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3500000099

第99章 夜袭威廉港(1)

此时在柏林的海军总部里,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在朝着自己的部下发着大火,大家都不敢说话,安安静静的低着头,在听着埃里希雷德尔的训话,他从潜艇司令员那里知道了自己的一个十二艘潜艇的编队出去没有回来,在最后一刻,一艘潜艇发回了正在遭受攻击,自己的舰队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就和所有的潜艇失去了联系。

提出用潜艇实施海上战斗的是海军当时还没有任命为海军元帅的邓尼茨,邓尼茨的建议是正确的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甚至是在40年的开始的几个月里都是取得了极大地战绩的,击沉了大量的盟国尤其是英国人的舰船,给他们造成了极大地损失的。这一次据说是英国人不知道怎么的舰队的实力大增,并且是据说是的到了新的技术,导致自己的潜艇竟然在进入了对方的包围圈的时候也没有发现自己被敌人包围了。这是自己没有发现的。邓尼茨强烈建议不用担心一次的失败,或许是自己这一次是消息泄露出去了,导致英国人得到了战场情报然后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调集了大量的舰船就是为了围歼自己的潜艇编队,而自己的潜艇之所以回发回那样的情报,只因为他们当时的战场情况比较混乱,导致自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错以为是英国人得到了其他的国家的支持,尤其是美国人的支持的不大现实的判断。还是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狼群计划,邓尼茨猜测英国人这一次取得了极大地胜利肯定是特别的骄傲,现在正是打击英国人的最好的时机,要在对手疏于防范的时候给予最大的打击是最明智的行为。

然而埃里希·雷德尔反而在这件事情上更加的谨慎,他坚持潜艇这一段时间要老实一点,减少相应的作战计划,情报人员要加大情报的搜集,尤其是英国人在最近是否得到了美国人的技术支持或者是直接的军事援助,如果是的话那就好理解了,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情况就显得复杂一点了。另一方面要加大空军的侦查和轰炸的力度,绝对不能让英国人空袭中缓过神来。然后自己再计划下一次的攻击。

等到唐志回到了海军基地的时候,还没有回到自己的旗舰,就被英军的大量的士兵围住了,看来是自己和整个舰队已经不是秘密了,唐志倒不是害怕自己的舰队被德国人发现。唐志害怕的和被日本人知道了,如果让那个日本人知道了,那么事情就会非常的麻烦了,日本人现在正在觊觎海南岛,海南岛一直是日本人觊觎的目标,如果日本人知道了唐安国的舰队被掉出去了数艘战舰,那么很可能日本人会拼死一战的,对于德国人,唐志不是很担心,就算是德国人知道了自己是哪个国家的,现在德国人正在处于欧战的困境之中,并且德国人现在正在悄悄的改变着自己的战略,等到希特勒知道自己夺取英兰半岛的计划是不会成功的时候,德国人就会迅速的往东边发展,现在波兰,法国都已经在的德国人的统治之下了,等到希特勒不会再西进的时候,希特勒就会烧大战火了。

士兵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甚至有许多士兵认为唐志是日本人,唐志出于安全的考虑,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说自己是中国人,这要是放在之前的时候,若是有人说他是日本人,轻则他会打他一顿,然后再说自己是中国人,若是外国人的话他就会当时就反驳他的话的,唐志虽然有一点意气用事,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唐志做的还是挺对的,这是以国家的事情为重,唐志还是一个热血的汉子的。

英国的水兵们知道的只是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的带领下英国人在大西洋上获得了巨大的战绩,击沉了大量的德国人的潜艇,给德国人造成了极大地压力,其他的就像是这一次出去的舰船都是唐志从中国开来的,英国人的舰船就是担当了一个配角等等的东西都不知道,这让唐志紧张的心慢慢的放了回去,这样自己就对一些担心小一点了。

中国的孙子在孙子兵法中说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对德国人的军港的目前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偷袭成功,唐志和蒙巴顿商量了一下,希望英国特工尽快的绘制出德国人在威廉港的军事设施的一些详细的情况,这样自己也好做好详细的作战计划。

蒙巴顿当时就答应了唐志的要求,毕竟唐志不是人家自己愿意到来的,是自己国家首相请来的,虽然当时自己不大赞成首相的做法,但是首相已经这么做了并且唐志的舰队的确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这是自己的舰队在很短的时间里是不会取得战绩,自己的心理也就只能认可了。

“唐司令,这个当然是我们的任务了,当然不能让你们来做这个事情了,我们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可能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大家都一起准备。”这是蒙巴顿的原话,蒙巴顿没有推辞自己的责任的,但是也没有忘记让唐志继续做着准备,好像是在提醒着唐志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唐志看到了蒙巴顿的回电,笑了笑就扔在旁边的桌子上,自己当然知道自己的任务,还不要别人来提醒自己怎么干,唐志最烦的就是这个了。

心理的一些话自己和自己说一说就行了,不必要再说多了,该干的事情还是得干的,唐志的舰队是配备十分先进的舰队,当然唐志会拥有在自己那个时代的世界上所有的海域的电子地图,当然不会少了德国人的威廉港了,这可自古至今就是一个非常的重要的港口城市啊!历来都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把电子地图调出来,威廉港的水文和一些系其他的信息一目了然的出现在了唐志的面前,在这个地图了,唯一和这个时代不同的就是这个时代的舰船的布置了,当然这个就是英国人的特工的活了。

