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8100000035

第35章 临沂获解放(2)

第二天清晨,联络哨回来报告,说伤员已到庄前。陈光彩一面派通信员招呼各组人员开工,一面让联络哨通知担架队把担架依次停在路边白杨树下,让担架队员和伤员们先休息。联络员问他怎么组织大家用饭,他说,如果担架少就组织大家一起来,如果一批担架过多,就按照适当的人数,分批用饭,第一批到吃饭处用饭时,其余的暂留在休息处休息。

担架队用饭的人员很快到达了吃饭处,他随即召集担架队民工负责人把任务交代一遍,决定每副担架只留下一个人,一副碗筷,其余的请到民工休息处休息,那里有专替他们烧好的开水(民工自己带有干粮)。每副担架上,留下的民工负责替自己担架上的伤员打水、打饭,喂水、喂饭。在陈光彩的调度下,吃饭处的树林底下,担架排得整整齐齐,锅碗盆勺一片声响,喝水的、用饭的有条不紊。

原来,陈光彩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根据以往接待的经验,早就想到了,支前担架队民工是最好的看护员,他们通常都替伤员们备好了碗筷。这就是他先前对组长们讲过的“自有办法”。

伤员吃过饭后,留下的民工到休息处吃饭、喝水,再从休息处调来一批民工看护伤员。不一会儿,吃过饭的伤员们顾着陈光彩指定的路线,继续向后方医院方向出发了。在这以后的几天中,陈光彩他们秩序井然地接待了大批的伤员和民工。凭着他的得力组织,凭着各方面人员的密切配合,不管担架队人员来得多还是来得少,陈光彩的茶饭站都能让每一个伤员有饭吃,每一个民工有水喝。经过这里的伤员和民工,对陈光彩茶饭站的服务非常满意。

几天后,茶饭店的任务圆满完成了,陈光彩回去向领导汇报工作。还没等他说话,领导就开口了:“不用说了,我们全都知道了,没想到你还很有组织才能啊!”有人开玩笑地说:“老陈这次找到了‘胸中自有百万兵’的感觉,以后有机会肯定可以做个好领导。”听着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陈光彩只是嘿嘿一乐,什么也没说。

三、馒头大王胡佳贵

有句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效的后勤供给是维持军队战斗力,保障军队行军。作战胜利的基本因素。战争年代,我军的后勤保障不但有赖于军队自身的后勤保障;而且离不开地方强有力的支援。为表彰地方支前中的有功人员,军队和地方政府常常评选支前的各种先进人物。孟良崮战役时,就有一位为部队供应食品的民工被评为“馒头大王”。

馒头大王一点儿都不神奇。被选为“馒头大王”的模范炊事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名叫胡佳贵。老胡头上留着短发,小眼睛,留一撮山羊胡,脸上许多“沟沟坎坎”,长得土里土气的,手里经常拿着一杆长长的旱烟袋,是一副和气、厚道的庄稼人样子。

在战役进行中,转运总站不但要负责部队的粮草食物供应,而且要接待来往的担架队,为伤员准备伙食,任务是非常繁忙的。胡佳贵是在任务最繁忙的时候被召到兵站的。兵站领导没有详细向他交代任务,只是对他说:“老胡,现在任务很紧,你得负责开个供应热食的饭店。”老胡很痛快,接受任务后行动也迅速,在队伍的前面首先赶到了目的地。见老胡他们来了,负责食品供应的干部很高兴,给他一个紧急的任务:“担架队可能很快就到,要保证伤员什么时候到站,什么时候就要吃上馒头。”

老胡的手边只有一副蒸笼,为完成好任务,他立刻忙活开了。先砌好了锅灶,再去挑水、发面、烧火……当他蒸出三笼馒头的时候,助手才从后面赶上来。

胡佳贵做的馒头非常好,见过吃过的人都啧啧称赞,常常感到奇怪,馒头怎么能做得那么好。老胡做的馒头,一个有四五寸长,一把可以攥在手里。但你松手时可要小心,否则手一张开馒头会蹦起来。吃上去感觉就更好了,不管你掰开哪一个,里面都是米筛眼,馒头进了嘴就觉得甜蜜蜜的。好奇的人问老胡有什么窍门,他总是笑一笑,说:“学着做呗。”他不喜欢卖弄,也从不坐下来和人长谈。

