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9100000033

第33章 中国文人的宗教文化心态(4)

但是,董仲舒在吸收百家之长基础上“独尊儒术”,就使得调和压倒了斗争。不过,一直到唐代,儒道佛之间的斗争还是很激烈的。儒道佛三教的融会合一,从此不再争斗而专注于调和,是直到宋代才得以完成的。宋代的道士杜光庭说:“凡学仙之士,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各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为尊,亦不以象教为异,亦不以儒宗为别也。三教圣人,所说各异,其理一也。”这就是说,儒、道、释是混而为一的,而且在真理面前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事实上,宋代以后的所谓“三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鲁迅在讲到“神魔小说”时说:“三教之争,都无解决,大抵是互相调和,互相容受,终于名为‘同源’而后已。凡有新派进来,虽然彼此目为外道,生些纷争,但一到认为同源,即无歧视之意,须俟后来另有别派,它们三家才又自称正道,再来攻击这非同源的异端。当时的思想,是极模糊的,在小说中所写出的邪正,并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道释和白莲教,单不过是含胡的彼此之争,我就总括起来给他们一个名目,叫做神魔小说。”这种模糊的似是而非的信仰,不仅神魔小说中有,而且源自宋代的其他话本小说中也有。讲史话本《水浒传》中的那群“妖魔”,却变成了侠客(武松、石秀等)、和尚(鲁智深)、道士(公孙胜)。小说反复宣讲“三教同源”、“三教合一”,然而这个武士、儒生、和尚、道士能够和谐相处、精诚团结的啸聚山林的集团,却是一群劫富济贫、打家劫舍的绿林豪侠,他们都是从天上下凡的星星——天罡星和地煞星。如果要从宗教的角度看《水浒传》,那么无论你怎样费尽心机也难以将其中的宗教内涵说清楚。甚至对于鲜有宗教色彩的宋江,从文化承担的角度也难以解析明白,你说他是个儒家,他又具有仗义疏财、犯上作乱的侠客品行,你说他是个侠客,他后来又讲忠孝并为朝廷效力。因此,在《水浒传》中,是各种学派和宗教的含混不清的合一。即使是纯然出自文人手笔的小说如《红楼梦》中反复出现的“一僧一道”,也说明作者将僧与道看成是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当然,《红楼梦》中的佛家色彩是强烈的,但其道家意识也不难分析出来,而张毕来从贾宝玉对《四书》、孔、孟、程、朱的矛盾态度分析,认为贾宝玉的观点“并未跳出儒学的基本圈子”。

中国文人不以信仰为重而善于调和的心态,使得中国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也就是说,中国文人有时可以为家国社稷的兴亡而献身,但很少有人为一种主义、真理或信仰而献身的。就其优点而言,中国对于信仰问题历来都是持宽容态度的,来自异域的佛教能够在中国扎根,就是这种宽容态度的明证。但是,中国的宽容只是对于宽容者的宽容,而且还要有保持社会稳定的条件,而对于不宽容者以及可能煽动社会动乱者则采取一种不宽容人的态度,中国文人对于基督教的不宽容态度就是这样做的。

当然,当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初来中国时,是受到了一些中国文人欢迎的。其原因有三,第一,利玛窦等初到中国的传教士在对中国文化分析之后,认为要“归化中国”不可操之过急,不可在民间传教,而要在某种程度上向原始儒学认同,利用中国的上层文人自上而下地“归化中国”。所以他们只攻击佛、道和理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明代后期一些厌恶理学的文人,致使信教的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上层著名的士大夫。第二,初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为了能够在中国传教顺利、自觉地学习中国文化,而且由身着和尚服改换儒生服,使中国文人感到他们与“蛮夷”不同,而是一些“聪明特达之士”,譬如利玛窦,除了其渊博的西方学识之外,还熟读《四书》《五经》

