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600000009

第9章 漫议消闲(2)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消闲文化。儒家和道家都有着近似于今天我们关于消闲文化的思想。《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让他的几位弟子各言其志,其中曾点这样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平舞雩,泳而归。”孔子听后喟然叹日:“吾与点也!”孔子很赞成曾点的想法和态度,而这正是一种消闲文化的态度,一种审美文化的态度。至于庄子,他的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审美人生的态度。把人生审美化,这就更加充满了消闲文化的味道。越到后来,特别是明代,消闲文化更是充分发展。清初李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消闲文化大师。他的名着《闲情偶寄》是专谈“闲情”的,是中国古代消闲文化的代表作和集大成者,其中广泛涉及消闲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戏曲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仪容文化、居室文化、花文化、乌文化。这里边有一些庸俗的格调不高的东西,但总的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应予充分肯定。

文化消闲

从消闲文化的定义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所有的消闲活动都是文化活动,更不是所有的消闲活动都是高品位的文化活动。

我想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把消闲文化规定为充满着人的内涵、人的方式、人的意味的消闲行为、内容和现象,就是要强调必须高扬人的本质,必须高扬善良的人性,高扬人道主义或人文精神。那些反人的本质、反人性、反人道、反人文精神的消闲,不具有文化性质,至少不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价值。这样,消闲就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化消闲,这是符合并有益于人的本质的确证和发扬,符合并张扬人道主义,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闲,这种消闲具有正面的文化价值。二是非文化消闲和无文化消闲,这种消闲活动虽然于人的本质的确证无什么增益,但也说不上什么害处,位于某种价值中性状态。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之余瞎呆着消磨掉时光,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三是反文化消闲,这是残害人的本性,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反人道主义的消闲,这是退化到野兽状态的消闲,这种消闲对于人类是有害的,只具有负面的消极文化价值,比无价值还坏。譬如说,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分子,一面听着音乐,一面杀人。他们是把杀人当作一种乐趣,当作一种消遣方式。这样的消闲充满着兽的方式和兽的内涵,充满着兽性,它完全是反人性、反人的本质、反人道主义的。这种兽行的消闲,是反文化的,是根本不具有正面的文化价值的。这样的消闲不是文化消闲,而是反文化的消闲。与此同样性质的是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其中之一是他们杀人杀累了的时候,杀人之余暇,以奸淫中国妇女来取乐,来发泄兽欲;他们还在朝鲜、在中国、在亚洲其他某些国家强迫征集许多女子作为慰安妇以取乐。这也是道道地地的兽行,是反人的本性、反文化的消闲。再譬如,吸毒、嫖娼、赌博等等,如果它们以消闲形式出现的话,那也是反人性、反文化的。此外,其他约黄色娱乐活动,摆阔气的挥霍,无节制的大吃大喝,酗酒,等等,也是于人类有害的,反文化的。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反文化的消闲,应该避免无文化和非文化的消闲,应该提倡和追求文化消闲。

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消闲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得民间世界空前拓展,普通老百姓在空间上自由度空前加大;而在时间上,改革开放十年间老百姓的有效闲暇增加了一倍多,而五天工作制又使这个时间大幅度加长,这样,时间自由度也空前加大。可以说,现在人们在更“忙”了的同时,也更“闲”了。不仅如此,现在老百姓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也空前提高,他们干什么、不干什么,自有主张。

在这样的形势下,要特别注意提高消闲的文化含量。一方面,想方设法繁荣文艺创作,尽量创造出多样化、高质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尽量快和多地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事业,使老百姓得到健康娱乐和文化享受。--这是政府部门、文化部门需要考虑和实践的事情。另方面,作为我们老百姓自己,要考虑如何提高自己消困活动的质量。这里有一个被动消闲和主动消闲的问题。所谓被动消闲,是说被动地把工作之余的那段闲时光消磨过去,例如,按平均数,一天24小时你名义上可以拥有4个小时48分的闲暇,你可以无所事事,被动地让时光在你身边溜走,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拥有这段时光,你的消闲质量很低。但是,你也可以积极主动去把握这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你最喜欢做的事情。假如你喜欢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你可以伴着《战争与和平》中的男男女女度过几个小时,你沉浸到他们的欢乐和悲痛之中,从而你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得到陶冶、得到升华。这就是主动消闲,你的消闲质量很高或较高。通过这样的主动消闲,你把那段闲暇真正变成了你的时间,变成了你自己的生命时间,变成了你生命的有效组成部分。

