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1100000021

第21章 成功的启示(4)

但是很奇怪,生活越好,我们越不觉得快乐。忧愁、郁闷、压抑、痛苦纷至沓来。这是为什么呢?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如何看待人生快乐的问题呢?当遇到难心的事情时,他又是如何调整心情、调节情绪的呢?《论语》中有哪些智慧可以吸取呢?

活的是心情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今译】

孔子说:“君子的道德有三项,我还不行。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讲自己啊。”

【评注】

朱子曰:自责以勉人也。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进学以知为先。

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

《论语》里有这样两个名句,一是《论语·子罕第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是《论语·宪问第十四》“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两个名句语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一样:一个人如果具备仁慈,智慧和勇气这三种品质,那么他在认识上就没有疑惑,在生活上就没有忧愁,在行动上就没有畏惧。,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显光。面对同样的际遇,前者持一种悲观失望的灰色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明快心态,看到的自然是万点星光、一片光明。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而且,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叹,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在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一个“君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所谓君子就是指那种在自己的心灵上完全没有忧虑与恐惧的人。

司马牛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灵上完全没有忧虑和恐惧的人,我们就可以因此而称之为一位真正的君子吗?”他认为老师的答案有点过于简单,所以反问了一句。

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当一个人扪心自问而认识到自己没有做任何使自己感到羞愧、感到遗憾、感到良心的不安与良心的谴责的事情时,这不正好说明他也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吗?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物欲对人的刺激百倍强烈;现代人际交往全面开放,社会关系对每个人都是严峻挑战;现代生活节奏快速,谋生的奔忙使人失去了精神的依归;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化渗透到一切领域,人也成了技术运转中的一个环节……

人人在竞争中生存,时时有朝不保夕的紧迫感,处处有喧嚣有矛盾,忧虑充满人生。孔子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坚定执著地努力,成败听诸天命,把一种崇高的信念安放在日常具体的行为中,因而就结果看虽似一无所获,但就过程看人生的每个环节、每个举措却都是那样充实、丰厚、自足,因而坚忍紧迫而不惶惑忧惧,因而对外来的刺激,对命运的沉浮皆受而不惊……我们只能于静中侧耳聆听,希望它有一两个音符在我们的生命中响起,与我们的人生相伴。

快乐在心中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原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

吃粗粮,喝生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评注】

朱子曰: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孔子一生顺心适意的事不多,而碰壁倒霉的事倒不少。孔子遭人讥笑嘲讽,受人迫害,有时处境十分不妙,乃至于有“累累若丧家之犬”的经历。

孔子与弟子们来到卫国,当经过匡(今河南长垣县内)这个地方时,一个驾车的学生用鞭子指着匡城的缺口说:“当年我跟阳虎就是从这里攻进城的。”这句话正好被一个当一人听见了,一看孔子的长相,又十分像曾攻打过他们的阳虎。于是当地便把孔子一行拘禁起来。

五天过去了,匡人不仅不放,还威胁要杀死他们。孔子便发了一番感慨:“周文王死了以后古代文化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毁灭这种文化,我们当然也就无法再传承这种文化了。如果上天并不想毁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们怎样呢?”后来,在当地一位贵族的调解下,孔子一行才摆脱了困境。过了不久,孔子一行来到宋国。当时宋国的司马桓拖要为自己造一口石头棺材,造了三年还没有完成。孔子听说后十分不满,便说道:“与其如此铺张浪费后再死去,还不如早点死了好。”这句话传到了桓拖耳朵里,他对孔子十分恼火,乘孔子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习礼时,要砍倒那棵树以迫害孔子。孔子的弟子们十分恐慌,孔子安慰说:“上天把圣德赋予我们,小小的桓魅又能把我们怎样呢?”后来,桓拖还想加害他们,孔子不得不乔装打扮一番后逃到郑国都城。在混乱中,孔子与弟子们被冲散了,孔子孑然一身,又是一副落荒而逃的装束。后来,他的学生子贡打听孔子的下落,一个当地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但是腰以下,赶不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犬”。

后来,子贡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笑着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一生对待坎坷与挫折就是如此地面对它,虽然也曾有过时运不济的感叹,但更多的是抱着乐观态度。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第七》)粗茶淡饭,以手肘作枕头,生活的清苦自不待说,可孔子“乐在其中”。

据说,有一次孔子游泰山,碰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头,只见他穿着粗布衣服,腰里系着一根麻绳,一边弹琴,一边嘱歌,好不自在快乐。孔子便走上前去,鞠了躬后问道:“请问您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那位老人爽朗地回答说:“我这老头,至少有三大快乐。天地间有飞禽走兽,有昆虫鱼虾,但只有人最尊贵。我能为人,这是第一快乐。

人有男女,男的常受人尊敬,女的易受人歧视,我却是男人,这是第二大快乐。人,有的了出娘胎就死了,有的活几岁就夭折了,有的活到六十多岁就死了,而我却活到了九十岁,这是第三大快乐。至于我的贫穷潦倒,不足以使我忧愁,现在很多人与我一样穷困。还有死亡的到来也不足以令我惊慌。因为死是人的最后归宿。你想想,我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孔子微笑着点头称是。

快乐,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感受,很难从外在条件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快乐。物质生活的优裕富足不一定意味着人的精神愉快。就此而言,庄子与惠施的一番谈话颇有意味。有一天,庄子和惠施外出游玩,来到濠河的一座桥上。庄子看见鱼儿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便说道:“你看,鱼儿多快乐啊!”惠施反问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

可你也不是鱼,当然不会知道鱼的快乐啊!”

