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800000019

第19章 用严厉和冷酷改正自己的缺点(1)

主动成长,不做被喂饱的熊

在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刚看到时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熊被喂饱了反而是死熊了呢?同车的伙伴告诉我说,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十分好奇,就从车里扔东西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在路边等人施舍食物,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物时,有的熊就被冻死饿死了。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人们的牌子,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就是把熊喂死了,所以说“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

这件事又让我想起了科学家所做的一个试验:把一批白鼠分成两组,一组白鼠每天都被喂得饱饱的,它们吃完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另一组白鼠每天只喂半饱,因为吃不饱,这组白鼠只能四处觅食,东奔西跑。半年后,科学家看到:每天吃得饱饱的白鼠不是得病了,就是死掉了,而那些到处觅食的白鼠却很健康地活着。原因不言而喻,没有吃饱的白鼠在觅食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所以拥有了健康和活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父母当熊或白鼠一样喂得饱饱的。他们从小到大,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所长,既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一旦身处陌生的环境中就完全不知所措,变得茫然而无助。他们习惯了父母把一切都准备好,父母给他们做饭、为他们洗衣、打扫房间、接送他们上下学,甚至帮着他们把铅笔都削好了,正是由于父母过度溺爱和在生活上的过度包办,致使这些孩子无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人,一个今后在社会上能够勇敢地打拼并取得成功的人。

所以,请不要做被喂饱的熊或者被喂得饱饱的白鼠,这样做只会走上人生失败的道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自理,才能有日后更坚强的自立。

没有经过深刻自卑的自信是虚假的自信

我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卑是什么感受。

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广阔天地里,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都不存在让人产生自卑的土壤。从自然环境来说,所有的孩子都共同享受着田园风光和玩泥巴的乐趣,大家一起玩一起脏一起洗。从社会环境来说,尽管当时国家有“地富反坏右”和“贫下中农”的对照,但我们村上恰好一个“地富反坏右”都没有,因而大家的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反正大家都很穷,你家茅屋我家也是茅屋,不存在贫富差距,孩子之间除了比高矮,没有什么别的可比。那个时候学校也不太注重学生学习,大家不攀比成绩,即使全班最后一名也不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判。倒是三天两头到地里比赛干活,但干农活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好手,即使输了也没有什么丢面子的。所以,到高中毕业,我也没有尝到自卑到底是什么味道。

不知道祖宗到底积了什么德,我一个跟斗跌到了青云里,三年高考后考上了北大。兴高采烈千里迢迢到了北大,以为什么好事在等着我,结果进了北大,才知道掉进冰窟窿是什么感觉。

北大是龙争虎斗之地,人人自诩天才的地方,我一进去就觉得是自己走错了地方。一个农村小土鳖,进了龙宫的感觉,你想那日子会好过吗?我尝到了深度自卑的苦涩,而这一滋味差点让我命归黄泉。刚进北大我就发现自己普通话不行,别人讲话我能听懂,我讲话别人听不懂,听不懂也就算了,还有同学模仿嘲笑,我最后就只能闭嘴不说。紧接着发现自己的农村身份和其他同学形成强烈对照,尽管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贫富悬殊,但身份的对照已经非常强烈。我同学中有部长的儿子有教授的女儿,大部分都是城里人,带有城里人见多识广的优越感,而我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农村的土布鞋。这种强烈对照所带来的自惭形秽,或许是现在从边远地区来大都市上学的农村孩子也能够感觉到的。而让人感到绝望的是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成绩总是赶不上别的同学。眼看别的同学轻松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组织诗社或竞选,男女同学之间还你来我往谈谈恋爱,看不出他们认真学习,怎么一到期末考试就考到我前面去了。当然,像我这样的人,要得到女同学的青睐那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事情,只能在水房里偷偷拥抱自己。自卑感在我的心中茁壮成长,把同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注入了本来并不存在的意义,心灵变得如此敏感和脆弱,以至于时时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到大学三年级我那脆弱的身体和神经同时崩溃,得了肺结核。

一年后我从医院出来,有了死后余生的感觉,回到北大过着麻木的生活,接受了成绩永远不会好,也不会被女生青睐的现实。由于病休一年远离了同学间的竞争,使我反而有了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而正是这一空间使我起死回生,孤独而与世无争地度过大学的最后两年时光,最后以刚刚及格的成绩默默无闻地从北大毕业。

