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6200000072

第72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12)

文秀等所控,亦不尽系汉人。文秀之未婚妻,即为回人带去窝藏,并杀其妻父,但为署知县嗣代府事之知州恒文所用之家丁名黄溃者为之,并经惨杀其家多命。溯其起衅原因,则缘道光二十五年四月间,有已经歼毙之陕省回匪马大等,在保山板桥地方唱曲讥笑汉民,被逐起衅。汉回互相纠众,仇杀焚掠,经永昌文武带兵往拿。回匪率众拒战,戕害大小营员及兵练多人。各处汉村回塞,彼此互烧。其烧毙杀毙之人,事隔数年,难以追查确数等语。此唱曲,必是山歌。南方山歌,原有专练相骂歌无数,彼此以歌词多而恶毒,层出不穷为胜。若在惯用械斗之处,必为启衅之一大原因。至其助乱壮胆之资,则又有紧皮药,服之刀砍不进,枪打不透,此似即义和拳等方法。今之大刀会、小刀会,亦多有此语。昔之小说所谓金钟罩、铁布衫等法,似亦其类。

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告病去滇。明年,金田事起,朝廷不暇多问边远事,不成兵祸者不见官书。而于咸丰三年六月,东川府属回起事,总督吴文镕带兵出省剿办,报迭有斩馘,其首匪马二花仍不获。至九月,滇督已易罗绕典,匪尚据东川之翠云寺、小雪山。护总兵王国才奉檄穷剿,擒获马二花及余匪,安插难回一万三千余人,东川、寻甸始平。具见国史馆罗绕典、吴振棫等传。可知回变历年未息。是时中原骚乱,邻滇之黔、桂两省亦群盗纵横。滇省内又有猓夷、囗夷等出掠。朝廷以全力御太平军,远省之兵事饷事,听省自为计。大吏坐困无术,则听将领料民为兵,就地征饷。骄将悍弁,所以对地方者益不可问,五年而杜文秀起迤西之蒙化厅矣。

文秀之起,官书皆甚隔膜。至后专到剿迤西时,始揭其名。同治十一年克大理时,滇督刘岳昭、滇抚岑毓英奏捷疏中言:“杜逆倡乱,历十八载”,则自其年上推十八年,知为咸丰五年也。又同治七年,毓英始擢巡抚,疏陈军事,首言“杜文秀窃踞迤西十有三载,根深蒂固”。自其年上推十三年,乃系咸丰六年。盖五年起事,六年而踞有迤西也。《东华录》于咸丰五六年间,屡言汉回互斗滋事;又言回民抗粮,朝廷与疆吏皆存一敷衍之见。疆吏讳重为轻,朝廷不求甚解。当时总督为恒春,出省剿贵州苗;巡抚为舒兴阿,其奏报谕旨,有如儿戏。如六年五月甲戌(十八日),舒兴阿奏:“楚雄回匪,迭受惩创,剿抚兼施,尚易得手。惟[唯]寻甸悍匪,理喻不从,地方多被扰害,现已飞调昭通、开化各镇兵,相机剿办。”得旨:“寻甸岂不能剿抚兼施?若必期剿洗殆尽,焉有多兵?但不可迁就了事也。”此盖以寻甸属迤东道,逼近川、黔,为省城通内地之后路,不能抛弃;楚雄虽已在大理之东,距省不远,然尚属迤西道辖,意将置之度外,以一抚字掩饰了事。而谕旨,则并不责其兵取迤东矣。是时滇事,朝廷与疆吏互相粉饰,究其实状,乃从旁见侧出之文,略知咸丰六年乱象。刘岳昭等同治十一年折,有追叙文云:“咸丰六年,提臣文祥调川军助剿,克红崖,围宾居,而东西各回围省,退兵还援,则弥渡、云县失矣。”宾居塞在宾川州,红崖当即宾川州之赤石崖,与赵州之白崖为对。弥渡镇在赵州,云县即大理之云南县。据此,知大理初陷,提督尚调邻省兵赴剿。宾川、赵州、云南,皆大理所属州县,而省城于是被围,遂加陷数地。又《史稿·忠义·谈树琪传》:“咸丰六年,以知府候补云南。先是,云南各郡县汉回相杀,回人据大理诸州县。树琪至滇境闻变,遣家属还,间道至省城。次日,城门昼闭。……初,树琪以部郎出守贵州,苗匪乱,办贼有声。……大吏率遣树琪及副将谢周绮防堵碧鸡关。关去城三十里。……树琪旋遇害。时六月二十六日,距至云南仅七十余日。”是即六年省城被围事,而大理则早被回据。树琪于抵滇境时已闻之,必是春间之事。《东华录》于六月十六日辛丑谕,据滇抚舒兴阿有“回匪勾结日众,现饬分股剿办”一折。又另片奏“汉回仇斗,势难姑息,拟次第查办”等诏。八月初二日丙戌,又奏西路剿匪获胜,及剿办海口回匪各一折,并不言省城被围。朝廷亦方饬滇督恒春由黔回滇,仍令其酌度情形,先其所急。初九日癸巳谕,本日侍郎何彤云奏滇省回匪滋事情形,略言:“当汉回互斗之初,自应持平办理;迨至因焚杀而戕官,回已叛逆,汉无此事,地方官力持并剿之议,又尽撤各乡团练,而转募回匪守城。现在迤东、迤西各属,回势燎原。海口、碧鸡等处,逼近省垣,回皆屯踞,非大加惩创,不能使之畏威敛迹。”并保前任知府彭崧毓及在籍侍郎黄琮、御史窦垿、总兵周凤岐等,办团练佐兵力;劾从前纵回袒回诸员,责令恒春、舒兴阿查照商办;并询恒春能否回滇。旋又谕恒春奏贵州剿办吃紧,未便折回,唯为滇请兵请饷,朝廷亦无如何,唯饬四川助兵二千,筹拨三四万金,往资接济而已。九月十九日癸酉谕,乃由恒春奏澄江、临安两府几无完区,海口未能获胜,姚州未复,浪穹失守,大理被焚,开化滋扰等语。于是三迤皆匪区,滇乱不可复掩。诏恒春回滇督剿,而舒兴阿仍奏回方求抚。十二月十五日戊戌,又以恒春奏,迤西大理、永昌,迤东开化、广南,回仍猖獗,责舒兴阿前奏难信。二十四日丁未又谕,有人奏滇回猖獗,总由官意专主抚,致堕术中,大理绅民赴省请剿,舒兴阿置若罔闻,现患怔忡,任信门丁、巡捕,表里为奸,着恒春查奏。七年正月,恒春奏回省调度,依违剿抚之间。谕旨责令出省剿办,恒春覆奏在省可以兼顾,不敢出省。舒兴阿旋乞病回京,回又逼省垣。六月初一日夜,恒春与妻博禹特氏在署皆自缢,乃调前曾任滇抚之川督吴振棫督滇。