要把闲暇真正变成你的生命时间,变成你生命的血肉组成部分,就必须尽量提高和增加你消闲的文化含量,使你的消闲成为真正的文化消闲,把任何无文化、非文化的成分尽量排除出去,使你的每一分闲暇,都过得那么富有文化意味、文化韵味,如果每个人的闲暇都这样度过,这个世界将会变得何等美好!

提高消闲的质量,还有一个关键之点,这就是把消闲提升到审美层次。我认为,消闲文化的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审美文化,这将是消闲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是消闲文化的最高档次。反过来说,文化消闲的最高档次和最理想的境界也是审美消闲。要想提高消闲的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消闲的审美含量、深化消闲的审美意蕴。

消闲与审美

我想对上面的话进一步加以阐发和补充。

从学理上说,消闲与审美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前提是:那消闲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消闲,而不是兽的消闲。

但是,人类进化到今天,事实上还存在着非人的和反人性的消闲。人是从兽进化而来的,虽然至今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但仍有返祖现象发生--兽性发作。极端的例子就是我们曾经提到过的法西斯分子以杀人、以奸淫来消闲取乐;此外,还有吸毒、赌博、黄色消闲等也带有非人性和反人性的“娱乐”。存在这种现象,对于每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说,应该脸红,应该感到羞耻。人应该活得像个人,而不应该像兽。人应该离动物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人的消闲,以人的方式进行的、充满着人的内涵、人的意味的消闲,那就是审美的消闲,或者天然含有审美的成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还得从“美是什么”、“审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讲起。虽然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命题已经过时,属于古典美学的范畴;现代美学只谈审美经验,不讲美的本质。但是,我是个老顽固,我总觉得这些古典命题至今仍未失去意义,至少未完全失去意义。

我在前些年的文章里曾经说明,美其实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以感性形式对人的价值和人的本性的肯定利确证证。因此,某种事物、某种现象,凡是使我们在其中看到(感受到、体悟到)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人的意味的,那就是美的,或者至少包含着美的成分的;而且,越是体现着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人的意味的,就越是美的。--美是无限发展着的历史范畴,也是具有无数等级的相对概念。美与人的生命一样,是活的、充满生机的、无限多样的,没有超人类、超历史的美,也没有抽象的和绝对凝固的美。

这样说来,凡是以人的方式进行的、肯定着人的价值和人的本性的消闲,凡是蕴藏着人的内涵,体现着人的意味和人的生机的消闲,凡是流露着人的健康的生命意义的消闲,都自然而然地带有美的成分,都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只是层次有高低、样式有分别而已。

说得再具体点儿,人类进化到目前为止,在人的一切活动状态中,处于消闲状态的时候似乎更宜于审美活动的进行,在近、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也就是说,在近、现代社会的人类发展水平上,消闲与审美更多地相联系。

