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4100000001

第1章 轻松步入初三(1)

初三,是孩子们自己的

要命的初三,终于来了。从第一次家长会,我就感到扑面而来的紧张!

我忍不住对女儿说:“丫头,中考很重要、很关键,我告诉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呀……”女儿把漂亮的马尾辫轻轻一甩,不耐烦地说:“妈,你烦不烦啊?中考有多重要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事!我们老师反反复复地强调,你们再没完没了地嘱咐,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啦……”

虽然被抢白了一通心里不悦,但我静下心来想想,觉得女儿是对的。无论孩子在重点校还是普通校,孩子的成绩是否理想,无论孩子是否爱学习,是否重视学习,绝大多数孩子对中考都“门儿清”,他们自己也能讲一套一套的大道理,能不厌其烦地附和着听妈妈念叨的都算是好孩子了。

可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做妈妈的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不停地问这问那,对每件事、每件东西都充满了好奇,这都是学习,而且绝对是自觉自愿的学习。长大了,即使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时,就算你给他设置“障碍”、百般阻挠,他也能自己想方设法地研究、练习,直至学会甚至精通。既然中考的经历是孩子们自己的人生财富,中考的结果关系到孩子们自己的未来,那么,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中考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好吧,那我就从现在开始,随时随地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初三,是你自己的,你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所以,我会这样说--

上初三了,这对你可是关键的一年。

初三了,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哪所高中好呢?

你最想上哪个学校?或者说,你理想的高中是哪里?

要中考了,你需要爸爸妈妈做什么吗?

你说过要做……你能做到的。

今天你应该做……不是吗?

按照你的计划,你要……对吧?

……

我一定不会这样说--

我告诉你,这一年可是关键,必须……

初三了,可得给我好好学习,要不……

我觉得,初三了就得……

给我记住了,一定要考上××学校才行!

我不是跟你说了,赶快去做……别老让我盯着!

赶快把……给我做完去!

就考这分数,对得起我(我们)吗?

……

别小看“你”“我”这平平常常的两个字,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可是截然不同的!强调“你”,让孩子成为主导者、决策者,成为中考的主角;强调“我”,让孩子感到被强迫、被压抑,处于被动者地位,觉得中考是在完成父母、老师规定的任务。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父母的角色是做好“六大员”

进入初三后,学校、老师都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尽管女儿不说出来,也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但看着她每天回来以后要做一摞摞的作业、一堆堆的卷子,感觉到她玩耍、看电视、看“闲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和我们的话也越来越少,还是能体会到孩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即使我这样淡定的妈妈,也同样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忍不住要问 “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一是真的想帮忙,二是很想能和她多交流、有共鸣,知道她在做什么、想什么。

很多时候,我都会被女儿轰出去:“走吧走吧,不用你,别给我捣乱……”慢慢地,我也找到了窍门,觉得我能做好“六大员”就足够了。

(1)做个生活委员。

初三的学习很紧张,孩子的体力消耗很大,却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做好后勤、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均衡是很重要的。

(2)做个情报专员。

每年的中考政策、考试大纲、时间安排等都可能会作出调整,历年招生、报考、录取分数线等信息也需要花时间来收集、整理。但孩子的时间紧,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也比较有限,这就需要家长多关注、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搜集各种相关资料。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复习备考当中,也能帮他们随时掌握信息,而这种交流也是爸爸妈妈了解孩子想法的一个情报来源。

(3)做个体育委员。

越是学习紧张、压力大,越要重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既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又能起到调节情绪、减缓压力的作用,更何况还有中考体育测试这一关呢。体育委员的责任就是带动、督促孩子,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4)做个协管员。

孩子的自制力毕竟有限,检查和督促就成了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对于比较主动、自觉的孩子,只要阶段性地关注一下落实情况和效果就行;而对于经常出现计划落空情况的孩子,不妨加大监管的力度,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保证学习计划的执行,甚至帮助孩子出谋划策,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但切忌越俎代庖。

(5)做个心理辅导员。

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不仅给孩子,也给家长带来很大的压力,双方都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家长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好能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和减压、放松的小技巧,帮助孩子疏导压力、减少焦虑、稳定情绪。即使无法做到这些,也一定记住一点:不要动不动就唠叨、指责、批评,凡事先冷静3分钟,心平气和了再和孩子交流。

(6)做个陪护员。

所谓陪护,并不是说要时时处处帮孩子做这做那,而是做好心理上、精神上的陪护。无论工作多忙,下班后都应该尽量早回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即使不做什么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关注他、陪伴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孩子就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帮助孩子找到明确目标

提到教育,常常听到、看到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记得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对报纸上这句广告语露出颇为不屑的表情。我问她为什么,她撇撇嘴说:“如果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岂不是白搭?”

