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1300000137

第137章 文论卷(15)

从古至今找不出第二个诗人能像杜甫那样毕生写诗以至三千首,而留存下来的一千四百多首中有无数诗歌代代相传影响深远,比如《奉先咏怀》《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等等。现如今纪念杜甫生活与从事创作的祠堂不下十个,其中成都的杜甫草堂更是著名文化遗产。杜甫与李白,是从盛唐到中唐最有名气的诗人,合称李杜,但杜甫更加倾注于现实,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认识深刻而且绝不回避,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敢于揭露,对人民百姓给予深切同情。这使得他在满怀强烈现实意识的情感下,能够成为唐朝以前诗歌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大胆革新者。从七岁开始作诗的杜甫最早可能比李白还要浪漫,他很早开始喝酒,很早就不愿意把世俗的人事放在眼里心里,这狂放与自负,这敏感与才情,事实上后来还有继续。杜甫和司马迁一样,也是在20岁的时候开始南北漫游,饱览大好河山、名胜古迹、历史人文,用时长达近十年。然后怀抱仁政理想回到长安应试,不料名落深山。接着他北游齐赵,于开元二十九年在洛阳居住,又是好几年。在洛阳与李白相遇,彼此影响,尤其李白因为开罪杨贵妃和高力士形成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杜甫。后来杜甫回到长安旅居,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的士人到京就选,这对杜甫来说又以为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应试结果他再遭落选,且后来才得知这可是一次载入了史册的政治欺骗。不死心的杜甫于是委托一个名叫韦济的尚书左丞,求他援引,殊不知文人的这种乞求根本没用。他多么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在长安旅居十年,多数时间在客舍满怀期望而内心寂寥,平时靠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度日。他曾庸俗到向一些达官显贵写诗谋求援引的程度。就在玄宗发动对吐番的战争后,杜甫在京城看到了生死离别、农业凋敝、百姓苦难、死亡累累、政治腐败、民怨纷腾等等,仕途失意的杜甫不再对自己的政治抱负抒发情怀,而是哀怜民生的艰辛,揭露政治的黑暗。尤其经历安史之乱后,杜甫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呼喊。至公元757年,杜甫一首《春望》更成为千古绝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随着坎坷的接踵而至,杜甫渐渐有了隐居之心,“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著名诗句就是在隐居草堂时所作,昭示自己的大爱精神和讽刺风骨。公元766年,杜甫居夔州时有两年,继续写下大量诗歌,且基本过着粮农与果农的生活。然后东行荆楚,南游衡州潭州,59岁那年在经过洞庭湖准备北归长安时,因贫病交加死在船上。杜甫最后一首诗歌是五言排律,名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杜甫一生三千首诗歌,是三千面镜子,也是三千座连绵不绝的文学山峦。令后世叹为观止,令后世羞愧不已。

