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600000046

第46章 一得之见(5)

据称,自今往前数一千三百六十个年头(我查历史年表,当是公元633年,不知准确否),李世民(唐太宗)令名匠精心制作了他当年(公元618-622)征战天下时骑过而牺牲的六匹战马的石刻浮雕,安放在他自己选定的长安北百里的陵墓(昭陵)北祭坛东西两庑房,世称《昭陵六骏》。此时为贞观七年,李世民三十四岁,是他登基之后(公元626)的第八个年头,离他去世还有十六年。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出生,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去世,活了五十一岁。这些石刻浮雕,每件205×172×28厘米,重约两吨半。摆放次序为,西庑房,自南至北: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东庑房,自南至北: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飒露紫:证洛都时乘。形体高大,可能是“汗血马”。画面是大将丘行恭正为飒露紫拔箭。画面刻画着力拔箭的一刹那,由于剧痛,战马本能地微微后倾,但前腿挺直,坚毅忍痛。丘行恭身着戎装,左脚微微提起,左手扶住马前胸,右手谨慎拔箭。飒露紫与下面的拳毛騧,1912年被盗运海外,现存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拳毛騧:与刘黑闼作战时乘。缓辔徐行,头稍低,步较小,蹄抬得稍低,身中九箭依然不倒,步伐坚定。其左前腿提起欲朝前迈,右前腿斜立,右后腿将落地,左后腿呈站立状。

白蹄乌:与薛仁杲作战时乘。昂首怒目,鬃毛迎风。此马无箭伤,可能急驰力竭而死。

特勒骠:与宋金刚作战时乘。高步阔视,坚定、自信、豪迈。身上无箭伤。它是太宗619年与宋金刚作战,穷追猛击,一昼夜连战数十回合,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连打八次硬仗时的坐骑。

青骓:与窦建德作战时乘。四蹄腾空,几与腹平。马鬃飘拂,马尾上翘。此马冲锋时身中五箭,前一后四。

什伐赤: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乘。如离弦之箭,其左前腿向前斜伸,右前腿稍低欲落地,左后腿稍高已开始回缩,右后腿刚刚离地正用力后蹬。此马臀部中五箭,一箭从背后射中四箭从前方射中。它是太宗与窦建德虎牢关大战时所骑。此役太宗几遭危险,伤亡三匹战马,最后战胜。

朋友,请记住六骏。

(参见《北京晚报》2003·7·24第30版孙小楠《昭陵六骏》)

马镫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夜读偶记

你骑过马吗?你踩着马镫奔驰过吗?试想,假如没有马镫你骑光屁股马会是怎样的情形?

小时候我骑过马,准确地说是“坐”过马,因为腿太短,够不着马镫,只能“坐”在马鞍上--那是差不多六十年前的事情了,“坐”的是抗日部队的战马,极老实、极听话的战马。很遗憾,从未体会过马镫的好处。

马镫虽小,作用很大,它使骑士和战马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如无马镫,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限制颇大。

马镫犹如眼镜,它是一种媒介。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即讯息。它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掌握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它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活动方式、观察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由此,小小马镫或眼镜,可以改变世界。没有马镫,就不会有蒙古大帝国,不会有蒙古铁蹄横扫欧亚大陆,越过科尔巴千山,挺进高加索,征服乌克兰,直逼匈牙利。

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准确的时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为赵国训练了一支骑兵,是军事史上一项伟大变革。但是,在当时还没有马镫。秦时也没有。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的陶马,马具齐备,但就是没有发现马镫。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2年)中国有上马用的单马镫。

1993年,在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十八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帽儿山墓地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发掘了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七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装双镫的陶马,墓葬年代为东晋永昌元年(公元322)或稍后。这件陶马的双镫也是已知马镫的较早实例。

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

马镫发明后,很快就由中国传到朝鲜,在公元五世纪的朝鲜古墓中已有了马镫的绘画。至于流传到西方的马镫,是首先由中国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古罗马帝国,最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

英国着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发明的马镫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关于脚镫曾有过很多热烈的讨论……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优势的是中国。直到八世纪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现脚镫,但是它们在那里的社会影响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由马镫的发明及其发挥的伟大作用,你可以想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总之整个电子媒介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包括对文艺的伟大作用。

行为?艺术?

