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600000012

第12章 说二十年(1)

拨乱反正,“正”在哪里?

最近全国都在热热闹闹谈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我们也来凑凑热闹,谈谈二十年的文艺学。

我认为,二十世纪最末这二十年,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研究最活跃、最多样、最具有生命活力、也最富有挑战性的二十年,是新见迭出、也歧见迭出的二十年,是成就非常突出、而问题也相当显着的二十年。当然,我也并不认为这二十年中一切都好。文艺学研究的繁荣、热闹之中,有浮躁,也有某些泡沫;但其空前繁荣的局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能否定的。

二十年文艺学的脚步,是从“拨乱反正”起始的。“文革”结束,痛定思痛。我们这个民族的大脑在血淋林的现实面前沉思。大家认为本来“正”的政治路线、经济方略……文艺思想等等,都是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因而要拨“乱”反“正”,要恢复“正”的本来面目,要摆“正”原来的关系。在文艺学上,最先触及到的问题之一就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人们愤愤然为文艺的“政治婢女”地位鸣不平,提出“为文艺正名”,要摆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要破除“工具论”、“从属论”、“服务论”;其次,还触及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也即文艺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人们高喊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的口号,纷纷提出要为“写真实”恢复名誉,要“恢复现实主义的本来面目”,等等。那时的有关形象思维、典型、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的讨论,都带有这种拨乱反正的性质。

今天回过头再来看看当时文艺学上的“拨乱反正”活动,我有两个方面的感想:一方面,必须充分肯定它在“革命”层面上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它在学理层面上的肤浅性和“保守”性。

所谓“革命”层面上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说当时的“拨乱反正”带有对林彪、“四人帮”思想路线的革命批判性质,而这种批判是绝对必要和合理的。

所谓学理层面上的肤浅性和“保守”性,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说当时的文艺学在“拨乱反正”名义下所进行的这些活动,大都没有进行学理层面上的深入探讨,因而也就没有取得多少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深刻的理论成果。譬如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本来是具有丰富的和深层的理论内涵需要探讨的,而且是需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的。假如文艺不是政治的“婢女”,那么,二者还有没有关系?若说无,有什么学理根据?若说有,又有什么学理根据?并且要说情楚: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若从文艺学的角度看政治,文艺与政治是什么关系?可不可以建立一门“政治文艺学”?若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文艺,政治和文艺是什么关系?可不可以建立一门“文艺政治学”?一大堆这类深层次的学理问题需要研究,需要说清。但当时基本没有深入进去,只是以领导人讲话的形式,说明今后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结束了学术探讨。其他方面,如文艺与生活、“写真实”、现实主义、形象思维、典型等等,都有类似的深层学理问题,同样也大都没有深入内里。其二,是说“拨乱反正”的口号本身,纯粹从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带有“向后看”的性质。很显然,当时所说的“正”,是以“文革”以前为参照、为标准的,是要恢复到林彪、“四人帮”搞“乱”以前的样子,即“反”回到以前的那个“正”。中国自古就有十分顽固的“向后看”的传统。一遇到什么磨难、什么麻烦、什么困难,就想起“先前”如何如何好。儒家就常常以“法先王”为标榜。孔老夫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在他心目中,夏商两代是他理想社会的模型。唐代的韩愈在《原道》中谈到“道统”时,一直追溯到尧,愈古愈好,到孟轲,断了线了,不行了:“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久而久之,这种“向后看”的心态几乎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连阿Q也常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呢!

先前的果真好吗?那“正”当真就在先前吗?未必然。

果然,不久人们通过进一步反思觉察到:“文革”之前的“正”似乎也不是真正的“正”。五十年代批“右派”的“写真实”论,“正”吗?批“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正”吗?批巴人的人性人道主义和王淑明的人情,“正”吗?批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正”吗?稍后,人们更进一步提出批胡风“正”不“正”的问题。总之,过去一直以为是“正”的那些东西,现在看起来并不那么“正”了。甚至过去写在文件里的、作过决议的、印在书上的、权威的,也未必是真正的“正”了。甚至对过去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作家的话也提出疑问了。

退一步讲,即使在当时是真正的“正”,那么,它还适用于现在吗?即使权威的话、经典作家的话在当时完全正确,难道真能够穿越古今、“放之四海而皆准”吗?

那“正”究竟是什么?那“正”究竟在哪里?

