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7200000021

第21章 跟男孩零障碍沟通,营造和谐亲子关系(2)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但是不同的灌输形式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疾言厉色的教育可以威慑孩子,但它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是一种不得要领的教育方式;心平气和式的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疼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而更能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不灭的印迹,使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如果经常能“寓教于乐”,那么就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效果。此外,采用幽默教育,还有利于训练孩子的口语能力,开拓孩子的思维,对于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开发孩子的智慧也大有益处。

曾看过这样一篇名为《儿子特别“逗”》的文章:

儿子胖乎乎的圆脑袋,一眨一眨的大眼睛,说话慢条斯理的蛮有味道,还有那两个酒窝,总是似笑非笑的,老师夸他特别逗。一次,我带他搭公共汽车去商场,上车后问他:“老师说你特别逗是咋回事?”儿子滴溜着大眼睛不搭话。这时车停靠站,上车的人很多,塞得满满的。最后上来的一个人被车门“咔嚓”一声夹住了,半截身子在车外,那人恼火地大喊:“怎么搞的,我还没上来!”儿子在这节骨眼上却大声说:“别嚷,收你半价!”满车人都笑得前仰后合,有人说:“这小家伙准是相声演员的儿子!”

儿子的逗也常让妈妈担忧。从小就这么“没有一点正经”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果然,我在检查他的作文时,发现不少错别字,譬如:“熊叔叔的个子很矮”写成了“熊叔叔的个子很短”,“妈妈的胆子很大”写成了“妈妈的肚子很大”。我真是哭笑不得,佯装生气的样子指着他的脑壳说:“你他妈的满脑子歪门邪道,错字连篇!”

儿子低着头一边改正错字,一边嘀咕说:“骂我就骂我嘛,干吗把我妈也搭上。”看,这德性你把他咋办?

一次,有个做学问的朋友到我们家串门,我们把儿子的“没有一点正经”的“苦水”吐给他听。没想到朋友说,你儿子天生有一种幽默感,只要善于培养、引导,不让他滑向油腔滑调,便会成为一种特殊的才华。一般来说,幽默的孩子一定思维敏捷、聪明好学,长大后一定是块材料。妻子不以为然,那位朋友说:“连恩格斯都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品德的表现,幽默能化解沉闷和尴尬,释放轻松愉快。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子高兴还来不及呢!”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果然印证了儿子的本领。一个双休日,我和爱人带着儿子去一个同事家做客,同事的儿子跟我儿子是同班同学,两人玩得很亲热。吃饭的时候,同事的儿子当着许多客人的面突然嚷道:“爸爸,我要拉屎!”同事夫妇都是很爱面子的人,认为他们的孩子说话太粗鲁,缺少教养,一时都把脸拉得老长,狠狠地训斥孩子,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了。有人劝道,算了,童言无忌。但同事仍是不依不饶地责备自己的儿子:“你就不能换一种文明说法?”他转过头对我的儿子说:“姜腾,要是换了你,该怎么说?”我知道,我儿子历来是说“解手”或“上卫生间”,但万万没想到此时的他竟说:“文明的说法应该是‘爸爸,我的屁股想吐。’”话音刚落,引起满堂大笑,连我那正在生气的同事夫妇也笑得直不起腰,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回家的路上,我佯装发怒地训儿子:“就你邪门!”儿子答:“我不那样说,我那同学会更遭殃。”

试问天下父母,这样具有幽默感的孩子怎能不招人喜欢,这样的孩子将来立足社会也会给世界带来片片笑声。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父母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因为,幽默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幽默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更能营造出快乐的气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相信你也能培养出一个幽默、健康的孩子。

那么,父母如何把男孩培养成一个人见人爱、幽默风趣的人呢?

第一,用幽默为男孩“减压”。

父母可以把日常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事情和报刊上那些耐人寻味的幽默作品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加工以后再讲给男孩听。男孩在考试前会有一点心理压力,不妨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相关的幽默故事说给他听,或是谈一些轻松幽默的话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给男孩“减压”,轻松应考,还能培养男孩的幽默气质。

第二,在生活中培养男孩的幽默感。

男孩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总是有表达的欲望,很多时候,父母都忽视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其实,这会阻碍男孩幽默感的发展。当男孩表达自己对生活新奇的发现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倾听,并发出会心的欢笑。这时,如果男孩有足够的幽默感,父母还可以引导男孩编幽默故事,给课本、电影或是电视剧改编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鼓励孩子说出心声

