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7500000127

第127章 美国规则(5)

事实上,德国和英国在钢铁业的竞争与自由贸易的模式是很不和谐的。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大卫?李嘉图[10]的“比较优势”原则[11]——称贸易政策旨在使国家的收入最大化。但是,俾斯麦的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一样,也专心于优化一些特定的战略性工业。为了实现军事征服计划,德国给本国的钢铁业“强行喂食”;同样,日本为了实行工业征服计划,也对自己的半导体工业采取了这样的政策——即使整体的国民产出和收入因此而遭受损失也在所不惜。在这两个例子中,准命令性的经济组织都是有意地阻碍正常的市场机制发挥其作用:国内产品的高价格对国内竞争已经不再起作用,因为行业进入受到了企业联营的严格限制。考虑到两国自己的目标和主张,他们所采取的政策都是有效的。德国的崛起后来只受到了战争的阻碍;日本在半导体行业取得支配权后,又受到了来自韩国的企业联合的挑战。

(原书第282页插图文字说明:

“最初的考克西失业请愿军”[12]。在卡内基的带领下,美国的权贵们乘坐普式卧车抵达国会,请求关税保护。)

美国在19世纪的贸易实践更多地符合李嘉图的理论原则。当安德鲁?卡内基维护钢铁业的关税时,他通常提出的借口是钢铁业是一个“新生工业”,应该排除在基本的理论之外,但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能通过一段时间的保护而先在国内建立并充分发展有活力的竞争,那么从更长远来看,美国的总体财富将会从中受益。当然,卡内基的自由贸易立场中有许多的伪善之处,因为当美国的钢铁业已经发展壮大而再无法被称为“新生工业”的时候,它的关税还是那么高。但是,经济历史学家们仍然对最根本性的问题很感兴趣:在美国这一案例中,“新生工业”这一借口有充足的理由吗?

1890年,美国对马口铁征收关税,这也许是最常被引用来支持其早期保护性关税的一个案例。马口铁主要用来制作马口铁罐头和屋顶材料。内战之后,美国的关税法案并没有把马口铁包括在内,美国市场被低成本的威尔士制造商所统治。1890年对马口铁征收的关税引起了很大争议。反对的势力很强大,不光有食品工业,还有标准石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口铁用户;从赤道到亚洲的整个地区,随处可见它的蓝色的、容量为五加仑的煤油桶,而这些煤油桶是用马口铁做成的。(于是,对于那些用于再出口的商品所支付的关税,美国财政部给予了“出口退税”或者关税折扣。)关税法案只以微弱优势在国会获得了通过,但还附带了限制性条件,即只有当国内的生产达到了一定的最低量之后,法案才会生效;不管怎样,作为一个更广泛的关税削减行动的一部分,马口铁的税率在1894年减半了。

经济学家弗兰克?陶西格在1915年写的文章中称,他从马口铁关税事件中发现的证据表明其“对保护主义者不无好处。”几乎在关税刚刚通过时,美国的产品价格就上涨了,相当于威尔士的产品的价格再加上关税;而生产也明显剧增。没过几年,威尔士的马口铁工业就遭受了巨大损失,几乎陷于停顿。(威尔士的大部分工厂都迁到了美国。)国内马口铁产品的高额利润引发了新的激烈竞争,而美国产品的价格溢出也迅速下降到只有关税的大约一半,而且在1894年关税削减后还在继续下降。然而,正如陶西格指出的那样,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用于制造钢板的钢坯的价格占到了马口铁价格的60%,而且还要征收很高的关税。也就是说,如果钢坯不受保护的话,美国的马口铁就不需要关税。由于国内产能不断增长,钢坯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马口铁产量会增加。