这时候,老胡不停地在锅上锅下忙着,汗流满面,也顾不上擦一擦。虽然他的工作繁重,却一丝不乱。切好的发面一行行排在案板上,用布盖着。过一会儿,他随手拿起一个,送到耳边连敲几下。外行人是不懂这个道理的,据他说,从敲的声音里就可以知道面发的到不到时候。老胡把馒头摆上蒸笼,又去烧火。常言道:“馒头好蒸火难烧。”供应站的柴火都是临时买来的,常常发湿,可是湿柴到了老胡的手里,火头也照样能熊熊地燃烧起来。老胡有一把斧子,是专门用来劈大木柴的,他劈柴劈得很细,所以烧起来也很容易上火。

提起老胡的斧,还真话长了。老胡第一次当炊事员时,特地花钱买了这件“武器”。他爱自己的斧子,就像战士们爱护自己手中的武器一样。随队行军时,其他东西可以丢掉,斧子永远不会丢,总是紧紧地绑在他的背包上。他磨斧子也像战士们擦自己的枪一样,总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有时间就蹭几下。所以,胡佳贵的斧头始终是雪亮的,用起来很顺手。

为了歼灭蒋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近二十天来,人民解放军为调动敌人几乎天天在夜间行军。看过部队行军或者是在部队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行军中炊事员比一般战士们要疲劳得多。老胡和他的助手们背着沉重的灶具随部队行动,部队一停下来他们就要为大家准备食物,保证部队的热食供应。这些天来,老胡他们都很劳累,一直以十分疲劳的身体连续地工作着,最紧张时连续几个昼夜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有几天,他因为缺少睡眠,加上不断被热气和烟火侵袭,眼睛红肿了,看上去像一对熟透了的桃子,两只手臂也肿了,但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工作。战友们看他太辛苦,就说:“你年纪大啦,歇歇吧!”他反而不服气,说:“早着呢,你们太年轻,像我这号年纪才正当时哩!”大家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夜半三更,老胡觉得疲劳又不能休息的时候喜欢唱两句,唱的是当地流行的梆子调,要不然就拿起酒壶喝两盅“绿豆烧”,或者给大家说个笑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为此,战友们还替他起了个绰号,叫他“老来少”。

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都说老胡不服老,工作起来有股子拼命精神。也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 “你年龄不小了,工作这么累,为什么精神总那么好?”老胡没有正面回答,说:“只要有一个伤员吃不到馒头,就是我的罪过!……”这就是老胡的责任心了。事实上,每当有伤员从厨房门口抬过,他看见伤员们被鲜血染红的衣服,听到伤员痛苦的哼哼声时,就总也忍不住心头一阵难过。这时候,他常常对同伴们说:“同志们,你们看看,他们年纪轻轻的,挂彩负伤为的是谁呀?!”

知道老胡底细的人,明白他为什么总愿意做个工作狂。老胡是受过苦的,是受过地主和国民党的苦的。

老胡家住的村子里,有门姓朱的大户,当家的是国民党政府的省议员,人称“二先生”。朱家上几辈还出过什么“秀才”“举人”的,后辈人则完全是靠欺压乡邻才过着富足的生活。老胡的父亲大半辈子在朱家当长工,拼死拼活地干,可一家人一年到头连顿饱饭也吃不上。有一年的冬天,胡家又断了炊,一家老小眼巴巴地望着两只空锅。孩子们要饭吃,当家人拿不出米来下锅,只能看着一家人淌眼泪。实在没办法,胡大爷乘给东家干活的空当儿,硬着头皮从朱家的剩饭缸里捞了一碗剩饭,想带回去给孩子们吃。没想到被二先生家的“狗崽子”看见了,说他偷东家的东西,当场逼着他下跪,嘴里还恶狠狠地骂着:“大爷家的剩饭,狗能吃,你家的穷种就是不能吃!”

