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4700000010

第10章 智慧篇(2)

再问圣谛第一义?(根据经典上的说法,真谛用以阐明“万法非有”一切皆空的道理;而俗谛则在说明“万法非无”的道理。真谛、俗谛融通不二,那就是圣谛第一义。)以研究经教的人来说,这可说是极其高妙的见解了。

达摩答:“廓然无圣”(我看天下出家的衲僧都跳不出这个公案,达摩却一刀把它截断了。)五祖法演禅师曾说:“只要有人能对‘廓然无圣’这句话悟得透,便是亲见了自己的面目,可以回家稳坐了。”所以说:“参透了一个公案;十个万个公案,也都一齐参透,这样自然能够坐得断,把得定,不会再疑惑。”

古人也说:“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起百亿。”便是这个道理。谈到达摩劈头就给武帝这么一拶,其实多少已经给他透露了一些消息,但契机不够,武帝依然一头雾水,抱以人我见来猜测(是契机不成二也)。

后又再问:“对面那个是谁?”达摩也太过慈悲了,又向他说:“不识。”

简直让武帝的眼睛定也不是,动也不是,不管怎么言说,到这地步,说有也好,说无也好,就没有你开口的余地了。

后来武帝把这件事告诉了志公禅师,志公问武帝说:“皇上还识得此人吗?”武帝也说:“不识!”前者的“不识”是无为,后者的“不识”是有为,同是“不识”意境不同。所以志公禅师才跟武帝讲:“这个人才(指达摩)其实就是观音菩萨示现,特来中国传扬‘以心印心’的微妙法门。”

武帝听了颇有悔意,想要派遣使臣去请达摩回来。志公劝阻说:“别说皇上派遣使臣请他不回,即使发动全国百姓去请求他,也是无法唤他回来的。”(是契机不够三也)达摩在少林寺面壁的第三年,梁武帝听得此事,想邀请达摩再回来,可是契机不够,还是不能再相会(是契机不够四也)。

面壁的第六年把法传给了神光,第九年便带着徒众到龙门的干圣寺,不久圆寂。葬在熊耳山,昭明太子曾撰祭文。

这年,魏使宋云从西域回国,见到祖师在山道上,提着一只鞋子,踽踽独行,宋云问祖师那里去?祖师回答西天去。

宋云抵国门才知祖已圆寂,立即把所遇禀魏帝,帝派人到熊耳山开棺探视,只留下“一只鞋子”而已。

这事传到南方,梁武帝怀想不已,做了一篇碑记说:“嗟呼!见之不见,逢之不逢,古之今之,悔之恨之!”干载之下读之,能无感慨。(是契机不成熟五也)足见“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引而伸之“民之从事,常于机成而败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易理

一、伏羲圣人观龙马负图,一划开天而创造八卦,衍伸到六十四卦,而为万经之王的易道,是“先机而发”也。孔子更曰:“能知其言而候之机,能说诸心而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大传》),则说明了圣人“先机而发”开启《易经》大道的先河。

黄帝则曰:“动其机,万化安”(《阴符经》),是故宇宙万物、万事皆含藏无限玄机,识透了此“天机”,便能“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也”。是“动机”之要也。

尧舜创立太平世界,无为而治,同声相应,是“契机”之要也。

姜太公在渭水河八年,是“待机”的来临也。

文王渭水河聘请姜太公,因而周朝延续八百多年的历史,是识透“玄机”之要也。

武王伐纣,以解百姓流离颠沛之苦,是把握“时机”之要也。

周公继明照四方,以延续《周易》心传慧命,是“见机”之要也。

老子一气化三清,道出了大道心传,是明“天机”之要也。

孔子著六经,授“易道大传”,使《易经》心法能生生不息,是“知机”而安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又“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易大传》)盖孔子说明“契机”之要的真实义,而引述《周易》豫卦六二爻的“中正之德”。若能透视此爻者,一变可转化为解卦之智慧大开,便能与天地合其德,同赞天地矣。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故能契合“庶几”之要。《易大传》孔子引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只悔,元吉。”是孔子称赞颜回学道、乐道之心,已近圆满,故以“庶几”誉之。而引述《周易》二十四卦之复卦,是阐明“复见那本来面目”之卦,是“复见天地之心”的卦,是无悔、元吉与天地合其德之卦。

是故孔子于乾卦九三文言引进德修易的君子“知至至之,可与几也”,正是修易、明易者弘道的要旨。

故事中的梁武帝多回的失机,不但是“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节卦九二)的失机之悔。更是“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巽卦上九)的悔咎之训。