小男孩好动、顽皮、喜欢凑热闹,但他们也有行为反常的时候,他们也会蔫蔫地不说话、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父母不要责备男孩的行为“古怪”,其实,男孩每一个“古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可能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在呼唤父母的关注。这个时候,父母的倾听将是对他们最好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重视倾听男孩的心声,对孩子的倾诉愿望漠不关心,甚至置之不理。一旦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心理安慰,慢慢就会关闭自己心灵的大门,造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障碍。

所以,在孩子主动诉说的时候,父母要学会聆听,无论好事、坏事,父母都要平和地接受。不要一听到不好的事情就呵斥孩子,更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只有孩子信任父母,才会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陶涛是一名读五年级的小男孩。一次,在劳动课上,老师在教学生缝制椅子坐垫。正好赶上“三八”妇女节,老师就号召同学们回家给妈妈缝一个椅子坐垫。孩子们听了,积极性很高。陶涛回家顾不上做作业,翻箱倒柜地找出布啊,针线啊,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给妈妈缝了个椅子坐垫。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就把椅子垫儿先藏起来,不让妈妈看见。妈妈下班回家,劈头问道:“写完作业没有?”孩子回答说:“还没有呢。”妈妈一下来了气:“放学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孩子说:“妈妈,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你做了个礼物。”说着拿出了藏在门后边的椅子垫儿。

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儿,说:“你弄这玩意儿干吗,不写作业!”边说边把孩子忙了半天做的椅子垫儿拆了。

陶涛当时气得直哭,他对妈妈的一片爱心被妈妈粗暴地伤害了。老师号召同学们给妈妈做一个礼物的时候说:“妈妈平时关心你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你们也应该关心自己的妈妈,送给妈妈一个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是关心妈妈的实际行动。”孩子听懂了老师的话,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给妈妈缝椅子坐垫,也许长这么大,他还从来没有为妈妈付出过这么多的劳动,他多希望妈妈会因为他变得懂事了而喜出望外啊。他在一针一针缝椅子坐垫的时候,一定想象着妈妈回家看到这份特殊礼物时的高兴劲儿,但他万万没想到妈妈会这样做。他大失所望,不明白妈妈怎么就不懂自己的心。

教育家经常说,教育要“抓住时机”。上面的例子中,孩子给妈妈亲手缝椅子坐垫,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它的意义远不止孩子会劳动,会干活儿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上,在孩子的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回报。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母子双向情感交流的机会呀!

然而,受传统理念的束缚,中国的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动不动就和孩子说“这是大人之间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不要插嘴”之类的言语。殊不知,父母这样的做法往往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性格孤僻、不擅长与人交流、没有主见等问题。

一个称职的父母,要给孩子应有的话语权,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表达自己。这样,孩子才能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父母建立关系,感到与父母一起很亲密。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获得应有的话语权,给孩子以最基本的尊重呢?

第一,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孩子有独立的人格,需要他人的尊重,在民主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与孩子直接讨论问题,孩子会吐露自己的心声。所以,父母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发表意见,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提问。

第二,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

父母要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权利和尊严。作为父母,不要老是说“你知道什么”“你懂什么”“你能说出什么东西来”之类的话,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用认真的态度跟孩子说话、商量。这样会逐步树立孩子的自尊心以及与你交流的勇气。

第三,创造机会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

孩子若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很大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孩子担心无意中说出了让父母不满意的话,可能会招致父母的训斥和干预,于是采取隐蔽的方式保护自己。因此,父母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创造宽松的氛围,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允许儿子和自己争辩

有位哲人曾说:“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永远也不会成熟,就像一个从未摔过跤的人肯定不会走路一样。”男孩在成长的道路上所犯的错误与不足也同样是一笔财富。如果父母相信自己的男孩,就应该多给男孩一些理解,多给男孩一些自我倾诉的机会。但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男孩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就在心里给男孩作了一个结论,然后开始责骂。当男孩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男孩大吼—声:“闭嘴!”在这个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男孩此时会经历多大的委屈。即使事后父母知道冤枉了男孩而道歉,但对男孩的伤害也是难以弥补的。

所以,父母大可不必为男孩争辩而生气恼火,倒不妨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男孩开始争辩就意味着男孩长大了,他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正是父母所期盼的吗?有的父母不能接受男孩争辩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权威受损。父母不要总按男孩三四岁时的标准来要求已经长大的男孩,应该认识到:屈从的时代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说服的时代。