同类推荐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大汉将门泪

    大汉将门泪

    一个普普通通的灭门惨案,却暗流涌动着阴谋。一个逍遥吃喝的公子哥,手中掌握着令人闻风丧胆的刺客联盟。一个拥有宠女狂魔的千金,获得毒医巫术。李枫:“匈奴北侵,众人皆恐,一步入天象,携白衣军三千,杀敌数万,天下震动。”晨曦:“施巫术,拘神魄,二步入陆地神仙,救人无数,百姓敬爱。”白岚:“敬兄弟,护爱人,三步携雷火二神破天地”本没有交集的三人相遇后,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如何一步步去揭开那惊天阴谋。
  • 巾帼夫婿

    巾帼夫婿

    作为堂堂男子汉,我居然吃起了软饭?虽然我不情愿,可医生说我胃不好,只能吃软饭,这是一个吃软饭的故事……
  • 极品逆臣

    极品逆臣

    他本是黑拳高手,却穿越附身在一纨绔子弟身上。且看他在花天酒地中操纵明朝历史,更是用绝世拳法打下万里江山。
  • “三次跨越” 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次跨越” 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面梳理陈独秀早期思想的“三次跨越”(从传统知识分子,经信奉康有为、梁启超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到选择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带你了解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
热门推荐
  • 神之呢喃

    神之呢喃

    意外继承巨额财产的托特,发现舅舅留下的金丝笼,之后离奇的事件层出不穷。金丝笼到底是上天的礼物还是恶魔的诱惑……
  • 高甜少女的恋爱史

    高甜少女的恋爱史

    因为一个意外,从小救了冷少轩的馨馨,被他宠到大,情敌出现
  • 直播相声闯大清

    直播相声闯大清

    肃小六,一个曲艺学校毕业的无业相声演员,带着他的直播间和观众,穿越到相声萌生的清朝末年,凭借他“说学逗唱”的本事,和满腹的相声段子,把庙堂和江湖都变成他的相声园子,开启了一段笑语连珠的逗哏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锁灵诡谈

    锁灵诡谈

    一场离奇的遭遇,我和我的死党遗落在一个奇怪的城镇,令人肝胆发寒的噬人灵虫,吞人魂魄的藤蔓,没有影子的人的指引,当所有的事情看似结束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夕月雪姬

    夕月雪姬

    她说:吸血鬼的一生如此漫长,我即便再坚强也还是想要找个人陪陪,不愿孤独终老呢......我不希冀他时时刻刻伴在我身边,爱我爱得死去活来,我只求他真心待我,不要骗我,在我偶尔脆弱的时候能站在我身边足矣......你也会为我感到开心吧。吸血鬼骑士同人1V1结局不是全部走动画剧情,非玛丽苏、小白文,不是万能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瞳传说

    邪瞳传说

    一夜的失落,造就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少年。从天才的神坛跌落,从此便被人打上了“废物”的标签。在冷落声中,被家族彻底的放弃。流落到了一个边陲小镇村。然而这样的遗忘,却带给了少年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奇幻的眼瞳世界,用双眸主宰沉浮!
  •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下册)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下册)

    南怀瑾先生常谓:立国之本是文化。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万载,文化渊远流长,在新世纪到来之初,世界瞬息万变,炎黄子孙又该何去何从?本书为南怀瑾先生于廿一世纪初应各方邀请之讲课记录,内容涉及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除凸显众所关心之话题,更望能唤起读者对文化教育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