按照刚才我给美所下的定义“美是以感性形式对人的价值和人的本性的肯定和确证”,那么,什么是“人的价值”和“人的本性”呢?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只能是人自身。自从人诞生以来,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是最高的价值。世间一切事物,凡是对人有积极意义的,就是有价值的;凡是有更多更大积极意义的,就是有更多更大的价值的。说到人的价值,那就只能以人自身作为尺度来衡量。凡是表现出人的本性(而不是兽的本性),凡是显示出人自身的生存意义,凡是显示出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那就是人的价值。那些最能体现出人的本性、人的生存意义的人,那些自身发展得最完善的人,就最有人的价值。人的本性(本质)是什么?人的本性只能与兽的本性相比较才能显出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把人与动物相对照来阐发人的本质的,他认为人是有意识、有意志的自由自觉的种类。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何谓“自由”“自觉”?就是以自已的意识和意志来掌握外物和自身,把人同外物区别开来,也把人同自身、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马克思说:“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还强调说,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照理说,人的本质(本性)既然如此,人的价值既然如此,人类社会就应该充分表现出人的本质,应该充分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一直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他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段话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上找到。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目前为止,还远未达到这种理想水平,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迄今为止的人类史只是人类的史前史。这主要表现在人类限于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水平,限于人类自己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阶级关系)的水平,还不能那么自由地对待外物和对待自身。人类还常常是自身的奴隶,也常常是外物的奴隶,还远远不能达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充满浪漫情怀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乌托邦美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现在的人类,为了糊口,迫于谋生,还必须被强制性地固定在某种岗位上,去做他自己不一定喜欢、不一定愿意的工作,甚至要做他讨厌的工作。“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驶着这种力量”。这就是劳动的异化,而这种异化至今仍然存在。就是说,劳动不是对人的自由自觉的有意识有意志的本性的肯定,而是一种否定。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于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马克思说的是一、二百年以前的现实,今天当然有所改变;但改变到什么程度?根本改变了吗?

一个非常刺人耳目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人在干正经事儿(生产劳动)的时候,反而感到不自由,人的劳动本该最能体现自己自觉的本质,反而成为对这种自由自觉本质的否定;人在干非正经事儿的时候,反而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觉得体现出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价值。依照我给美下的定义,结果就是;人在干正经事儿的时候,反而觉得离审美活动很远;而在干非正经事儿时,反而觉得是在进行审美活动。

人类历史发展到目前的现实就是如此。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乐生的需要。在劳动中没有自由,在劳动之外反而感到有自由。这样,在一定意义上说,在目前的历史水平下,人们是把审美活动驱赶到劳动之外去了。劳动,是正经事儿,是繁忙的时间;休息,是所谓非正经事儿,是悠闲的时间。这样,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人们在进行劳动的繁忙时间没有审美活动,而在休息的悠闲时间才可以进行审美活动。

而且,只有消闲时,人们本身才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才处于人自身的审美状态。席勒当年就把审美和游戏联系起来,称审美冲动为游戏冲动,因为人只有在游戏时才最自由自在,人在自由状态下才能进行审美,而在今天只有在消闲时才能处于游戏和自由状态,因而也才便于进入审美状态。

没有自由,就没有审美。

要珍惜消闲时间,提高消闲质量,使消闲成为审美的消闲。

同类推荐
  • 我们时代的诗人

    我们时代的诗人

    本书是著名诗人陈东东讲述我国多位当代优秀诗人的创作与思考的一部散文集。写作源于《收获》杂志的专栏“明亮的星”,栏名出自约翰·济慈的诗句。作者首先讲述的是病逝于2010年的张枣,然后又继续写了昌耀、郭路生(食指)与骆一禾。作者希望通过讲述他所选择的这些中国当代诗人,提供给对当代诗不甚了解的人们一个入门指引。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青春无悔》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一鱼三吃:李国文杂文自选集

    一鱼三吃:李国文杂文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杂文家李国文50余篇杂文精品,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打开我们的惶惑之门。内容包括:《阳桥鱼》、《海大鱼》、《钓鳏鱼》、《三石之弓》、《羿操弓》、《惊弓之鸟》、《你疼你的儿子,但你的儿子不一定疼你》等。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中一类源远流长的重要体裁,一直不乏佳作,本书是对这一文学样式的深入研究,使得这种古典文体再次进入大众的阅读视野。
热门推荐
  • 最三国第2卷

    最三国第2卷

    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血性更奋斗,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一部写给青年人看的三国历史。动荡时代下男人超越自己征服世界的激情,关于欲望、勇气、谋略与耐力的较量,对经典的深度发掘,对三国英雄人物欲望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最三国,是男人的三国,欲望的三国,征服与被征服的三国。较量,人心的较量。战争,人心的战争。
  • 吞噬诛仙