老胡一家人吃糠咽菜嚼树皮,好不容易熬到了家乡解放。新四军惩办了二先生,人民政府分粮分田,老胡一家得到土地,可以安居乐业了。可幸福的日子不长久。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蒋军向解放区疯狂进攻,侵占了老胡的家乡,又使他倾家荡产。蒋军不但抢走他们的粮食,还把他抓去当兵。当时,胡佳贵跪在地上苦苦地哀求,对中央军说:“好老总,我老了,当兵不行了。”蒋军不但不听,一名军官还跑上去给了他几个耳光,恶狠狠地骂道:“他妈的,‘你老了’,老子也不要你做亲!走!”老胡就这样被蒋军抓丁带走了。

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他受尽了军官们的欺压,直到一次作战,国民党军队被打败了,老胡才逃出火坑。

老胡获得解放后,一心想着报答解放军。回到家乡,他主动找到当地政府,说是要参加民兵。当地政府的领导见他上了岁数,就没有同意。老胡死磨硬泡,最后政府的人拿他没办法,就准许他参加支前,分配他在民工队里做点儿后勤方面的工作,为大家做饭。老胡本想自己也杀几个蒋军出出气,看实在不行也只好认了。从此,老胡把做饭当成了自己杀敌的工作,总怕做得不够好。每当他做完一餐饭时,总忘不了找几个吃饭的人问问,听听大家的意见。后来,他蒸馒头真的蒸出了道道,成了有名的“馒头大王”。

四、战史翻过“王牌军”

整编第七十四师是蒋介石嫡系部队“五大主力”之首,直属陆军总部管辖,曾多次受到美国军事顾问团的战术、技术和特种训练,全师均为美械装备。蒋介石曾多次嘉奖该师,并奉其为“国军模范”。该师的前身是七十四军,成立于1937年,基本部队有两个师,即五十一师和五十八师。其中,五十一师师长是深受蒋介石器重的王耀武,蒋介石的外甥、原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任第一任军长。

七十四军成立后,于当年12月参加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南京保卫战。奉卫戍司令唐生智的命令,负责淳化镇、牛头山一带的防御。此役从12月7日开始到13日结束。战役过程中,七十四军与其他中国军队一道,顽强抵抗日军进犯,浴血奋战六天,最后终因寡不敌众撒出战斗。在撤退时,按照唐生智的命令,五十一师撤往江北的浦口镇一带。在后撤过程中,师长王耀武为防止部队混乱,亲自殿后。当主力完全撤离,王耀武率殿后部队后退至江岸时,已经无船可渡。王耀武等前无退路后有追兵,陷入非常危急的境地。正当正耀武准备率部与日军进行最后决战时,军长俞济时派副官带船来接,他们这才得以脱险。第五十一师官兵渡江后到达浦口镇时仅存四千余人,损失过半。

1938年5月,七十四军参加河南兰封战役,与日寇土肥原之第二师团激战于三义寨附近。战役过程中,俞济时采用王耀武避实击虚、灵活机动的建议,率部重创敌军。同年7月,参加江西之万岭会战,协同其他国民党部队与日军激战数周,击伤、击毙日军6000多人,取得了战役胜利。此役后,俞济时极力向蒋介石保荐王耀武,王升任副军长。当俞提出几个人选,准备接任五十一师师长的位置时,王耀武都表示不放心,俞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所以,王耀武在升任副军长后,仍兼任五十一师师长。

