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600000001

第1章 序

邵燕祥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着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我曾经给朋友的书写过序,例如朱正的《一九五七年的夏季》,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去年此书的增订版《反右派斗争始末》在香港出书,我又为港版写了一篇序。固然因为我有话要说,更因为朱正是我的朋友,我知道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和其间的甘苦,更因为要把这样的私人着述化为社会公众之所有,大非易事,所谓写作难,出版尤难。作为朋友,做不到两肋插刀,还不能摇旗呐喊一下吗!

我和老杜也是朋友,起先都是朋友的朋友,互相有所知闻,后来有机会当面交流,彼此以为相知了,然而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空,一年顶多见一两回面,这样的交谊真可谓其淡如水了。能读到他的书,犹如晤面,娓娓谈来,平实如其人;比当面聆教所能涉及的反而更广更深。我想,不认识他的人,如果不是心浮气躁或偏爱花里胡哨的文风,也会把卷欣然的。

所谓促销,也就是做广告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怎么做不得?只要不是欺诈就行。书评本来分为各个层次,有学理性的评论,有即时性的新书评介,还有简介、简讯,就更像软广告了;书序也当作如是观。

广告的本义是向消费者介绍产品。以这本书为例,作者老杜的后记就是产品说明,其实是可以置于卷首的;编者当然也要读书稿,似乎是最初的读者了,但编者参与“产品”的制作和包装,第一身份属于生产者一方;因此,我作为书稿的第一个读者,才是此书的第一个消费者,我的序可以说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帮助做广告吧。

但序言这种广告,是定向的,而非泛泛的;它不是登在书外,传媒或大街上,而是登在书内,这就规定了它“广而告之”的范围。不但不读书不买书的人士读不到这篇“广告”,即使读书也买书,但只爱读流行、时尚、武侠、言情的读者,走过这本书,也不会翻看。见到此书书名便放慢脚步,伫足浏览的,多数属于跟此书“对路”的读者,他们已经不会是盲从的买家了。其实,他们也不必看我这篇罗嗦的序文,翻翻目录就会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果他们掏出自己的“带着体温”的钱买下这本书,有几分是缘于我说它可读,那末,我便与有荣焉,且深感欣慰,因为我的这份“广告”没有欺诈。

当然,这本书,是一位文艺学学者之作,我以为,政界商界以至工程技术界的读者不必费神来读;而文化人中有时还读读别人着作的朋友,写作人中还偶一涉足文学理论的朋友,大学文科于功课之外还有馀裕的同学,高中以上的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以及社会上喜爱广泛浏览的朋友们,是不妨一读的。它应有的读者面说窄也不窄,但说宽也不宽;因为它毕竟不是一般消闲文字,而是学者的学术随笔。

我是爱读学者的专门论文以外的文章的。我从小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尊敬有学问的人的情结,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的文学启蒙时期,废名先生的《谈新诗》,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我打开了眺望诗歌和美的窗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我又一次经历了新的启蒙,但主要不是去读中外“元典”,而得益于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者的启示最多,其中又往往不是他们大部头的系统的着作,而是散篇的或长或短的论述,有些也是学术随笔一类,惠我良多,我至今感谢这些学者。我想,在一般读者中,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是不少的。

前些年,我曾经在一篇小文里,呼吁学者们多写些学术随笔,我说,他们只要拿出些学术研究的“边角余料”就行了。现在看来,这样的说法不够全面,以此劝说学者们把心态放松则可,却不符合大多数学术随笔的实际。不必说从知堂、林语堂到金克木、张中行的随笔,包含大量的学术信息以至学术新见,绝非所谓“边角余料”可比;有些学者正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不是文章的价值小,而是篇幅不大,当然也有人写万儿八千字的“随笔”,但多数言之有物的学术随笔,仍然不失“随笔”这种体裁简练有趣的本色,因此格外得到一般读者的青睐。

这个“大手笔写小文章”,人们曾用以称某些专家学者写的“科普”一类作品,即以青少年和“圈外”一般读者为对象,普及自己当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精短,还得平易亲切。这方面,好像自然科学的学者做得多些。我们一谈“科普”,往往指的也只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忘记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同样需要有普及性的读物,这方面的作品就更少了。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老杜这本书,其中若干篇章,能不能就算是文艺学的普及读物呢?

