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释: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
——《论语·雍也》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
译释:“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谁敢不端正呢?
——《论语·颜渊》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释: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恶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正直。
——《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释:(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论语·子路》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释:假若端正了自己,治理国政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
——《论语·子路》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释:可以拿,也可以不拿,拿了便对廉洁有损害;可以给,也可以不给,给了便是滥用了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死了便是对勇德的亵渎。
——《孟子·离娄下》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译释:俗话说:“普通人注重私利,廉洁的人看重名声,贤能的人崇尚志节,圣人贵重精神。”所以,素的意思是没有含异物;纯的意思是说没有亏损自然赋予的物。能够体察纯和素的,就是真人。
——《庄子·刻志》
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译释:搜刮民脂民膏,是召来贼寇,养肥敌国,亡国,危及自身的方法,所以圣明的君主从不这样做。
——《荀子·王制》
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
译释:君主好比测量的仪表,百姓好比是影子,仪表端正,影子也会端正。
——《荀子·君道》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已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
译释:统治者自身的毛病,不要担心老百姓不知道。丹青藏在深山,百姓能够知道它的藏处并把它取来;美珠藏在深渊,百姓能够知道它的藏处并把它取来。
——《管子·小称》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译释:谦卑而不失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
——《晏子春秋·内篇》
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
译释:廉洁是政治的根本;谦让是品德的主体。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语曰:“货赂下流,犹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川江河饮巨海,巨海受之。而欲溪谷之让流潦,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译释:俗话说:“用金钱和物资贿赂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能枯竭不能停止。”现在大江大河流向大海,大海接收来水。百官的廉洁,不可能实现。要想影正必须先端正其自身,想要下面廉洁必须先自身廉洁。所以说贪鄙之风是自上而下的,教训在政府不在民间。
——《盐铁论·疾贪》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译释:廉洁的人常因无所求而快乐;贪婪的人常为物欲得不到满足而忧愁。
——隋·王通《中说·王道篇》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译释:不考虑在安乐中不忘危难,用节俭来戒除奢侈,这就像破断树根来求树木茂盛,堵塞源头来希望河水流长一样。
——《旧唐书·魏徵传》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译释:节俭就会少贪欲,君子少贪欲就能不被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译释:从未有过自身品行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译释:说人坏话不叫正直,助人做坏事不叫做正义。
——宋·林逋《省心录》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译释:公正,就会心明眼亮;廉洁,就会威望崇高。
——清·朱舜水《伯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