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600000077

第77章 语录体

举例前于二十六期提倡语录体,朋友闲谈起,皆以为惬心贵当之论。余非欲打倒白话,特恶今人白话之文,而喜文言之白,故作此文以正之。白话文学提倡至今十余载,而白话语法之妙,文人尚未尽量移入文中。若胡适之所引“你是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白话达意传情句子,在今人作品中极少见之。近读《野叟曝言》,知是白话上等文字,见过数段。直可作修辞学上之妙语举例,闲当做另篇论及,兹不赘。大凡《野叟》、《红楼》白话之佳,乃因确能传出俗话口吻。而新文人白话之劣,正在不敢传入俗话口吻,能如是者,吾仅见之,老舍是巳。夫白话提倡时,林琴南斥为引车卖浆之流之语,文章革命家大斥其谬,而作出文来,却仍旧满纸头巾气,学究气,不敢将引车卖浆之口吻语法放进去。吾始终未敢作白话短篇小说,盖自知所说蓝青官话,去白话境地甚远。散步时闻引车卖浆之流所说白话,正垂涎景仰不置。吾将从而学之,五年后或有短篇小说夹入真正白话以行世乎。引车卖浆之流岂但吾师,亦白话作家人人之师也。

引车卖浆之白话可提倡,语录式文言,亦可提倡。前文谓“语录简可如文言。质朴可如白话,有白话之爽利,无白话之噜苏”,即吾提倡语录之本旨。夫白话诚难做,病在浅易平凡,少精到语,少警惕语,令人读了索然无味。今人欲矫之,乃在白话中放入文言,使得幽深之气,而其弊反使白话成为文人特殊口语,西洋所谓academic jargon。以幽深矫平易,古来文风转变如此,故公安之后必有竟陵,竟陵之后,中郎所欲矫正之弊反日益滋长而公安文运遂灭。后世评此派谓万历以后明文靡漫泛滥不可收拾,未知此中关键之谈也。然伯修中郎惯王李之学古,而创为清新平易之调,自今人视之,固极有可观,盖中郎既敢于文言中放进俚语,进而提倡复能性灵文学。此种文体,句句实话,字字真声,三百年后读其文,犹觉其个性赫然活跃于纸上,此则今日无骨气之白话作家所望尘莫及者也。

周作人先生提倡公安,吾从而和之。盖此种文字,不仅有现成风格足为模范,且能标举性灵,甚有实质,不如白话文学招牌之空泛也。常有读者来函,询问语录体作法,兹略举数例,以示梗概,而见当时文体之内容。

此种文体,极近语气,写来甚为轻便,却又能得清新之旨,不入前人板套。以下加点句,便是信口而出处,亦吾所最喜处。《媚幽阁文娱》朱国桢自述一段云:

有程姓也,善数学,持某师某友书至。余曰:莫说,且吃饭去。其人愕然。余曰:我拙人也,秀才时,并不灼龟起课,何则?得佳兆,未必佳,得凶兆,未必凶。且穷儒何处着力?

又如本佳而得凶兆,豫先愁这几日。本凶而得佳兆,日后失望烦恼更甚……《赖古堂尺牍新钞》,周氏三位弟兄眼光极好,选择极精,盖篇篇佳作也。《陈孝游与杨本张》(《结邻集》卷五)曰:

今年叫断舌本,依然臣朔,惊樵乱钓,此地实有之,然无关乃公吃着事。惟有柬逸者曰,将军百战身名烈,毕竟新息壶头,不如少游下泽。益嘲弟以塾师为一场职业,似炊者劳薪,不办作间也逸少则愚矣,却笑诸公草草饭未足则又何也。敬闻之吾兄,求其一解。

《与新登第友人书》(同卷)曰:

前辈有云,高官显位,如着新鞋袜,外面好看,其中有不快活处。我辈处今日而登一第,政大类是。然世人莫不欲着此新鞋袜,非有它也,总是在天地间作穿鞋袜人,亦须从此一过,否则踪迹遍天下,到底是不识好样子鞋袜人。但此新鞋袜,即爱之惜之,不过半载几月尔,过此又有好样子矣。须是穿新的样子,牢定脚跟,依然作旧的受用,此中亦自有快活处也。