--《读书》札记

2003年第8期《读书》发表王瑞芸文章《投诉生命》,介绍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以及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康正果对谢德庆的评论。

二十余年前谢德庆偷渡到美国,打工为生,煎熬四年,后突然作出了一批连续一年为期的“行为”“艺术”作品:

(1)1978年9月30日至1979年9月30日,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度木笼中一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

(2)1980-1981,有一整年,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但得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共打八千七百六十次。

(3)1981-1982,有一整年,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度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

(4)1983-1984,有一整年,他与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

论者高度评价这种“艺术”的水平和价值:它们“得以让我们接近一个人,看到他的‘煎熬’和忍耐,看到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到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是坚苦卓绝地体验这一种和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杜按:“2003站在世界第三极”登珠穆朗玛,环法自行车赛,张健游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长白山天池、青海湖,“柯大胆”飞车越黄河壶口瀑布,蜘蛛人徒手爬摩天楼,新疆杂技演员钢丝走长江……不都同样吗?)

论者还对行为艺术问题作了如下论述:“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杜按:当艺术所谓‘服务于视网膜’时,也‘表达’观念或‘思想’,如列宾的伏尔加纤夫,以武则天为模特儿的那尊龙门佛像),结果,艺术家开始一点点地放弃画板画布,放弃美,在这个方向上走到极端,就成了谢德庆那样的‘作品’--全然的行为。”(是否任何“行为”都可以成为“艺术”?)

论者还说:“……这中间涉及到一个惊人的立场转变:让艺术成为人生体验(杜按:艺术本即人生体验,何须‘惊人的立场转变’?难道以往的艺术不是人生体验?)。就是说,艺术家不必只是视觉美的创造者,他可以做一个思想者:全力关心生活,悉心体会人生,他可以用自己的动作、行为、身体,甚至是他的全部个人生活去揭示他体会的东西。”

论者又说:“因此,行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生,材料也是人生,目的也是为了人生。艺术家拿自己做‘工具’,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对象展示出来。”“那些用行为来创作作品的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岁月,自己切肤的忧乐冷暖去揭示他/她感受到的人生,藉此给观众提供有益人生的警告、提示或揭露,让观众能得以时常校对自己的人生航线,艺术发展到这一步可真是深刻多了。”(杜按:言过其实!)

也许我太保守。对行为艺术以及论者的观点,我尚有许多疑问。在现代,生活与艺术的确更接近了,有的分辨不清了。艺术,的确不好下定义。如何理解艺术的确成了一个问题。

但是,难道艺术真的不可把握?

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感受

中央台“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介绍了刘心武(北京)、李宽定(贵阳)、邓刚(大连)、邓贤(成都),还有孙甘露(上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独特语言和独特世界。

海碰子邓刚,当年给我印象很深,因为他很独特。现在我又知道了他“贴面耳”的故事--过海关,护照照片看不到耳朵,不准过关;当场重照,依然!爹妈生就一双贴面耳。百般无奈。那也不行!再照,只好别人从后面用手支起他的耳朵。这是真事儿,却是极好的相声素材。

孙甘露借用一个外国(美国?)作家的话说上海:这是一个存放信件的地方。他生在上海,但没有故乡感。故乡是他乡。

孙甘露还表述了对“慢”的赞颂。他向往慢,欣赏慢。很独特。

如果一个人能够有自己的感受,又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他就是作家。当年,我四岁的儿子男男说出“我能直接从幼儿园退休吗?”那句名言时,语惊四座,那一刻,他是个作家。那时我儿子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是幼儿园。他看到妈妈成天上班,从早到黑,没有时间带他,而奶奶则颇悠闲,还可以陪他玩儿,有奶奶,他可以不去幼儿园。下面是当年他同奶奶的一段对话。

男男:“为什么妈妈老不在家,而奶奶老能在家,还陪我玩儿?”

奶奶:“奶奶退休了,有时间。”

男男:“我能不能直接从幼儿园退休?”

