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8400000010

第10章 上海外滩风情(1)

阴天,密云笼罩着的外滩。

有风,霓虹把上海的黄昏照亮。

空气里有黄浦江潮湿的气息,云层压着滨江两岸雍容的建筑。这个喑哑的天气却无法掩盖上海的旖旎奢华。

黄浦江西岸,那是古旧的上海——古典的西方建筑,怀旧的气息染满街道和窗棂,让人遥想那个年代的繁华、梦想,男人和女人;黄浦江东岸的浦东,那是后现代的上海——霓虹闪烁的世界著名IT企业的广告牌,现东亚最高层建筑群富有节奏的前卫感觉,让人不禁遥望未来的上海。

凝固的音乐——外滩万国建筑群

有精致的上海女人从上海江海关四根著名的希腊陶立克式柱廊前经过,这栋19世纪末所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的大楼局部带有古希腊建筑的形式,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风雨之后,依然有着高雅的风度,此时此刻正奇妙地和周遭21世纪的摩登元素融合在一起。它的边上是富有雕塑感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汇丰银行——外滩最亮丽的近代建筑。这个庞然大物,居然占据了9338平方米的土地。然而它是典雅而大气的——六扇铸花月洞形紫铜色的大门底层,罗马石拱门显出雍容气度;月洞门背后的大厅里,是雕刻着华丽漩涡状饰纹的爱奥尼式廊柱;大厅中央上段处理为弓形钢架支撑的玻璃天窗,顶楼墙壁上装饰有美仑美奂的玻璃马赛克壁画,绘着上海、香港、东京、曼谷、加尔各答、伦敦、巴黎、纽约等各个世界著名城市的风光。万国建筑群中还有受巴洛克风格影响的西方晚期文艺复兴式的友邦大厦;留有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盘谷银行;日本近代西洋建筑形式的招商银行;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东风饭店北楼;美国现代建筑风格的上海大厦;有着高耸尖塔状的哥特式复兴式的元芳大厦……

这些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似凝固的音符。他们曾经是那个年代最为摩登的现代建筑,高度艺术地再现了东西方建筑的特异和个性,同时也刻写着旧上海的屈辱和繁华。

时至今日,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的国际大酒店、百乐门,犹太人沙逊的和平饭店……这些建筑物美丽如昔。法国设计师海特曾坐在由他设计的金茂君悦酒店里,望着对岸的外滩感叹自己的幸运——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上海是建筑师的天堂。

手指划过粗糙的历经风尘的建筑外墙,遥想着消逝的过去——当年英国人林赛对上海的钟情实际上也是西方世界对上海钟情的开始,只是当时大多数人还不会,也不可能知晓掩映在这种钟情后面的血腥和掠夺;开办怡和洋行的苏格兰的威廉·查顿,外人称他为“铁头老鼠”,为了发财他像老鼠一样地巧妙钻营……想在上海这个迅速发达的海滨城市实现挖到属于自己的金矿的疯狂幻想的那些欧洲人,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带来了维也纳的咖啡,纽约的黑色丝袜,法国的香水……那些欧洲的闲情和奢华。

时至今日这些近代建筑群以无法排遣的古老欧洲的忧郁情怀,讲述着往日岁月里来上海的欧洲人的传奇。当海关大楼钟声响起的时候,在这个阴沉的天气里,有一种震撼让人感到哀伤馥郁而美丽。

怀旧的欧洲碎片——外滩和平饭店

作家陈丹燕曾经说过,外滩的和平饭店是欧洲在上海的一块碎片。

那么这块碎片是感伤而橙黄,古老而怀旧的。

这幢花岗岩建筑的南楼属于文艺复兴风格,北楼则属于装饰主义的艺术风格。她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饭店。想当年沙逊怀着冒险精神来到上海滩,寻找属于自己的金矿。他找到了欧洲没有的好日子,他在这里享受、挥霍、炫耀、奢侈。

和平饭店是温和典雅而摩登的。

走进和平饭店的旋转大门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被橙黄灯光笼罩了的奢华世界。一楼的橱窗里陈列着今年最流行的时尚符号:精致绚丽的中式绸衣,手工制作的绸缎面中式绣花鞋。黄色温暖的灯光照着饭店四周墙壁上曲卷铁铁花纹,墙上悬挂着中国山水画。饭店英式房间里有壁炉,美式房间里有银烛台,西班牙式房间里放着老式的高柱子木床。总台前的敞开式铁架上陈列着用各国文字印刷的旅游导游图册。让人沉静的黄色灯光几十年如一日地照着,温暖地包裹着每一颗怀旧孤寂的心。有几个高大壮实的韩国学生用掌上数码摄像机拍摄着古老的旋转铜门,这个厚重的黄铜门,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萧伯纳、卓别林、宋庆龄、鲁迅,也许还有张爱玲、陆小曼、徐志摩,甚至夏衍、萧子恺和刘海粟以及阮玲玉、蝴蝶……无数的名流、国内外富贾、艺人和舞女,都从在这里经过。他们的故事让这座城市变得厚重而充满情趣。