但是留校当老师这件事,把我从自卑感中拯救了出来。大家都毕业了,因此不用再面对面和同学比成绩。其次,大家都刚开始工作,工资和社会地位的差距还没有被拉大。同时,北大的环境相对宽松,只要每个星期上完八小时的课,其他时间就可以躲进小楼自成一统。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上课经验的丰富,我发现自己尽管大学四年在公开场合没有讲过几句话,但上课居然能够用不靠谱的中英文把下面的学生给糊弄住,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学生当不好,当成了好老师。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自己的看法日趋稳定,尽管离优秀人士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大可不必,让自己慢慢成长是最重要的。后来,离开北大成立了新东方,厚着脸皮去马路上贴广告,去教育局公安局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把自己从内心到外表都磨成了犀牛皮一般的坚韧。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经历过深刻自卑的自信是虚假的自信。

也许有些人天生优越,他们长相出众,家庭背景好,成绩又很出色,处处受人追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辈子永远处于劣势。生命的长河向前流动,在各种痛苦、打击和自卑之后如果我们能够脱颖而出,那我们就有了大河奔流的气概和壮阔的风景。

我也终于发现,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条件:一是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没有任何人会在一天之内成长起来,就像一棵树一样,要10年过去才会发现长成了参天大树;另一个条件就是生命的热情永不熄灭,不管你是多么卑微,内心的种子一定要向往天空,要尽力伸展自己的枝叶去触摸蓝天,去追逐天空的云彩。

有了向上的心,一定就会有灿烂的果实。

用严厉和冷酷改正自己的缺点

人是最害怕承认自己缺点的。由于害怕承认缺点,所以就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也就改正不了自己的缺点。人的进步不是发扬自己优点的结果,而恰恰是改正自己缺点的结果。优点只要保持就行了,发扬了会过分。慷慨过分了就变成浪费,节约过分了就变成小气,努力学习过分了就变成了积劳成疾。所以优点只要保持就行了。想取得进步,就必须改正自己的缺点。

那到底什么是你的缺点呢?如果自己发现不了怎么办呢?我这里有一个好办法:问问你周围的人,让他坦率地告诉你。一般来说,别人看你的缺点是看得很清楚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看自己永远是糊涂不清的,但是身边的人却能将你的缺点看得清清楚楚。

你可以和你的朋友说:“你老实告诉我,我这个人到底有什么缺点。我绝不记仇,绝不用刀子捅你。请你告诉我实话。”只要他愿意和你说实话,他说出来的一定就是你最致命的缺点。

我在新东方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朋友们对我的批评。新东方的创业者像王强、徐小平等,都是我在北大的同学和老师,所以他们回到新东方后依然以朋友的身份对待我。尽管在名义上我是校长,他们是副校长,但他们根本就不怕我,只要觉得我做得不对就骂我,一骂就骂出了我的缺点,因为他们没法骂我的优点。他们不能说俞敏洪你太真诚了,以后虚伪一点;他们也不会说,俞敏洪你太慷慨了,以后不要请我们吃饭了。他们会说俞敏洪你太落后了,没有现代化管理意识,会说你这件事做得太小家子气了,以后要做得更加到位一点。通过他们不断的指点,我开始充分意识到了我的一些缺点,就慢慢开始改正,因为我知道,不改,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不改,就会阻碍新东方的发展。

改正缺点是很痛苦的,就像除掉你身上病变的肿瘤一样。但既然肿瘤影响了生命,就不能不尽快除掉。

不论世界如何对你,都不要看轻自己

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对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在期待美好未来的同时,每个人都要避免看轻自己。

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

很明显,第一种错误不能犯。原因很简单,人生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选择。不过为什么人有两条腿?就是为了让你跑,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从这个点上开始跑。因此,尽管我一开始比较自卑,但我还是相信,既然自己能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奋斗成北大的学生,就能够从北大奋斗到更高的台阶。我从心底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今天我就做到了。

第二种错误你最好也不要犯。如果犯了,你有可能会失去一个未来跟你合作的事业伙伴。你看看周围的同学,可能觉得班上成绩后几名同学未来基本上不会有出息,但是事实证明恰恰相反。北大曾经对全班前5名和后5名的同学毕业20年后的成就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全班后5名同学的成就不次于前5名的。全班前5名的同学一般是教授或者科学家,但是许多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甚至政治家原来都是班级里名次不怎么样的同学。所以,千万不要看轻班级里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我当初在北大的同学就千篇一律地在我身上犯了这个错误。

另外,面对未来时,往往会出现两种人:一种人想要有所作为,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所作为;还有一种人从心底不相信自己会有所作为。成功会属于哪一种人?一定是第一种。

你的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不断攀爬世界的最高峰,爬了一次,还想爬第二次。他知道,每一次征服都把自己带向新的高度。人们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政治家或者企业家。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因为做到的人一定从心底相信自己这辈子能做成事情。

我在北大的时候,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又是农村出身,长相比今天也差远了。越长越有魅力的男人一定是越来越有出息的。我进北大的时候,我们年级有25个男生、25个女生,听完这个数字,我还挺开心。为什么呢?24对配完了,剩下那个是我的,总而言之有我一份啊。但是没想到,女同学追男朋友的时候,都去追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人物去了,有时候一个男生被好几个女生追。像我这样外表朴素、平凡、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没有一个女生看得上。