我最近读到一本建筑学家张钦楠教授写的《读史札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0月版),是他在古稀之年,摆脱了建筑专业的事务之后,潜心读史的札记,内容依次有关美、法、俄、中四国的革命史,一些国家的“改良”史,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历史与“黑暗时期”,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反封建”,最后是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我像读一些好随笔那样一气读完,受益不少。我以为这是一本由非(历史研究)专业人士写的普及历史常识的书,由于采取了随笔写法,能使读者的一次阅读达到褚钰泉先生主编过的一本书评期刊标榜的读书境界:“悦读”。当然,我体验的“悦读”之“悦”,不是简单的“喜悦”“愉悦”,也不必是轻松愉快,而是“豁然开朗”的意思,豁然以后或许倒会感到沉重也说不定,但比起胡涂到底,毕竟要好些吧。

许多学者都不是专业和论文规范所能束缚住的,他们于专业之余,于论文之外,依然不废写作,当然不限于学术随笔,还有散文,诗词,现代诗,都有他们驰骋的踪迹。

学者也罢,作家、诗人也罢,要不断扩大写作和阅读的自由空间,不仅是职业习惯的要求,更可以说是由一切思想者、知识者的天性所决定的,在这一点上,愿与书瀛共勉。

2005年3月4日

同类推荐
  • 朱光潜三书(理想青年+读写指要+西学门径)

    朱光潜三书(理想青年+读写指要+西学门径)

    《理想青年》《读写指要》《西学门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三书”。《理想青年》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一。《读写指要》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二,与青年人谈如何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西学门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三,与青年人谈如何学习西方语言、文学和艺术思想,吸收西方文明,“极力培养中国文化之生命与元气。”朱光潜先生自幼熟习古典文学,大学留学海外,洞悉西学门径,在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方面,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而又同时与国内青年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于是常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讲给青年人听;积极引介、翻译外国经典文学、美学作品,写成文章与青年人分享。本书围绕“西学门径”主题进行编选,文章分为“渊源有自”、“译读之间”和“自铸新词”三辑。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浦东故事(一)

    浦东故事(一)

    浦东,我的故里,不是一首诗,不是一支歌,只是近代百多年来芸芸众生的生活截面:围堤煮盐,垦荒渔牧,作坊手工,酒肆茶楼。我太爷曾经将浦东喻为中国的肚脐,并预言,在上海浦东,人们不仅有传统的坚守,更可以有选择,在滔滔长江牵着的大上海、全中国和浩瀚大海那边的整个世界之间。
  • 李健吾译文集·第六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六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收录了《俺想要个女娃》;《为你撑了十八年》;《皮日休吟诗露踪迹》等故事。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度青春记忆微凉

    半度青春记忆微凉

    你知道回忆的温度是多少吗?你了解那些过往的心事有多重吗?回忆像蛇,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着温度,有时候温暖如春,有时却寒冷似冬季,但其实你给我的回忆却是一杯只有半度的红酒,有着微微的凉意,却能冻结我最伤心的时光,让我时常感怀着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半度的红酒,酝酿着我所有的快乐与不快乐的青春时光,让他们在回忆里慢慢的老去。而我也将伴随着这微微的凉意,弯腰躬身致敬我那稍纵即逝的青春……我用半度的青春,书写微凉的回忆,那些点点滴滴的过往终将随着梦幻般的岁月流逝,生命绽放出一朵荒凉的花,夜夜出现在无边凄惶的梦幻中……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一个伪吸血鬼的爆笑生活

    一个伪吸血鬼的爆笑生活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在被男友劈腿的当天被一个吸血鬼咬了,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一个吸血鬼的生活,在这之后她才发现原来世界上的事真的是很难说的清楚……*********************喜欢本书的请加群!QQ群号:77315111
  • 禁河之不能说的秘密

    禁河之不能说的秘密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一个镇子,几百户人家,却共同有着不能说的秘密——禁河。
  • 第九尊天

    第九尊天

    世界剧变,全球出现各种怪物,远古的神话与传说狂涌而来,摧毁了现今的文明与秩序。我们所知的一切都将颠覆,沉寂的终将会复苏。不朽的神祇,古老的遗迹,破碎的魔躯,沧海桑田,废墟下埋葬着不为人知的禁忌,那些被遗忘的始终是难以抹去。大世来临,诸王争霸,乱天动地,究竟是开始还是结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唐编年史

    大唐编年史

    残酷的命运成就了一个人的传奇一生。更幽默的描写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因误入时空生活距今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开元年间。并与一只叫至尊宝的神猴笑闹江湖的玄幻故事。
  • 九天战主

    九天战主

    传承自上古战神血脉,世代守护蛮荒山脉的武家,历经万年,血脉之力越发微弱,直到少年武牧从青龙镇崛起,上古战神的光辉再次洒向人间,手持诛天戟,身披战神甲,踏天九步逆苍天,且看少年武牧如何踩在九天之上,成为万古共尊的九天战主!
  • 听风起,花落泪成殇

    听风起,花落泪成殇

    七岁那年盛夏,尹煦辰的离开告诉顾安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十六岁那年盛夏,尹煦辰的归来,顾安然的却早已爱上了莫繁星。“顾安然,我可以帮你做任何事,但是,你给他买的生日礼物,可不可以不要我帮?”——尹煦辰“对不起,安然,我其实喜欢的一直都是萧颖。”——莫繁星“顾安然,你就是一个白痴,到底谁最爱你,谁在伤害你,你从不曾理会,你只在意你想要的。”——苏璃十七岁,莫繁星和萧颖一起出国,她不顾一切的追去机场,却不曾想过,就因为一个已知答案的答案而失去了自己这一辈子最爱的,也伤害了最深的人。听风起,花落,我们都不要诉离殇,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