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14100000002

第2章 北大强男——李国庆(1)

他无畏但不狂妄,因为敢于拼争不想默默无闻;他智慧但不奸猾,因为本性正直不愿勾心斗角;他坚持但不固执,因为追求梦想也注重现实;他,就是从北大走出来的才子,兼具书卷气息和经商头脑的李国庆。

1.敢想敢说的实践家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2月8日(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上了一块白底横幅,除了几排英文字母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印着的三个绿色汉字——当当网。不要小看这块布幅,它标志着中国最领先的B2C电子商务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了!

就在当当网上市的第一天,它的开盘价就达到了24.5美元,较16美元的发行价大涨了53%,截至收盘,涨幅竟然达到了86.94%,收报29.91美元,市值达23.3亿美元!

这个受投资者热捧的网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图书零售商,拥有中国网上出版物零售市场50%左右的份额。早在2007年,当当网在就将产品线扩充至百货领域,并于2008年底推出了百货招商平台,准许第三方卖家在当当网上销售他们的商品。

当当网的创始人之一、联合总裁李国庆以发行价每股16美元出售手中部分股票,套现高达2080万美元。终于,在万千人的注视之下,在百十台摄像机和照相机的拍摄之下,李国庆豪情万丈、信心满怀地敲响了闭市钟!

这个李国庆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完全基于线上业务的、盈利的B2C网上商城呢?

时间回到1964年,当时的中国派繁忙和和劳碌,因为正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寻找适合中国人民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新道路。

这一年的10月1日,是建国15周年的国庆盛典。就在同一天,很多孩子降生在了这个充满着朝气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不少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便给孩子取了“建国”、“国庆”等诸如此类的名字。

出生在北京的李国庆,就是和新中国有着同样生日的孩子之一。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学名是李增双,“国庆”本是当做小名来叫的,但由于那个时代太流行这种叫法了,所以叫着叫着就喧宾夺主成了大名。开始时,李国庆对自己的名字并不满意,因为好多同龄人都叫这个名字,而他又是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人,所以心中一直觉得有几分别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的李国庆发现:名字并不是区分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关键,能力、抱负、个性……这些才是决定着人生别样的重要因素。

也许李国庆在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着一种独特的个性,但是他的成长轨迹,却在越来越清晰地证明着他卓尔不群的人生之路。

李国庆在少年时代就才华横溢,聪明、机敏、伶俐、无畏……他身上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个人优秀特质。这些闪光点,为李国庆日后获得成就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他后天的努力,使这些闪光点显出了更加缤纷夺目的色彩。

走过了小学时代的天真烂漫,李国庆带着少年的梦想进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这所重点学校念书期间,他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从小就酷爱参加社会活动。

中学生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而且很少受到消极因素的干扰。生性喜欢交流的李国庆,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的职务,策划组织了很多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他甚至还走出了校门,给《中国青年报》当少年记者,这在无形之中又提升了他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李国庆的思想更成熟了,他不再是单纯地参加社交活动,而是更注重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积攒人脉。那时候的李国庆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就读的是重点高中,考上清华北大不是问题,所以除了升学之外还需要锻炼其他方面的技能——他不想当一个书呆子。

事实的确如此,凡事都喜欢未雨绸缪的李国庆,在中学时代的各项活动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结交了朋友,开阔了眼界……他的故事说明,一个人即便是在学生时代,依然可以提前预习到“社会大学”中的课程。所以人一定要走在时间的前面,因为时间是永远不会休息的。

1983年,李国庆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社会学,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比较坎坷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社会学一度被认为是代表着唯心主义的虚假学科,因而在大学中遭到废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1979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地作出了“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的重要指示,这才给沉寂了多年的社会学昭雪平反。很快,在社会学权威费孝通的带领下,一大批学者重建中国社会学。1980年,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开始筹备,并首先依附在国际政治系之下。到了第二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便于培养必要的师资力量。1982年4月,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正式恢复重建,并于次年起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如此算来,李国庆是北京大学第一届的社会学本科生,也是改革开放之后较早的大学生,他和他的那一代人,成为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英分子。

李国庆是以社会学系的“状元”身份考入北大的,这是他在中学时代刻苦读书的结果,而这个好习惯直到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也被他继续保持和发扬——李国庆在北大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作为一个文科生,李国庆钟爱舞文弄墨,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发表过一篇名为《论勤工俭学》的文章,刊登在《北京日报》上,占据了小半个版面。这篇文章中讲述的都是李国庆在勤工俭学中得到的感想和体会,显示出了他独特的个性。