我们可以预料很多事情的发生。我们可以预料一棵小杨树过了10年以后会长成一棵大杨树,我们可以预料一棵小松树100年以后会是一棵大松树,我们在路上看到一条小狗在那里走,可以预料10年以后它会变成一条老狗。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我们永远预测不到的,就是人除了会长大、变老以外,还能够成长。

人生像一年四季开放的花朵,有的花开在春天,有的花夏天才开,有的花选择秋天开放,还有的花要挨到冬天才绽放。当然也有这样的人,青年、中年、老年都很厉害,比如著名的杨振宁教授青年时就在美国名牌大学读书,35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到了82岁的时候又重新找到了人生伴侣,这样的人生让人无比羡慕。本来到了40岁时我就觉得已是不惑之年,从此以后就这样慢慢地过吧,但是听到杨振宁教授结婚的消息后,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修改自己的人生计划,一直计划到了83岁。

人生奋斗是一辈子的过程。齐白石先生50岁的时候还在做木工,他做木工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木工,据说他打的椅子只要往上一坐就散架了。但是他在家具上画的画却是如此美丽,以至于家家户户请他到自己的家具上去画画。有人就跟他建议说干脆去画画吧。结果一画画到70岁以后,他才开始有了名气。齐白石值钱的画都是在他80岁到90岁之间画出来的。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看不到头的马拉松,这一路至少是几十年。

如果我们活100年,拼的是什么呢?我们拼的是耐力,拼的是专注,拼的是持久。

靠学习之外的能力打天下

我最不喜欢在进入大学以后还在跟同学比成绩高低的行为。

现在很多同学在大学里不去比思想是不是独特,而去比一些无聊的东西,比穿的名牌衣服哪个更好,比谁的家庭背景更好。走进大学以后,如果我们还在比较到底谁比谁的家庭背景好,谁比谁的成绩好,谁比谁的服装好,谁比谁的长相好,谁比谁的女朋友好,就是缺乏自信的行为。

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步,如果能摆脱这些比较心理的话,你就成功了一半。

在大学里到底哪些方面是值得你去比较的呢?

对于终生的理想要比较,这辈子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人,你想变成有钱人,变成像钱文忠这样有学问的人,还是变成像我这样办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人。你要想清楚的是自己喜欢不喜欢、要不要做这件事情。另外,你要比较的是今天和明天、明天和后天、今年和明年、明年和后年,自己在思想、独立意识上到底是不是有进步,你是不是从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变成了一个有思想的人,从一个模仿别人思想的人变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我们不要去跟别人比,而要跟自己比,树立自己的独立意识、思想。做一个独立的人,同时又能融入到这个社会或者做引领这个社会的人,这是特别重要的,这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按照世俗的标准判断你到底好还是坏,就像不要按照你拿多少工资来判断这个工作对你适不适合。在我身边有很多拿着每月两三万工资的人过着不愉快的生活,但是拿着两三千工资的人却过着很愉快的生活。当一件事情做到最后不管给你多少东西都不能使你感到愉快的时候,从深层意义来说,它已经剥夺了你思考、悠闲的余地,它就不是一份好工作。

同类推荐
  • 青年必读-双赢的智慧

    青年必读-双赢的智慧

    如果你依照一个人的实况去对待他,他会变坏;但是你如以他应有的样子对待他,他就会变他应有的样子。——歌德
  • 学生最新超长记忆法

    学生最新超长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要求人们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的关系层次弄清,尽可能地以更大的整体模块。结合以前已经知道的内容,组合成有机单元来记忆;把要记的多个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事物都像锁链上的一个环,环环相连,这样的记忆方法称为“连锁记忆法”;选择记忆法是归纳最实用的材料输入大脑,并编码储存,以使记忆效果更加突出;规律记忆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有助于记忆效果;形象联想记忆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形象化;分类归纳法是先找到事物的共同点,然后归类。条理清晰地记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这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获得的评价是天壤之别,敬爱与痛恨。推崇与指责,同时加于一身。爱之者说:曾国藩老成练达,深谋远虑,终成大业,是国家的脊梁。恨之者说:曾国藩老奸巨滑,心术多端,深不可测,是封建官场中的“老狐狸”。如果去掉措辞中的褒贬色彩,便可发现,人们对曾国藩其人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老谋深算”。《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将曾国藩一生中为官、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 职场非常道

    职场非常道

    本书收录了近100条职场非常之道,是迄今最为完整的权威版本。谁掌握了这些非常之道,谁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职场,进而把握自己的职场命运;谁能用心体会这些非常之道,并仔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谁就能以四两拔千扌之势,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对这些职场非常道置若罔闻的人,即便是奋发图强,用心进取,往往也会事倍功半,甚至身陷樊笼,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 宽怀