此种字面,万古常新,不能磨灭。张萱与区永叔论宋大观初厉行诗禁,宰相何执中以御史李彦章疏,追夺杜甫李白二公官职,语甚淋漓痛快。中一段曰:

余每拊掌,此大晓事宰相,真四公(指李杜秦观黄庭坚)益友也。居常叹恨李杜二公,皆我辈面孔中人,止多拾遗供奉官职耳。当其身何不蚤自免去,成就一个诗人,而身后始幸见夺,嗟亦太晚矣……杜李二公,身前则占断一时,身后则占断万世,令他人不得少有觊觎睥睨于其间。此何等生活,尚欲以拾遗供奉,横附二公赘疣乎?……今人作白话文者,能说此种话,有此种气魄乎?再抄一二篇,以作尺牍模范。古人写尺牍,只是抒心头一意,而雅趣自来。《余怀与李过庐书》曰:

足下选八家文:命弟每集作一序,又命弟作一总序。弟谫陋,其何敢当?昔宋士人置一婢妾,言是蔡太师厨中人。士促命作包子。辞曰,我乃包子局中缕葱丝者。弟但解缕葱丝,不解作包子……白话名为解放,实则不如明人之解放。文章生气,全看性灵解放至何程度。倘能解放至此,落笔成趣,文章有何难做?

佳意之来,拈笔录之纸上,不敲章句,不饰蓠藻,自有其动人处。若丁干学典试江右,以试录序获罪逆阉,百计构隙,必欲至之死法,有密报之者,作短简二行如下:

等死耳。死佞宁死忠乎?搦管之时早知尔尔,又何可向刑余之人求生而羡狱吏之尊耶?

万表与子短简,只有四句,而当时心中雅趣,犹见纸上:

我家世以战功死王事,我身不任兵。晚年添一箭瘢,不亦美乎?

陈子庄《柬张涵月》云:

识得此意,则鸡猪鱼蒜,逢着即吃,生老病死,时至即行。不得此意,则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孝,广成子住空洞万八千年,均是添重公案耳。

此种句法,已甚近白话,如此复杂思想皆放得下来,不必丧其本来面目也。近从刘大杰先生处得读卫泳《枕中秘》,此言人生艺术居养读书法门,极精雅,内吴从先所着《书宪》一章“九之适”段,甚足代表此种自由语法,入妙入神,今人所不能作,抄录于下:

弄风,研露,轻舟,飞阁,山雨来,溪云升,美人分香,高士访竹,鸟幽啼,花冷笑,钓徒带烟水相邀,老衲问偈,奚奴弄柔翰,床头瓮,云边鹤,试茗,扫落叶,趺坐,散步,展古迹,调婴武,乘其兴之所适,无致神情太枯。冯开之太史云,读书太乐则漫,太苦则涩,三复斯言,深得我趣。

此种句注,已与西洋现代文学句法最解放标点最颠倒而语气最逼真之文句无别。

“枕中秘”王路所着《国土谱》末段(十三“委顺”)亦是这样放逸安闲可爱:

老也希得,没也恋名,垂尽也还顾妻孥田宅,此委顺之反也,了此一着,满局全赢。吾为才士鼓掌。吾为才士解颐。

“了此一着,满局全赢”是纯粹白话,其传神达意力量,绝非文言套话所能比拟。文字常得白话灌溉,自然时有清新比兴之辞,否则古来套语若“未窥全豹”、“井蛙语天”,虽皆当日文人信手拈来之妙喻,极为清新,而今已沿用剿袭,失其精彩。及一国文字,只有此等套语陈言,必成为萎弱不堪之势。若最末二句,连用“吾为”二次,亦只是语中自然之势,与《论语》中孔子连赌咒二声“天厌之,天厌之”相同。若卫泳(永叔)所编《古文小品》曾文饶《尤命》篇,自叙一身苦遇,谓“断窒如彘,大不解事,生男如鼠,了不得力”,“制巾不宽则狭,买履非长则短”等句,皆系取之白话常语,自我作古,放入文中,不须作字字有典故文章,而自能传神达意,畅适无比。世人为文,全不知白话好处,乃在此种达意畅适处,写来若私房娓语,毫无腔架,而格外动人也。

