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针疗法:主穴取关元、气海、三阴交。月经先期加太冲、太溪;月经后期加血海、归来;月经先后不定期加肝俞、脾俞、足三里、交信;月经过多加隐白、断红穴(先针后灸);血热加太冲、行间、曲池;虚热加然谷;肝郁化热加地机;寒凝加归来、天枢;虚寒加命门、太溪;气滞血瘀加中极、地机、血海、蠡沟、合谷、太冲、行间;痰湿加丰隆、白环俞、阴陵泉;肝郁加肝俞、期门;气虚加脾俞、足三里;血虚加脾俞、膈俞、足三里、归来;肾虚加肾俞、气穴、太溪、水泉;乳房胀痛加内关、期门、支沟、太冲;小腹痛加中极。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耳针疗法:主穴取子宫、盆腔、卵巢、内分泌、皮质下、肝、脾、肾。月经先期加屏间;月经过少加附件、三焦、交感、下腹。每次取3~5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两耳交替使用,亦可埋针、压豆。
(3)梅花针疗法: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期可叩刺足三阴经脉及冲、任、督、带脉在脐以下腹部和腰以下骶部的循行线,以皮肤潮红渗血为度,每日1次。
(4)挑治疗法:月经过多可在腰阳关至腰俞任选1点,以位置较低为好,进行挑治,每月1次。
(5)艾灸疗法:主穴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经迟加血海、归来;经乱加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经多加神阙、隐白、大敦。可选用艾炷灸,艾炷隔姜灸,艾条灸,盒灸及温针灸等。
(6)白降丹划点疗法:由耻骨联合至髂前上棘左右各画一条线;画曲骨、中极、关元、气海4穴,并配合肾俞、膀胱俞、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病情严重者划背部3条线。
(7)拍火疗法:取柴胡、赤芍、桂枝、川芎、丹皮、当归、大黄、益母草,共研末,于经前5天用药,每日1次至月经干净停药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如法在下腹部施药。
(8)拔火罐疗法:在肝俞、命门、关元、气海、带脉、归来、中极、天枢、曲骨、水道、三阴交等穴拔火罐,每日1次。
2.推拿气功类
(1)内功推拿疗法:擦腰骶、八髂、少腹,点腰眼,捏拿肚角以通调冲、任、督、带诸脉。月经先期体壮者手法宜重;月经后期体弱者手法宜轻;擦八髂要热透少腹,并加擦脾俞、胃俞;肝郁加擦两胁助,点揉章门、期门。
(2)捏脊疗法:常规捏脊,提关元俞、脾俞、膈俞。
(3)按压疗法:按压17椎穴。经前用指端按揉和压放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各100次,继以循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数遍,再按揉压放天枢、肾俞各50~100次,最后以掌面按揉关元2~3分钟,每日1次。
(4)气功疗法:可选用内养功、意气功、真气运行功、太极内功、强壮功等。
(5)气功指针疗法:月经先期之血热者取关元、血海、地机、三阴交、行间;气虚者取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肝郁者取肝俞、期门、行间;月经后期取神阙、关元、气海、中脘、脾俞、胃俞、肾俞、归来、足三里、地机、复溜、血海、三阴交、阳池等行气功指针。
(二)饮食疗法
1.饮食原则
饮食多样化,保持营养丰富。
2.饮食禁忌
经期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3.食疗验方
(1)月经先期:宜食鱼鳔阿胶粥、芹菜饮、淡菜乌梅汤、杞子山药莲心汤。
①实热月经先期,量多,用芹菜藕片汤:鲜芹菜120克,鲜藕片120克,生油15克,精盐少许,先把芹菜藕片洗净,芹菜切成1寸长。将锅放在旺火上,下生油烧热,放入芹菜藕片,调入精盐适量,颠炒5分钟,再调入适量味精即成。上为一次量可连服3~5次。
②虚热月经先期,量多,用生地白萝卜汁:鲜生地60~90克,鲜白萝卜250克。上二味洗净共捣,用干净纱布包裹取汁,饮汁日3次,每次50~100毫升。
(2)月经后期:宜选食杞子炖羊肉、鸡蛋煮黑豆,余参照闭经。
(3)月经先后不定期:宜选食佛手山药粥、杞子炖乌鸡、月季花汤、桂花山药莲子汤。
(4)月经过多:宜选食鲍鱼、黑木耳、荠菜、马兰头、桑椹子、藕、香菇等。
四、护理
(一)月经先期
本病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血热、气虚所致。血热则迫血妄行,气虚则冲任不固。护理应注意以下要点:1.病理观察(1)观察期、量、色、质的变化,正确记录和辨析,如经量多,色紫而质黏稠者,为血热实证。量或多或少,色或红或紫,有小血块者,为郁热证。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为气虚证。
(2)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如烦躁、愤怒不已,常为肝火所致,彻夜不寐,又为心火所致等,以便告诉医生,正确进行治疗。
2.辨证施护
(1)血热:
①汤药宜凉或温服。
②如有腹痛,亦禁用热敷。
③忌食辛辣动火之品,宜食瘦肉、猪肝、黑木耳、藕等清热止血之品,以加强营养,补养阴血。
④经期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怒等刺激。
(2)气虚:
①平时注意劳逸结合,尤其是行经期不能劳累。
②经量过多的,需卧床休息,避免因血流过多而致气血骤虚,血不敛气,气血分离性晕脱。
③加强营养,如脾胃健运者,可多食禽类、肉类、猪肝、鲜牛奶等食品,平时易常食赤豆红枣粥,以温补气血。
(二)月经后期