    宽怀

    一诚法师以返璞归真的智慧,结合人们在工作、事业、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遇到的诸多困惑,用温存朴实的语言将人生的道理娓娓道来,为世人开出了一剂安顿身心的良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现代人,不妨放慢脚步,静心聆听一诚法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从法师清净从容、简单深沉的智慧中,体味烦恼不生、身心轻安的人生境界。
热门推荐
  • 一念思人生

    一念思人生

    一个来到异世界的普通人,拥有着不死不灭的身体,行走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不死不灭的身体,却无法修炼。渐渐的,他变成了一个传说,他是一个拥有永生秘密的人,找到他就有机会得到永生。
  • 花样美男:我的相公是皇帝

    花样美男:我的相公是皇帝

    (已弃文,所以别看了,)她一个在校高三的学生,也是一个美人级别,腹黑又逗逼,哎,本来心情已经够差了,大白天却遇见一个一飘在半空的古代妃子,还喃喃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然后莫名其妙穿越了,刚来就从棺材里出来,这样还好,两天后竟然还有婚礼,还是嫁给皇帝这种花心大萝卜。一场尴尬到偶遇让她们彼此相爱,面对霸道又腹黑又有点孩子气的皇帝老公,哎,该拿他怎么办呢?
  • 行舟万界

    行舟万界

    行舟混沌海,遍观三千界。东方向,武侠仙侠。(我要说单女主,估摸着熟悉小七的人怕不是要拍死我。所以,还是单女主吧。)书友群:567441315
  • 风闻奇谈

    风闻奇谈

    风闻奇谈,现世聊斋。么么哒!蚁族,天女,鬼魂,神灵;我都看到过。篡命,穿魂,轮回,控骨,我都经历过。魔镜照耀,神行世界,燕子归时,天理昭彰;蓦然回首,一只白兔啃着萝卜从月中来。新书《叩棺人》正在火热连载,请大家关注
  • 美女帮主

    美女帮主

    巧丫头:“男的,取这么可爱化的昵称,你什么心态?”幸运星:“......我乐意”巧丫头:“你伪娘?”幸运星:“......我乐意”巧丫头:“你人妖?”幸运星:“......我乐意”巧丫头:“你只会这三个字?”幸运星:“......我乐意”巧丫头:“啊~~~啊!啊!啊!”************丫头牌**************分隔线******************~~~~~~感谢姐妹们的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 重生红楼之林家弃子逆袭记

    重生红楼之林家弃子逆袭记

    林宗,一个现代的亡命复仇者,为向忘恩负义的生父复仇不幸丧命,死后却重生到了清朝的红楼世界,成了原本该早逝、几乎完全不为人知的林如海的庶长子,林黛玉的异母哥哥林轩玉……然而,林轩玉并不是个好命的公子,他完全身处一个险恶的环境中,亲母的卑微、林家长辈的无情、贾敏的嫉恨毒害,让他步步险境……在新的封建乱世,新的林轩玉将如何逆袭立业,他又将如何处理他的亲情和爱情?(先声明,本文黑四大家族黑贾府黑贾敏黑林如海黑林妹妹,原著党和黛粉不喜可以不入,嘻嘻!)
  • 送人游南越

    送人游南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拐个王爷做夫君

    拐个王爷做夫君

    现代孤女一次落水中穿越,爱上了三王爷,如愿相守。“睡了本王的床榻,别想再离开。”冷傲如他,这是他唯一的甜言蜜语。春宵暖帐中,他是她的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他从光里走来

    他从光里走来

    人人都说顾余是一座冰山,只有她知道他是温暖的太阳。人人都传她是一个没教养的野丫头,只有他明白她有多珍贵。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多年以后,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她双手撑在办公桌上,将一张浅笑嫣然的脸直接凑到他面前:“顾总,我想问你,你到底是什么时候看上我的?”他放下手中的文件,低头略微沉思,薄唇扬起一抹弧度。“年少时初见。”
  • 昔时今日水犹寒

    昔时今日水犹寒

    当年她放弃一切离开,以为逃离可以四海为家,却忘了心陷泥沼只是画地为牢。等她费尽心机与他相遇,却发现初心未改的他,一开始便是她得不到的风景。他说:“别走了,跟我回去吧。”他说:“不要赌气了,你想要的心疼,我也给不了。”时移世易,她随他归家,回头却发现,另有一人痴心守候。“命都可以给你,为什么你不愿意!”有些人,一辈子可以有很多个挚爱,几年时间,可以淡忘一个人。但是她不是,她就像活在旧社会里的人,一生只能守着一个。那是来不及再看一眼的眷恋,是只言片语都没留下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