这个令人高兴的进步过程却被穆尔法官1898年的马口铁合并行动无情地打断了。新的马口铁公司又把价格提高到了接近关税溢价的水平;马口铁的高价格与正在下降的钢坯价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非常高的利润。高利润导致大批的新企业涌入,其中也包括令人生畏的卡内基钢铁公司;而这也使得维持这种高利润的前景非常不可靠,从而最终促成了美国钢铁公司的形成。并购之后,虽然美国钢铁公司在新的竞争中不断地丢失国内市场份额,而且国内的产品价格也逐渐降低到国际市场的水平,但它还是把产品价格稳定在了关税溢价的大约一半左右。到1910年时,标准石油这个最精明的成本管理者之一,已经摆脱了关税给自己造成的劣势,转而寻求国内的供应商。当时,美国钢铁公司是一个大型的马口铁出口商,它的出口价格通常比国内市场价格还要低。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关税好像确实发挥了作用。虽然花费了将近20年,受过度保护的利润也引发了一大群竞争者,但美国最终也拥有了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和具有竞争性的价格。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与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为主导,以再生型经济与配置型经济的区分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为核心,以主客体的对称关系为脉络,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与生产力发展、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为框架,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现状与趋向作出中肯的分析与解析力图为中国经济的解析与重建、中国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基础,同时也为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经典案例与可行的实践模式,从而充分显示了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 向大庆精神学习

    向大庆精神学习

    本书包括:美丽的宝岛、成长印记、音符旅程、天凉好个秀、罗李罗嗦、现象、纽约、京城夜等文章。
  •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股票和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讲起,总结了股票市场18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历程,对股票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逻辑分析,力图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热门推荐
  •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座山的道士

    那座山的道士

    俗语说,进屋要叫人,进庙则拜神,举头三尺有神明,莫惹神明不高兴
  • 末世之开局两把枪

    末世之开局两把枪

    旅客:“听说郎城基地的神选者来挑衅古城基地了?”居民:“早死了,就枪声响起,人就变成渣渣了。”旅客:“听说尸族的某位领主带了大军要来屠灭古城基地?”居民:“是啊,来闹了好些天,我们首领刚在他的坟前摆了个音响,现在正蹦迪呢。”旅客:“听说了吗,又有人要来挑衅古城基地了?”居民:“莫慌,你细听,枪声一响,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回天庭报道。”武渊重生于十年前的末世降临之日,并重新拿起了双枪,在末世中搞起了事情。
  • 梦幻召唤之书

    梦幻召唤之书

    李尘携带一卷神秘书册穿越到一方陌生的世界。他发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通过心灵为桥梁,神秘书册为媒介可以构建一方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梦!将梦幻西游的场景摆放到梦境中,长安、建邺、江南野外、北俱芦洲……现实中人的精神进入梦境,人就是玩家,他便是GM。“梦里的一切全部由我做主!”李尘端坐在最高王座上俯瞰而下,众玩家脑海中出现一道提示:“开辟副本:征服新世界!”大唐官府、化生寺、五庄观,一个个风华绝茂的弟子从梦境中跳跃而出,气势汹汹开始对现实世界进行攻掠。
  • 乱世之凡人有梦

    乱世之凡人有梦

    我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曾救尽天下人.我也曾杀尽天下人.若问我此生可有遗憾.我只想说来生我不想在为人.
  • 夏天的雪第一季
  • 笑死你的英文书

    笑死你的英文书

    本书是一本世界笑话作品集。主要内容包括: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商店购物、外出旅行等。
  • 万界最强诸神系统

    万界最强诸神系统

    最强诸神系统遇见贰货林峰召唤吞天魔帝,傲视诸天,装逼万界,坑系统、揍妖孽。修炼着最牛逼的功法,享受着最狠的惩罚。林峰的一生就是这么拉风,每天不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就是正在前往死亡的路上!
  • 全职国医

    全职国医

    中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方寒,原本只想当一名安安静静的帅医生,娶个漂亮的媳妇,退休之前混个主任医师职称,却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最年轻的大医国手。这是一个小医生带着系统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小人物成长为苍生大医的故事!
  • 易烊千玺之爱你依旧

    易烊千玺之爱你依旧

    他们本来是热恋的情侣,他高冷帅气,她阳光美丽,就在他们要订婚的时候,离开易烊千玺的初恋又再次回来,他误会了她,可是她愿意用时间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与他结了婚,他在结婚的当天与其他女人亲密,可她必须假装视而不见。他为了让她离开自己,甚至把女人带到家里可她还是选择了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