这里的确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弄清楚。我认为:

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现成的先验的“正”,它也不可能现成地、先验地藏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某个地方、某本书中、某个人的头脑里,等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

世上如果有我们所说的“正”,它只能历史地存在于发展着的现实实践中,因而,它只能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实践中变动着的,根本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万古长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历史阶段一切历史现象的“正”的模式和形态。

因而,检验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是“正”、真“正”还是假“正”,只能是客观的历史实践,而不能是书本,不能是权威,不能是经典作家--哪怕是最伟大的经典作家;检验现在正在进行着的事情是不是“正”、真“正”还是假“正”,只能靠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客观的历史实践和未来的历史实践,而不能是过去实践中已经得出来的结论(因为即使是正确的结论,它适用于过去,却不一定适用于已经发展变化了的现在),更不能是书本,不能是权威,不能是经典作家--哪怕是最伟大的经典作家。

那么,过去的书本、权威、经典没用了吗?不,用处很大。它们可以给我们启示,给我们提供历史经验的参照;它们可以溶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汇流于我们的思想中,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给我们灵气但不能代替我们思想,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出主意但不能代替我们决策,它们只能作参谟长不能当司令员。

因此,所谓“拨乱反正”,是不能也不应反回过去的那个“正”的;即使反回到了过去的“正”,对它的真理性如何,是不是适用于现在,仍然需要用今天的实践来检验。我们不能向后看,而应向前看;我们不能面向过去、面向书本、面向权威、面向经典,而应该面向现在、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在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实践中,寻找应对现实的对策,提出适用于今天现实的理论、思想;我们的文艺理论家、文学家、艺术家,应该在充分学习、吸收中外优秀的文艺传统、文艺思想的基础上,把关注的重点和中心放在今天的现实(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上,总结新鲜的文学艺术经验,提出新鲜的文艺思想,建立和发展现代的文艺学。

我们需要研究经典--古今中外的一切文艺理论经典、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经典;但研究是为了从中吸取营养,发展现在的文艺学,创造新理论;而不是解经、注经,当作一种死学问;更不是为了把经典当作万古不变的教律来束缚我们前进的手脚。

我们应该尊重权威--古今中外的所有文艺学美学权威;但尊重不是为了跪倒在他们脚下,把他们当作膜拜的对象;而是为了站在他们的肩上更高地攀登。

我们必须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一切好传统;但学习和继承是为了再从传统里走出来,超越传统,创造新传统。

我们不能走回过去,而是必须走出过去、超越过去,我们必须消化过去正面和反面的遗产,用超越的步伐走向未来。

是的,在痛苦的反思中,新时期文艺学开始从过去走出来了,开始前进了,开始超越了;虽然我们不能保证它前进的每一步都那么坚实,都那么正确。然而,我想,即使犯错误,它也会在总结错误的经验教训中再向前进,而不是退回过去。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新时期文艺学的发展和变化,前进和超越,“内”因(这里我指的是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文艺和美学本身的原因)当然是根据,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外”因(此处我指的是外来的思想、文化、美学、文论的影响)的作用。

有人戏言:可以用一句俗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来形容新时期某些人对待外来文化的心态和我们文化发展的某些状况。那么,用它来描述新时期文艺学发展中的某些情况,是不是合适呢?我认为,又合适又不合适。可以说,“外来的和尚”在中国既会念经又不会念经。所以,应该在这句俗话后面加上两个标点:一个叹号(“!”),一个问号(“?”),叹号表示肯定,问号表示怀疑。我现在就来谈谈外来的文化、学术、文论、美学,对中国新时期文艺学的作用。

何以说“会念经”?因为这些“外来的和尚”在中国文论的建设和发展中,的确起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向来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民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数的几个有着自己独立起源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从古一直绵延至今,从未中断;这中间有好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多源性和开放性--中华民族从来就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来营养自己、丰富自己,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中滚动发展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受外来刺激并且认真吸收外来文化而发生过三次大的高潮。一次是东汉以降至魏晋佛教传入之后所引起的学术文化(包括文论)的高潮,魏晋南北朝时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谢赫《古画品录》等等,就是那时文论高度发展的标志。一次是近代以来到本世纪初,西学东渐(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大量引入中国)激发起中国自身学术文化(包括文论)的蜕变而掀起高潮,在这次蜕变中,传统的“诗文评”转换为现代形态的文艺学;梁启超、王国维是筚路蓝缕的功臣。一次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又一轮西学东渐(这一轮西学东渐来势更猛、更迅速、更杂芜,而且幅度也更大,--从古典的到现代的到后现代的,从资产阶级的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女权主义的、后殖民的……见什么要什么,甚至来不及思索,一股脑儿引入),并且又一次激起和强化中国学术文化(包括文论)的内在变革,掀起更大的高潮;在这次高潮中,扫荡了“文革”当中林彪“四人帮”的文论怪胎,纠正了“文革”以前的某些僵化的文论形式,初步形成了富有生气的、开放的、多样多元的文论格局。