此种文体,在明末文人文中真是不少。本篇旨在举例,东抄西摘,美不胜收,若不勒住,终必万言。现姑就中郎尺牍钞录二节以殿其后。盖此文非中郎殿不起来也。《中郎与朱司理书》曰:

下走此行,甚不唐捐,自春徂夏,耳目既奇,良朋复多,触思惊心,大获利益。往犹见得此身与世为碍。近日觉与市井屠清田鹿街谈市语皆同得去。然尚不能合污,亦未免为病,何也?名根未除,犹有好净的意思在于是。誉之为隽人则喜,毁之为小人则怒。与人作清高事则顺,与人作秽鄙事则逆。盖向只见得净不妨秽,魔不碍佛,若今则活将个袁中郎抛入东洋大海,大家浑沦作一团去……《与张幼于书》论“见从己出”曰:

昔老子欲死圣人,庄生讥毁孔子,然至今其书不废。荀卿言性恶,亦得与孟子同传。何者?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不然,粪裹嚼 ,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人家一般。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现成字眼,亦曰骚人。

计骗杜工部,囤札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在而不诗哉。

吾说吾爱文言之白,而恶白话之文。读者至此,亦可与我同意乎。

答周劭论语录体写法语堂顿首,承亢德兄转来手札以语体文如何做法相询,诚能与我共不避开倒车之嫌。语录体初写时或难,写惯便甚易。

弟尝思之,大约“文言中不避俚语,白话中多放之乎”二语可以了之。大体上是文言,却用白话说法,心里头用文言,笔下却比古文自由得多,有白话尽管放进去也。弟窃疑语录体甚宜做文言的“闲谈体”(Familiar style),如用“汝”字便是闲谈体,较用“先生”、“足下”亲密得多,称人“汝”者既自由不拘,被称“汝”者,亦不好意思板道学面孔与汝岂敢也。其意若曰,我此刻想说许多在大庭广众所不敢说的心中的话。汝闲适,读者亦自闲适,于是文章滔滔不绝矣。

但有一事,做语录体,说话虽可放胆,文字却须经济,不可噜哩噜苏。如来函第二段首句是白话,不是语录,可省做“一月来看书写作,觉得语录不甚好做,而学者不谙门径,反易入迷途,恰似五四白话归结于白话四六也”。如此委实简便得多。

袁中郎尺牍极好,且可做语录体模范文,我正思偷闲标点翻印出来。何家书店有此勇气,我便付与发行。中郎先生骨已朽矣,偷他版税,养我妻孥,有何不可。

同类推荐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晨雨集

    晨雨集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吾生张军,少怀天下之志,然英语毁败,高考失利,爱情受挫,志不得张。其情积之于心,发之于外,形诸言语,集之曰《晨雨》。
  • 最后的对话(二)

    最后的对话(二)

    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光,博尔赫斯在布利诺斯艾利斯城市电台中与作家奥斯瓦尔多·费拉里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对谈。这既是博尔赫斯生前后三年的大规模的谈话,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采访、访谈,这是博尔赫斯一生中难得的、两位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博尔赫斯的谈话,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充盈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广博的学识,含义隽永,历久弥新。这百余场对谈,涉及话题繁多:关于身份、文学、哲学、爱情、梦、东方、佛学、旅行、探戈、好莱坞……所有的话语,都萦绕着博尔赫斯的灵性,令所有读者“都将以他的眼光来观察万物,并且或多或少,成为博尔赫斯”。能够拥有博尔赫斯,能够阅读他、走进他的智慧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幸运。本书中文版的引入,让我们有机会来走近博尔赫斯本人,走近他终身奉献和驱策的拉美文学。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热门推荐
  • 我是尸王