并能够随时引用。第三,是初来中国的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自鸣钟、望远镜等等,而且还帮助中国人修订历法、制造大炮,至于西方的数学、逻辑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就更令中国文人耳目一新。因此,虽然大部分文人一开始对基督教就无好感,但对这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学技术还是欢迎的。而且,即使利玛窦等传教士的著名弟子徐光启、杨廷筠等中国文人,也不是什么纯正的基督徒。谢和耐指出:“徐光启所宣扬的并不是纯粹的基督教教理,而是一种儒教和基督教的大杂烩,与16世纪在儒教和佛教之间的混合物相类似。”

徐光启在为《秦西水法》一书所作的《序》中说:“余尝谓其教(基督教),必可以补儒易佛。”而杨廷筠则试图调和儒、道、佛和基督教“四大宗教”,使之混而为一,这样就可以使整个世界调和起来。因此,如果西方的传教士以徐光启、杨廷筠的方法来传播福音,那么,基督教在中国的扎根是可以想见的。

但是,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首先关注的就是信仰。且听耶和华是怎样说的:“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别神。”若是不专一地信奉神,神会怎么办呢?“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们被杀的人必倒在你们中间,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有其父必有其子”,耶稣也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而且“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甚至信徒与血亲也要生疏,因为“爱父母”和“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

“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从亚伯拉罕欲杀子以奉神,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而为人类赎罪,基督教开创了一种以献身殉道为至高美德的传统,基督徒以教堂是殉道者的血凝成的而自豪。因此,西方的传教士在中国刚刚落脚,就力排佛道,并猛烈攻击主宰当时中国的理学。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发其端,龙华民的《灵魂道体说》步其后,因此,尽管他们的中国弟子在接受上出现了“误读”,但是,这些传教士却是专一而不妥协的。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就表明了其决不妥协的立场,他坚持反对折中调和,并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三教合一”的谬误。利玛窦认为,或者三教均为伪宗,俱该抛弃,或者一真二伪,抛弃二伪,或者三教均为真宗,但在此情况下只信一宗就足够了。而后来的传教士连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也不讲了,他们不仅在民间传教,而且公然攻击儒学,甚至欲使中国的孔孟等圣贤坠入地狱,因为孔孟都是不信耶和华和耶稣的异教徒。即使传教士想以一种灵活而不放弃教义的策略方式来传教,也得不到罗马教皇的允许。教皇格勒门第十一多次召集各流学者进行研究考索,终觉儒家的“天”自然物质的成分太多,于是连儒家也成了异端邪说。在教皇的谕旨中,禁止中国的教徒敬天、祭天、祭孔否则即为异端。而这样一来,基督教在中国的末日就降临了。

虽然基督教对儒、道、释等“异教”的排斥和传教士的坚信精神使其在中国陷入了被排斥的“异端”之列,但是这种排斥并非来自民间。

在民间,中国老百姓对基督教的礼仪和圣像发生了极大兴趣,并以一种接受传统的迷信和巫术的方式加以接受,由此其信徒日益增加。

对基督教及其传教士的排斥主要来自中国文人和统治者。开始,中国文人以一种谨慎的态度看待基督教,但是,当他们发现这一教派与所有折中调和的教宗不同而以一种惟我独尊的执著态度出现于中国时,就竭力加以排斥了。《破邪集》是中国文人排斥基督教的真实纪录,而杨光先、许大受等中国文人则是反基督教的急先锋。特别是随着传教士在民间传教并以“巫术”赢得许多民众时,排斥基督教的声浪就更加高涨了。因为传教士以“妖术”惑众,就会煽动愚民而破坏国家的安定。于是,利玛窦想打通中国上层进行自上而下的传教没有成功,而中国文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拆教堂、赶走传教士却成功了。到乾隆时代,由于私自入华传教者要被处以极刑,基督教在中国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中国文人自觉地向西方学习,西方的殉道精神和坚信精神也为一些中国文人所接受。特别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西方的坚信精神与中国民间的殉道精神结合之后,就获得了在本民族扎根的土壤。于是,李大钊从容就义,“左联”五烈士宁死不屈,瞿秋白用俄语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而红军也有那种“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精神。但是,深一层看,中国文人即使在“五四”之后,也还是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信仰之上。这不同于民间的调和论,譬如民国时悟善社里的神主就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穆罕默德五块。这也不同于一些借学说以利己的文人,譬如鲁迅揭露的那种想求人帮助就标榜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想拿人东西就标榜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论的文人。这里的意思是,即使那些让人坚信某种思想主义的文人,也还是认为之所以要坚信某种思想主义,就因为它能够兴国救民族。归根到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与西方文人“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有很大差异。罗素说:“追求真理如其是全心全意的,就必须撇开道德方面考虑。我们事先不能知道真理在某个社会里会不会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