其实,孩子的话不无道理。虽然是同时起跑,甚至“抢跑”,但如果根本不知道奔跑的目标是什么,跑得茫然,跑得糊里糊涂,岂不是徒劳无功?抑或干脆跑错了路、跑串了道,岂不是更糟糕、更可惜?反过来说,即使起跑慢了点儿,如果能冲着目标奋力奔跑,就算未必拿到冠军、亚军,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即使中途落后了一些或是稍稍跑了点儿弯路,能追赶上来并最终达到终点、实现目标,也一样是胜利者。

管理学上有句名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也说明要先选择正确的事去做,再正确地做事,看来教育与管理是相通的,找对中考目标,就是中考这件事上首先应该做的正确的事。

初三第一次家长会后,我就“中考目标是什么”征求女儿的意见,她毫不犹豫地说:“本校高中,英语实验班。”我静下心仔细想:这是她最理想的中考目标吗?这个目标现实吗、可行吗,符合她的情况吗?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还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困难?又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

事实上,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能给自己规划一个未来、设定一个目标的,先不管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可行,都是“心里有数”的表现,自然是可喜可贺,让父母、老师都感到欣慰;而多数孩子,虽然明白自己应该有个目标,但这个目标却是模糊的;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干脆没有想过这件事、不愿意想这件事或是觉得没必要想这件事。那么,父母和老师就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与经验,甚至教训,来指导和帮助孩子“规划”一下。

所以,请家长一定先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边,彻底放下家长的架子,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谈谈这件事,让孩子放开手脚、不带任何心理压力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记住:要以听为主,以说为辅!如果孩子是“心里有数”的,他的中考目标又恰恰符合家长的预期,那么,恭喜你了!如果孩子有目标但却和你的预期不一致也不要紧,有想法的孩子一般都是讲道理的孩子,不妨大家来讨论一下,找到你们的分歧是什么,孩子的道理在哪里,父母的理由又是什么,有没有可以探讨的地方……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请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意见不一致时,请不要命令、强迫,可以商榷一个更好的方案;如果仍无法达到统一,可以向第三方,比如老师、专家以及熟悉中考情况的朋友请教,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对于那些目标模糊或是根本没有目标的孩子,可以把已经了解的有关中考的情况以及对中考目标的分析告诉孩子,帮助孩子做到“心里有数”。记住,这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很重要,要“用事实说话”、就事论事,切不可“顺便”又成了指责孩子不够用功、成绩不够好的“批斗会”,更要允许孩子提问题、想法和意见,给孩子一段时间去了解、思考,再与孩子进一步沟通……而这样的沟通,也可能是随时随地的,不是一两次就会有结果的,甚至可能会不断有矛盾、有冲突。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思想准备。

当然,孩子的学习状态、成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不少孩子在初三“幡然悔悟”,“像变了个人”似的奋起直追,成绩突飞猛进到让人大跌眼镜。所以,中考的目标也可能是变化的、需要修正的,远非考多少分、上哪个学校那么简单,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是一个方向、一个动力,一种支持孩子完成初三学习任务、顺利通过中考的精神力量。

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做任何事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都是成功的前提,也是行动的首要条件。对于中考,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方向、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理想的高中(学校)。

避免“重点校”情结

到底是上本校高中,还是去冲击更顶尖的学校?这是初三上学期,曾让我和女儿纠结的一个问题。不得不承认,当下教育资源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在这个大前提下,顶尖名校、重点学校无论在教学硬件上,还是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社会资源等软件方面,都有其不可否认的优势,这些无疑是通往大学的“快车道”。于是,“名校情结”、“重点情结”在望子成龙的父母中间不在少数,这也成为中考过程里孩子们纠结、痛苦,与父母出现矛盾冲突的根源。

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能力、意愿,把某某重点学校锁定为孩子中考的目标,每天耳提面命、“严防死守”地盯着孩子,不断地施加压力,还不惜重金,不考虑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报各种课外班、一对一家教,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以期孩子提高成绩、考进重点校。而且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成绩和结果,而怨恨孩子不努力、不争气。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下,或敢怒不敢言地默默承受、备受煎熬,或觉得愧对父母而焦虑不安,或逆反、厌学甚至破罐破摔贻误学业……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加深了亲子间矛盾,并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有的家长设法托关系、找门路,将分数不够录取线的孩子送到重点校、重点班,甚至不惜付出高额择校费、赞助费。其实,名校、重点校固然生源好,条件好,师资好,但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生源好,就预示着竞争更激烈,如果孩子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一旦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自尊心、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而且会失去很多在一般学校里可能获得的机会;学生基础好,重点校在教学安排上会加快进度、增加难度,甚至把一些基础、简单的内容一带而过,鼓励孩子们自学、探究、创新。勉强进了重点校的孩子因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方法不足,无法跟上重点校的节奏,会感到无所适从、身心极度疲乏。调节能力强的孩子或许还能跟上,但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却有可能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每年,重点校都有学生中途转学,其中多数是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实际上,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名校情结”、“重点情结”并不是催孩子上进的动力,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因此,在纠结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合适的而非顶尖的学校,是我们在女儿学校选择问题上的坚定态度。

我们深知,女儿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用功孩子”。虽然她并非经不起挫折、打击,但自由的空间、宽松的环境更适合她的性格和发展。如果女儿进入重点校,虽然未必就会受挫、失败,但势必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也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才能跟上教学的步伐和节奏。如果升入本校的高中,学校的环境、理念是她熟悉的,开放、自由的氛围能让她“如鱼得水”,付出同样的时间、精力,可以让她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开心、更轻松地享受学习与生活的乐趣,收获更多学习以外的东西,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而且,这也是女儿进入初中以来的目标,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与意愿。

