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7200000001

第1章 生命的歌者(代序)(1)

季羡林

要想准确地理解和评价泰戈尔的诗歌,同理解和评价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必须从他的时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观出发。泰戈尔是世界上最多产的、面最广的作家之一。文学、音乐、绘画、作曲,他都精通,而且都有独创性,在印度国内外有广泛深入的影响。所有这些方面都同他的时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观有密切的联系。诗歌也不例外。

泰戈尔生于1861年,死于1941年。这漫长的80年正是世界上多事之秋。前一半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过渡的时期。接着来的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爆发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尾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蔓延。从印度一国的历史上来看,这八十年也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时期,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以至形成的时期。泰戈尔生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起义爆发后的第四年,而死在印度独立前的第六年。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大英帝国的统治相始终。所有这一切都必然在他的思想和作品上打上烙印,产生影响。

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的一个地主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他的家庭是当时孟加拉知识中心之一。他父亲是一位哲学家,深受19世纪印度启蒙运动思想家罗摩·摩罕·罗易的影响,热心于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他的兄弟姊妹和侄子都是一些爱好艺术的诗人或画家。他的一位哥哥曾经试办过一些民族企业,企图同外国资本对抗。所以,总起来我们可以说,泰戈尔家族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与印度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泰戈尔生在当时英印帝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加尔各答。家庭比较富有。1878年赴美留学,1880年回国。他厌恶学校教育,印英教育都受了一些,但都不充分,他主要是靠家庭传统和自学成家。1884年下乡管理过祖传的田产。他经常住在一只船上,到处漫游。他在这里同农民,主要是佃户,有些接触,对他们有一些同情。他因而想改造农村,幻想有一个“更合理地分配财富的社会”。1901年,他在圣谛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目的是实现他的改造农村的教育理想,1921年成为有名的国际大学。20世纪初,他参加了反英的人民运动,用诗笔做武器,同殖民主义者搏斗。他既反对极端派的暴力,也反对稳健派的妥协。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和深入,就逐渐与群众格格不入起来。

他反对群众烧英国货、骂英国人的所谓“直接行动”。他认为这是破坏。

他主张多做“建设性的”工作,比如消灭愚昧与贫困等。群众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就愤而退出运动,去过退避的生活。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15年他认识了甘地,从那以后,印度现代史上的这两位巨人就结成了亲密的友谊,尽管两人的观点在许多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他们之间的友谊却始终如一。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从退避生活中挺身出来,公开宣告放弃英国政府赐给他的“爵士”称号。从那时一直到他逝世,始终全神贯注地关心世界和印度的大事。他曾访问过世界许多国家: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法国、瑞士、加拿大等。他同世界许多名人,如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等结成朋友。他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也曾横眉冷对西班牙的佛朗哥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他的爱憎是非常分明的,尽管有时有一些保留,人类进步事业他是支持的,对各国人民他是同情的,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节不亏的一生。

泰戈尔的思想和世界观的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印度传统的哲学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但是我觉得,其中的基调还是印度古代从《梨俱吠陀》一直到奥义书和吠檀多的类似泛神论的思想,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这种思想主张宇宙万有,同源一体,这个一体就叫做“梵”。印度古代哲学史上有一句话:Tattvamasi,意思是“你就是它”,“它”指的就是“梵”,换句话说,也就是梵我一体。这里面包括着我与非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泰戈尔是把重点放在“人”的方面。他主张人需要神,神也需要人。两者互相依存,而人是主体。孟加拉女诗人黛维夫人说:泰戈尔对于人性有无限的信心,他有根深蒂固的乐观主义,他要求承认人是人。(《炉火边的泰戈尔》第123页)泰戈尔还说过:“对人失掉信心是犯罪。”(同上书第23页)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西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就很容易被他所接受。