中国文人这种似信非信的信仰典型地表现出似是而非的宗教心态。中国文人对于神、鬼、来世、彼岸世界、天堂、地狱等等,几乎都是不排斥也不真的信从的,或者说,他们似乎相信一切,其结果又好像什么也不相信。因此,从根本上说,不是宗教的来世和彼岸世界,而是伦理的和审美的现世,才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命的安栖地。由于执著于现世的伦理教化和经世致用,而又对于鬼神、来世无法证伪而采用了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所以中国文人对于任何来自民间和异域的宗教,几乎都采取了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只要“怪力乱神”不破坏儒家建构的伦理系统,并于经世致用有益,中国文人就会批判地从中吸收一些有益的东西。中国文人的这种宗教心态其优点在于,中国文人和统治者对于宗教信仰有一种宽容的精神,不至于为了信仰去烧杀异端,也不会走火入魔去狂热地信奉什么东西,而是能够根据现世的利害对一切加以冷静的分析。因此,中国文人在排斥基督教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多少狂热,相反却对基督教的狂热不满,并加以排斥。然而,中国文人的这种宗教心态却有着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一种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固然,坚信不移与谬论结合在一起是很可怕的,但是,真理往往是在谬误碰得头破血流后才会显现。人们现在都说布鲁诺宣扬的是真理,但是,布鲁诺为了坚信真理宁可被宗教裁判所的火烧死,不正是基督教坚信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吗?否则,在一种明哲保身的文化里,谁肯牺牲生命去换取真理呢?

(第六节)中国文人的想像力与宗教意识

翻开西方文学史,从但丁的《神曲》、雪莱的《伊斯兰的起义》、拜伦的《该隐》、歌德的《浮士德》,一直到叶芝的诗歌、萨特的《苍蝇》,无束无拘的庞大的想像力已成传统,而这一传统显然是与基督教有关的。向外,基督教的末世论或者说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使西方文人艺术想像的触角飞向天堂中玫瑰色的花环,像天使一般自由驰骋,或者飞向地狱,洞见种种怪异和罪恶;向内,基督教的善恶论外化为神与恶魔,并在人身上二分为灵魂和肉体,于是,人本身就成了神与恶魔的激烈战场。中国文学想像力不丰富,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学没有这种对彼岸世界的真诚向往,而是满足于此岸世界的身心合一。如果说这种比较涵盖整个中国文学尚有偏颇的话,那么,用来解释中国的文人文学则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中国文人是在伦理和审美中求得超越的,所以中国文学基本上是执著现世而甚少世外之音,偏于儒家一派的文学就尤其如此。

儒家讲“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而不讲神魔等世外之音如何。因此,中国正统文人艺术想像的翅膀都落在现世事务上,如颂祝主人,媚悦豪富,感时忧国,伤春悲秋,悲慨世事,感怀前贤,亲朋赠答,天伦悲喜,故人别离,沙场征战,等等。

中国文人的想像力就感觉而言是相当敏锐,他们“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他们对家国社稷的安危就更关注,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感时忧国的精神。但是,中国文人的想像力很少穿透时代,追求一种超越现世之变的无限绝对的永恒性,在苦难与救赎中表现具有本体意味的人性的罪恶和善良。

道家一派的文学想像力较儒家一派要丰富,特别是那些由道家而迷于仙道的中国文人,就更是如此。大诗人杜甫和李白,就分别代表着儒道文学之想像力的差异。杜甫执著现世,感时忧国,而李白想像的翅膀则上天入地,有时飘然遗世,飞向朦胧在仙气之中的蓬莱、昆仑。