试想,如果一个男孩处处、事事都按父母的话去做,按照老师的话去做,而没有自己提问题的心理空间,这样的男孩还能有创新意识吗?能有创新能力吗?所以说,允许争辩,这看起来是一种管教态度,实际上是父母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一种反映。

一天放学后,栋栋快速收拾好书包,连每天和自己一起回家的好朋友都没有等,就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刚一到家,栋栋连招呼都不和爸爸打,便一头冲进自己的房间,把书包、课本之类的学习用具摔得“乒乓”响。爸爸见儿子今天情绪不对,推开栋栋的房门,看见栋栋把东西摔得乱七八糟,面带愠色地说:“你摔摔打打的干吗?整天不知道好好学习,就知道疯玩。”

栋栋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气呼呼地说:“你问这么多事干什么?我又没有摔你的东西,你管得着吗?”

一听这些话,爸爸也气不打一处来,提高了嗓门大声地喊道:“你是我儿子,我怎么管不着你?再说,你的东西也是我们给你买的,这些都是上学要用的,我说不许摔就是不许摔!你听到没有?!”

栋栋不甘示弱地对着爸爸叫道:“我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差点打架了,我就是不服气、就是气不过!我就要摔东西!我就是不用你管!怎么样?”边说边把手中的、桌子上的书本一本一本地扔到地上。

爸爸一看栋栋越发变本加厉了,他一巴掌打了过去,恶声恶气地说:“我好不容易养你这么大,你居然这样跟我说话?!真是无法无天了!”

栋栋捂着脸扑到床上,呜呜地哭了起来。爸爸见此,什么也没说,就走出栋栋的房间,独自到客厅生闷气去了。就这样,家里的这次小风波画上了句号。

一段时间过后,爸爸发现,栋栋变得沉默寡言了,还常常把自己的房间门关得紧紧的。

爸爸见栋栋天天如此,心里很是心疼。于是,一天晚饭后,爸爸主动敲开栋栋的房门,诚恳地向栋栋道歉。并且和栋栋进行了一番谈话:“栋栋,爸爸知道你在学校受了委屈心里难受,可你不该回家来摔东西出气呀!当然,爸爸打你更是不对,下次出现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不好。”

看爸爸态度这样诚恳,栋栋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栋栋再也不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了。

应该说,栋栋是一个幸运的男孩,因为他有一个善于观察,一个耐心、细心、知错能改的爸爸。其实,男孩就像是一块外表粗砺的璞玉,他们是否成器,关键要看父母如何去雕琢。男孩虽然年纪小,但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也有自己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更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自由。作为父母,应耐心地让男孩把话说完,男孩说得有理,应该赞赏;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至解开男孩心中的疙瘩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一味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男孩,不给男孩辩白解释的机会,再有思想的男孩也会被压抑得日渐平庸。

那么,家长要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引导孩子的争辩行为呢?

第一,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在教育孩子时,你最好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应当注重与孩子的心理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真正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并用“我想……”“我认为”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这样跟孩子讲道理,彼此的沟通就很轻松,双方都会受益匪浅。

第二,耐心听男孩解释。

无论男孩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首先不要吼叫着埋怨他,而是给他解释的机会,听听他的心声。劈头盖脸的责备会严重伤害他的自尊心。此时,他的未成熟心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用强烈的态度与我们对峙,最后会让我们伤心,他也觉得委屈。

第三,父母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牵涉并且影响到孩子。因此,不要总是把眼光盯在孩子身上,也不要经常地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而是应该经常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经常发现自己的缺点,尽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样的教育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

父母错了也要道歉

同类推荐
  • 青春期自我保健·女孩版

    青春期自我保健·女孩版

    本书分为生理篇、心理篇、生活篇、成长篇、疾病预防篇,通过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女孩在青春期或未来生活中必须懂得的与自身健康有关的医学常识,使广大青春期女孩学会科学地保护自己,健康、平安、愉快的成长。
  •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些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父母应如同好的园丁懂得如何修剪树木的杂枝一样,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学习过程的坏习惯。本书为父母指点了87条迷津,帮助父母"修枝剪叶"。细细品味这本书吧,它将成为父母的良师益友,使父母读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公开中国老祖宗独一无二的育儿智慧,献给在育儿路上茫然无措的父母。看古代老祖宗如何见招拆招,将“毛头小子”培养成“一代圣贤”!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决定孩子的一生!只有读懂中国本土的育儿智慧,才能在中国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封底文案:“身教高于言传”,想要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必先自己成为“优质”的父母!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溺爱只是动物本能地爱!放养也要讲方法!遗之以利不如遗之以义!成于俭约败于奢靡!……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本书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为0~3岁乳婴儿的家庭养育、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婴幼儿行为异常案例分析及治疗。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本书分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以及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
热门推荐
  • 顺天行道

