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000000008

第8章 登上中国政治舞台(2)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段祺瑞面对派系林立的局面,他坚决坚持来用武力手段统一全国。为此,1918年他动用了直系精锐部队(主要是吴佩孚军)去湖南与湘、粤、桂军战,以为这样既可保存皖系实力,又使直系主力远征西南,两败倶伤,他便可坐收渔利。

1918年2月2日,吴佩孚奉段氏北洋政府命令,率军入湘,对湘、粤、桂联军作战,而其所部主帅曹锟则在此次“拔湘之役”中,从2月6日抵汉口起即“逗留汉口,每日招妓数十,饮酒打牌,并纳名妓花宝宝为妾”,用“侵挪军饷12万元,运动选举副总统”。奉张亦垂涎副座而“投入段派与西南各省及冯总统战争之漩涡”。3日,他受段指使,通电指责直系主和派李纯“身膺节钺,首倡调和,长彼凶锋,怠我士气”。15日,张敬尧奉段指使率第七师尾随吴师南下,亦抵汉口。2月5日,段祺瑞令北洋政府以明令任命吴佩孚署中央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率第三师及三个混成旅于26日抵蒲圻,作分兵三路进攻岳州的准备,其部署是:以第三师为主力,第二、第三两混成旅沿武岳铁路攻击联军正面,以第一混成旅王承斌部由嘉鱼;经太平口、鼓花洲(今谷花洲)沿江岸攻击联军侧翼;以第六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攻击羊楼洞,并于3月11日,一举攻占了这一通往武昌的咽喉要道,突破了西南联军第一道防线。

3月12日,吴佩孚亲率第六混成旅向联军第二道防线云溪发起攻击。守军是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第一混成旅和湘军一个团的兵力,吴于15日即占领云溪。16日,吴下令对岳州发起总攻,他以5万兵力攻击西南联军9万之众。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消极防堵,互不相援,吴部于18日进占岳阳,完全控制了湖南。湘、粤、桂联军内讧,弃城南逃。

岳阳失守,联军节节败退,一泻千里,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吴佩孚乘胜追击,率部猛进,分路夹击,夺取衡阳,“常胜将军”由此得名。联军退至长沙,总司令谭浩明束手无策,在其所召集之团以上军事会议上,联军互推战败责任,乱作一团,谭氏出布告道:“岳阳小挫,军事之常,本帅坐镇,自有主张。安居乐业,勿稍惊慌。”而第二天,这位总司令便弃守长沙,逃往桂林去了。

谭氏出走,联军瓦解,败局不可收拾。湘军集结粤桂边境,谭延阊派张其键返湘观察形势并联合吴佩孚以求生路。

26日,吴氏率第三师未经战阵,未失一兵一卒,大队浩浩荡荡进入长沙。而皖系大将张敬尧在几经败阵之后亦赶到长沙,声称与吴师“会师长江”,“平定川、粤”,做得利之渔翁。

吴佩孚在湘取得大胜,使段祺瑞不可一世。27日,冯为战局所迫,请主战派头目段氏复职,上任伊始,段即任命嫡系张敬尧为湖南督军,且在虚任省长谭延闾接任前(明知谭不可能就职)由张兼任,同时命令吴氏率部南下,向湘南及两广进军,为皖系打天下。

与此同时,段下令“查办冯玉祥。但遭全体官兵一致抗议,声明:宁与旅长同死,不愿任其独去,否则请将全旅官兵九千五百五十三人一律枪毙,以谢天下”。

段氏损人利己的举措,引起了吴氏行动方向的改变。他以为凭“战功”湘督一席稳操在手,可是,督军与地盘联系在一起,它关系到势力的消长。段氏清楚,吴佩孚若得手湖南,再向前推进,直系曹、吴就兼有湘、鄂、豫、直四省地盘,声势越发不可遏止而将无敌于天下,故深深地感到:动用直军赴湘作战为本系扩张势力,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号称“常胜将军”的直系后起之秀吴佩孚无意中引起派系意识强烈的段氏极大的疑惧,所以,段氏急令嫡系张敬尧率领四倍于吴氏的兵力(加上原驻湘范国璋师、李奎元师和田树勋师)以援吴为名随吴入湘,以监视和争功,并借机扩张皖系实力和地盘。