关汉卿: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关汉卿生活在一个民族和阶级双重压迫的时代,蒙古贵族和汉族地主“田亩连阡陌、家资累巨万”,对民户不仅“动辄鞭挞”而且“杀其夫而夺其妻”。元朝把人分四等: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汉人,四等人南人(南宋灭亡后的汉族与各民族)。为了监视人民的行动,元朝建立了里加制度。此外尤其法律方面的种种规定更是让人民生活陷入无比悲惨的境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此起彼伏,前赴后继。关汉卿一生强烈感受着这些激烈的矛盾与冲突,这是他用戏剧再现历史的力量源泉。这位伟大的戏剧作家,没有像屈原、司马迁、杜甫那样,对做官抱有希望,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根本就不打算给他这样的文人以做官的机会。元朝初年,蒙古统治阶级对待文人,有笼络利用,也有压抑歧视。科举被废止,断掉入仕之徒的文人儒士,其社会地位低下有四字概括:九儒十丐。于是元代初期的文人似乎只有三条路可走:投靠蒙古贵族、杯酒自放做隐士、既不投靠也不消极而是积极面对敢于抨击。关汉卿属于最后一种,有骨气有胆识的一种,为数不多的那种。那时节唱戏很流行,关汉卿逐渐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戏剧写作之中。他生活在倡优中间,为他们写剧本,有时候也登台演唱自作倡优。虽然有人指出关汉卿其实有相当长时间是风流和浪荡的,但是他究其实还是在潜心创作戏剧,因为杂剧才是他的武器,用它直指黑暗的社会现实。关汉卿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与他同时代的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人,“姓名香满贯梨园”。以关汉卿名气最大的“玉京书会”拥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戏剧作家,成就卓著的他不仅使杂剧臻于完善,而且革新了杂剧创作,无论在戏剧结构设计、人物设计、人物关系设计、戏剧冲突设计、人物言行设计等方面,都使元代杂剧得到前所未有的艺术提高。他的那些重要的戏剧作品如《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等,恒久以来成为多个剧种改编本的依据,有的已经被影视作品传承发扬。关汉卿鲜明的爱恨感情、卓越的艺术才能以及直面现实敢于表达的作家精神,为后代后世树立了榜样,尤其为后来戏剧艺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要知道:中国十三世纪的关汉卿已然有了如此杰出的戏剧成就,他比欧洲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莫里哀,早三、四百年。

曹雪芹: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艺术家

都知道《红楼梦》有曹家沧桑巨变的影子,有曹家盛极而衰的演绎。都知道曹雪芹身为遗腹子,自小并不听话,根本无心科举,成天嗜酒狂狷,向来对现实傲岸不屈。这一点他像关汉卿,对入仕和行商都很不屑。但他的人生遭遇实在给他太多致命的磨难,他的消极狂狷其实是他才华空前的标识。乾隆时有人记述曹雪芹“不得志,遂放浪形骸,杂优伶中,时演剧为乐”,这与关汉卿之所为同样。但他不写剧本,而是在他叔叔的强逼下“高墙圈禁”,叔叔本意是希望他改邪归正阅读四书五经便于将来考官,但曹雪芹却在家里监禁的那个三年,极不安分的开始著述一部传奇小说,名叫《风月宝鉴》。这是《红楼梦》的初稿。他的诗歌创作才华,在当时已经非常有名,曾经在他十分贫困的时候,酒店老板用他的诗作抵押酒钱。但奇怪他就是成不了著名诗人,因此有人分析《红楼梦》是曹雪芹想用小说的方式青史留诗名,好像也这样也说得没错,因为《红楼梦》里的诗歌实在无一不经典。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后来在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题为《金陵十二钗》,题有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八十回“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鲁迅说曹雪芹“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这不同主要表现在无以伦比的艺术创新成就,他切实把明清小说提高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极高度。关于《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需多言,只看迄今为止这部世界名著养活了多少人、还将养活多少人,就足可以证之。可惜写作这部世界文学经典的曹雪芹,当时贫病交迫,而且在幼子夭折后伤感成疾,不到五十岁,还没写完他的《金陵十二钗》就搁笔长逝,最后连他的手稿都无人整理,空留琴剑在壁。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生死一生实在太过凄凉,真可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久,他的妻子芳卿因哀伤过度也撒手人寰。悲凉困苦、寂寞孤苦,天尽头啊何处是香丘?这真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湖北作家与武汉高校诗歌

新时期诗歌较为繁荣的时段,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尤其80年代中期。那几年,全国写诗队伍之庞大和诗歌报刊之众多,以及诗歌活动之丰富,无疑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新诗发展史罕见,值得浓墨重彩记载。

湖北在当时应该是诗歌大省,就像九十年代的湖北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篇小说大省一样。由诗歌大省演变成为中篇小说大省,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起承转合的戏剧性规律,诗歌活动的兴盛,更像一座山,山峰过后就是另一座山。许多曾经在诗坛占尽无限风光的诗人,后来转向写小说,才华凸起的湖北作家诗人再次为中国文坛增添风采。而具有诗歌才能的作家写作小说,其灵魂拷问的能力和发掘情感的天赋以及对沧海桑田的描绘,更加令人关注并感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必要回眸湖北武汉文学领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些往昔画卷,以此看到我们的渊源,启迪我们的今后。