通常,住店的是来旅游的外国人,也有成群的欧洲人来和平饭店,只是为看完好保留着的古老欧洲的东西。上海年轻人的怀旧的夜晚,往往也在和平饭店古老咖啡厅的爵士乐中度过,这个水边的老酒店,成了上海人对欧化、富裕生活迷醉般向往的一处寄托。

奢华的格调——外滩的白领

上海,这是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小资气息的城市。

好像一直以来她就是这样,多少年来欧洲人带来的挥霍品行至今没有改变。惊叹于巴黎春天两万元一套的套装,上海饭店里天价的小菜。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就像王家卫电影里穿旗袍的上海女人,矜持世故的外表包裹不住风流浪漫而充满物欲的心。

当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离外滩不远的新天地南里,有一些穿着随意的老外和穿着精致的上海男女,在矜持而克制地喝着杯中的饮料。有人在用法语谈论《去年在马里昂巴》之类的新潮法国电影。夜晚是单身白领最为寂寞的时候,他们常常成群地在这个周围狂热的新天地酒吧里和同事饮至深夜。酒精、爵士乐以及红男绿女的上海新天地感觉到无处不在的贵族气,没有人会喝醉,没有人会混乱和疯狂。

当然上海还是罗曼蒂克的。想起当年爱得刻骨铭心的张爱玲和最终离她而去的胡兰成。这段浪漫的爱情多少增加了女作家创作的灵感,期间有多少的快乐和撕心的疼痛,世人只能靠猜测得来,也许只有这座城市知道。还有那个因为陆小曼抽大烟而争吵一气之下乘飞机出走的徐志摩,飞机的失事带来多少人的泪水哀愁。而今的上海外滩,每当夜幕降临时候的对对情侣,那样的缠绵温柔,那是秉承了上海文人的传统。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暧昧的男女感情,如今看来很真实,想来有不少类似于《花样年华》里的故事发生在现在上海外滩某个狭小的古典建筑群之间的弄堂里。当然了,这类情感在《时尚》主编殷女士笔下属于第四类情感,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是心灵寂寞的人很难把握的感情游戏,一不小心就会有火星,可能会烧着自己。不过,情感游戏大多仅仅是上海女人感兴趣的事情。

而事实上,上海对很多男人来说,不全是这样,她是个创业者的天堂。因为这里有着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相当规范的创业规则。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海。在上海大型的外资企业里,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有很多从国外学成归来,还有不少曾在国外工作过。他们无一例外地深深爱着这个城市,因为这里给了他们很多机遇,满足了他们改变自身地位的欲望。

上海的著名外企更是多如牛毛,再加上国内许多著名民营企业总部的迁入,上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现在的海外人士的到来,是不是如当年的沙逊,或是林赛,或是威廉·查顿?不过,本质和过程却大相径庭,他们是文明平等的竞争者。

上海是白领的天堂,同时她有一颗世俗浪漫的心。

而她又是大气的,胸怀无限宽广。

于是,凭海临风,在爱情长堤上感受着上海外滩的开阔视角,霓虹闪烁,迷离而璀璨,仿佛被拥入上海容纳世界的胸怀。

上海香港 姊妹双城

上海浦东,东方明珠塔和世贸中心的影子交错着落在陆家嘴的柏油马路上。

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不少高层建筑物在时代广场的石板路上投下斑斓而富有层次的影子。

上海人、香港人、纽约人、巴黎人、东京人……他们的影子重叠着这些建筑物的影子,成了这两座城市留给我的印象。

同样,城市也有它自己的影子,城市的影子是它的昨天、今天以及建筑、风景、男人和女人。

外滩和维多利亚港

说香港和上海相似,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若干年前,当不同的外国船只停泊在城市港口的时候,两座城市不同却又相近的历史渐次拉开了帷幕。

时至今日,在香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港,狭窄的街道两旁,周生生、浪琴、ESPRIT、CHRISTIAN DIOR的广告牌干净而摩登。商人急促的脚步里诞生的是一个世界贸易、金融中心。铜锣湾街头满是步履匆匆的香港白领和经皇岗海关入关后来旅游的中国内地游客。

上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把写字楼安置在陆家嘴的浦东,多少有点未来都市的轮廓。它对面的黄浦江西岸,是古老而摩登的——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美丽如夕;拥蹙着外地游人的南京路步行街亲切而市民化;淮海路令人迷醉的酒吧灯光里有留住上海年轻人的夜晚——上海都市的节奏向世人昭示着它是中国的大都市,以及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

香港和上海,相近的欧式的摩登和繁华,相同的血脉令它们情同手足。

这两座国际化的海边都市是相当美丽的。除了感受它们高度的都市化风格之外,还可以去看风景。

上海最好看的地方是外滩,香港最美丽的地方是维多利亚海湾。外滩最美的时刻是黄昏,维多利亚海湾最美的时候是在夜晚。如果风景也有性别,那么外滩是男性的,维多利亚海湾是女性的。