1939年6月,俞济时升迁后,蒋介石亲自召见王耀武,对其五十一师的战绩大加赞扬,并提升他为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感激蒋介石的垂爱,发誓要把七十四军训练成纪律好、能作战、不怕死、听指挥的优秀部队。同年9月,王耀武串七十四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拦截向长沙进犯的两个师团的日军,激战于赣北重镇高安。高安陷落后,王耀武运用反包围战术,首先切断日军退路,以五十一师为主攻部队,经过三天激战,于9月22日收复高安城。这一胜利有效地配合了长沙会战的主战场,为夺取整个会战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1941年春,七十四军在王耀武率领下参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会战。作战中,第七十四军配置在上高地区,担负从正面反击日军的任务。战役过程中,日军多次调集重兵向七十四军发动连续攻击,最后都以失败告终。3月20日,五十一师官兵阻击日军一个旅团的进攻,与敌激战一日,击毙日军1600多人。战斗中,五十一师某部连长樊逢春,带领全连守卫教鼓岭。在打退日军多次攻击后,将士们弹尽粮绝。当敌人再次冲上来时,樊逢春率领全连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最后全部以身殉国。24 日,日军师团长大贺亲自到前线督战,日军出动百余架飞机,反复轰炸七十四军阵地,投弹1700多枚,但仍未能突破七十四军的防御。25日,七十四军与其他部队一道向敌发起反击,歼敌一千余人,日军第三十四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被打死。战役胜利后,七十四军因作战勇猛顽强,赢得了“抗日铁军”的光荣称号,蒋介石亲自将军中最高奖“飞虎旗”授予七十四军。

9月至12月,七十四军两次参加长沙会战,均获出色战绩。

1943年至1944年,七十四军又先后参加了多次对日作战,均表现出良好的军事素质和极强的作战能力。1944年12月常德会战后,王耀武升任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七十四军军长一职由施忠减接任,张灵甫任副职。

日寇投降前,该军全部改为美械装备。日寇投降后,由长沙、汉口水运至南京、镇汀、浦口一带,成为蒋军陆军总部直属的南京卫戍部队,七十四军卫戍南京期间,蒋介石为表示对该军的器重,经常派夫人米宋龄代表他去看望该邢官兵。一次,蒋军高级将领于南京集会时。蒋介石在列数七十四军战绩后,指定该部为国民党军队的典型部队,督令蒋军各部队一切训练教育以该部为标准,誉七十四军为“国军模范”。

1946年4月,在俞济时、王耀武等人的举荐下,张灵甫出任七十四军军长。国民党整军会议后,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七十四师,所辖各师依次改为旅,但总兵力仍有30000多人。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该师在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挥下,向苏北解放区进犯。沿途,该部受到华东野战军的迎头痛击。但整编第七十四师仗着人员众多、武器先进,还是先后攻陷了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等地。张灵甫眼看着自己精心调教的将士越打越少,痛心疾首;李延年则扬扬得意。在向蒋介石汇报时,李延年甚至狂妄地宣称:“有十个七十四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淮阴一战后,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张灵甫本拟带部队回南京休整。但李延年极力在蒋介石面前彰扬张灵甫及七十四师的能力和功劳,蒋介石再次传令嘉奖七十四师。一纸嘉奖令,使张灵甫冲昏了头脑。他不顾部队损伤惨重需要休整的实际情况,趾高气扬地表示等“拿下涟水再说”。至涟水城下,七十四师在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面前碰了个硬钉子。两次攻击,丧失官兵7000多人(包括两个团长,六个营长),最后解放军主动撤出阵地,七十四师才占领涟水城。这以后,张灵甫总算吸取了一些教训,知道共产党的军队不好对付。从此,尽管张灵甫仍在率领七十四师随国民党其他军队向解放区进犯,但行动躲躲闪闪,不敢再横冲直撞了。

同类推荐
  • 时间里的爱与忧伤

    时间里的爱与忧伤

    本书为散文集,火养围绕时间、爱的主题写作了一系列文章,本书选取了其中的40篇结集出版。这些文章都曾发布在作者业余经营的微信公众号——火养读书时间,《我们相隔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等文在网络上曾引发大范围的讨论。全书语言精细、表达细腻,读来丝丝入扣。作者不骄不躁的理性表达,不紧不慢的勇敢阐述,构成了与当下社会“快”节奏相间离的舒缓情境。
  • 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述,全景展现世界上最神秘的情报组织摩萨德,通过对其经典谍报案例,天才谍报人物的介绍,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摩萨德的兴衰,和其在为保卫国家利益方面做出的非同寻常的贡献。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摩萨德的传奇历史。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热门推荐
  • 我的特警教官

