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尤其是成功人士。人生计划是你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人生信条是你一生的原则和标准。所以,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以始为终的性格,只有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半途而废,不管艰难困苦,一如既往地向前迈进,才能真正获得成功的青睐。可以说,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归功于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计划以始为终的性格。
74.自己的人生使命不要忘记
成功人士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外之物和内在力量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你心烦意乱、茫无所从时,请找个僻静不受干扰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做一段心灵之旅。
人生的最终期许,可以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间接触及影响圈的核心部分。从此时此刻起,一举一动,一切价值标准,都必须以人生的最终使命为依托;也就是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来决定一切。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把人生使命谨记在心,每一天都要朝此迈进,不敢有丝毫违背。
确认使命也意味着,着手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对目前所处的状况了解得更透彻,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不致误人歧途,白费工夫。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仍然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墙,为时已晚。因此,人们也许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很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上至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头小民、凡夫俗子,无人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或更高的事业地位与声誉,可是名利往往蒙蔽良知,成功每每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远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就像建筑,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须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细节。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假使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设计蓝图代表远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创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要想经营成功,必须先确定产品或服务可达到的营运目标,然后综合资金、研究发展、生产作业、行销、人事、厂房设备等方面资源,朝远景努力前进。许多企业都败在事先规划不周,以致资金不足,或对市场认识不清上。
先构思而后行动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预备讲稿;做衣服,要先设计款式。明白这个道理,把订定使命看得与行为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因就会日渐扩大。
不过,“使命”不见得都是有意识的产物。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只知遵循家庭、社会或环境所赋予的使命前进。这类使命多半出于个人主观好恶,不符合客观原则。它之所以被接受,乃由于有些人依赖心过重,深怕不顺从别人的要求便会失去爱,因而必须靠别人来肯定自我价值。
人生使命须以终为始,以终为始时始终如一的执行,是以自我领导的原则为基础的,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则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管理是在成功的阶梯上努力往上爬,领导则指出所爬阶梯是否靠在正确的墙上。
要理解两者的区别不难。想象一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处,巡视全貌。
尤其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比以往更显得重要。我们需要方针,需要指挥。面对纷扰不已的世界,谁也难以预料未来的发展,这时唯有依靠自己的判断行事。而使命--也就是心中的罗盘--能使你判断正确。
成功--甚至可说求生存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努力是否得法。因此对各行各业而言,领导都重于管理。
企业方面,市场瞬息万变,领导者必须不断密切注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以使企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所以说,到任何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
75.改变既有的成见
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承袭了许多来自他人的“人生信条”,也就是价值观与其他方面的制约。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得改写这些信条,或者改变既有的成见。
埃及前总统萨达特曾写过一本自传,讲述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改写人生信条的故事。萨达特是在仇恨以色列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来调动民众的意志。这个信条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浓厚的民族主义,但它也是愚蠢的,忽视了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事实。萨达特也知道这一点。
于是,萨达特决心改写自己的人生信条。因为参与推翻法鲁克国王,他被关进了监牢。在那里,他学会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反躬自省,改造自我。
当终于成为埃及总统时,他改变了自己对以色列的态度。他访问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会,开启世界历史上最勇于突破先例的和平运动,而这一大胆的行为最终产生了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利用他的独立意识、想象力和良知进行自我领导,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当我们承袭的“人生信条”有违我们的生活目标时,我们能够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新的信条,它将更为符合我们内在的价值观。
人人都可以排除外来不合宜的价值观与其他制约,由此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与方向和对生命的责任心,来改写人生信条,让自已的人生真正符合自己的意愿。于是,日常生活一旦出现困难,你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应对之道。
凡是心中秉持恒久不变真理的人,才能屹立于动荡的环境中。因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我、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确立个人使命之后,我们就不必借助成见或偏见来面对变局,如此一来,便能保持安全感。世界变动太快,许多人难以适应,因而选择了退缩与放弃,其实人生不必如此消极。弗兰克尔在纳粹死亡集中营中,不仅觉悟到积极主动的真谛,还体会到生命意义的重要。后来他提倡一种“标记疗法”,基本理论便是:许多心理与情绪疾病事实上只是失落感、空虚感在作祟。标记疗法可以协助病人找回生命的意义与使命,以消除内心的空虚。
这样你的人生信条应该是完美的,因为你把你要做的一切都包含于其中了。
76.谨记自己的人生追求
在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里,当下正在热卖的《拯救乳房》的作者毕淑敏正在演讲。从她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实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她当众把这个纸条念出来了,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她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你们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可能是毕淑敏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在以前,她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她相信了。她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她接着又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身的决心?”
那一天结束讲演之后,所有听演讲的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你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年轻人在目标这个问题上飘忽不定,就是在美国的着名学府哈佛大学,有很多人在青年时代也大都未确立自己的目标。我看到一则材料,说某个哈佛的毕业生临出校门的时候,校方对他们做了一个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有28%的人完全没有目标,61%的人目标模糊,7%的人有近期目标,只有4%的人有着清晰长远的目标。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4%的人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坚韧努力,成了社会的精英,而其余的人,成就要相差很多。
77.时刻牢记你的人生计划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为自己人生做一个规划。大哲学家康德对人生的追求提出了四个问题,即:“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去做?”