黄昏的外滩显得大气雄浑而厚重——巴洛克、哥特式,古希腊、古罗马、古日本的万国建筑群——江海关钟声的震撼里有历史的沧桑。

同类推荐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灯火

    灯火

    《灯火》主要的文学体裁是诗。诗更加图像化、抽象化、私人化,但同时可以阐述更广阔的内容与主题。本书分为八章,每一章讲述了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日子”记录生活点滴,“春日大雪”描绘四季变迁;“苦茶”是旅行见闻,“课间”包含了学校生活;“灯火”写了家庭亲情,“写字”则是欣赏艺术作品后的感悟。比较特殊的是最后两章:“我不知道生活将怎样继续”记录了作者生活中的困惑时刻,并时时激励自己,勇敢迎接新的挑战;“回答”则囊括了作者对于存在、死亡、生命、幸福等宏大命题的探究与思考。
  • 爱恨如歌(诗歌)

    爱恨如歌(诗歌)

    诗人用平易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等待自己的爱人的那种渴望与爱人即将到来时的兴奋心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因为爱人不是骑马或搭车来的,她“绕过天狼星的山峰”,为了驱走“紧随我左右的黑暗”,她是真爱自己的。对于即将来临的真爱,又有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有谁不雀跃欢喜,这种心情不同于见到初恋情人的心跳,这更是一种经过审视,经历考验的爱情感觉体验,是强烈的感情沉淀过来的一种深沉的情绪。
  •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
  •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从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以故乡、杭州和福建的风土为主,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热门推荐
  • 短篇小说之合集

    短篇小说之合集

    短篇小说,每一章为一篇小短文,原创,甜虐不一,各篇小短文社会背景不一。文笔一般,不喜勿入~当然,除了原创小短文,偶尔也会分享一些觉得不错的小诗集,我会在下面@那人的。
  • 心亮

    心亮

    心亮了,离天亮还会远么?心里的阴暗……何时迎来光明……
  • 南城苏月

    南城苏月

    如果人生能够选择,你是否会后悔来的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喜欢这个世界,只是喜欢这个世界的某个人吧。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两情相悦的感情真的太少,这个世界是否还有所谓的爱情?而不是因为寂寞撒的弥天大谎。
  • 和平精英最强战神系统

    和平精英最强战神系统

    主角林山河偶然得到和平精英战神系统,从此走上巅峰之路。
  • 无敌从游戏开始

    无敌从游戏开始

    陆青穿越到了仙侠世界,惊讶发现修仙者们居然也开始玩网游了,而且游戏还能反馈到现实?当他发现修仙者们在网游里是靠打坐来升级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要上天了……本书又名《论职业玩家欺负萌新的一万种技巧》、《现实中唯唯诺诺,游戏里我重拳出击!》、《迷妹太多,我要选哪一个?》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一)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一)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极品阴阳师

    极品阴阳师

    我本是个不起眼的阴阳师,有空算算命,捉捉鬼,生活也算滋润。某天司命仙君突然到访,说冥君转世成靖南王世子,要我保冥君平安,事后可飞升成仙。同时,言之凿凿说有仙君帮助。没成想,看似一个无意的任务,竟要追溯到许多年以前的一宗往事。真相一层一层剥开,也揭开了那绵延数千年的爱恨情仇……
  • 飞来横色

    飞来横色

    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嘛,唯一的亲人宝贝妹妹凭空消失了,这叫他怎么面对九泉之下的父母?这女人出现在妹妹床上,还受了伤,他怎么忍心问她要人?反正她说了要负责任,好,明天开始,她必须做一切他妹妹的工作,直到妹妹回来。不是替她工作吗?怎么还要给哥哥做饭,还要陪哥哥大半夜的聊天,下雨打雷还要讲故事陪睡觉?这个时代的妹妹好惨。
  • 迷路

    迷路

    天下人都知道温州人有钱,知道温州富人多。可是,谁看见温州富人们的哭泣了?谁知道温州的富人们为什么哭泣?谁知道他们的精神世界里装着的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未必知道。哲贵说:“但是,我知道,他们的人生出了问题,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是他们的,也是中国的,可能也是人类的。”“他们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生意红火的女主人公麻妮娅心情却越来越差。之后,随着麻妮娅放下生意、一路费尽周折进入深山寻找失踪的朋友,寓言式的故事情节徐徐展开,最后通过一个登山者的铜哨子点明她所有行动的深意:“招魂”。
  • 赛博朋克的呼唤

    赛博朋克的呼唤

    2777年,一种叫做拉莱耶的怪病席卷了全世界。为了让自己的意识不失去控制陷入迷乱中去,人们纷纷选择了义体化自己的大脑。20岁的吴托不幸感染拉莱耶,被判定为死去,却在濒死之际见到了代号为ASTS的少女,被迫成为了她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