同类推荐
  • 汉时黄沙

    汉时黄沙

    大宋才子,奈何生不逢时。汴京好雨,涟漪荡起净池。金人掠京,少年难作诗词。快马疾驰,剑戮脖颈身死。造化弄人,神剑留其心志。重回人世,汉将威黄沙驰。
  • 回到古代搞教育

    回到古代搞教育

    时间,是不可以随便乱改的。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景德五年,一个类似唐朝的时代刚刚成立,就在内困外扰的情况下,一个少年,踏着夕阳,来到了这里。。。。
  • 三叩法门

    三叩法门

    QQ群号:小叶海棠670555041 七月汴梁,东别院种植的半叶海棠,经历夏初繁华后早已凋敝。前线战事快报递来已有几日,自驿使离开后,叶念安再也没有离开过住处。回顾半生,为复仇他卜过无数卦,相了无数字,只为争那线天机。此时他手提紫毫湖笔,为自己写下一个字……擅易者不卜,入得此门,此生不可卜算自己,切记切记!
  • 明后清

    明后清

    这一年,大明败迹更显。这一年,他重生于世,清初,是个什么样的日子。
  • 三国之狼觊天下:公元281—338

    三国之狼觊天下:公元281—338

    三国归晋之后,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但司马炎死后,国家的分裂重新开始。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南下,冲击着传统的汉族政权。最终西晋王朝难担大任,很快灭亡。随后,东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出现了新的三国局面,那就是晋、成、赵三分天下,一个南渡政权,一个流民政权,一个暴虐政权,历史在这三家手中各种被变幻拿捏。这是中国一段黑暗的历史。司马家八王相争,战火燃遍中原大地,屠各部乘势而起,雄师马踏黄河两岸。东晋皇权又出现了旁落,内部纷争动荡不已,北方两强并立,刘曜、石勒中原逐鹿……这是一个为后人忽略的三国,也是一个被误解的三国,这是一个社会秩序全面崩塌的时代。“臣不臣,君不君”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读过之后你才会发觉: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华丽,有的只是尸山血海的分崩离析。
热门推荐
  • 我的游戏人生之逆袭

    我的游戏人生之逆袭

    探索星空,远古神话,万族林立,大道共鸣,盘古,女娲,后羿,远古神魔。昆仑,泰山,神山后人出世。生还是死?死还是生?这是一个轮回?大世出,百族争?
  • 农女朱雀逆袭记

    农女朱雀逆袭记

    普通打工妹穿越古代,身份竟是又丑又傻贫家女,虽学识不高,单凭不服输、肯吃苦、好学习的精神,得奇遇、斗恶霸、治奸商、嘻王权……终逆袭变身白富美,遇良人成佳话。
  • 仙入神途

    仙入神途

    天中阙,地上墟,鸿蒙日月惊天处。狂炎虎,天寒龙,清看双雄英伦。俗世帝王,美人玉。一看今朝我何处?我自成神逍遥游!
  • 背道而行的你

    背道而行的你

    陈殊,是一名一中的转校生,也是人们口中的“下等人”,人人可以啐一口,人人可以踩一脚,却遇见了被家人尽心呵护,对世间充满幻想的他……
  • 其实你有一点甜

    其实你有一点甜

    苏唯理直气壮的插着腰。“纪念慈是皮痒了吗?天天给你安排工作”“老公,你是大人了你应该学会自己一个人过好每一天,而且我会想你的!”苏唯心里开心死了,可真是太好了。老婆总是想工作肿么破,在线等,很着急!!!
  • 图文科普-微生物奠基石

    图文科普-微生物奠基石

    本书介绍了微生物的奠基人列文虎克、斯巴兰扎尼、琴纳、巴斯德、罗伯特·科赫,以及整个微生物的发展历史。
  • 南奈北琛

    南奈北琛

    “苏其琛,其实我没你也可以。”“可是,辛山奈,我不能没有你。”
  • 末世重生之深山老林种田记

    末世重生之深山老林种田记

    无异能!无丧尸!无空间!末世天灾,地震寒潮旱灾,粮食减产,疫情肆虐。唯一的金手指是女主重生和灵泉。叶灼灼重生到末世前果断卖别墅卖豪车换粮食躲到深山老林种田去,活的好不惬意。有男主,有萌宝。
  • 大宋第一猛人

    大宋第一猛人

    乾德元年。宋太祖谋划‘杯酒释兵权’。八贤王绞尽脑汁想着逃课。一代名相寇准还在玩泥巴。杨门虎将还在为北国效力。花蕊夫人还养在蜀国深宫。小周后含苞欲放还未长成。汴京城外,少年郎浴火重生,笑傲士林花丛,纵横朝堂官场,碾压群雄猛将,操纵民间江湖,扭转天下乾坤,开启了大宋第一猛人传奇之旅……交流QQ群:192247747
  •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家、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中短篇小说和随笔,继承了俄罗斯叙事文学的伟大传统,并赋予了诗人特有的瑰丽奇特的想象、隐喻和象征。这在本书中得到了高度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