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600000007

第7章 侃全球化(2)

其实人类的历史,宏观的说,就是不断全球化的历史。科学家们说,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诞生,五十亿年前太阳系诞生,四十亿年前生命诞生,五亿年前具有心脏和循环系统的“海口虫”诞生,五百万年前人类诞生。地球是一个整体。地球上的人类,虽然是分散居住和生活的,但是彼此之间是可以相通、需要相通、必然相通的。普遍联系是宇宙的通则,人类作为有意识的族类更不例外。生活繁衍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有着趋向全球化的天然基础。起初,人类的文化是在不同的地域独立产生和发展的,后来不同文化逐渐联系、交流、碰撞、影响、融通,开始了慢长的全球化历程。人类文化具有某种天生的弥散性,是任何地域的、民族的、国家的边界所挡不住的,尤其在当今电子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海关、国界对于互联网起不了拦截作用。上万年前秘鲁人发现的马铃薯和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茄最终成为全球化的食品,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传到西方又传遍世界供全球人使用,喝茶也不再是中国人的专有习俗而风靡全世界,莎士比亚、曹雪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鲁迅的作品被翻译各种文字激动着世界各大洲的读者。这不是全球化又是什么呢?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传播,汉代张骞、班超等出使西域,汉唐通往大食、大秦丝绸之路的打通,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分裂,阿拉伯世界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形成,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的大面积扩张,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资本主义自近代以来在全球范围的推行,世界市场的形成,西学东渐,十九世纪中叶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二十世纪社会主义世界的发展,二十世纪后期电视直播、电子文化、网络媒介创造的信息快速通道,信息时代的到来,等等,这些都是全球化过程中留下的脚印。不过在资本主义时代之前全球化是极其缓慢的,从资本主义时代起则变得十分迅速,而在信息时代,更有了电子传播的加速度和全方位的广度。

别丢掉民族性

现在牵涉到全球化与民族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辨析。

文化的全球化当然是一个十分长远的过程,甚至是一种对文化前景的推想和瞻望,可能有的人并不赞同。但我认为文化全球化符合人类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已有的历史事实,也符合人类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十分十分遥远。而且即使全球化,也必须保持文化、特别是文学本性所要求的个性化、民族化、多样化、多元化。这是文化和文学艺术全球化问题的特殊性。文学艺术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理解为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全人类共享;是价值共识,而不是排斥个性、民族性、多样性、多元性。总之,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是文学艺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

但是,不管文学艺术的这种全球化性质多么特殊、历程多么遥远,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其全球化的方向恐怕是难以改变的。

谈到文学的全球化即“世界文学”的命题,也许(我还没有找到证据证明一定是)马恩受到歌德的影响,因为更早(大约比马恩早20年)提出这一命题的是歌德。你翻一翻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歌德谈话录》,其中记载1827年1月31日歌德同他的秘书爱克曼谈话,由中国传奇《风月好逑传》引发出一大篇关于“世界文学”问题的议论。歌德肯定了中国人和他们西方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是相通的:“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歌德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谈话中有两点给我们特别深刻的启示。

一是他强调不同民族(譬如德国人和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是相通的,是“同类人”。我赞成歌德的观点。这就肯定了文学艺术之所以可以全球化在精神气质方面的内在基础。现在有的人之所以不赞成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全球化,很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认为不同民族精神气质的不相通,认为艺术信息、审美信息不可能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即不可传达。例如万俊人先生在《读书》2000年第12期发表的《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一文中说:“文化原本只能以人心、民族或社会(区)之精神气质为生存和生长的居所,即是说,它天然就具有无法根除的‘地方性’(locality)或‘区域性’(provinciality),这是其民族性(nationality)的生存论意义所系。”“文化(我是说狭义的难以‘编辑知识化’或技术化的‘非科学知识’的‘隐意文化’,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知识文化’)是人性化的产物,其生产方式只能靠传统的积累和地方性或民族性的‘精神气质’(ethos)培育,而不可能像自然资源的加工和利用那样,借助技术的手段进行再生和模式化。”

文化诚然是人性化的产物,诚然具有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诚然需要传统的积累和地方性、民族性的精神气质培育,诚然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加工和利用。然而,这并没有否定人心是可以相通的,并没有否定西方人和东方人,黑人、白人、黄种人,在思想、行为、情感等等方面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融合的,是可以取得价值共识的。电影《刮痧》就写了中国和西方不同文化从冲突、厮杀到理解、认同的过程。起初中西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情感行为、两种思想观念是那样水火不容。中国人给孩子刮痧治病当然绝对是出于爱,但西方人却视为虐待、侵犯人权。这确实是由不同的“传统的积累和地方性、民族性的精神气质培育”出来的不同文化。但是这两者真的绝对不能相通吗?非也。经过激烈的痛苦的精神搏斗,最后还是得到沟通,达成理解,取得价值共识。中国的国画与西方的油画绝对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文化。但是中国人接受了油画,西方人接受了中国画。