明乎此,则知契机、失机的真实义,乃在于不知机也。

百丈野狐道因果

故事

在无门关中有一段公案,启示甚深:

每当百丈和尚上堂说法时,总会出现一位老人,跟着和尚进入法堂听讲。

有一天只剩下老人时,百丈和尚问他你究竟是谁?老人回答说:“我并不是人,很久以前在迦叶尊者的时候,我本是百丈山的住持。有一次一位云游僧人问我,大修行的人是否也会陷于因果,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这一句话,使我被罚而变为狐狸身,整整有五百世之久。”

说完后,他要求百丈和尚救他,以解脱野狐之身。遂问百丈:“悟道的人,修行的人,是否会陷于因果?”

百丈和尚回答说:“不昧因果!”(谁也不能违背因果)经由这句话,老人终于大彻大悟,便向百丈礼拜说:“我已解脱了野狐之身,我住在山的那头,请你按照和尚死亡的礼仪埋葬我。”

百丈便命庙中管务的和尚向大家宣布饭后举行葬礼。大家都非常惊奇,因为庙里根本没有人死去。饭后,百丈便带他们到后山的洞穴中找到了野狐的尸体,便以礼把它火葬了。

启示

一、从过去到现在多少经典里,多少前辈们,多少传法人,常常认为,只要“悟道”之后,便可从因果的枷锁中脱离。

实际上,只要活在这世上,无论怎么领悟,都不可能脱离因果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因,来世果,因果也。然最重要的是,不要混淆“因果的真理”。须自觉因果确实存在,并且彻底了解因果,但不要陷入因果中。

这段公案,阐述“落、昧”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事实上,大修行之人,虽是断见截流的抖擞精神,却不可以违逆佛陀之法的因果律。

自古禅家标榜禅、道三藏之精神,维护破偏乱、立正道的佛学系,纵然洒脱自在的禅法,也不可越三藏的要旨和谛义,因此,稍解教乘理谛的禅行者,根入尘触,一拨便知;“昧”之得脱,“落”之遭殃,真修行底人,顶门具眼,鼻孔朝天,“抓住也得,承当也得”袖衣下,袖里有清风明月,却也少不了,妙谋乾坤。

《楞严经》中说:“是因是缘是自然。”所谓“因”,源于问题的发生,也就是无情的生起;而后是许许多多……的什么?完成“缘”的分别内容,行者面对那些什么,去研究去分析,先完成认识的阶段,进而了解真象,由繁复中“去芜存菁”整理疏通,而后简单扼要的求出众数之和,突破繁复,清楚真象,如是“自然”的结果显现分明,直入疑而后思,思而后悟的究竟目的,便是六祖所谓的“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六祖坛经》)圆满报身之境域,进而达到《般若品》所说的“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六祖坛经》)的透视相对,进入绝对,超越绝对的“不昧因果”之道了。

二、大修行底人,大多也来自选佛场,锻炼勘验,一宗旨悉入识田,教乘理谛,皆为心意依皈,昧因落果,便是迷在自我意识之中,无门禅师曰:“不落因果,为甚堕野狐;不昧因果,为甚脱野狐。”一字之差,五百年(或五百世)之畜生道,能说可以违乎因果律么?

从中体会,五百年(或五百世)野狐身事小,邪恶之见,延及后人,则生生世世,百千万劫也逃不了披毛戴角之苦。

百丈一句“不昧因果”,能使野狐老人获得解脱,百丈禅师曾说:“一切言语、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这种境地,便是《中庸》一书“言而世为天下则”的妙谛。也是六祖惠能付嘱弟子中的三种法门,三十六对法的“透视相对”天上地下,任我遨游,此时再进入相对时,已然“不昧因果”,不染尘心。

易理

一、佛家因果之说,初非怪诞之辞,而古人神道设教,原已固具矣。此佛经讲得最具体,而佛所言的天之大命,有干百之大化,有数十年的时化,有一时的偶化,也有六合之大化,有中土的时化,有一人事之偶化。

故易理有“元会运世”年月日时,日月星辰(邵康节《皇极经世》)者,说明有大小之时化。甚且《杂卦传》一书以“透视相对,进入绝对”,说明天上人间皆菩提。悟者,能来去自如。《序卦传》一书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说明“无穷大的空间是我们的舞台,无限长的时间是我们的旅程。”是阐幽开明过去、现在、未来之因果。