果然是大哲学家,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人生的真谛。
其实,事实也的确如此,你究竟是个什么“人”,你与‘树人”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说到底,不正是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吗?说穿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哲学,不也正是关于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吗?那么怎么才算得上是成功呢?如果把这四个问题都解决了,那你离成功还远吗?
但不知你有没有思考过这四个问题,如果你根本就没想过,那么,你肯定算不上聪明的人,如果你想过而没能想清楚,那么,你肯定算不上深刻的人。自然,如果你不仅认真想过而且确实想明白了,那才有资格叫做“清醒理智”的人--因为,也只有正确回答了这四个问题,你的人生设计才可能合理,你的人生定位才可能对头,你的主攻方向才可能正确,你的人生之路才可能走踏实。
比如史泰龙,之所以成了饮誉全球的着名影星,说到底,就是因为对上述四个问题想得清楚且做得漂亮。史泰龙小时候,脸部动过手术,因为不成功伤害了神经,致使说话说不清楚,笑起来特别难看,而史泰龙一心想当演员,也确实具有表演的天赋,他就按照自己的样式设计自己的主攻方向,这就是专门出演那种话语不多、表情冷峻的硬派人物,果然,这个扬长避短的表演路子使他大获成功。后来,他还自己动手写剧本,写那种适合自己表演的剧本,然后亲自出演大显身手,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沉默寡言刚强硬气的英雄人物,终于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试想,史泰龙的成功,不就是正确回答了上述“四个问题”后的合理的人生设计吗?张艺谋是当今电影界的成功者,他的成功经历应该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示。张艺谋的父亲因为是国民党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解放后被打成历史反革命。70年代初,张艺谋中学毕业,被安排到咸阳地区的偏僻山区插队下乡,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很难回城。张艺谋没有怨天尤人,他开始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他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各个工厂招工的时候,都愿意要有特长的人。于是,他就苦练篮球,掌握一技之长,终于被咸阳国棉八厂录用。这是他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恢复高考制度以后,1978年,张艺谋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这是北影第一次招生,张艺谋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政审不合格,同时超过学校规定的年龄,张艺谋被退档,他多方奔走没有结果,但他没有放弃,当他了解到国家当时正在宣传“伯乐精神”,强调各级政府要重视来自基层的各种意见和要求,特别要重视处理好信访工作。他又了解到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同志是一位懂得艺术的领导,于是,就给素昧平生的文化部长写了一封自荐信,并且附上了他自己最优秀的摄影作品。黄镇部长看信以后被感动了,认为这是个人才,就写信给电影学院,还派了秘书去过问,终于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张艺谋。这是张艺谋创造成功人生的第二步。
张艺谋从影以后,敢于突破禁区,张扬个性,推出了一部又一部的轰动中外的电影作品,实现了他成功人生的第三步。
如此看来,成功的人生,说到底,就是合理设计并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的人生,但愿您脚踏实地走出一条真正合理的人生之路,如此,成功必定属于你!
78.重视你的生活重心
人人都有生活重心,即使不一定意识得到,但它依旧存在。成功人士会把生活主次轻重分得一清二楚,也就是他们重视生活重心。美国的潜能大师史蒂芬·柯维把生活重心分成以下九种:
(1)以家庭为重心:以家庭为重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似乎理所当然。家的确带来爱与被爱。同甘共苦以及归属的感觉,但过分重视家庭,反而有害家庭生活。太仰赖家庭提供安全感及价值感,太重视家族传统与名誉,通常无法接受任何可能影响这些传统与声誉的改变。以家庭为重的父母,不能为子女的真正幸福着想,他们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结果若非导致子女更为依赖,就是变得叛逆。
(2)以配偶为重心:婚姻可以说是最亲密持久、最美好可贵的人际关系,因此以丈夫或妻子为生活重心,再自然不过了。
根据一位多年担任婚姻顾问的资深教授的经验,以配偶为重心的婚姻关系,多半发生情感过度依赖的问题。太过于重视婚姻,会使人的情感异常脆弱,经不起些许打击,甚至无法面对如新生儿降临或经济窘迫等变化。
婚姻会带来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一般人通常根据以往所受的教养来应付。然而两个背景不同的人,思想必定有差异,于是乎诸如理财、教养子女、与双方家里人相处的问题,都会引起争执。若再加上其中一方情感难以独立,这桩婚姻便岌岌可危。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情感上依赖对方,一方面又与对方有所冲突,就极易陷入爱恨交织、进退失据的矛盾中。为了保护自己,便更加退缩及排斥对方。于是,冷嘲热讽代替了真实的感受,感情用事的结果是失去了方向、智慧与力量。纵使表面似乎保住了安全感,实则不然。
(3)以工作为重心:只知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即使牺牲健康。家庭与人际关系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价值只在于他是个医生、作家或演员……一旦无法工作,便失去所有的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