而且,即使是中国画家进行国画创作,也可以融合西方的绘画因素,徐悲鸿的画马,不是可以看到西画的某种味道吗?西方人理解中国画,恐怕不一定比具有传统观念的西方人理解西方自己的现代派抽象画更难。中国人理解西画,也不一定比中国人理解中国当代先锋派绘画更难。剪纸艺术是我们的国粹之一,纯属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西方人接受了,理解了,而且非常喜爱。2001年4月20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片,介绍山东泰安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卢雪女士几次到欧美和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深受欢迎。在新加坡受欢迎,并不令人奇怪。令人惊讶的是在欧美竟然那么轰动。她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讲坛上讲课、表演,不但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苏黎世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也那么认真听讲。不同文化并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民族性、区域性鸿沟。

前面所引的万俊人先生还以宗教为例说明不同文化的不能融通。“真正的宗教是从民族和人们的心灵中生长出来并存在于民族和人们心灵之中的,既不可能强行制造,也不可能强行消灭,更不可能人为地创造出某种形式的‘世界宗教’,即使我们可以设想康德式的‘世界公民’,因为我们无法消除民族、肤色和地缘的差别。”我不信仰任何宗教,更不赞成所谓“世界宗教”,但我并不反对别人信教。强行制造、强行推行或强行反对、强行消灭某种宗教,的确是愚蠢的,也是行不通的。某种宗教的确是从某个地方、某个民族产生、形成的,开始它们的确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但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自产生之日起,不是越出了它的产生地,传到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吗?它们不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了吗?例如佛教,从印度起,传到中国、传到日本、传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基督教最早产生于小亚细亚犹太人散居的地区,传到欧洲和全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伊斯兰教也早已不限于阿拉伯世界,前南地区的战争冲突,就有那个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与信仰基督教的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重要原因。从宗教这种我并不赞成的文化现象的世界性传播,不是也可以看出文化的全球化趋向吗?除了宗教,哲学和美学也不是不能进行全球性传播即具有全球化趋向的。大家最不感到陌生的例子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不用多说。

至于美学,以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为例,可以说就是西方的许多美学思想在中国传播、同中国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现实相结合相融汇的历史,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印行、我和我的同事合作编写的《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有相当篇幅涉及这个内容。说到文学,其世界性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更是不比其他文化现象弱,前几年,一本《廊桥遗梦》(当然并不是多么伟大的或了不起的作品)竟然风靡世界,据说中国也印了多少多少万册。当然,说到精神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文学艺术的全球化,大概谁也不会愚蠢到以为就是取消个性、民族性、多样性、多元性。关于文化,中国历来讲求“和”、“和而不同”。“和”,就是多样化的彼此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不同的东西可以共存共荣。《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之内,还会有不同流派存在,即使同一流派,不同的作家也必须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在统一性的“全俄罗斯化”的俄罗斯文学中,屠格涅夫不同于托尔斯泰,契诃夫不同于高尔基;在统一性的“全中国化”的中国文学中,鲁迅不同于郭沫若,巴金不同于老舍。假如世界上有一千个或一万个真正成熟的作家,那么就会有一千个、一万个不同的艺术个性。那么,为什么一说文学的全球化就一定是一体化、齐一化呢?假如真的一体了、齐一了,失去个性、多元性、多样性了,那就连文学也没有了,还谈什么全球化?不存在的东西,去“化”什么呢?

歌德谈话中给我们第二个重要启示是“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看一看”,“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认为这就是克服民族主义的狭隘性的问题。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都有自己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爱心。这极其正常,而且是十分美好的一种感情。但是爱国和民族自爱,绝不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前者可以同时是开放的,好客的,喜欢同其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善于学习和吸收他国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慷慨把自己的好东西奉献给别人的。后者则常常采取闭关锁国和民族封闭主义,甚至奉行民族利己主义。我赞成前者而反对后者。我们曾经有过的闭关锁国和民族封闭主义,吃了大亏,给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造成了灾难,不论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在经济、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等方面都如此。因此,必须坚决克服民族封闭主义、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不应惧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好东西传进来,也不要舍不得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去。英国诺丁汉大学聘请中国着名科学家、教育家杨福家院士为校长,我听了很高兴,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杨福家教授给中华民族争了光,而是有感于英国人在这方面的胸怀和气派。与此同时,杨福家教授在2001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中回答记者问题时提出一个主张:中国的着名大学应该用英语开几门课,以便于外国青年更多地来中国留学。这同样是值得高兴和钦佩的事。中国教育界应该有这样的全球化眼光和胸怀气派。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对话、融通有什么不好?如果通过交流、对话、融通,达到全球化的文化繁荣,对全世界人民不是都有好处吗?这样的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不应惧怕这种全球化,更没有理由拒绝这种全球化。我们应该奉行民族开放主义,以开放的心态欢迎这样的全球化,让我们的文学艺术、我们的美学在这样的全球化氛围中发展繁荣。

当然,当今世界上也有打着“全球化”旗号而实行经济沙文主义、政治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这正是一种典型的狭隘民族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表现,它损人利己,攫取别的国家和民族的脂膏来养肥自己。有人把这样的所谓“全球化”称为“陷阱”(政治陷阱、经济陷阱、文化陷阱)是有道理的。全世界善良的人们当然应该警惕这样的陷阱。但是要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全球化,而是损害全球化。