吴佩孚见到段祺瑞厚集兵力,任命湘省督军兼省长,实在咄咄逼人,无异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为自己和本系的利益和命运计,决定“不可再战”、“罢战主和”并“撤防北归”。

4月初,段祺瑞在得意忘形和恐惧吴氏之余,实无退路,制订了下一步“武力统一”西南的方针:“定湘援龙(济光),同时并举”;“用湖南作制服两广的基础,用四川作制服滇黔的基础”,一面“虚攻衡、宝,以掣敌势”;“一面阳出郴州援粤,阴由闽急攻潮惠,奇兵制胜”。限一个月定湖南,三个月平两广,半年统一全国,端赖此举。按照这一计划,吴佩孚将奉命攻中路,由长沙经湘潭向衡山、衡阳前进。

西南联军在岳阳、长沙失守后,决定“暂取守势”,退驻衡山、永州(今零陵)一线,而其主帅谭浩明已率先撤回广州了。所以,24日,吴佩孚又未费一枪一弹而占衡阳,但不再前进一步。

此时,广东军政府因战败而自乱,声言承认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为“合法”,向直系大送“秋波”。湘军总司令谭延闾公开声称吴佩孚“罢战”是“出于公心”。“愤于段氏专横,欲结西南,以期促进和平,协谋国事,情意恳切”。

在这种形势下,5月4日,西南军政府改组,达到了驱逐孙中山的政治目的,孙中山通电辞职,愤懑地说:“南与北如一丘之貉。”似已认识到直系吴佩孚与桂系陆荣廷谋妥协旨在倒皖、抗日和反孙,但却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对付办法。

5月25日,南方滇系头目唐继尧、桂系头目陆荣廷捧出旧官僚岑春煊为军政府主席总裁,排斥孙中山。岑初上台,秉承滇、桂系的意愿,对直系吴佩孚求和心理更加迫切,正可通过吴佩孚联曹(锟)联张(作霖)而倒安福,共谋一项解决南北问题办法。岑氏派出代表赴衡与吴谈判,其结果是:“第一,请公(岑)与萁(唐继尧)、干(陆荣廷)两公连结西南诸帅为一团体,彼(吴)将连结张(作霖)、曹(锟)、王(占元)、陈(光远)为一团体;第二,此两团体互商解决时局办法;第三,发表及实行办法。”

吴佩孚对自己过湖北、下湖南的“赫赫战功”感到得意,对战胜后的形势估计十分乐观,对自己所获得的社会“名誉”非常自豪,说“是役为隋唐时裴元庆之走马取金提焉”,惟独对段氏不满,并以师久战疲为借口不愿再负弩前驱而为他人争地盘卖死力了。这位“平南”主战场上的指挥官的动向,引起段氏的极大注意,不得不玩弄笼络骗术。

4月4日,段祺瑞特授曹锟勋一位,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吴佩孚勋二位,二等大绶宝光嘉禾章,曹感到“段恩非浅”,而吴则不为所动。

13日,吴佩孚电告北洋政府:衡州、永州等地,山峰奇险,道路曲折,易守难攻,较之长岳,战略大相悬殊。现正密遣军探,随同乡导,进一步审观地形,俾得熟悉地理,再行前进,免生阻碍。这实际上是托词不前,是“罢战主和”的某种“试探”或“信号”。

22日,坐立不安的段祺瑞以北洋政府名义,特任曹锟为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这一高官,直辖四省兼直督,在民国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是非皖系的“特任级”(其次是简任、荐任、委任级)官制。段氏认为拉住曹锟即能稳定吴佩孚,替曹氏铸了一颗银质狮纽大印,其重量超过一公斤。曹锟在名位上得到了某种满足,便挥旆北返回津坐催军饷和运动“副座”去了。