湖北武汉地区高校的诗歌活动,至今还在继续的是:武汉大学的“樱花诗会”、华中师范大学的“12·9”诗赛等等大专院校的诗歌活动。由于我本人现在很少写诗,对武汉地区整体诗歌现状知道不多,尤其对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如今的诗歌活动和诗歌情况不太了解,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对于未来武汉地区高校诗歌活动的走势不敢轻言。但我相信,由于诗歌与青春激情紧密相关,无数年轻的心灵依然满腔诗情,高校诗歌活动肯定依然活跃。作为一名经历者,在此记忆那段历史,仅仅是为补充记载武汉地区高校诗歌发展的相关历史,并试图分析湖北武汉文学创作活动的某些关联与渊源。

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校大学生诗人高伐林、王家新等全国著名的校园诗人直接的影响,从1983年开始,我们武汉地区高等院校一大批热爱诗歌的大学生,决定组建“湖北武汉地区高校诗歌联合会”。那时候全武汉市几乎每一所大学包括大专院校的文学爱好者,尤其诗歌爱好者,都是主动积极参与到这个带着浓烈青春色彩的文学集体里来,各大专院校校的团委、学生会和文学社团,更是对这个集体充满关心,不少学校的文学刊物和文学社自己的打印或油印刊物,多争相发表校园诗歌作品,支持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的写作热情。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进入大学的一批早期大学生诗人,是直接掀起中国新诗红火的开创者。武汉地区高校中,高伐林、王家新等一大批诗人,不仅编创了诗歌刊物,还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联系诗人,尤其是做了大量唤醒民众热爱诗歌的热情。那时候诗歌出版包括图书出版比较严格或说比较严谨与拘束,出版文学作品的数量十分有限,因此笔者现在手头拥有的多是诗人自费印刷的诗集,比如有一本著名校园诗人王家新当年自费打印的诗集《太阳·土地·人》,印发于1984年10月,还有若干当时在全国盛名很大的著名诗人的诗作也是并非正式出版但印刷成书的诗集,很多都是现在文学界的领头人物。记忆中,著名诗人高伐林和董宏量的诗集在当时武汉高校的大学生中,影响颇大。

这些兄长辈的诗人诗作,给我们当时在校大学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和鼓励。以王家新的诗歌作品为例,当时许多在校大学生对他每写一首新作都会争相传颂,其中《门》、《秋叶红了》、《神女峰下的沉思》等名诗成为校园诗人们见面轮流背诵的佳作。后来在全国久负盛名的著名作家方方,是王家新、高伐林等诗人的师妹,她最初进入文学创作领域,不能说没有受到那些校园诗人的强烈影响,因为她最初也是从写诗起步,频频在《诗刊》发表作品,并且不断获得各项诗歌大奖。她后来创作的所有著名的中篇小说,很少不带浓郁诗意的。

武汉地区高校诗歌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繁荣,至少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思想正在逐步解放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进入80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悄悄发生变化,伤痕文学的反思浪潮使得许多人的情绪和思想悄悄有所改变,人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情不自禁进行思考,对曾经往事反思,对现状发出质问,对未来充满期待。所有这些情感强烈的思索和愿望,最好的表现形式莫过于诗歌。何况当时一大批诗人,比如艾青、藏克家、骆文、曾卓等等前辈都健在,都经历过太多的苦难,都满怀一颗年轻的心,领引数以千计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们一起,深切思考,动情倾诉。可以这么说,是几乎整个民族的共同思考与集体倾诉,不约而同选择了诗歌这种方式。这就是80年代诗歌兴盛的主要人文背景,也是湖北武汉高校诗歌群体得以新生并成长的主要精神源泉。