    吞噬诛仙

    一本神秘的“脱体心经”引起众多势力的角逐?!周立机缘巧合得到次数,却不知修炼京师如此的恐怖凶险。要练此功必须先要将自己变成一具只有一口气的干尸,然后绝地重生……不止如此,有这本魔书吸引来的邪魔歪道们,在周立的身边,开始蠢蠢欲动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婚情不予两生契

    婚情不予两生契

    一场意外,苏桐意外产子;一桩交易,她成了席嘉洛的契约情人;本以为,一个拿钱一个办事,两不相欠,但为何她却总也摆脱不掉这个高冷男人的纠缠?真相揭开,原来,他竟然是孩子的……
  • 溺爱独宠:腹黑王爷的废妻

    溺爱独宠:腹黑王爷的废妻

    她是轩云国宰相府的七小姐楚惜洛,从小就被家族放弃送出在外弃养的废材小姐!懦弱无能,不能修炼,相貌丑陋!一朝穿越她成她!废材变天才,外面天价的丹药,我们的七小姐随手一挥一大把,那些什么神器,圣器的,可遇不可求,没事我们七小姐自己炼!召唤师很稀奇吗,我们的七小姐还是五系召唤师,炼丹师,炼器师,还要一件世间独有的超圣器!他是轩云国的辰王爷,君墨染,倾城容颜,千年天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意气风发,腹黑,霸道,嗜血无情,不近女色!当我们的腹黑王爷遇到我们的七小姐会发生什么样的火花呢.......“一万金币没有”紫金卡有“不是吧这么穷,那你就以身抵债给我吧!”“好,可以!我叫君墨染”
  • 春夏秋和冬

    春夏秋和冬

    每个人都应该写一本书,或许是给自己看的,或许是给别人看的。给自己看的书或许是小时候写下的青春记忆,给别人看的或许是自己得意的作品或传世之作。但是这些无疑都会给自己带来一种骄傲和精神上的满足。可能很多年以后自己看到现在写下的东西会很感慨吧。
  • 鹿晗走后

    鹿晗走后

    鹿晗走后的三十天里,都发生了什么?(这是虐文,呃,特别是结局。。)
  • 巴塞特郡纪事(二):巴彻斯特大教堂

    巴塞特郡纪事(二):巴彻斯特大教堂

    英国文学史上最高产最伟大的小说家,作品阅读量英国排名第一,与莎士比亚、狄更斯齐名的作家,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第一人,英国杰出小说家特罗洛普代表作,依据佩奇与萨德利尔核校过的权威原版,钩沉坊间35年未曾露面的网格本名著名家名译本,展示了一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议会与教会、朱庇特报人、拉斐尔前派的讽刺调侃全景图。《巴彻斯特养老院》出版后两年,它的续集《巴彻斯特大教堂》问世了。在《养老院》的最后一章里,作者告诉我们老主教已经到了八十高龄,“大概会像火花消灭那样,渐渐地、平静地悠然而逝”。在《大教堂》的第一章里,主教卧病在床,即将去世。大家全都认为他的儿子会吏长格伦雷博士具备种种必要的条件,大概会接替父亲出任主教。但主教要由唐宁街的政治家们指定,而当时的政府正摇摇欲坠。如果老主教在政府更迭前死去,那么格伦雷博士就会获得主教的职位;如果老主教长期弥留下去,政府一倒,那么会吏长继任主教的机会就失去了。会吏长很爱他的父亲,可他又是一个渴望权力、高傲自负的人,很想当上主教。这时候,他守在父亲的床边,内心巴望父亲快点死去。接着,他又省悟过来,连忙跪下恳求上帝宽恕自己……
  • 奥术神座

    奥术神座

    “知识就等于力量。”“所谓神,不过是强大一点的奥术师。”带着一大堆知识的夏风穿越而来了。
  • 穿越之,夫君,请叫我老婆

    穿越之,夫君,请叫我老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困难,落儿的命运真的这么悲惨吗?遇到了他?是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