    顺天行道

    不拼,不搏,人生白活;不苦,不累,修炼无味;看完某位灵修界大能的这十六字箴言之后,卓起顿时大喜过望,原来哥天生废物,刚好可以品尝全部啊!不错!不错!看来哥的人生,是天然美啊。“那个我命中的贵人,你就以废斗灵废物为起点,帮我制定下完美人生!喂,别偷工减料!”卓起信心十足地看着这捡来的非人类贵人,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 超级恶魔邪少

    超级恶魔邪少

    夜,林东被扔到山里,意外得到一件至邪之物。从此,他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踩北海养老院,九岁以下,九十岁以上一见他就寒。实力在手,美女我有,精彩热血的故事,就从你点开第一章开始。
  • 古怪高中

    古怪高中

    成绩一般,身高一般,性格一般,平凡得掉渣的男生危笑却突然收到了世界顶级高中的入学通知!等等,把手借我咬咬……咦,真的会痛哦!那,那……难道这是真的?!感谢上帝,感谢老天,感谢CCTV……什么你说半夜有幽灵在哭?呃……那是谁失恋了啦!有人养恐龙当宠物?咳咳……那是有钱人的另类品味吧!还有精灵、鬼魂、神仙、妖怪?!!也许,可能,仿佛,似乎……这所高中真有点怪怪的!!
  • 创罪传说

    创罪传说

    罪恶,是一种力量。觉醒的原罪,是一种这个世界的极致力量。林岚因一场意外觉醒了双性原罪之力,踏上了一场无休止的杀戮征程。从此傲笑花丛,雄霸天下。我从不会轻易喜欢上一个女人,也不会轻易的喜欢上一个女人。但是我上过的女人,一辈子都是我的女人。哪怕死了,魂也要跟在我身边。-----林岚对许晴说的话。“我从不觉得得到一个女人是多难的一件事情,她同意的话皆大欢喜,她不同意的话就硬上,一直上到她同意为止。”这是林岚教育儿子的话。
  • 优秀小学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小学生爱读本)

    优秀小学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小学生爱读本)

    没有和好朋友打招呼就拿他们的东西,有什么不对?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做实验的经历,让你有哪些感悟?面对困难和挫折,自信面对一切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吗?……究竟哪些是小学生们要养成的好习惯?哪些是一定要纠正的坏习惯呢?小学时期是各种习惯逐渐养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快乐,还能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会收获一种命运!
  • 穿越后我仍然惹不起

    穿越后我仍然惹不起

    【女强1V1】千落作为一个毒王,竟然因为贪吃被自己的新研发的剧毒给毒死了。一朝醒来,毒王成了左丞相府中不受宠的七小姐,与她同名同姓的“千落”。世人皆知千家七小姐胆小如鼠,貌丑无盐却不知风云楼楼主“柒爷”凭借一手毒术闻名江湖。……
  • 玄月祭道

    玄月祭道

    大千世界,诸多异象,长生不死,永生不灭!
  • 我爱你,不是说说而已

    我爱你,不是说说而已

    那一年,你我正值青春年少。你不懂情,我亦不懂爱。你说,我们是在不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那个人,所以也注定了爱情的铁树不会开花。你离开的那一天,我的邮箱有一封新邮件。邮件的内容只有三个字,我爱你……有人说,爱情是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物种的一种可怕的存在。爱上一个人或许只需要一分钟,忘记一个人却有可能是一辈子。如果真的是这样。你知道么,再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你对我:我爱你,不是说说而已。
  • 你们好像打不动我

    你们好像打不动我

    我这一局玩老司机赛恩,貌似要玩好几十年。带着英雄联盟里的符文和赛恩的技能在另一群世界挨打抗揍的故事我要叠最厚的甲,挨最毒的......诶,怎么都不打我了?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本书的内容为:玻璃的发明、胰岛素的发明、电影的由来、“淬火法”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