你不觉得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感受,而是用别人的话说别人的感受,或者说用流行的一般的话说流行的一般的感受。没有独特的自我。

当我儿子说“我能不能直接从幼儿园退休?”时,他用自己的话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找到了独特的自我。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读报有感

中国的文化宝藏太多,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就冒出来一个,给你一个惊喜,《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就是其一。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成书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八十二卷,五函五十册,收录了九至十八世纪近千年保存下来的唐宋词、宋元诸宫调、南戏、北杂剧、明清传奇、散曲、宫廷燕乐及不同格律的韵文乐谱四千四百二十余又二百零九套。河北大学教授刘崇德将其译为现代五线谱,以毕生精力写成《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1998年出版,《北京晚报》2003年5月8日第29-30版文章《沉醉词山曲海间》作了介绍。

有志者事竟成。信然。钦佩,钦佩。

古代从诗经起至汉魏乐府,都是“诗言志,歌永言”,为诗赞体,以诗为主,据诗歌文字来配音乐,语音可以保留方言语调,文字与音乐是分离的,先写诗,后据诗配乐。唐代以后,燕乐体(曲牌)成为主流。它根据曲牌的乐调节拍来填词,燕乐乐句有四拍、六拍、八拍的区别,则分别填四、六、八个字,这样,就形成了“词”,或曰“曲子词”、“长短句”。“词”的文字与音乐不能分开。

燕乐的乐律。隋唐至宋的燕乐乐律用的是正律(F音)的下徵音阶(C音),即燕乐的黄钟是正律的下徵林钟(C音),也即宋人所说的燕乐乐本。最初燕乐音阶不是过去所说的降C,而是变宫,就是C调音阶。

另,据2003年8月11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侗族大歌将申报世界无形文化遗产。据说,侗族大歌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2500多年历史(按:说“2500年”,须有史证,如是,当具重要意义),乃无伴奏复调合唱,去巴黎演出,大受欢迎。

这又是一项宝藏,又给人一个惊喜。

《茉莉花》原是佛乐

----读报有感

茉莉花起源于五台山佛教音乐。它与五台山佛教音乐《八段锦》相似。乐界人士木日根、何小兵等认为,茉莉花原产于印度、伊朗等地,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五台山。由于茉莉花为白色,代表圣洁,香味浓郁,许多佛香即以此花制作香料,很受僧人喜爱。故谱写佛乐的僧人便谱写了以茉莉花为原型的《八段锦》。僧人四处云游,此曲传至江南,逐渐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江南民歌。

佛也讲爱情吗?但,至少“爱”是相通的。乐把各种各样的爱联系起来了。对于我来说,佛教我不能接受;但,佛教中讲的爱,我能理解。

泰戈尔点滴

泰戈尔的名字在中国如雷贯耳。我是从鲁迅那里、从冰心那里感受到泰戈尔的伟大气息的,并且一直把他放在我所崇敬的位置上。

泰戈尔活了80来岁,1941年逝世。

他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而且,还是音乐家(一生作曲2000多首),还是画家(绘画作品2000多幅)。晚年,他还带了一个舞蹈团到处演出。他要办大学。无论哪种艺术形式,他都强调韵律、旋律。文字的韵律,线条的韵律,乐音的韵律。从泰戈尔,一是证明各门艺术是相通的,一是证明天才可以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达·芬奇不也是如此吗。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泰戈尔基本上停止了创作。--对某些人来说,“获奖”是艺术的坟墓吗?

石窟掠影

我一直想游遍各大石窟,暴饮石窟艺术之美。一时达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依在床头,打开电视机“卧游”。

比龙门石窟早的是大同云岗石窟,始于北魏,皇帝倡导而建。之后,北魏政治中心南移,就又在洛阳龙门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先有古阳洞(北魏时期),内置杨大眼为皇帝所造石像。至唐武则天时代,龙门石窟达到顶峰。其中,有万佛洞;有惠暕洞的米勒佛;有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高十七米,仅耳朵就有一米九--那是武则天的化身,被塑造得端庄,华贵,慈爱而刚强。这是皇家倡导修建的又一个佛教石窟。

到晚唐,公元850年左右,皇家倡导建造了大足石刻。唐宋两代有许多精品。如牧牛图,石刻连环画;园觉洞石像,明暗对比;华严三圣像,其中文殊手托千斤石塔,巧妙利用力学原理。

然而,除了龙门、敦煌我看了两眼之外,麦积山、云岗和大足等等我都没去过。

我渴望去看看。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看?