二是有一批社会力量积极扶植武汉地区高校诗歌活动。随着70年代末期一批大学校园诗人的大学毕业和已经产生的广泛影响,随着新一批大学校园诗人的出现和积极组织开展的诗歌活动产生的更大影响,这种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可喜局面,使得大学校园成为更多社会知名人士的舞台,也使得校园诗人与社会名流有了更多接触和学习的机会。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诗人中,曾卓、骆文、白桦等前辈,长期保持对校园诗人的关注与支持,尤其曾卓老,他把生命最后近20年的时间既是全部献给了诗歌和新诗总结,也是献给了武汉地区高校的诗歌活动。曾卓老师在80年代全然不太顾惜自己的身体,只要校园诗人登门求教,一定是热情满怀的接待;只要有校园诗歌活动,肯定要出现,要么讲授诗歌创作常识,要么担任诗歌大赛评委,要么满含热泪参加诗歌朗诵会,要么分毫不取地热情为校园诗人新出的诗集撰序……总之,曾老是所有年轻诗人尤其校园诗人的良师益友,他像一头老牛,不知疲倦地带着一批年轻的诗魂在诗歌的沃野耕耘,更像一个永远朝气蓬勃、充满爱心与浪漫理想的小伙子,同样阳光灿烂地行走在广袤的诗歌原野上。至于像叶文福、熊召政、饶庆年、邓一光、方方等已负盛名的诗人,更是对校园诗歌给与极大支持与关心。叶文福每次到大学校园讲授并朗诵诗歌,极少不是里三层外三层挤破脑袋的热闹场面。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流传了2500年的小故事,培养出无数哲人的大智慧!在人类文学史上,《伊索寓言》是2500年来人类生活智慧的结晶,它用动物世界映射现实社会,用简单的故事讲述人生哲理,成为影响人类文化的一百本书之一。一年365天,每天一篇寓言故事,收获一个生活智慧!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人都曾受到《伊索寓言》的影响!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在狱中等候处决期间,曾试图用诗体改写伊索寓言。柏拉图曾在他的代表作《对话录》中数次提及伊索。亚里士多德十分热衷于搜集“伊索寓言”,并将其分门别类后昭示门生弟子。《伊索寓言》有永恒的价值,对每一代人都有益。——林海音(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城南旧事》)“龟兔赛跑”“狐狸与乌鸦”“狼来了!”这些你熟悉的哲理小故事都在其中,传世两千余年经久不衰!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萧红文学精品选

    萧红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著名才女,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生死场》在内的小说作品8篇,《失眠之夜》《夏夜》等散文作品22篇,以及部分诗歌作品。每篇作品都深受读者喜欢。
  •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热门推荐
  • 这个光头强得离谱

    这个光头强得离谱

    【无敌流】穿越到玄天大陆十六年,江流毫无修为废材了十六年。【叮,上任宿主埼玉已经无敌,光头大魔王系统已寻得下一任宿主,江流。】【叮,光头大魔王系统已经激活,宿主绑定完成!】【叮,不灭圣体已融合完成!】【叮,一拳之力已融合完成!】【现宿主有一次签到机会,是否签到?】“签到!”【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解锁阵法,大威天龙!】终于,家族危难之际,光头大魔王系统激活,获得不灭圣体,一拳之力。还有一个能签到解锁技能的宝物。我变秃了,也变强了!这是一个觉醒的废材吊打一切的故事!
  • 神级大魔主