    我是尸王

    本为普通人的我,被卷入一个生与死的旋涡,诡异赶尸人,变态女医生,疯狂盗墓者,所有的一切都朝着某个东西发展着…………
  • 易烊千玺:初夏我们相遇

    易烊千玺:初夏我们相遇

    一段回忆,插着两个人的时光;一片花海,许下了一生的承诺;一句话,成了彼此最宝贵的对方;一个守护,却成了双方不可逃脱的誓言。
  • 爱是不能忘记

    爱是不能忘记

    爱情的世界充满勇气,带着勇气向着所畏惧的人冲锋。爱情的世界充满荣光,带着荣光向着所害怕的人开炮。
  • 原谅我不敢说爱你

    原谅我不敢说爱你

    她从小被他从孤儿院收养,原因是她长得像他的未婚妻。他不露痕迹地宠她,护她,只为了一个承诺。她是他名义上的义妹,本只是对他收养自己的感激和尊敬,却在不知不觉中让感情变了质。。。。。。在她终于决定要离开他的时候,却知道,他竟是自己的姐夫!
  • 哥哥别试探我

    哥哥别试探我

    一个雨夜的偶遇,一次命运的转折,一个特殊的女孩,一个善变的男孩。谢谢你在我身旁,不要试探我对你的爱,因为它深不见底。
  • 气颠江湖

    气颠江湖

    书友群:781883526不染尘嚣,隐逸逍遥。世间皆浊,唯我独清。文武双全,鬼神皆敬。开脉为习武之人的天赋,气力则为习武之人的修为。开脉为基,三脉齐开及以下为平凡,五脉齐开为一般,六脉齐开为稀有,七脉齐开为罕见,八脉齐开为极品。
  • 重生毒妃娇又甜

    重生毒妃娇又甜

    凄凉惨死后,苏洛才知道身边谁是人,谁是鬼!重活一世,她发誓绝不放过那对狗男女,顺带抱紧前夫大腿。可说好的协议夫妻,不近女色呢?----某世子每日必三省:夫人在哪里?夫人今天有没有更爱我?夫人什么时候才跟我造娃娃?“世子,夫人今天生气,摔了一对镯子!”“带夫人去库房,让她摔到高兴为止!”“世子,夫人今天又闯祸了!”“谁敢惹她?”“是太子殿下!“某世子沉吟少顷:“哦,那便翻了这天,看谁还敢惹她!”
  • 嗜血女王佣兵大小姐

    嗜血女王佣兵大小姐

    她,佣兵之王——魅影修罗。冷漠无情,杀人如麻,狠辣果断。爱人背叛致死。一朝穿越成为凤家废物大小姐——凤雪舞。废物?笑话,当她华丽归来时,震惊整个幻月大陆。她就是全能女王。她的规则:辱我,千百倍还之。逆我者烛影风残,顺我者百寿年安,仇我者情断义绝,恩我者三辈鼎盛。汝不容吾,吾便力斩之!倘若苍天不容我,我便力斩苍天!谁与之并肩傲视苍穹,携手度三生!
  • 清时书

    清时书

    “皇上,该上朝了。”国师大人清雅一笑。“国师,本帝,本帝腰疼!”某没节操的女人。“那就让大臣们都站在寝宫外上朝。”国师大人笑得一脸温柔。“本帝这就去!”某个女人苦哈哈地上朝去了。国师大人摸摸下巴,神秘地笑,看来自己还不够努力,某人居然还能爬起来······
  • 乔生南国

    乔生南国

    一眼万年。自从十五岁那年遇见顾南国,陈安乔如同着了魔,其他人再也入不了她的法眼。然而,命运车轮飞速旋转,生活陡起波澜——随着一件陈年往事浮出水面,故事的发展终究脱离了她想像的轨道......他们的人生交集在生育政策执行得最严苛的那段时光里,注定了整个故事充满了悲欢离合。(故事情节有虚构之处,请勿对号入座。作者有五本完结小说,从不烂尾,想知道故事结局的亲赶快入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