段祺瑞因吴佩孚在衡阳不再前进一步,于5月27日,特派徐树铮亲赴衡游说。徐强调数点:要维护“北洋袍泽”、“北洋一家”,不要干亲痛仇快之事;段、曹关系非同一般,应予献身;应以“大局为重”,切勿“功亏一篑”。吴答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相敷衍,而徐则贿以巨款相笼络,并吟诗奉承吴氏:

吴公爱民如爱军,与爱赤子同殷勤;

吴公治军如治民,情感信藉由天真;

在军整暇不自逸,雍容雅度尤无匹。

29日,曹锟擅自离汉返津,以守直隶根本地盘,此时张怀芝亦回山东,而南军初败,并无反攻力量,所以南北战争事实上已成停战议和之局。

6月1日,徐树铮从南方游说吴佩孚“胜利”返京。向段氏再献“笼络吴佩孚,分化直系”策略。3日,段采徐意,以北洋政府名义,特授吴佩孚为“孚威将军”衔。这又是“特任级”头衔,在北洋政府的官制上与督军平行。地方或中央实力派加此官阶头衔,等于后补督军,堪称“破格提拔”。这与一般督军下台后始授予“将军”衔不同,他是以一师长职跃升为将军的,是少见的“平步青云”。但段始终不派本系劲旅魏宗瀚师南下,他借“平南”使异己两败俱伤的目的昭然若揭。

吴佩孚是北军将领中有“死战精神”的悍将。他现在宣布退出南北战争并与南军携手,“言人之不敢言”,“谏人之不敢谏”,尊重民意,拥护法统,主张共和,高唱爱国,倒皖反日,颇能左右时局,无疑是对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最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日本在欧战后卷土重来的英美势力的压力下也正在改变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采取“与列国行动一致”,表面“希望中国统一”的政策。但直系头目曹锟,由前方返直驻津后,受皖系官僚、政客、军人包围、利用和愚弄。他们纷纷力劝曹氏继续主战,并严令吴师进兵广东,仍以副总统为交换条件。徐树铮还特意拉进张作霖,一道向曹疏通。6月17日,徐树铮给曹锟介弟曹锐的密电声称:“三哥事(指曹锟副座),芝揆(段祺瑞)极所赞助,即嘱弟转知各同人分头进行。奉省本有接洽,弟暂无须前往。三哥勋誉在人耳目,谅易得当也。”19日,曹锟受皖系所指使,在津召开督军团会议,会议结果一致主战。曹氏本意应当与吴一致,主张讲和,但此时“副座”的诱惑力使他又“模棱两可”了。

20日,冯国璋受皖段组织的督军团会议压力,令吴佩孚为援粤军副总司令(张怀芝为总司令),进攻广东。但此时的段祺瑞已预感到吴佩孚决不服从,“南方之必不可平,乃省其用兵之费,组织新国会,另选总统,为根本倒冯之计划”。而冯国璋亦恐段当选总统,便以南北战争推之于段的手法,以及密令吴佩孚通电罢战主和的计划,挫败段氏阴谋。

吴佩孚前线罢战主和,倒戈相向,还得力于其高级幕僚张其锽的一手策划。张于1918年初入吴幕,运筹帷幄。张与湘军总司令谭延闾是甲辰科同年进士,以“才气纵横”在谭军幕下任军务委员、南武军统领,是谭的副手。他还是湘绅聂云台的妹倩,而聂母则是近代军人的鼻祖曾国藩的女儿。张自命得曾国藩的衣钵,他人亦目为近代词章之土,外号“张半仙”。张氏以谭延闿南军代表资格作吴氏座上客,认为吴是北军中“气吞河岳”的人物。他朝夕与吴畅谈兵略,每以曾国藩、胡林翼治湘军为圭臬,极力献策,力陈“为全国利益计,应重建地方和平”。他说清了湖南问题是南北问题的中心,而谭、吴修好与结合则是解决南北问题与安定全国时局的关键。如果相反,吴将军以“征服者”姿态高压湘人,可用得上《史记》中《项羽本纪》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劝吴要以友好合作的方式延揽湘绅、湘军、湘民,约束所部士兵,则湘人必翕然而归。吴听后,肃然起敬,恨相见太晚。吴在发表“罢战主和”叛逆性通电的同时,申明军纪如下:

(1)各军对于防线勤务,不得稍懈,并不得托故请假,如有借词规避等事,照军法治之;

(2)军队驻防之地,应用各物,皆须出钱购买,不得扰及民间一草一木,违者处以军法;

(3)对于本军防守地点之人民。固宜竭力保护,即防线以外,遇有危险发生,亦宜加以援助;

(4)遇有匪类,扰乱治安,危及生命,一律奋勇扫除,不得瞻顾退却,违者以临阵脱逃论;

(5)军队驻防之地,各军对商民,不得有赊欠挪借情事,如士兵负有债项,须从速偿还,倘有强赊硬欠等事,一经发觉,军法从事;

(6)本军驻防地点,每日由本部派遣人员随时随地秘查外,并责成各团营长官,妥维军纪,以保声誉。

根据其他记载和时人评论,吴部军纪良好,以上六项得到严格执行。“吴氏在衡,不惟民皆爱戴,即与南军亦划界相守,情谊信笃”。“吴军驻屯衡阳,剿匪保民,功绩昭然。张敬尧则任意妄为,动拂舆情。湘民屡请以吴督湘,而政府厄于皖系,未能允准”。吴部“兵夙尚风纪,对于民间秋毫无犯,是以颂声载道”。

衡阳的绅士、民众,对吴氏其人其事早已“如雷贯耳”。而吴氏开府衡阳,颇能“礼贤下士”、“广收民心”。其时,南方的护法军各部军纪不好,一败涂地,粤、桂几无可战之兵。惟湖南谭、赵的部队尚能为“护法”奋力。

在此情况下,吴师驻衡,对西南来说,无异利刃插入中原,完全控制了湖南,使西南不战自乱。孙中山先于1918年辞职,赴沪潜心着述,宣扬三民主义。而西南军人、政客原以为吴佩孚将乘胜南指,一举荡平两广。然而,吴佩孚按兵不动,在湘与谭、赵和平共处了近两年时间,从而造成南北均不敢乱动干戈的局面。吴部倘若真的大举南下,是福是祸,将是一种新的局面了。

曹锟虽曾鼓动吴继续“冲锋陷阵,你得争先,别落人后,给咱们争气”。但曹锟是受“副座”的诱惑力而主战;而吴佩孚则是出于爱国心诚和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而主和的。曹不愿亲自出马是让张怀芝去打头阵,但张是借吴氏“声誉”而出征的。吴主和,张亦不战。《申报》评述吴氏“罢战主和”列举六项原因:

(1)吴军欠饷过久,士卒人人怨望,一旦酿出意外,则堕军纪而丧令誉,殊为不值;

(2)军械子弹有消耗而无增益,用武无地,士气亦日趋消沉,若再稽迟年月,势必举全军锐气荡然无存;

(3)湘军驱张念切,徒以吴师实力与情谊之关系,遂隐忍不肯轻发。乃张敬尧不以为德,反处处防闲猜忌,恩将仇报,尤令吴灰心;

(4)湘军驱张运动已届准备成熟之时,一旦爆发,则吴氏置身其实,殊难取适宜之态度;

(5)湘军急于驱张,自希望吴师之速退。吴师与此撤去,一方面博得南军之好感,一方面借释对张之宿怨;且该军去而南军发动,尤可证明其军事保障衡岳,维持和平之功;

(6)湘军此次发难,虽欲直接间接借重于吴师,然固始终抱定一自决主旨。此后决不肯再将军民政权交付外省人之手。吴氏勘破此点,故于湘省尤无留恋之必要。

但主要原因尚不在这些。而是段祺瑞、徐树铮操纵中央政权,祸国殃民,引起全国反对,也引起吴氏反对。段、徐的政治与军事目的,是以武力追求皇帝式总统。为此,他们大为失策地动用直系精锐部队出征湖南,“驱虎斗狼”,自己则坐观成败,以消耗直系主力——驱使它孤军深入,陷于绝境,借此消灭异己势力。吴氏悟出此点,不图虚声——“援粤军副司令”,而讲实利——反戈一击,以取皖系而自代之。