听曲偶感

《豫北叙事曲》,二胡独奏曲,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听宋飞演奏此曲,神游中原,沉入历史。开始,犹如一中年妇女回忆过去,低婉忧思;后面的快板,欢快明亮,“句句双”的演奏很有特点:每两句重复,但两句要演奏得不同。这使我想起书法中两个同样的字,前后要写得不一样。

我第一次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奏的时候,流泪了。那时我是一名大学生,正值多愁善感的年龄,又遇上了这么一首“多愁善感”的曲子,没法儿。

该曲乃1959年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作。两位作者当时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一为进修生二年级,一为作曲系四年级。

三段式结构:相爱-抗争-化蝶。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乌江之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纪实

    乌江之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纪实

    本书为重庆文学院策划的报告文学集。辑录了重庆25位知名作家深入彭水电站工程第一线,记录的当地苗族土家族同胞兄弟舍小家顾大家支持电站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动人颂歌!
  • 不爱情圣,爱情剩

    不爱情圣,爱情剩

    红颜弹指老。稍有姿色或资本的女人,即使找到了好男人也不甘心。而资质平平如芙蓉和流氓燕,也不甘寂寞地挺胸或裸体炒作。谁敢娶这样“晶味独到”、“个性十足”的女人?即便是披过嫁衣,女人一如既往地“作”……男人们还不知躲在哪个旮旯长叹:女人越来越作!可娶的人选越来越少!女人都在渴望攀高枝变凤凰,男人也企图撞大运做乘龙快婿。众女振臂高呼非有钱人不嫁时,我们不妨找个门当户对爱情至上的男人结婚。没有钱,他便缺少花天酒地的资本;没有钱,他就是貌若潘安扔到女人堆中也无人问津;没有钱,但有情饮水饱,风要他疼你爱你懂你,就算三餐喝白开水下面包,舌根也是甜的,心也是暖的,人也是不孤单的。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热门推荐
  • 菜的找不着北

    菜的找不着北

    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多多推荐票!!!和平精英游戏里面的爱情VS校园现实爱情。冷酷大神VS奶油小生菜花花鹿死谁手。“顾与北诗,我姓菜,但是我打游戏不菜”为了证明自己打游戏爱并不菜,她遇人杀人,遇神杀神只不过,理想丰满现实却很残忍。卑微的发出‘救救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孤街旧巷

    王俊凯:孤街旧巷

    或许夏唯晨才是你最爱的人吧,而我只是一个替身或者连替身都不是,又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招惹你,最后只想对你说一句话:你是别人的风景,却看湿了我的眼睛
  • 司南宇请你别放手

    司南宇请你别放手

    她并非爹地亲生的女儿,依然感激他这么多年的疼爱,尽可能让爹地不为难,她处处忍让妹妹和继母的刁难,可是却惹得妹妹一次比一次更疯狂的欺负她....他原本就为了应付仲伯的要求回到国内来接触一下所谓的未婚妻,却没想到在一点点接触中生情...
  • 花溪千千劫

    花溪千千劫

    余忘溪本来每天练练武,看看书,偶尔调戏调戏路人小鲜肉,生活过的轻松惬意。哪知从七天前开始,每天晚上她都会梦到一个奇怪的朝代。梦中有的人记忆深刻,有的人却如雾里看花,看不清楚。梦到女皇周氏女主天下,大杀四方;白衣公子顾秋白剑气如虹,优雅如画;七王李随城深似海,智谋天下。而她,则是犯官之女,因罪沦落于风花雪月之处,背负一身血海深仇。余忘溪一直以为这只是梦,是周公跟她开的小玩笑。直到她来到那间奇怪的书屋。一切命运就都已注定。如鲸归海,如鸟投林,如飞蛾扑火。不可避免,退无可退。
  • 异世界的魔法使

    异世界的魔法使

    暑假中不知名信封,带来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异世界之行。来到这魔法大陆上的夏佐,会与魔法的碰撞,擦出怎样的火花?莫名其妙的来到异世界,为了想要回到原来世界的目的而努力着,想要找到那个人而努力着,他认为,只有这努力,才是打开回到原来世界道路的钥匙。
  • 种田指南之本仙不下崽

    种田指南之本仙不下崽

    意外来到这个险象环生的世界,兽潮,干旱,天火,寒冻,会吃人的花……“别怕我们保护你”“……”啊喂!撒开你的咸猪蹄满热,日久生情
  • 曼珠沙华与满天星

    曼珠沙华与满天星

    为守护曼珠沙华与满天星,阴阳联盟不复存在。转世的他们,会再续前缘吗?
  • 我真的不是剑仙啊

    我真的不是剑仙啊

    一线天,长生路;幽冥归,轮回现。我陈子陌有一剑,可通万古,入幽冥,断轮回,掌生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