《楚辞》想像力之丰富,是由于楚国国有的原始宗教、巫鬼文化尚未被中原文化的理性精神消融。不过,中国文化即使经过孔子的理性传述与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巫鬼文化的势力在中国民间还是很强大。这使得儒者虽“不语怪力乱神”,但民间的“怪力乱神”仍在满天飞。从《搜神记》到《聊斋志异》,鬼神故事仍活跃在中国文学中。当道教将远古的巫鬼文化、方仙之说以及道家哲学等等一并纳入其宗教武库的时候,与道教有关的中国文学之想像力就显得神奇瑰丽。而且道教的影响并不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三遂平妖传》等神魔小说,对于《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亦影响甚巨。

不过,基督教文学庞大的想像力总具有深在的道德象征意味,而中国通俗文学中的想像力却没有道德意味,其眼花了乱的“怪力乱神”只是满足了中国百姓的神话心理,加之人们又并不当真以为存在那些鬼神,称作神话小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需要指出的是,神话小说有道教的影响,但佛教的影响亦甚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佛教的激发,单靠中国本土文化,产生这些神话的可能性就是一个疑问。

中国人执著现世,注重实用,中国文人的想像力也捆绑在实用的铅坠上不能起飞。梁启超之所以说《山海经》不是中国书,其实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而是因为这本书怪异的想像力在他看来不是中华民族所有的。基于同一理由,陈寅恪赞同胡适的说法,认为孙悟空不是“国货”,而是由印度进口的:中国虽多猿猴故事,“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至严。若绝无依藉,恐未必能联想及之”;而“印度人为最富于玄想之民族,世界之神话故事多起源于天竺”。

佛教对中国文人想像力的影响,是具有道德意味的,而并不仅限于神话心理的满足。明清的人情小说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了这样一种叙述模式:先讲一个人怎样怎样好色,喜欢许多漂亮女人,其后悟到“色即是空”,然后出家当和尚。《续金瓶梅》第四十三回说:“一部《金瓶梅》说了个色字,一部《续金瓶梅》说了个空字,从色还空,即空是色,乃自果报,转入佛法。”事实上,《金瓶梅》本身也表现了这一叙述模式。西门庆爱潘金莲、李瓶儿等许多女性,并与之纵情恣性,小说结尾,西门庆的遗腹子孝哥明觉到自己是西门庆托生的,便看破红尘而皈依佛门。明代许多人情小说,如《肉蒲团》之类,采用的都是这种叙述模式。甚至清代的著名小说《红楼梦》,也不例外。贾宝玉爱黛玉、宝钗、袭人、晴雯、湘云等许多女孩子,但最终觉悟到“色即是空”,出家当了和尚。因此,虽然《红楼梦》与《金瓶梅》有重情与重肉的差别,但是其在佛教影响下所形成的叙述模式却是相似的。

同类推荐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海子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海子诗选

    《海子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收录了诗人100首短诗和少数单篇组诗,包括《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祖国,或以梦为马》等名篇。以浪漫梦幻的抒情诗为创作基调,借助朴素、清新的语言表达,爆发出炽热的情感力量,一窥作者悲凉的情感世界。通过“麦地、月亮、海水”等神圣、淳朴、普遍意义强的自然意象,赋予世间万物鲜活的生命意义,扩宽诗歌的想象空间。诗歌节奏明朗轻快、诗风灵动飘逸,展现了作者复杂、矛盾、孤独的精神世界。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优美的散文,文字优美,清丽婉转,读来如品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让你在饮茶多时之后,仍然回味无穷。这些优美散文从生活的各种姿态、不同人的不同感想、或写实或遐想的剖面作为切入点,将文学的优美和文字的奇特展现无遗,一个个精彩片段的描写,引您进入奇异的殿堂,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以精简准确的慢调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优美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如花瓣飘落一身,芳香久久不散。
  • 一个人流浪

    一个人流浪

    20世纪90年代,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诗歌的重要性似乎和金钱差不多比肩齐高。年轻人爱诗,越朦胧越好。年轻人甚至把诗歌看成是感情丰富细腻的替身。一首好诗成就多少美好姻缘,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热门推荐
  • 错爱冷面老公:假婚真爱