2010年,女儿的中考成绩是552分,达到并超出了北京两所顶尖重点校的录取分数线,很多人为我们当初没有报重点校而感到遗憾,问我们“后不后悔”。其实,我们当初并非不敢报、不能报,而是不想报。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父母一定要想清楚孩子真正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尊重孩子的意愿,切不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轨道成长,更不能硬性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帮孩子提前了解初三全过程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尽管我们从未把中考视作“洪水猛兽”,但女儿上初三前,我们也已经开始四处搜集信息了,为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要想有计划、有步骤,按部就班且圆满顺利地完成中考任务,提前对初三生活有个全面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虽说是“初三的一年”,但实际上从9月1日开学,到第二年6月中考(各地具体时间不尽相同,相差不大),再扣除寒假、节假日,也就是200天左右,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具体来说,全国各地初三一年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初三第一学期完成几乎全部课程。

除了上海等一些地区采取小学5年、初中4年学制外,大部分省市都是小学6年、初中3年的学制。按照初中的教学大纲和课本安排,初中的课程是在3年里,分6个学期完成的,并没有大段的中考复习时间。为此,大部分学校都会调整教学安排,用两年半的时间,即在初三第一学期结束时,学完初中95%的课程。尤其在初三第一学期,进度、知识量都会有一个“加速度”,这会让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

(2)初三新开设化学科目,既要打基础,又要抓难度。

化学是在紧张的初三时开设的新学科,要以很快的速度学完,没有提前量,没有缓冲。化学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点很多,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密切联系。虽然中考化学所占的分值低,但如果不能从开始就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想在半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准确掌握、理解运用、获得高分,还是有难度的。

(3)中考压轴题涉及内容80%以上来自初三课程。

初三学习任务重、难度大,还体现在各科压轴题考查的内容有80%来自初三的课程,例如:数学的二次函数,代数、几何综合题,物理的力学、电学综合题等。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求基础概念清楚、基本解题思路明确,还要求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其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

(4)考试范围和思路,逐渐向中考看齐。

同类推荐
  • 胎教方案

    胎教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的行为出发,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孩子心理,并为家长提供了孩子不良行为和培养孩子好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孩子的行为折射成长轨迹等。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这本书不会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但它是孩子取得高分并成为顶尖人才的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父母在阅读本书汲取家教智慧的同时,还能发现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方。
  • 问答式育儿百科

    问答式育儿百科

    宝宝的到来为爸爸妈妈开启了新的世界,现在,爸爸妈妈也要为宝宝开启他的世界了。0~3岁是宝宝生命的新开始,如何处理好期间的生活点滴,对宝宝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现在,让我们跟随这本书,在专家的陪伴下,照顾宝宝健康、快乐地度过0~3岁。
热门推荐
  • 生命中的两年

    生命中的两年

    《蜉蝣》蜉蝣世一日,宛若韦陀花。向死而生故,其命自恰恰。
  • 都市荒诞传说

    都市荒诞传说

    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在这繁忙的都市下隐藏着一个又一个荒诞怪异的传说,蹦迪僵尸?华国龙组?九命猫妖?......各种传说人物撵着我们的小方跑,但是我们的小方却在苦恼,“唉,不老魔女,你这折磨人的小妖精。”
  • 爱上腹黑千金:总裁别急,慢慢宠

    爱上腹黑千金:总裁别急,慢慢宠

    她是千金也是女贼,在一次酒会上,她遇见了他,他们也算有缘,她要独立,便阴差阳错的在他家给他当了贴身女仆,不知不觉宇文俊达爱上了秦娅夕,甚至无法自拔,秦娅夕自然也渐渐爱上了他,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可谓是九九八十一难,两人的爱情并不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因为他们不是第一次相爱,曾经的他是个无知的少年,和官场没有交集,曾经的她是个没有心机,单纯善良的人,两人第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宇文俊达为了保护她,甚至连命都不管了,老天有眼,只让他和她失忆了,他们的爱情就历经坎坷不平,最后两人都不是原先的自己了,好在两人的爱是不变的,他们取得朋友的认可,解决了误会,秦娅夕却再一次失踪了,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
  • 能把妖魔当饭吃

    能把妖魔当饭吃

    千年一次的灵气复苏,各路妖魔横空出世。而这一切被正好参军入伍的小胖子张浩天赶上,又将爆发什么样的故事呢?
  • 女权世界的文抄公

    女权世界的文抄公

    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女权世界。左梦尹觉得自己还有的抢救,比如说……先当个文抄公先?
  • 宁静从不消逝

    宁静从不消逝

    宁静的诗心,喧嚣的尘世。世俗且无常,岁月共回首。
  • 凌天霸帝

    凌天霸帝

    一身可不朽,一念便永恒。今日我以牧为姓,以天为名,诛三千神魔,镇上古万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狗蛋子的甜品店

    狗蛋子的甜品店

    半死不活的甜品店,居然有了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