有了第一篇文章打头阵,李国庆便接二连三地发表自己的作品。1987年在《当代青年研究》上发表了《为着沟通的社会实践》、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社会实践与青年学生社会化》。在这两篇论文当中,李国庆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系统化地表达了出来。

李国庆认为,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让年轻人早点接触社会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快速、健康地成长。

虽然这两篇论文是十多年前发表的,但是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目前,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几百万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形势。仔细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显然,不能简单地认定是“人才过剩”的问题——中国永远不会嫌“人才”多。恰恰相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大学毕业生们除了掌握一些书本知识之外,很少有人真正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如果年轻人都按照李国庆的建议,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话,那么他们在择业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四处碰壁了。

简而言之,李国庆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他把知识和能力分得很清楚:知识从书本中得来,能力从实践中得来,唯有两者统一,才能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人才。

虽然自己的文章被发表了,但是李国庆并不满足于这些比“豆腐块”大不了多少的论文——他开始策划写一部更加关注现实的专著。经过一年的“点灯熬油”,李国庆终于完成了一部长达28万字的《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

在这本书里,李国庆触及到了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问题,并将当时国内亟待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清晰地进行了梳理。当然,做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在探讨这种“大视角”的问题时难免会出现些许疏漏,但是李国庆的学术天赋却通过这本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更为关键的是,他能够从自己所学的专业角度出发,带着青年人的激情、才情和爱国之情为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这本书的问世,更多人知道了李国庆这个颇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人。有些人甚至建议他专心搞学术研究,说不定将来能够成名成家。但是李国庆对这条道路,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

李国庆升入大学三年级之后,被选为北大学生会的副主席。不要小看学生会副主席这个职务,当时很多人为了得到这个职位而费尽心机。因为大家心里非常清楚,副主席对上能接触到学校领导,对下可以广泛联络学生,是一个接触面广、社交含金量大的“官儿”。因此,很多学生都把这个职位当做助推自己日后发展的跳板,所以一个个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去争抢。

李国庆同样看重副主席这个职务,但是他并没有搞旁门左道的东西,比如请吃饭、拉赞助等等,而是凭着自己敢想敢说的个性成功当选。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改革开放伊始的年代,北京的学生运动是比较活跃的,因此学生们在选择自己的“领袖”的时候当然会挑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的人,而李国庆恰恰是最佳人选。

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之后,李国庆不忘自己的誓言,尽心尽力地为同学们办事:挥毫泼墨地写大字报,轰轰烈烈地组织演讲,认真细致地创办刊物……甚至,他还为那些热恋中的情侣发放过安全套。这些琐事,无一不反映出李国庆率直的个性和果敢的作风。而正是这些被磨练得越来越突出的特质,为他以后雷厉风行地开创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位社会学系的才子不仅在学术上小有成就,在社会实践当中更是超越了中学时代的“小打小闹”,甚至开始了“淘第一桶金”的生涯。

社会学系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能够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一手资料,李国庆常常跑到社会上做问卷调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他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百态,他的视野也随之拓宽了。

在大三的时候,李国庆把社会实践的范围扩大了。他开始跟着一些比较有名气的策划人实习,学习如何将产品进行定位和推广。有时,他会去那些刚开办的公司工作,体验给别人打工的人生五味……李国庆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往往赚不到钱,却从中学到了在北大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他学会了跟客户谈判、沟通的技巧,学会了怎么对杂志进行包装……最重要的是,李国庆见识到了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对它们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李国庆也由开始的单纯实习转入了“利益创收”——他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万元户”。当他的同学们还在为生活费四处奔波的时候,李国庆居然花钱雇佣了秘书,而且秘书的月薪是30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由此可见,崇尚身体力行的李国庆,已经由白面书生转变为一个“小老板”了。

在大学就叱咤风云的李国庆,毕业之后将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2.图书界的拼命三郎

1987年,从北大社会学系毕业的李国庆,由于表现突出被分配到了当时最热门的政府机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这个部门可以称得上是政府的“智囊团”了,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开发之后的发展战略问题。对于曾经写过《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的李国庆来说,这里的确是能够展示才华的一方宝地。虽然在大学期间,李国庆在不少公司干过,但当时的他更关注的还是国家的命运,很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场宏伟壮观的变革提供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恰恰就是给改革开放事业出谋划策的单位,李国庆对这个分配感到很满意。

