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38400000035

第35章 千年唱和(10)

村里的炊烟这里那里全升起来了,在低空低低飘散。我打开照相机的镜头拍照,拍全景、拍特写、拍残碑、拍墙基。拍寨子后面的高山巍巍,前面的视野开阔。拍土司城轮廓再现当年作为官道上一个权威家族的雄伟英姿,村前宽阔的田垌依然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壤。拍春种秋收,一如既往在田野上流淌消逝的模样。当土司当年所有的建筑细节都被岁月之手抹平,被野草和青风占领后,剩下的这些,将对研究明代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挥别土司城,我的心仍在古老的土司城里纵横驰骋。

——第十二篇2008年8月16日寻觅小桥

寻觅羊额这座小巧的单孔石拱桥可把我累坏了,当然,听惯城市噪音的耳朵在这一天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羊额石拱桥位于地处山区的蒲芦瑶族乡羊额村头,距县城近4000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约5000米,是民国初年的产物,也是中国杰出建筑技艺在大山里面的很好展示。

桥无栏,通长7米,宽约3米,高3米,以大型石块错缝砌成,两端各有4级石阶,石阶在近年的桥梁改造中变成了漫坡。

从国道进入蒲芦瑶族乡的乡道后,一路风景幽美,一路空气清新。几十里山路沿途难见人影,只与高矮不一的树门擦肩而过。但从乡政府到羊额村的5000米路况很差,一路爬坡,一路拐弯,一路泥泞——平均一个平方米的路面有一两个积水的凹坑。摩托车轮不时陷在烂泥坑里,发出有节奏的“空空”声,但就是走不出去,以致5000米的山路竟花了整整两个小时。

当我终于看到横跨在小河谷上的羊额石拱桥时,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浸透。只见阳光杲杲的羊额石拱桥倒映在澄清的小河水中,桥缝中的野花开满眉眼,绿意重叠。桥头的桂花树上,蝉在鸣叫。桥下还有一群鸭子,在河中自由无拘地漂流嬉耍。我像被魔法定住了一样愣在那里,四下张望。小河一路倒映着两岸的山峦出山,国画一样美丽。桥周围人烟稀少,只是200米外的山坡上有个一二十户人家居住的小山村,那就是瑶族同胞居住的羊额村。

村民世代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香菇、木耳、松树和油茶树为生。

刚在桥前停住,就有一个人从桥上走过。这是一个牵马的老人,外出购物返回村里。他身着汉人衣裳,戴着汉人通常戴着的草帽。他说,不仅男人这样,女人这样,老年人这样,年轻人也这样,好像他们天生就是汉族人一样。但是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时,他们会非常隆重地穿上自己的瑶族服装赶赴村宴。同事与他交谈时,那匹漂亮的枣红色矮马一直老实耐心地在一边等着。我记得光脚踏溪的凉爽,小跑着扑向河边,脱掉鞋袜,踩水、击水、拍水,完全沉浸在几乎被岁月湮没的童贞喜悦中,又在淙淙流水应和着树上的蝉鸣时独自查看随身带来的地图。蒲芦瑶族乡地形南北狭长,周围山岭重叠,山峦起伏,松林、竹林、杂树林,林绿连天。桥下是发源于六蒙山的小河,小河流往荔浦河较大的一级支流——蒲芦河汇合。周围较高的山有三县界、土凤山等,海拔都在990米以上。几十年前这里还有野猪出现,但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桥头现有一块2005年改造石拱桥时新立的捐款维修羊额桥碑记,碑记上的名字令我惊奇不已。想不到这个小小的瑶族村落,却有这么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书香、书田、书房、书安、书明、书益、书林、书海……诗魁、诗才、诗剑、诗回、诗环……这些充满诗意的名字,牵动着我的心弦。

我习惯根据人的名字猜测一个人的背景,根据一个家族的名字猜测一个家族的文化渊源,以及世俗人情的微妙变化。他们,是从哪里迁徙而来的呢?

晚上回家查阅《蒲芦瑶族乡乡志》发现,原来记录的羊卮石拱桥应为羊额石拱桥。

——第十三篇2008年9月15日复查

这一阵的工作方式就是这样,在途经的地方吃早餐,然后继续上路前往工作的地方。今天去修仁,复查包括修仁孔庙、修仁粤东会馆、荔修航道碑在内的三个文物点。修仁原为县治,1951年8月撤修仁县,其所属大部分并入荔浦县,改称修仁区,1984年设修仁镇。

修仁孔庙位于修仁镇建陵社区,东距荔浦县城17000米,西与金秀县三江乡接壤。志载,修仁文庙原系学宫旧址,清康熙八年(1669)始建,后毁于兵……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建,占地近千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以大型木架、石墩、石柱构成,每殿中均有天池,两边有厢房和回廊,两廊石刻碑记较多,墙上尽皆花鸟壁画,工艺精美。

从修仁孔庙现存规模,特别是前殿池畔大型石块构成的状元桥和状元桥上的精雅雕刻来看,修仁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了。在这里,我看到了过去在别的地方从未见过的石雕。暗八仙、牛回头、缠枝花……均被工匠赋予了巨大的艺术力量,其奔放而又细腻的艺术情感,使人享受不尽美的温柔。即使你天天对着它看,也不会觉得乏味。如今,孔庙基址依然,状元桥尚存,但它大门被封,石柱被毁,从外面看已经看不出它是孔庙的样子,更看不到它的规模盛大。