西方的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也容易在他的思想中引起共鸣。既然梵我统一,人与自然统一,所以泰戈尔认为宇宙最根本的原则是和谐与协调。他之所以大力宣扬“爱”,宣扬“互信互助”,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黛维夫人说泰戈尔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诗歌后面的人》,第14页)。在泰戈尔思想中也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他承认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流转变化。这样,又要和谐,又要流转不息,那就只能产生一种情况,用他的术语来说,就是“韵律”。在泰戈尔的思想中,“韵律”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韵律”是打开宇宙万有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我觉得,他之所以竭力主张和谐和韵律,就因为他的生活中、思想中有时候缺少和谐和韵律,同许多人一样,他的理想与现实也时时产生矛盾。他的生活和思想中有许多矛盾,有时候如清风朗月,有时又如骇浪惊涛。他在一九二四年写给罗曼·罗兰的信中说:“自己天性中也有一种经常发生的内战。”这种“内战”表现在许多方面:对工人、对农民、对妇女、对暴力、对社会主义、对群众运动,等等,都有种种矛盾的看法。我觉得这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就是在他热心提倡的所谓东方的“精神文明”中,他也有矛盾。中国20年代的那一批“玄学鬼”曾处心积虑想利用泰戈尔这一方面为自己荒谬的主张张目。但这是徒然的。泰戈尔还有另一个方面,他喜欢科学。他曾对黛维夫人说过:而你却喜欢罗曼司。

“我非常喜欢科学,

这些喃喃细语的被阳光照射的树叶子,它们每一摇动都在吸收阳光,同时制造出许多化学成分。通过大自然的数不清的脉管,经常不断地有一个什么样的奇迹在进行着啊——人们简直要吃惊得目瞪口呆了。”(《炉火边的泰戈尔》第72页)

了解了泰戈尔的时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观,才能了解他的文学作品。泰戈尔从十四岁就开始写诗,长诗《野花》在杂志上发表。1881年第一部诗集《黄昏之歌》出版,文名大震。以后又写戏剧和小说,1900年写了《故事诗》。在19世纪结束以前20多年的时间内,他写了近六十篇短篇小说,几部诗集,还有其他一些作品。这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代。到了20世纪初叶退出反英运动以后,他仍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12年写了《吉檀迦利》,1913年写了《新月集》,1913年写了《园丁集》,1916年写了《飞鸟集》。从1919年起,他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1921年到1941年又写了大量的诗歌。他一生写了近两千首诗歌,出版了五十部诗集,写了长篇和中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一百余篇,剧本二十余种,还有许多论文学、哲学和政治的文章。回忆录、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谱了无数的歌曲,画了将近二千幅画。

综观他一生诗歌的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分不开的。第一个阶段自19世纪70年代起至20世纪初他退出群众反英运动止。第二个阶段基本上是他退出反英运动过着退避生活,一直到他再加入反英运动。当然并不是完全退避,他仍然参加社会活动,周游世界,只是不积极参加印度国内的政治活动而已。第三阶段从1919年后直至他逝世。

现在我们就把他的诗歌创作按照这三个阶段来谈一谈。

同类推荐
  •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决定了现实关系不仅成为写作的一种背景,而且成为写作的直接对象物。作者对报告对象的选择以及对其意蕴的阐释,无不受到特定的时代境遇的影响。社会特殊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制约着报告文学写作的走向,而报告文学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之间具有某种互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择取文化生态作为观照中国报告文学流变的一个优选视角。我试图做的是,将已成为历史的报告文学,置于历史的语境之中。在回到历史、触摸历史的过程中还原出报告文学存在的某种历史的本真面貌。
  • 留美日记

    留美日记

    这是留美医生、博士陈海龙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日记集锦,以优美的文笔介绍了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 致你

    致你

    时光荏苒,记我初心。“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我们都曾迷茫、无助、畏首畏尾,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们还是要去相信、去热爱,我们要去感受爱,传递爱,成为爱!总有一天,我们会活出自我、勇敢而有力量,活出自己,去实现自己独特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诗集不仅是对我个人青春印痕的记录,更是对我的挚爱、我的家人、朋友和公益岁月的印证。其中既有对美景、友谊和爱情的赞美,又有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歌颂,更有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索。我想其本质就是“真实感”,潇洒地活出自我,努力地帮助他人,真切地感受世界,这不正是诗带给我们最强大的心灵感受吗?感谢有你,感谢每个披星戴月奋力拼搏为梦想起舞的日子,感谢每个跃动的灵魂、纯洁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贾平凹《古炉》论

    贾平凹《古炉》论

    本书是王春林为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论》所做的文学评论。书稿从《古炉》的内容讲述方式和艺术呈现技巧多方面、深层次详尽解析了贾平凹这一力作,尤其从小说写作的方法论上,为读者进行了引领和现场示范,体现了一位成熟的文学评论家所葆有的文学和思想立场。
热门推荐
  • 相随到明年一