有人说,没有外来影响,我们新时期的文论自身照样发生变化、照样发展前进;而且,也许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会发展得更纯正,前进得更轻快。

我说,此言差矣。

其一,这次“改革开放”的势头,是历史的要求,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门已打开,不想叫外来思想文化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进来之后,不想叫它对我们的文论发生影响(包括负面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其二,有负面影响,但总地说主要是正面影响,从结果看是积极的。当一个民族的学术文化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停滞和僵化状态时,给它一个外力促使它发生新变是十分必要的。当年梁启超谈到古老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必要性时,曾有一句名言:“彼西方美人,必然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按他的主张,就是要叫中西两种文明“结婚”,就是要让他心目中的先进的文明为我古老民族注入生命新质,以产生健康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一代。从1840年以来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梁启超说出了一个真理。在进入封建社会末期以来,本来开放的中国,封闭了,僵化了,停滞了,落后了。正是由于林则徐等一批有见识的中国人在外界环境逼迫之下,“睁开眼看世界”,并从此引入先进的西方思想文化,为古老中国的文化注入新质,才有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文论的新变,才有从“诗文评”到现代文艺学的转换,才有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这样虽有偏颇、但放射着近代先进思想光芒的论文,才有王国维借用康德、叔本华的思想解释《红楼梦》悲剧价值的《红楼梦评论》,才有他用西方美学思想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并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人间词话》。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传入在中国文论中引起的深刻革命,以至于在以后数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一直成为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起了巨大历史作用。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积极的成果,绝非偶然现象,有它充足的历史根据;虽然后来的某段时间它受到庸俗化和教条化的解释,但经过调整,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以往的时代是如此,在八十年代亦如此。粉碎“四人帮”之前,中国也处于封闭、停滞、僵化、落后的状态,在经济上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文化领域,一片荒芜,思想上,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文艺学也被弄得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物极必反,在“四人帮”统治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民族内部已经积蓄了强烈的变革要求;等七十年代末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后,外来的学术文化思想大量引进,及时地为我们的文艺学变革注入催化剂,甚至是注入新质。于是,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老树开新花,枯枝抽新芽,中国文论复苏了。大家还记得八十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空放起的那几只“现代派”的风筝吗?高行健的一本介绍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小册子《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居然引起文艺界人士特别是作家那么大兴趣,引起了那么热烈的争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文论渴望新变。

在这前后,又有柳鸣九的《萨特研究》、陈琨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袁可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等出版,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现代派”热潮。今天看来,“现代派”文艺思想的那次冲击,决不是如有的同志所说乱了我们的思想、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而是相反,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它为我们的文艺学注入了新质,对我们中国文论自身变革的积极趋势推波助澜、添薪加柴。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指出的:它标志着我们的文论“开始了兴趣的转移,从政治向文学自身、从外部规律向内部规律、从历史要求向美学要求的转移”,“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移”。“它所促成或强化的‘技巧’兴趣、‘形式’意味,却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这个内在视野的获得,表明文学在朝向自身的转折中又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突进”。在“现代派”冲击的前前后后,以至于此后的一、二十年,外国其他的各种学术思想特别是美学和文艺思想,如潮水般大量而迅速地涌进来。

同类推荐
  • 孤独,一个人的狂欢

    孤独,一个人的狂欢

    本书精选收录了尼采、黑塞、梭罗、歌德、卡夫卡、叔本华、泰戈尔等二十六位东西传世名家的“孤独”之作。选文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文风斑斓绚烂,或简洁洗练,或晦涩怪诞,或朴实随性,或铿锵激昂。在这里,孤独是求而不得,是永失所爱,是身处异乡,是卸下伪装;形形色色的孤独,既可怕,又可敬,既可憎,又可亲。每一种,皆源自作者独特的视野;字里行间,尽显数世纪理想知识分子对“独”的无畏探求和对“我”的不朽应答。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林徽因素以清新唯美的诗文著称,但她不仅是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代言人,其散文中也蕴藏深深的家国关切。本精选集以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所编《林徽因文集》为底本,参阅其他林徽因权威作品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47篇,不仅有《窗子以外》《惟其是脆嫩》《蛛丝和梅花》《一片阳光》《究竟怎么一回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雅洁流畅的文艺作品,更有《山西通信》《和平礼物》《我们的首都》《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等秀中带豪的家国关切之作。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 尘劳