然而在进入到这个部门之后,李国庆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有着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政府机关,和李国庆曾经待过的那些公司完全不一样。在机关单位里,新来的大学生经常要从“基层”做起——端茶、倒水、扫地之类的杂务统统要由他们完成。

李国庆所在的办公室,基本上都是局长一级的人物,所以那套“基础培训业务”更是非他莫属。

李国庆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也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他只好暂时忘掉大学生的身份小心翼翼地做好各种“基础工作”,埋头劳动了几个星期后,一位领导开玩笑说,李国庆每天打车来单位给大家打水,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对于领导的揶揄,李国庆自然是付之一笑。所谓“智囊团”的这些领导,大多是一些带有几分学者气质的官僚,基本上没什么架子,为人处事也不那么“老奸巨猾”。所以李国庆和这些领导们在一起,倒也不用天天揣着心眼,偶尔也能开个小玩笑。

虽然机关单位讲究论资排辈,但李国庆毕竟是个出色的毕业生,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上都表现得很突出。鉴于李国庆出色的个人能力,单位领导对他也采取了“另眼相看”的态度——可以不坐班。当然,每年的两个研究课题以及几十万字的课题文章李国庆必须参加。只要把这些任务完成了,其余的时间就归他自由支配。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国庆整整工作了3年,并在这3年里写出了5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称得上是硕果累累了。

但是在李国庆的内心深处,对这种坐板凳搞研究的生活还是很排斥的。一个原因是,这种生活单调乏味且周而复始,从头到尾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和转折,不能充分调动潜藏在李国庆身上的激情;另一个原因是,想要在这种机关部门得到升迁,必须要严格遵守“先来后到、长幼有序”的潜规则,所以即便是才华斐然的大学毕业生,也要在年复一年的煎熬中等待重用。

如果换了别的人,也许会适应这种生活,不管怎么说,这个部门是铁杆吃皇粮的机关单位,稳定且体面。但是对李国庆而言,在这样前途飘渺的地方混下去,简直是在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于是,他决定为自己谋求另外一条出路——从商。

同类推荐
  • 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

    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

    本书作者站在社会精神转型和民族文化复兴的角度,以跨文明、跨文化、跨制度和跨历史的视野研究企业家精神。着重阐释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特质及其建构条件。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历史上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建构、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制度和文化土壤、士大夫精神到企业家精神的转型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适合关注社会发展转型、企业经营的相关人士阅读。
  •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产品的多样性、同类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已告别了过去单一的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争着向客户抛“媚眼”,期待客户的青睐。这一切都宣告着客户至上的时代来临,只有客户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竞争的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打一场围绕客户管理的仗。
  •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

    企业管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一个让众多管理者感到头痛不已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静下心来,学习一下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就可以逐步从平庸走向卓越,实现管理的梦想。
  • 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本书选取了餐饮、IT、汽车、零售等当前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内的20家领先企业,回顾其品牌创建历史,提炼其品牌核心,再现其与竞争对手之间品牌竞争的实战对抗,从而总结出促使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显赫的品牌营销关键策略。
  • 推销致富圣经

    推销致富圣经

    如果你正苦于客户无处可寻,《推销致富圣经》将告诉你如何发现客户;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开场的瞬间就虏获客户的心,《推销致富圣经》将告诉你如何创造推销机会;如果你总是在拜访时无功而返,《推销致富圣经》将传授你与客户零距离公关的技巧;如果你所使用的产品介绍法难以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推销致富圣经》将指点你正确的介绍方法是怎样的;如果在与客户的博弈中你常常处于下风,《推销致富圣经》将让你学会如何让客户说“Yes”:如果你曾经在距成交一步之遥时功亏一篑,《推销致富圣经》将告诉你如何让客户下决心签约;如果每日奔波劳顿,你仍然无法实现业绩滚雪球式增长,《推销致富圣经》则为你提供了人脉维护的精要与奥秘。
热门推荐
  • 红尘天骄