孔子真不忧愁吗?孔子说自己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其实,孔子既乐道又忧道。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第七》)这种忧是一种远虚,是人能弘道的一种使命感。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如此令人不可思议,忧与乐,一体二面,未曾真正感受过痛苦的人,就很难体验到快乐的滋味。忧苦至深,才可体会快乐至极。

快乐是我们心灵的追求,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过得快乐。但是,快乐不快乐,在人不在天,在己不在物。顺境中人能开心,逆境中人也能开心;富贵中人能开心,贫穷中人也能开心;在物质世界中人能开心,在精神世界中人也能开心。快乐需要去寻找,更需要靠自己的心去感受。

寻求内心的恬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

【今译】

孔子说:“真有贤德啊,颜回。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巷子里,别人禁受不住的那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真有贤德啊,颜回。”

【评注】

程子曰:颜回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

在孔子的72位弟子中,颜回是孔子屡加赞赏、倍感得意的学生。

在饮食上,颜回只一箪饭食,一瓢饮水;在居住上,只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其他的什么都不过分要求,这种简朴的生活对于别人是无法忍受的,而颜回却安之若素,依旧不改原来的快乐,丝毫不受外界物质的困扰,并被后人尊为“复圣”。

颜回何以让孔子如此赞赏?主要是他的生活态度。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依然保持内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反观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追求生活上的享受,竟纷纷丢掉了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变成了俗不可耐的物欲的奴隶,导致道德沦丧。虽然都未必做到颜回这样的境界,但是作为一个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总是要有追求的目标。

在孔子所称为“贤”的人中,包含了他的两大理想:立功与立德。

立功就是推行仁道,造福天下,实现大同世界;立德则是建立一种乐道自足的强大的精神境界,富贵贫贱,始终如一。所谓“仲尼颜子乐处”,就是指立德。

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也就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

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作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的追求。

君子、贤人的精神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却也不能没有物质的欲望,所以他们得承受这两种欲望的激烈冲突,他们比庸人、小人多承受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只是他们最终能以精神欲望居于主导地位,达到一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灵和谐,这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和谐,就是“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是激烈的内心冲突的产物,同时又是精神力量强大的表现。它是“安于贫”,而不是“乐于贫”;之所以“安贫”,是为了“乐道”。

为了追求内心的欢乐和理想,而不问生活的贫贱与否,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境界呀!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文人志士,深受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熏染,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小时候喜欢读书,颇有“济世救民”志向。他家里情况不好,于是到了29岁,由别人的推荐,陆续做了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也就是给大官做助手。他最看不惯官场逢迎拍马那一套。所以在仕途中辗转13年以后,一腔热情便冷了,决心弃官归隐。这里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那是他刚当上彭泽县(位于今天的江西湖口)不久,一天,上面派人来视察工作。县衙内有一个老于世故的小吏,凭着多年的经验,劝陶渊明准备准备,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接领导的光临。陶渊明听后叹口气说:“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这些人献殷勤。”当即脱下官服,交出官印,布衣还乡了。

回家以后,陶渊明开始从事农作,干得比较辛苦。不过,他善用诗歌来解乏。他在《归田园居五首》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创作了许多劳动诗篇,获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同时,他还写出了封建时代农民的某些要求和愿望。他晚年创作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桃花源记》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反映了当时饱经战乱的人们希望过上安定的、没有剥削压迫的生活,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是,《桃花源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洒上了一片阳光,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开出了一朵玫瑰花。

古代文人学者的“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难免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人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对成功的界定也不一样,有的可能很宏大,想当大家,赚大钱;有的可能很现实,如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和朋友重归于好等等。无论是怎样的追求,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在努力与付出时感到快乐,也就无憾了。

一个人可以很贫穷,贫穷到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在精神上却照样可以不改其乐,为什么呢?当一个人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懂得了为人的道理,虽然物质上和肉体上很困厄,但精神上却高踞众人之上,俯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不由感到由衷的快乐。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着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便能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都希望快乐度过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快乐和痛苦本是同根生。当我们快乐时,不妨留一片空间,以接纳苦难;当我们痛苦时,不妨想到往昔的快乐。

心往好处想,才能帮我们冲破环境的黑暗,打开光明的出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人生乐趣。在困顿、苦难面前,一味哭丧着脸,除了磨掉自己的锐气外,是不会赚到任何同情的眼泪的。只有颤抖于寒冷中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只有从痛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才会深深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坦然面对生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宽广,小人老是烦恼。”