    我的特警教官

    李若溪被自己的爷爷,送到:“特警,学院,”若溪明白,只要在特警学院里努力拿到最佳特警名额,才能去国外学校训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喜欢上了,比自己大2,3岁的大教官,李若溪的调皮和努力,让自己的大教官喜欢上了自己,但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两人放开了,直到2年后,小溪训练完毕回来,两人相遇,她们最后能否在一起,喜欢就请收藏,最重要的是吐槽,谢谢
  • 三国之最强快递员

    三国之最强快递员

    三国时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张羽在乱世不仅创办出了快递公司,而且还在战火中把业务拓展至全国各地。不仅为百姓送家书,让百姓感动得泪如雨下,还为军队运送战争物资,左右着三国局势。三国英雄谁最牛?是曹操和孙刘?错!当然是快递公司老板张羽最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贼挡杀贼,佛挡杀佛。绝对是乱世最大“BOSS”,把玩着天下各路诸候。三国之最强快递员,演绎的乱世传奇最精彩。
  • 墨鸦大人绝对不能死!

    墨鸦大人绝对不能死!

    空山鸟语番外篇有感于墨鸦和白凤在乱世之中性命相交的真情唯墨凤CP墨鸦大人绝对不能死!截至目前,已完成系列1~9:1.逃生2.不见3.重逢4.约定5.失控6.出轨7.成亲8.黄粱9.兵蠹10.双生这个系列完整融合正剧走向,墨鸦依旧跟白凤活在同一片时空下,有甜有虐。墨鸦大人最终还是做了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鸟儿,自由地飞在了天空之中。
  • 我在古代拆cp

    我在古代拆cp

    萧可作为一个美丽的穿书女,坚守任务岗位可是!穿越拆cp拆到重生姐夫帝王黑心boss怎么办?萧可哭哭啼啼,悲悲切切的告状“呜……,夫君我怕”
  • 超强智能

    超强智能

    变身成了部手机,可是我想变成智能手机。天天要充电,好想有个无限移动电源。美女,放开我,你夹的我太紧了。别动我,我不喜欢男人。
  • 诸天从一只皮卡丘开始

    诸天从一只皮卡丘开始

    一只蠢萌的皮卡丘穿越诸天,江湖人送外号皮·搅屎棍·卡丘!
  • 焚神之炎

    焚神之炎

    仓河城王家嫡系弟子王天,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得到了鸿蒙古塔,开启了全新的风火双修的大时代。神秘的朱雀精魄,诱人的狐族美女,多情的帝国王妃,冷艳的美女师傅……神欲杀我,我便灭之!天欲灭我,我便焚之!《焚神之炎》2015东城呕心沥血之作,请君鉴赏!
  • 唐步

    唐步

    江山何人可笑略?看尽千山,独步天下。宇内八荒,唯我独尊。我欲三霄揽日月,碧黛可倚令千军。人生在世不过快意一回,谁可伴我,征战九川十泽?
  • 马桶里的秘密

    马桶里的秘密

    刀鞘刀柄一体成形全是闪烁着金色光芒,上头雕刻着精美的传统图样,两端各镶着一块白玉,玉面上同样是握着小刀的站立白兔。开刀鞘,一股迷人的桂花香气瞬间充满整间厕所。刀身熀出褶褶动人的白光,握着刀的我全身注满神奇力量。手臂肌肉颤抖、头皮发麻、双眼模糊。为了将那力量所产生的压力赶出身体,我朝前挥刀,水盆竟然就像豆腐那样被我剖成两半。
  • 新太阳神纪

    新太阳神纪

    这不是小说,这记录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双庆人成为新的太阳神的故事......这是新一代太阳神真实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