如《周易》十一卦的泰卦言“小往大来,吉亨”。说明往来不穷谓之通。引申为春天(十二月辟卦的节气正月),为三阴三阳的祥和,为太平的卦,是能“透视相对”,认识不落因果的含因。从此发愿,即六四爻“不戒以孚,中心愿也”。(如历代诸佛菩萨的发愿,由天而地,由上而下,由极乐世界转而到娑婆世界来。)五爻借以“中以行愿也”(如历代诸佛菩萨来到人间,认识因果的循环之道)进而修行,由明而修,地老天荒;由过去到现在,至未来,不断的修持,不断的开悟,利有攸往的走下去,这种境域,便是故事中的“不昧因果”的真谛。就因有此愿力,故在九三爻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来说明透视因果,不昧因果的具体方法。

甚至九三是泰卦内卦之终,凡事到了尽头,必起变化,如自然界的日月轮转,春秋代序,绝无一往而不回头的。以实例言,从地球上的任何标点出发,一直前进,其历程必然经过无数高山深渊,最后仍回到原处,这便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明证。

因此泰卦内卦升到九三已告结束,此时乾卦整个已移上,坤卦也将整个移下,二者复本位,象征着世局大变,位高者最为危险,然九三以阳居阳位,得其正道,象征着以正自处,临难不改其节操,板荡识忠臣,九三以艰贞得无咎,故一个能处艰难而守正不变节的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的守其诚信,如此,庶可以体养生聚而得享福祉,而无疑。

这种境域,若以进德修业论,正如《周易》理的“来往之道”,一本散万殊,万殊归一本。故而从宇宙间的天地、日月、消长、往来,循环不已的道理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人在世上,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因因果果,果果因因,何时能了呢?所以若能把握“本体”的道理(不落因果),加以内圣外王兼修,方是根本之道。基此能真积力久,何愁不能与天地同参,回复本来(不昧因果)。观乎五教经典中,谈到此理的可以说不胜枚举,若能触类旁通,必得无限的法喜充满。

二、野狐一句“不落因果”,转为五百世的轮回,即是《周易》五十六卦旅卦的轮回观。本卦之因,为交代生卦的否卦,上下不通、君臣不交,师生不应,圣贤不通,而由一阴的三爻不正不中,与五爻的一阳互易,以成今日的旅卦轮回。

观由《周易》卦序的十二卦到五十六卦,此其中的过程是四十四卦的姤卦,姤言遭遇也。如故事中的野狐轮回。

但因卦象、卦德以“止而明”、大象辞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似百丈的一句“不昧因果”不染尘埃,而获得解脱。

三、野狐的轮回,因相遇百丈(喻圣人、明师),方能有所转机。有如《周易》第四十卦解卦的“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文王卦辞)的妙义,终获得解脱之法。

同时有如九二爻所曰:“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得中道也”。盖凡进德修业,当体中道精神,效法天地,圣人之大仁,成就“完人”而后已,如九二的刚柔相兼,中和之德,一变(变爻)为豫卦的圣人之卦,通上帝之卦,上下和乐之卦。

综上,似百丈的点化,终使寺院中的和尚更透视因果的真实,也使野狐洞悉“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的真谛及应用。此即是百丈、野狐道因果的公案。

断臂求法契心传

故事

南北朝时代,达摩因得不到知音,于是来到嵩山少林寺中的一间偏殿里面壁而坐,终日默然。

直到面壁第六年的一天,年青的神光(公元487~593)于寂然(闭关)中得到菩萨启示“你怎么还住在这里,你得‘道’的时已到,现在就往南方走去!”他出生时神光满室,又曾受神指点,于是取名“神光”。

二祖神光年轻时候即在洛阳博览群书,遍读儒家经籍,常感慨地说:“孔圣之教,祖述风规而已,近来听说达摩在少林寺,我应该去谒访他。”

于是到嵩山少林寺,只见达摩端坐面壁,对神光不理不睬,神光心想,古人为了求道,有的敲骨去髓,有的刺骨消饥,有的布发掩泥,有的投崖饲虎。我比起他们实在相差太远了。那年十二月九日当夜下了一场大雪,神光伫立在石阶下,直到黎明,雪掩过膝部,达摩同情地说:“你伫立在大雪中,是想要求什么呢?”神光悲伤流泪地说:“我是想请求大师发发慈悲,向我开示像甘露般的佛法,使我能广度群伦。”

达摩不屑地说:“诸佛无上妙道,是历经多生累劫的精进,忍不可忍之事,行不能行之难,才得成就,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而求证道,只是虚耗时光而已。”