    错爱冷面老公:假婚真爱

    他狠狠掐住她的喉咙:“说,谁派你来的?”她转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谁派她来的???她怎么知道,她只不过是送便当的,在气息弥留之际,发出微弱的声音:“我妈。”???他有些诧异,她妈,她妈是谁,大脑横扫一遍,他也没伤过任何女人啊?难不成她是我女儿?不对呀,看年纪和我不相上下啊?难道是我妹?有可能!咣当一声,女孩倒在了地上...
  • 那些年吸过的粉笔灰

    那些年吸过的粉笔灰

    懵懂的青春,懵懂的我们,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纪,觉得天空仿佛只属于我们。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和我们的故事,填满了那段逝去的青春。曾经在我们青春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有难过、有欢笑、有不舍,对曾经那个时候某个人的执着,总会让人我们念念不忘,逃课、打架、抽烟、喝酒被我们视为很有“光环”的行为,毕业后仔细看来那样的日子确是那么黯淡,就此重新来过,转身便是一片蓝天!
  • 一笑倾城:后宫烟水寒

    一笑倾城:后宫烟水寒

    有人说人性浅薄,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亦或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你高高在上时,每个人都捧着你,护着你,可一旦当你落魄了,没有人会理你,不管你们曾是多密的朋友他也依旧会远离你,这世界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地方,所以我从小就知道成为强者有多么重要,因为只有你强大了,你才能有资格去保护你想要保护的那个人。
  • 微风吹不散迷茫

    微风吹不散迷茫

    其实,没有谁是错误的。怪时间,怪遇见,但是如果有天我们真的要弄清,那么错的是这个城市,它可能对某个人来说,是爱;也可能是……
  • 予羽欲求

    予羽欲求

    自母胎中就带着一身寒毒,刚出生便被送出家门,从小就和师父师兄相依为命,除了至亲之人,再没人知道这世界还有一个她。母后早逝,父皇年迈,朝中丞相独揽大权,后宫皇贵妃说一无二,身为二皇子,他从小就无依无靠。五岁被送上雪山学功夫,他本想早日学成下山,没成想后来却养大了了一个姑娘。他养大的姑娘当然要待在他身边,笑话,难不成还要便宜了别的男人不成。师兄很霸道,说再不让她离开,她沉默着,没说话,离开了师兄,她还能去哪儿。世界很大,她却只有师兄一人。……一人江湖,一身红装大隐于市,体弱多病仍不减风采依旧,一呼百应。一人朝堂,步步算计小心缜密,养精蓄锐一朝便遇水化龙,无人能挡。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遍地花

    遍地花

    主角很好很强大,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家,同时对生命科学有浓厚的兴趣。遍地盛开美女花的生命历程,人性、欲望、价值观等话题都是本书的重要情节。女性角色美貌与智慧并重,男性角色智商与情商双飞。交流群:95697019(山人居)
  • 幸识卿

    幸识卿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有幸见到你如画的容颜,便再也忘不却。从此蜿蜒的小径也生出温柔春意。林迁墨拿一根糖葫芦,骗了沈识卿三年陪伴八年记挂三年喜欢和余生的暖。沈识卿只道自己甘愿入局。如果人生只有一次的豪赌,我要赌你喜欢我。
  • 侠过江湖

    侠过江湖

    小小女子,大大江湖,问是妖是侠?某女:嘿嘿,屈屈是侠。一句话简介:妖女奋斗成侠顺道牵了个神医夫婿。***全文免费,放心跳坑***看官若喜,请小小收藏一下哦。^_^新文《嫡将》正在上传,望多多支持!
  • 唯美情书之缘舞今生

    唯美情书之缘舞今生

    所谓缘分,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每一段美丽的时间,都有一场缘分的邂逅正在等待它的主角登场。你是否也在期待着缘分的奇妙的浪漫之旅。缘,妙不可言,短暂的人生里,与这样的一个人珠联璧合,情投意合,也许就是人生的惊喜和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