    相随到明年一

    每天的这个时候,窗外的火车鸣笛声准时响起,经窗而过,驶向远方。我看了一下枕边的手机,还是不变的十点四十,我所睡的床位就在靠窗的下铺,我不禁起身看向窗外。这是一辆只有五节车厢的小火车,搭载着不到十个乘客,它的航线短得可怜,最多带人们穿过半座城池。就在单程的铁轨旁边,堆着一堆积木,最上面一根,停着一只麻雀。那么一只小麻雀,在火车头经过它身边后,它并没有起身飞走,呆在原地、无动于衷,而当最后一节车厢即将驶离积木时,它突然翅膀一抖,掠过车尾飞向远方,消失不见。看它飞得自在,我难免有点踽踽,想着今早停在积木上的是只麻雀,那么明早停在上面的未必还会是只麻雀,也许,也许就在明早,说不定会是一只蝴蝶。
  • 初阳的希望

    初阳的希望

    女主是个孤儿,被领养后,和闺蜜上了同一所学校。经过一系列的波澜起伏的事情,和男主在一起。
  • 人间世之风华绝恋

    人间世之风华绝恋

    一段惊世之恋,换回前世记忆,一柄绝世神剑清辉,再现武林风波,一柄盖世奇书七杀诀重镇天地安宁,十八层狱下,邪魔破封印,且看谁是三界安定人!物惑不言,成于混沌,而先于天地生,天得其以清,地籍此以宁,是谓道也;万物遵循其法,三界、六道,浩瀚天宇无脱其序者,溯其源,而终归于无,是以无为道之主,天道无常,天道无情,天道无存;夫唯道者,有无相生,万物自有其生克,或曰:道在道之内也……
  • 绝妃决绝,别惹废物

    绝妃决绝,别惹废物

    片段一:是夜,殿内某腹黑男将冷芸泠压在身下,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我这有许多小蝌蚪,泠儿你要多少?某女翻身跨在某腹黑男的下体,缓缓俯身,轻吐气丝,“我只要一颗!你给吗?”片段二:玉账内,美人睡在冰蚕丝铺着的床上,某烨腹黑的摇醒了美人,睡你妈逼起来嗨!美人怒火中烧!奶奶的!君兮烨,你他妈没听过一句话吗?嗨你妈逼!一起睡!君兮烨却一脸得逞的奸笑,一起睡就一起睡庶女欺她,她必踹之姨娘压她,她必虐之爹爹不疼,她必恶之下人伤之,她必诛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 拓展工作

    拓展工作

    在人生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障碍,但只要有智慧相伴,我们就可以从人生的谷地走出,攀援到人生的峰顶。我们等待成功的到来,这种成功是伴随智慧的人生记录,而每个人的智慧汇成了成功追求过程中最精彩的篇章和最动人的驿站。
  • 等你十年

    等你十年

    在一个夏季的晚上她们分手了,他和她都是那么的舍不得,可是又是那么的无奈,在两年后他遇到了那个等他五年的她,他渐渐地改变了··········
  • 魔法青春正当时

    魔法青春正当时

    青梅竹马偏偏因为魔法被拆开,十年后却不相识?面对家庭的破碎,慕颜希选择不拖累正怜爱自己的沐之逸,张文也渐渐通过对慕颜希的认识爱上这个人。在新情与旧情的相互争夺下,以及面对那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清光的家庭下,慕颜希究竟要怎么做?所做的任何事,都只不过是活下去罢了
  • 那年鲜花盛开在半夏

    那年鲜花盛开在半夏

    那年,他在校园门前看到了她。那年,她在教室窗外看见了他。那年,他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那个聪明漂亮的她。那年,她喜欢上了他,喜欢上了那个阳光帅气的他。那年,鲜花盛开在他与她的半夏。那年,那年……感谢上帝,让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了最好的他。感谢她,在他最爱她的时候也爱上了他。(PS:此文为校园文,不仅仅是爱情,友情,亲情,生活,现实更为主线。当然毕竟是小说,不可能处处现实的。so不喜勿喷,不喜勿看。谢谢合作)
  • 修灵记之绝世修灵师

    修灵记之绝世修灵师

    一次意外开启了洛林新的人生渝水宗、霰雪国……本以为自己是初来乍到,却不想这个世界埋藏着与自己千丝万缕的秘密。
  • 雷霆仙祖

    雷霆仙祖

    万般雷霆法,一剑独藏之。万般雷霆法,一剑独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