同类推荐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叫阿波,男。三十岁,在一家杂货铺工作。我心情不太好,每天在店里和顾客相处都很不OK。生活也像跟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说我大概会孤独终老……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浪漫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浪漫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故纸堆里忆平生

    故纸堆里忆平生

    从小我就喜欢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胡诌出一些五花八门的句子来。那时候父母在外打工,家里还没有电脑,所以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够了。每到夜晚将息未息之时,我就会把屋子里所有的灯光都灭掉,然后走进卧室,扭开台灯。于是,一盏小小的灯笼就在我的面前点亮了。我仿佛穿过了一片茂盛的时光森林,来到了古代,变成了一个结发束带的小书童,毕恭毕敬地坐在书桌前,认真而又努力地书写着每一个句子。圆珠笔在白色的纸张上静静地蜿蜒开来,发出绵密的沙沙声,犹如一场温润的细雨。
  • 今生是每一生

    今生是每一生

    今生是每一生》收录了作者的情感诗词,其中既有现代的,也有古体的;既有诗,也有词;既有近千字的长诗,也有三十多字的短诗。对“永恒的爱情”来说“今生是每一生”。我是一个爱写诗的人。我将“爱写诗的人”简称为“诗人”,这也是我对“诗人”新的诠释。我是一个以科学为家的人。我将“以科学为家的人”简称为“科学家”,这也是我对“科学家”新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是无上之神

    我不是无上之神

    主角风太昊一心只想过安宁平静的生活,但是偏偏麻烦却总是一次次地找上他。
  • 我是山主

    我是山主

    马华骏重生了,成了山主,不是那种受仙欺负的山神,而是陆地万山之主,只要是山脉走过的地方,周围数十万公方公里的土地都受他掌控,他的目标,是将世间所有的山脉连结在一起,成为地球上隐藏的无冕之王。
  • 诸神的梦

    诸神的梦

    公元4283年,人类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开发了第三颗行星,代价就是地球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没有自然生命的“人文星球”。心灵之神、自然之神、梦境之神……古老的神们一直存在,而新一代的神也开始诞生:高科技之神、媒体之神、电子设备之神……凭借着人类的信仰与依赖,新神变得越发强大,而旧神则被人们遗忘,逐渐衰弱。而旧神们创造出来的地球早已面目全非。随着科技与时代发展,新神与旧神之间的纠纷不断升级。一场新神与旧神之间的决斗即将展开。
  • 渡厄封神传

    渡厄封神传

    自天地初开,混沌破除,世界历经亿万载,遂演化为四大部洲:在东曰东胜神洲,在西曰西牛贺洲,在南曰南赡部洲,在北曰北俱芦洲。倒霉蛋苏烈穿越到西牛贺洲的神话时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历程
  • 我是一条灵气

    我是一条灵气

    叶寒穿越,变成一条灵气。人类要炼他,灵宝要吃他,魔兽要养他,连特么的系统都在坑他!他感觉自己变成了唐僧肉,却没有孙猴子保驾护航。既然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敌人,那么他就慢慢的吞了这个世界……
  • 仙睐

    仙睐

    一个渴望成仙的少年,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睛,注定了一个传奇。。。。。。王翰:“如果我没有宝剑,我就不能保护你,但如果我握有宝剑,我就不能拥抱你。”王辰:“为了生存,我们颠沛流离。为了报仇,我们拼尽全力。安宁长生,天做主由不得我。钢骨正气,我作主由不得天。”
  • 我亲爱的花痴先生

    我亲爱的花痴先生

    故事起源于一场青涩的校园恋情。美丽的女生林媚眉遇见了学霸同桌冷俊辰。两个人痴迷的恋爱。随着林媚眉的突然消失。冷俊辰犯了花痴病,无奈休学。事隔多年,两人再次重逢,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相守一生。
  • 那么久了还是喜欢你

    那么久了还是喜欢你

    我喜欢你,喜欢了快十年了,可惜,你不会知道了偷偷告诉你,我喜欢你的时候,你还长得不帅呢可惜,你也不会知道了现在的你,身边也有了一个很温柔的她,只是我还固执地把照片上的你裁下来了,可惜,你终究不会知道了
  • 君御君倾:樱花谈何落红尘

    君御君倾:樱花谈何落红尘

    “啪”男子脸上受着一个响亮的耳光,他的眸底泛着波澜,很好,这个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有人敢打他,很好,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她木樱儿敢动他。“君羽刹,你不是很拽吗,你有本事打我啊!”木樱儿微仰着头颅,棕色的长卷微微晃动在空气中。“好,我不敢!”男子别过了头额前的发遮盖住了他的眼睛看不出来他的表情。“我给你个选择。”一把迷你手枪摊开在女子右手上微微向上好似呈递的模样“(1)杀了我;(2)放我离开,从此以后不要再纠缠我。”男子回过头看着她的眼睛没有回答。“你倒是选啊!”木樱儿催促他。男子一把握住了她的手掌,将手上的枪握紧在手中。手腕使力将女子拉入怀中“我选爱你。”女子低下了头嘴角却禁不住上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