神光听了达摩这段开示,向道的心志更加殷切,为了表现心迹,当下从腰中拿起一把利刃,瞬间砍下左臂呈于达摩面前,皑皑白雪……映着殷红的鲜血……,这是两代祖师初见面时感人肺腑的一幕。

初祖看他为法忘形,正是流露着诸佛求道的坚贞与精神,便允收为弟子,赐名慧可,是为禅宗二祖。

启示

一、佛之心法在于当下,见陛之人言下须见,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神光断臂求法契心传,而获得了达摩心传之钥,从此引航一花开五叶的传灯之旅。至五袒弘忍祖师传法救迷津,即道以“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六祖坛经·行由品》)又唐代一位不识字的惠能,闻经而后毅然决然的从岭南之地,来到黄梅拜师。弘忍开头便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就因这句“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的口诀,终印五祖心法之求,而获得感应,开启了师生之门的一扇窗。

历经八月余的忍受孤独,享受孤独的惠能祖师,终于在舂米的逆境中,闭关修炼。弘忍祖师来探望惠能修炼如何?即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终因惠能专心的求法,为法忘躯,而得了弘忍五祖的薪火相传,遂应了一花开五叶的第五朵花。

这种求法之心,为法忘躯,正是故事中神光拜达摩断臂求法契心传的缩影。

二、求法的引申:

《书经·康诰篇》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大学》一书引),道出了求法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孔子更明白地提出所求的道在于不远人。

同类推荐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女人凭10种真本事获得终生幸福

    女人凭10种真本事获得终生幸福

    本书从情趣、情调、气质、微笑、自信、工作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真谛。
  • 超值金版-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

    超值金版-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

    说到博弈论,我们常常被其著作中大量的数学模型吓倒。其实,博弈论不是学者们用来唬人的把戏,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分析方法。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比如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他照样可以通过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博弈论首先是人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赢取更好的结局。
  •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
  • 青年必读-目标的解读

    青年必读-目标的解读

    在我们的人生中,每一阶段都有应该完成的事情,那么在这个阶段就要将应该完成的事情做好,如果错过了时机,以后就很难有机会再去补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风云霸主

    校园风云霸主

    一个中学生,带着不为人知的身世,踏足修炼界,执手控生死。
  • 听风泠泠知风又起

    听风泠泠知风又起

    回来后,便在“大学”的医学院就职,我跟母亲也在这里。对了,我的名字叫“柳如是”。天下之大,若有同名,倍感荣幸。想见,想见!只是,想你来,来的么?无妨,我去便是!
  • 久生谱

    久生谱

    这是一个穿越时空自我救赎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离歌如风

    离歌如风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被一个男人默默暗恋三年?爱情可以经得住多久的诱惑?世界上有太多的悲惨,比起那些因为爱情而寻死觅活的人,我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吧?因为我只是为他难过了几天而已,确切的说,我是为那段愚蠢的爱情难过几天,仅此而已。
  • 顾先生请别放开我

    顾先生请别放开我

    鬼点子颇多的她,却在遇到他以后毫无办法,被牢牢抓住
  • 踏碎神魔

    踏碎神魔

    身死轮回,今何在,死尸满目。魂未灭,剑痕犹在,内心难悟。角斗场中杀千命,横刀立马天地怵。万夫敌,笑眼望人间,谁人怒?为兄弟,断头骨。火海闯,刀山度。忆前尘仇恨,血洒前路。此恨难消踏神魔,步步血溅人鬼哭。英雄志,难掩坟前泪,情难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但听风吟

    但听风吟

    什么是喜欢?谢清茗不知道...她只知道,当姜言目光转向她的时候,她不置可否的沦陷了.....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了,只有遇见他了你才会知道这一生,除了自己,还会有另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闯入你的生命。要么拼尽全力去爱,要么藏在心里一人便是一生。遇见他你才会明白,自己无法再像喜欢他一样喜欢别人了。这便是谢清茗的喜欢。爱上了,便是一辈子。无处可逃,即使逃脱了,这辈子注定还是放不下了
  • 斗罗剑魔再起不能

    斗罗剑魔再起不能

    碰!“可以上了”一把巨剑闪烁着,武魂殿某魂王“住手啊!我是武魂殿分殿主,住手,杀了我你会有大麻烦的,冷静点啊!!”大灭!起!“他说可以上了哟”此刻一个狼狈又巨大的身影出现了在他面前……(本人新手,需要扑街破灭我的小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