠花”流传于世……
  • 余生甜又甜

    余生甜又甜

    初相见,他九岁,她十岁,“喂,小屁孩,腿没瘸就快跑!”那次,他与家人失散路遇坏人,无意间被大一岁的她相救,从此,那颗心只融得下她一人。
  • 睥睨三国

    睥睨三国

    时光交错在这片世界里,尔虞我诈如愁云惨淡。赵彦,深陷囫囵之中,是继续前行,还是退却?生亦或者是死,有时只是一念之差。
  • 欠你一颗心

    欠你一颗心

    雨诗、天冰、星文、星艺,四人的相遇是一场上天赐给的缘分……他,钟情她,好奇着她的世界;她,也中意,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到底是谁网住了她,只余两分感性?她的好友却说,只有她和天冰方能共存。是成全还是伤害?她不得不离开……那个神秘的月圆之夜,当星文离去时,当她的身世不再成谜时,一切都悄然改变了,星艺兄妹俩是上一代爱情的见证还是只是一种凄楚的浪漫。当天冰道出一切,她再也……
  • 刃雨

    刃雨

    几十年前的剑术传播,早就了一个剑术世界!然而在几十年后的一场惊天命案中,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天宇忆事

    天宇忆事

    六境战争结束后,宇内各大星域由三大国携自身附庸国瓜分,短短五个年头,战争的疮痍便被渐渐挥去,但是时间真的可以抹去一切吗……
  • 神祇先生

    神祇先生

    曾经风光一时的道家,到后来逐渐没落,使得懂道法之人微乎其微。在这个和平的年代,灵异之事更是寥寥无几,由于一踪校园水池发生的灵异事件,道家传人再次出现,从此将展开一段段,风云诡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