阴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盈而后期,或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因而后期。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1)观察量、色、质的变化,正确记录以便于分析,如经色淡而量少,小腹空痛为血虚。经色黯红量少,小腹有冷痛感者为血寒。经色正常,经量偏少,小腹有胀者为气滞。
(2)观察有无寒象和面色变化,了解血寒、血虚等程度,以便加强治疗和护理措施。
2.辨证施护
(1)血虚:
①患者长期慢性失血,素体虚弱,在体质情况许可下,应坚持身体锻炼,如每日晨起做几节保健体操以增强体质。
②加强营养以滋阴、补血食品为宣,脾胃健运,食欲良好者可食鳖甲、黑鱼、淡菜、瘦肉等食品;食欲欠佳,则以素食为主,可食冬菇、木耳、豆制品等,忌辛辣、油腻之食品。
(2)血寒:
①平时注意保暖,尤其在月经来潮时,忌用冷水洗涤,以防血为寒凝,经血受阻。
②如伴有小腹疼痛者,可用热水袋熨敷或艾灸气海、关元、天枢等穴。
③平时饮食以温热为宜,即使夏日经行期,亦须忌食生冷瓜果。
(3)气滞:
①加强精神护理,告诫患者情绪要稳定乐观,不愤怒不忧郁。
②平时可常用青皮、佛手片泡水代饮料。如有金橘或金橘饼,可食之以利行气解郁。
③忌食阻碍气体运行之物,如豆类、山芋及甘腻等物。
(三)月经先后不定期
产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调、冲任功能紊乱,使血海蓄溢失常。导致气血不调的原因,以肝郁、肾虚为多见。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1)观察量、色、质的变化,正确记录便于分析,如月经先后不一,量多少无定,伴有胸、腹胀者,为肝郁。月经先后不一,量有多有少,色淡无血块,头晕腰酸者,为肾虚。
(2)观察全身症状的变化,以及精神情绪的变化,以了解肾虚肝郁的程度,从而加强调护和营养。
2.辨证施护
(1)肝郁:
①不愤怒、不烦恼,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②家属与医护人员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细心耐心,避免使患者激怒的言语和行动。
③在条件许可下,节假休息日可到风景秀丽的园林场所散步,使之心情开朗,以利气血运行。
④饮食同气滞经行后期护理。
(2)肾虚:
①经期注意休息,勿劳累,平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做一些内养功、强壮功等气功疗法,增强体质。
②节制房事,以免损伤冲任肝肾。
③在胃纳良好的情况下,多食滋补肾阴之品,如鳖甲、猪腰、禽蛋类及新鲜蔬菜等。
(四)月经过多
本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热、气虚,亦有血瘀所致者。
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1)观察色、质的变化,正确记录以便于分析。如月经过多,色淡质稀者为气虚,经色红质黏为血热,色质紫黑有块者为血瘀。
(2)观察全身症状,注意大出血时面色、脉象、血压等变化,并应随时报告医生。同时注意患者的精神情绪,如有失眠者,可给予安神丸、补心丹等中成药,或报告医生处理之。
2.辨证施护
(1)血热:
①经期注意休息,勿劳累,必要时要绝对卧床休息。
②经期保持情绪稳定,不恼怒,不急躁,不惊恐,以免激动心肝肾的气火,而致月经更多。
③若出现面色苍白,汗多肢冷,脉细数是为失血过多,气血分离的虚脱现象,可给人参粉,以及白芨、三七粉各0.5~1克吞服,并及时报告医师。
④饮食以清热补血之品为主,如瘦肉、猪肝、藕片或藕汁、藕粉,均为止血凉血佳品,可多食用,忌辛辣动火之品。
(2)气虚:
①应注意绝对卧床休息。
②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每天打几节太极拳。
③饮食以补气血为主,在脾胃运行正常时,可食黄芪煨母鸡汤,并常服用桂圆。
(3)血淤
①小腹保暖,以使瘀血顺利排出。
②忌生冷、酸涩性食物。
③心胸开朗,精神愉快,使气机调畅,以利瘀血排泄。
④可常服益母草汤或山楂红糖汤。
(五)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其原因多为营养不足或冲任受阻,前者系阴血不足,无余可下,后者为血海受阻,经行不畅通。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1)观察量、色、质的变化,正确记录以便于分析,如量少色淡红,无血块者,多为血虚,量少色紫黑有血块者,多为血瘀。
(2)观察全身症状,有无低热、消瘦的虚痨症状,或形体肥胖、多毛多脂的现象,以便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调护措施。
2.辨证施护
(1)阴血虚:
①注意休息勿过度劳累。平时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②小腹空痛时,可用热敷或食用红糖、当归、白芍汤以养血和止痛。
③加强营养,可多食瘦肉、禽蛋类及新鲜蔬菜、红枣、赤豆粥等补养之。
(2)血瘀:
①心情宜舒畅,勿忧思,勿愤怒,保持气机畅达,血行通利,促使瘀血下行,疼痛自减。
②忌酸冷滋腻食品,以保持血行畅利。
五、预防
来月经时要注意经期卫生以免感染疾病,应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不使过热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还应注意饮食有节,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滋腻、生冷寒凉、辛烈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致生化不足。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不过度劳累及激烈运动,要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导致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