    神级大魔主

    苏尘重生天武大陆,因养母被杀,彻底开启杀戮之魂,堕入九天魔道。这一切都得从他献祭寿命,获得遮天纪元,一半黑暗之源开始。
  • 还会爱吗

    还会爱吗

    女主角杨熙蕊。讲述了她和巨星EXO(不是全部真实)之间发生的种种。她,开始觉得EXO就是朋友,却不知不觉间……
  • 公子此遇非良人

    公子此遇非良人

    她为了替母报仇,摇身一变,成了京城里最有名的红娘,妇人们都说:嫁女娶女,要找瑶娘。于是,这个冒牌“瑶娘”门前被挤爆了。终于……她等来了她最想说媒的那个男人,为了掩人耳目她故意装作努力营业的样子,笑眯眯的说“琼公子,你相中那家姑娘了?”某公子冷着脸说“本公子要是有时间见姑娘,还用找你。”她就知道这位官二代公子不好伺候,虽心里把他咒骂了一番,可依旧笑脸相迎。于是,她拿出了那本红娘簿,按照慕容琼母上大人的吩咐,找了几个符合条件的姑娘,合上本子,她伸出手,挑了挑眉:“琼公子,请吧。”可是,大型相亲现场是这样的第一轮:“这样貌到是可以,但是这字写的确实是太丑了,可见她并非琼公子的良人。”"瑶娘"边说边瞅了瞅慕容琼,只见慕容琼的眉毛微皱,这倒让她心中大喜,可见她是猜对了,这个官二代,也不喜欢这位姑娘,而姑娘呢,已是被说的满脸通红。于是他们一行人大摇大摆的走了。 第二轮:“她琴棋书画到是样样精通,就是长得太高了太胖了,我怕……”“瑶娘”有模有样的抬头看了看那姑娘,又说“可是,到是有人偏偏就喜欢这样的,不知公子觉得怎么样。” 某公子的脸已经红透,半响没说出话来……
  • 穿越火线之绝影枪神

    穿越火线之绝影枪神

    寒傲,一名老师,也是穿越火线单挑王,带着自己的队伍打上世界赛,在夺得冠军后,死于回国的飞机上,也因为这场空难,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穿越火线世界,这里,是以穿越火线为背景的世界,是实力至上的世界,那么一个穿越火线的骨灰级玩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 斗破苍穹之我叫萧炎

    斗破苍穹之我叫萧炎

    “沁儿!”出了车祸的大学生萧炎迷迷糊糊得醒来时听到一个中年男人撕心裂肺着喊着便再次昏迷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原来的世界变了,他出生在乌坦城,身份是萧家的三少爷,这里是属于斗气的世界,没有花俏绚丽的魔法,有的,仅仅只是繁衍至巅峰的斗气。等一下剧本好像稍稍不对,我怎么还有个系统。
  • 自阳

    自阳

    秦染语气平静的说:你相信她,还是相信我!夜殇不说话。秦染的心咯噔一下说:我知道了。她转身满脸绝望,转弯的一瞬间,她跌倒。原来十几年的感情不过如此!
  • 冬季唐果园

    冬季唐果园

    在唐果的内心深处,有一个乐园。明明是寒风刺骨,却总是最能让她得到安慰的地方。你说,高兴有那么难吗?你说你心里到底在恨谁?你说你面无表情的皮囊下有着怎样一副不为人知令人作呕的一面?
  • 妃常凶悍:王爷太难缠

    妃常凶悍:王爷太难缠

    一次坠崖,特种军医穿越成软弱无用,被人陷害致死的相府三小姐。人前,她是软弱无用的“无盐丑女”,被心爱之人唾弃,所以坠崖而死;人后,她怒整奸诈姨娘,拳打恶毒庶姐,是最会扮猪吃虎的“毒医圣手”。当狡诈军医遇到王爷——第一次见面,她在解决人生大事,他从天而降。她怒不可遏,在他脸上留下“佛山无影脚”。第二次见面,他优雅端坐马车,她狼狈赤脚而立;他美眸半眯,毫不犹豫将绣花鞋砸向她的脸,并赐昵称“丑女人”。自此之后——她说要嫁谁,他便放话要灭人九族,所有男人见她都避而远之。“跟我玩儿?”某女冷笑,第二日全国便传出了王爷是断袖的消息。【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圣器之众神世界

    圣器之众神世界

    历经远古众神之王与主宰大战之后的众神世界陷入了漫长而黑暗的时代,当世界重归光明之时神王与主宰都以逝去。战火方熄,诸神却应神王和主宰留下的圣器而再度展开大战!命运多舛的世界里一个少年却因不凡的身世儿惹来家破人亡的大祸也因不凡的命运儿踏上了一条不凡的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