    尘劳

    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万芬满是愁闷。她准备努力去适应,去调整,要在心里腾一个地方,容纳小蒲。她一大早就起来练瑜伽。一向爱睡懒觉的老蒲,也早早起来,因为儿子要回来了,有点兴奋。他站在一旁,看万芬双膝跪地,身体后弯,两手放在脚后跟上,他笑嘻嘻地说:“哈哈,儿子回来了,我又活了。”万芬本来还能挺一会儿的,听到这话,提早收身,向前匍匐下去,两手在垫子上努力向前伸,可是,已经无法体会胸部、肩肘肌肉和筋脉的抻拉感了,因为心里又郁闷起来。结束骆驼式,她开始做起重机式,两膝跪在大臂上,两脚悬空收起,这需要专注、臂力还有平衡的能力。她可以坚持一分钟,却听老蒲又说,儿子回来,先在家住上半年再说。万芬终于无法保持平衡了,猛地,她双脚落地,嘴里喷出火来。
  •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为纪实文学,是作者本人在唐山大地震中九死一生的经历。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请永远不要原谅我

    请永远不要原谅我

    本书是长篇小说。那霎在五年后重新遇见了邓季季,那个在她中学时期给予她除了外婆之外惟一亲人般呵护的英语老师,只是她发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但是还是有些不习惯,她在慢慢学习从日积月累中习惯并且成长。
  • 最后一个地球大能

    最后一个地球大能

    地球天地元气灭绝后,别出蹊径的神奇修炼之旅。必先出名,才能成功。成名,也是低调的一种?境界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成名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签约了,请放心收藏,推荐。
  • 秃头码农也要谈恋爱

    秃头码农也要谈恋爱

    [宠溺写手·说辞X甜糯编辑·北辰]江硕辞:我作业没写完,所以没写稿子。/沈北辰:行,给你时间缓缓/江硕辞:我家有人办喜事,所以……/沈北辰:行,给你时间。/江硕辞:我来大姨爹了……/沈北辰:……你个男人还来大姨爹?再拖稿我……我就做你男朋友!【辞粉:没错,我们是浮云,浮云!】
  • 爷老二次元了

    爷老二次元了

    无线流老二次元了,我想写龙珠起手,龙珠赛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禁闭之下

    禁闭之下

    Frisk的决心变成深红色的“愧疚”,比决心稍弱,依旧有存档读档重置的能力但是LV1时只有18HP,LV20时HP会变成100,他渴望力量又畏惧他人的报应,曾经杀死了所有怪物,最终受到sans的审判,第一-次重置时frisk为了逃避审判,他饶恕了新家的一只提米其他怪物都被他杀害,sans碍于toriel的承诺不能下杀手,忍受丧弟之痛直到frisk重置,他保留有每次重置前失去弟弟的记忆,frisk重置了数十遍,他每次都能察觉到sans细微的态度变化--由友好变为冷漠,后来sans不再出现在雪镇的桥与他握手,sans回到了家中回忆那些痛苦的记忆碎片,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最终,他在下一次重置后没有答应toriel的请求,而且sans无法忍受失去弟弟的痛苦害怕他再次见到papyrus化为尘埃,他窃取六魂把asgore放逐,将地下世界的所有人囚禁在各自的房间中彼此不能相见。这是一个Undertale的AU标签:UT、undertale、传说之下、sans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树号

    树号

    《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在这部难以定义文体的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这一切使阿斯塔菲耶夫不仅在俄罗斯文学界,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书由《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刊登在俄罗斯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精选而成。经作者后人独家授权出版,并由译者修订审校全书译文。
  • 泪鲸

    泪鲸

    女扮男装,失去记忆,没了力量的她,被关在血腥的笼子里,当眸子染上鲜血,曾经的她,还能回来么?他重回陆地,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她,却被人类重创,他的善良,还在么?从小被下毒,至今被利用,一切的缘由都是咎由自取,恨么?后悔过么?传说中的泪鲸再度现世,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泪鲸?愿望实现,那个她,还在么?当泪鲸来到你身边,你想好许什么愿了么?
  • 斗罗大陆之创帝

    斗罗大陆之创帝

    千万年以前,斗罗大陆还未形成。神界三族,星祭,创圣,圣裔推选十二创帝维持天地平衡。约千年过后,十二创帝分为两派斗争。创世神死,陷入了轮回,与此同时,十一创帝也同样陷入了轮回,事情还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