    红尘天骄

    本文简介就一个字---爽!两个字就是---超爽!讲述的就是一个修仙者在红尘都市学校中各种爽翻天的故事!喜欢的,就支持一下吧!==========================================小桔子已完本百万字小说《重生校花爱上我》,从无断更记录,人品有保证,请各位放心跟读!新书期间,每天两章,早上九点跟晚上八点左右各一章,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 荒岛求生十个月

    荒岛求生十个月

    轮船意外失事、大哥哥救下我和芳儿却被困荒岛……我们能否绝处逢生?
  • 冰河有一位神仙

    冰河有一位神仙

    十万年前,真神界的太极女神竟牺牲性命救下五界宿敌——魔界之主。十万年后,仙域惊现旷世之才,“千年之约,只求一战”使这位奇才误落尘网,自此于凡尘冰河修炼,等待约定的到来。
  • 倾世妖妃:缠上精分九千岁

    倾世妖妃:缠上精分九千岁

    他,是权倾朝野的东厂九千岁,忍辱负重,只为报灭国之仇。她,是离府煞星转世,身怀奇绝黄金瞳。他灭她满门,她害死他心上人,他强娶她为妻,她誓要让他失去一切!他恨不得她死,她恨不得他生不如死!这两人恨透彼此,却又一起联手屡破奇案。她的黄金瞳可以看透世间万物,独独看不透一个他。他对天下皆可心狠手辣,唯独一次次欺骗自己不忍杀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侠道争锋

    侠道争锋

    “我本来拥有一颗爱好和平的心,如今因为愤怒而爆发的传说中的游侠”“想要成为游侠,就不要回避历史的拘禁,想要自由,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我生于乱世为游侠,自当斩破红尘羁绊”“在这个江湖中,只要灵魂不灭,就不会死。所以,只要心不认输,就不会输”“如果手上没有剑,我就不能保护你。如果手上握着剑,我就不能抱紧你。”“我一直想证明:努力是可以超越天才的。”“我不管这个江湖上的人是怎么说我的,我只想依照我的信念做事,绝不后悔,不管现在将来都一样”“你的败因只有一个,就是与我休言白为敌。”
  • 一叶开天

    一叶开天

    一拂袖,光阴倒卷!一抬手,沧海化桑田!君信否,吾之一叶可开天!天地开,轮回现,轮回衍生万界苍生。轮回古印分为六道,散落各界,集齐六印便可重掌轮回,主宰天意。一个贫苦少年,意外跨入仙门,一路披荆斩棘,辗转各界,最后主宰轮回,一叶开天的故事,尽在连载中……
  • 神仙下凡的注意事项

    神仙下凡的注意事项

    我是管理天气状况的风,还有我的另外四个伙伴雷,雨,雪,雾要下人间去体察民情,遇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不知道还回不回得来啊……
  • 星空下的墨恋

    星空下的墨恋

    世界上最公平是时间,它不会让任何人多一秒或少一秒,它让我们相遇,相爱,相杀,这其中的过程多一秒嫌多,少一秒嫌少。什么?你说时光暂停?时光倒退?呵,咱不怕,是圆的给咱盘着!是扁的给咱缩着!时玖:外来者?呵,扁他!叶鱼:入侵者?艹!弄他!时衍:末日来临?啧,咱不怕!忆书:末日啊?有游戏玩啦!嘻嘻!星珞:外来民?那就来比比啊!拾贰:入侵啊,杀了不就好了!颜真:敲!外来的你过来!咱来比比?夫人:打劫?来,解刨试试?时家人:呵,来,外来的,和我们原土著比比?外来的:比…比啥比!我们要回家!我们只是…只是路过的!作者君:咦~鄙视你们!欢迎各位小可爱来入坑啊,比心心!
  • 留意舒心

    留意舒心

    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查令十字街48号,她的少女时代,她无比渴望的地方只为遇见一段简单而又难忘的爱恋,我来了英国伦敦!我来了MyMr.Right!
  • 异界之魔武风云

    异界之魔武风云

    莫问,神州大陆的绝世高手,自创《问剑乾坤诀》,却不幸身死,穿越到了异大陆的一个天才身上。死而复生,而且还是重生在天才身上,本该是高兴地事情,可是莫问却很蛋疼,因为这个天才是过去式。-_-||不过,那又如何,顶着主角光环,怎能平庸?且看莫问再度崛起。一杯酒,润喉;一把剑,当琴;一曲歌,换来兄弟情意。美女兄弟,爱恨情仇,一人一剑,舞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