另一方面,吴佩孚“罢战主和”又充满爱国思想。他认为,欧战后,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反对日本侵华亡我之心的不断升级。皖系、安福系热衷于内战而不整顿国家和地方军队,这种举动,决不能御外侮、保主权、安国本。所以他在前线罢战主和,正是铲除卖国求荣的皖系及其整军御侮的开端,政治目的“遂其军事上之布置耳”。此点从他撤防北归途中将土一路上高声齐唱他自撰的——日后洛阳练兵的军歌——《满江红》词牌写的《登蓬莱阁》歌,得到了有力地证实,歌词是: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同类推荐
  • 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

    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

    本书介绍了目前各大媒体聚焦度最为集中的分众传媒及其年轻总裁江南春。对于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户外广告媒体商和它的领军人物,本书一方面以分众传媒的建立、成长与发展为时间推移的主线,另一方面又将江南春个人的创业经历穿插其中,娓娓道来的不仅只是分众传媒的发家历程,也并非江南春的成长传记,而是将二者凝结在无形的时间与空间的叙事当中。
  • 开国十少将

    开国十少将

    本书收入王诚汉、朱云谦、萧全夫、张至秀、傅传作等十位少将,介绍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无岸剑帝

    无岸剑帝

    师尊之陨,有我复仇。最强大帝转世,却忘记前世……
  • 异能天神

    异能天神

    能力代表的是责任,而不是高人一等地位,假如有人想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当那高高在上的神,假如这个神想要用暴力统治这个世界,那么,我就算是死,也要把他从神位上拉下来!------林愈
  • 盗墓阴阳录之戮野王宫

    盗墓阴阳录之戮野王宫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一次回乡省亲时,无意中被卷入了一场离奇的事件中。随着事件的升级,一桩桩诡异的现象接踵而至——家人失踪,身体开始莫名奇妙地发生变化……
  • 医代枭雄

    医代枭雄

    医生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当中医衰败、西医昌盛之时。秦枫,为了一纸婚约来到燕京。征服冰山美女,推倒性感尤物,调戏富家千金,授业邻家女孩——人太出众往往都是遭人妒忌的,于是,一个个阴谋诡计浮出水面。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却是波涛汹涌。华夏中医能否登上世界殿堂?且看少年如何力挽狂澜,用手中银针、心中信仰,成就医代枭雄!
  • 亲密的敌人

    亲密的敌人

    本书是一本心灵自助手册,该内容以作者盖伊?芬利的内在生活体验作为基础,重点讲述了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理念。书中所提出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它让我们意识到,隐匿在生活困扰背后的敌人并不是你所认为的某些人,某些事。敌人并不存在于身外,而是存在于当下你的内心之中。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心理学名词,对心理状态的描述充满了新意,作者的最终目的,并非只是揭露真相,而是实实在在地教给人们战胜虚假本性的方法,使人们最终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发现更高层次的自我,获得连绵永续的幸福。好好把握本书的理念,大胆将其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敞开心扉接受这些理念,你将最终获得天地之间最强大的能量。
  • 三国个性

    三国个性

    当不平凡出现在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爱还能否继续呢?
  • 挽救影视世界

    挽救影视世界

    《英雄》中的无名死了,悲剧!《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失身了,悲剧!《仙剑奇侠传》中的赵灵儿和林月如死了,大悲剧!且看两世为人的秦云在得到欢乐系统后,纵横影视世界,挽救诸多的悲剧,让天下不在有悲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尽灾厄

    无尽灾厄

    平静的世界忽然变得狰狞,死亡触手可及。原来那么多的恐怖故事,都是真的,要如何才能在这危险的世界里存活,如何在这无限的绝望中看到光芒。
  • 抑郁的同时也被温暖

    抑郁的同时也被温暖

    这个作品我一共会分为两个部分,温暖;抑郁,想要让各位不再忽略身边的轻度抑郁症患者。也有点私心,因为我也是一位半抑郁症患者,想遍过许多故事温暖那些抑郁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