【评注】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

同类推荐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废材成神:妖孽世子太会撩

    废材成神:妖孽世子太会撩

    我跨越千年只为许你一个盛世太平。我浮沉半生只为守你百岁无忧。是命运的牵引让他们相遇,她说:“这是我造的杀孽,我背,从此不进庙宇,不祭佛。”他说:“既然你不爱这天下,那我便为你逆了它。”
  • 紫杉煜

    紫杉煜

    她美丽高挑,身为一名高材生,她倍受大家的崇拜;她鬼魅残忍,作为杀手组织的大小姐,杀人从未失手。意外穿越,让她遇见真爱,是去是留,她该如何面对这纷扰的异世?本该无情,却动了情。这男人深邃的眼睛,让她无处逃脱,暗香疏影,夜魂素云,为谁低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杀神传承

    杀神传承

    一门功法,一枚古塔。诸神陨落的时代,漫天花雨之后,亿万年沧桑变化。一个众人眼中的纨绔,如彗星般崛起,踏破紫宸天阙,追求无上巅峰。
  • 倾曲长吟

    倾曲长吟

    她,北陵的嫡公主,却历经坎坷,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下。他,北齐的嫡长子,却因母亲早逝而受尽冷待。她,亦是母亲精心培育的工具,以进贡的名义入齐,参与夺嫡从而削弱其实力,他,亦是一心想要登上至尊之位的皇子,不得不违背信义,对付自己的手足。她,更是百折不挠的活泼少女,为他出谋划策,更让他觉人间温暖,他,更是背负着自己,他人的希望,默默承受,绝境逢生。他曾执着她的手,看着她绝世的容颜,许诺:为你,我可以放下江山,放下地位,放下权势,放下一切;她倚着他坚实的胸膛,浅笑:为你夺皇位,为你诛权臣,为你定天下,我无怨无悔。他们,诠释了真心,是不离不弃,是爱到极致,爱到深处。
  • 送王建秘书往渭南庄

    送王建秘书往渭南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深旧梦

    春深旧梦

    软萌绝美的跨时空恋爱,舞台剧雅痞制作人pick了民国小姐姐!看似懵懂小白兔,实际是个黏人精?头条八卦:深爷和新晋女一疑似同居!周染衣:“燕哥哥,你这样是要娶我的。”小深爷:“来日方长。”舞台剧制作人孔春深乌镇选角,意外遇见了民国染坊小姐周染衣。梨涡清浅,秋意醉人。漫天飞舞的染布下,她哭红的泪眼,融化了他的心。嗯,新剧的女主角,是她了。两人一起排练,上下班形影不离,剧组吃瓜群众:“你俩是不是住一块儿?”周染衣正要点头,孔春深却一本正经道:“嗯,她住在我楼上。”没毛病,复式的二楼也算楼上。谁让她在这个时代用啥啥不会,听啥啥不懂,可爱到逆天。不圈在身边,不放心。小深爷为自己近水楼台找了个理由,无懈可击。
  • EXO星之路

    EXO星之路

    这本小说是上一本小说的内容,上一本才更了六章,点头ing人物会发生变化艺名也会变化ing欢迎观看
  • 他不经凶

    他不经凶

    文案①众人认为易傅玺是樱兰的高岭之花,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神圣存在众人:易傅玺他讨厌和人接触下一秒看到易傅玺哄着一个女孩子要亲亲,抱抱众人:“…………”众人:易傅玺讨厌别人碰他的东西“小星这些东西都给你,你不要生我气了好不好”众人:“…………″众人在疯狂被打脸且三观尽毁后发出怒吼: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易傅玺:不能众人:猝文案②童忆星笫一次看到易傅玺就想把他拐回家童忆星对他做出了猛烈追求看到易傅玺不为所动准备先晾他几天******还在等被撩的某人发现童忆星竟然没有来找他第一天,难得那么清静,要抓紧看书笫二天,她应该是在欲擒故纵第三天,这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呵女人第四天,按耐不住的某人去童忆星教室堵她,才知道口口声声说要追他的女孩竟然去跟别的男生去图书馆看书!易傅玺气冲冲找到童忆星后,把她拉到隐秘的图书角吻了下去童忆星:你,,你干嘛易傅玺:半途而废可不好,所以我建议你,喜欢我到老毒舌病娇高岭之花X乐观沙雕摘花之人【前期女追男,后期互追】【相互救赎文】【前期校园,后期都市】
  • 衿雪谣

    衿雪谣

    简介:衿雪谣,人末梢,命运何时是个头?什么是讨厌?什么是喜欢?两人素不相识,犹如相识多年,他们是最遥远的一对青梅竹马,却从未见过面,当她回到自己的世界,才发现,原来娘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婚事,不料才两个月大就被亲爹抛弃,姐姐待嫁,可老天早有安排,把她送回了原来的世界,让她面对真正的自己,可是下一秒,自己的亲姐姐想要自己的命?那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常年大雪纷飞,那是个适合她的地方,常有家人陪伴,那是他在那里的地方,常有他的守护,那是夺去她笑容的地方,犹如恶魔般的恐怖!她已报废,何力挽回?回头已不是自己想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