我们从孔庙旁边一户人家的门洞里绕着进去,总体看了一遍后开始定点、测量、记录。但见整座庙宇断石碎瓦遍地,杂草丛生,状元桥上还开着众多的野花,孔庙遭到的冷遇显而易见。知道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有巨大贡献的一个老年男子,指着我脚下的青草说:“这里就是你现在踩着的这里,曾经塑有孔子塑像。”“是吗?”我赶紧走开。孔庙长出的精神枝丫,拥抱着信仰子民的天空,不容亵渎。

离开孔庙我们顺路前往今天的下一站——修仁粤东会馆。很近,距修仁孔庙也就百米距离,且同在建陵街上。因此所长骑车,我就走路了。

路的前方忽然传来悠扬的乐声,细听是二胡与笛子的合奏与一个女子的高声演唱。我朝那乐声走去,两个老年男人的合奏与一个老年女子的演唱,正好赢得众人的掌声,原是修仁粤东会馆到了。

修仁粤东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分前后两殿,有许多窗户、许多壁画和高大的封火墙。前殿原有大型木架结构的古戏台可供演戏,中间庭院可容数百人观看,后殿亦可容纳百人。两边还有可供住持和守侍者居住的廊房,廊房墙上排列着石刻碑记和捐款名录。20世纪80年代,前殿古戏台被改建为现代舞台,后殿尚保存原貌,宽18米,深75米,高9米,保存现状一般。

还是20世纪80年代,整座建筑曾被占为风炉制作工场,现为修仁镇老年娱乐中心。我在改成现代舞台的台上取景,拍摄有数十人打牌娱乐的修仁粤东会馆。然后来到馆外,拍摄我所熟悉的封火墙。封火墙在民国以前的岭南建筑中十分普遍,我记得荔浦县城粤东会馆的封火墙也是这个样子,高大、壮丽。在粤东会馆把该干的活干完后即前往今天最后一个目标——荔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荔修航道碑。

这是修仁南临江的街头,南面为修仁河、水码头,东、北、西三面为建陵社区。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荔浦、修仁两县为疏通修仁至荔浦航道,双方同级官员以对等人数就荔江河流航道及沿河堤坝、灌区管理等相关事宜进行谈判。为晓以后人,就在河边码头上立碑,刻石永铭——将谈判决定的内容刻在方形石柱四面,内容后面还刻有落款和印章。它最初立在河边,后被移作护基壁石。如今,古航道早已衰落,不见舟楫。

返程时经过修仁圩厂,圩厂是修仁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情画卷。我们停车买水,适逢镇上圩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许多地方都非常拥挤,市场繁荣显而易见。从赶圩人的口音和衣着判断,可以说古镇就是他们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买水后我们在市场逛了半圈,从土特产行到日用百货行,什么都有卖,就是不见从前号称修仁“三宝”的风炉、草席、姑婆茶。这其中的姑婆茶,可是修仁的历代贡品呢。

——第十四篇2008年10月11日凝固的历

去见裂纹,去见缝隙,去见沧桑,去见我一向情有独钟、亲如父兄的县城老街。老街是荔浦县城几个朝代凝固的音符,既承载着荔浦的辉煌与衰落,也承载着荔浦的欢乐与忧伤。一幢有一幢的个性,一幢有一幢的风格。

每到一地,我都喜欢绕着建筑走一圈,然后站在建筑的正面或空地,用怀旧的眼光打量它们,用察看人体的眼光打量它们。长着青苔的天井,飘着霉味的过道,沾满泥巴的门脚,数十年没有维修的天面,被人遗忘的雕花门窗。踩着自己的影子,我得根据古老建筑的年代不同,记录它们的沧桑变化。有时,我记录它们的整体,有时,我记录它们的局部。

曾经在周边县里颇负盛名、接纳过远近文人的荔浦书院,旧名荔川书院。坐北朝南,宽13米,深85米,计1100余平方米。砖木结构,跟民房相似,是清代荔浦儒生求取功名、进入上流社会的必到之处。原址在城东梓潼观,现址距荔浦塔30米,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建。竣工时计有照墙1面,屋宇四进12间,咸丰兵毁。光绪三年(1877)重建,同时将书院改建成高等小学教室、寝室。宣统三年(1911),教谕奉裁。民国二年(1913),将书院后座改为高等小学操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书院与其紧邻的明伦堂、文昌宫三处被打通,先后作为荔浦县委的临时办公场所,荔浦人民大会堂。荔浦县打土豪、分田地的决议,就是在这里颁布的。

人民大会堂搬迁后改作工厂使用,工厂搬迁后荒废至今。如今,因为长时间没有维修而倾塌了大门与前院的荔浦书院,后两进的天面差不多也全部掉光了,整个建筑十分凄凉,完全成了野生植物的繁衍之地,也成了老鼠自由出入的场所。原来的大门换成了篱笆,篱笆圈起的书院里,种着颜色油亮的各种蔬菜。这些蔬菜纷列在静谧的书院里,全然不是往日情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尚,会馆是大清至民国年间的荔浦时尚。这些时尚曾经包括有粤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湖南会馆与粤东会馆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消失,现存福建会馆与江西会馆。福建会馆位于荔浦书院西约40米处,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三进,占地924平方米,为清光绪年间居住在荔浦的福建籍人捐资始建。大门以长石砌成,前厅有大型木架结构的古戏台,左右有厢房,进与进之间有天池,民俗图案布满馆内墙壁。流连其间,你很快就会被它的建筑工艺所折服,其独特的闽南建筑色彩,令人惊讶。

20世纪50年代以前,福建籍人聚会及福建籍人来荔浦经商,均在这里碰头;一箱箱扎成捆儿的钱,曾经整齐地码在福建人的箱子里,码在他们居住的左右厢房中。而那些衣衫褴褛、用眼光和声音向人乞讨的乞丐与终日为生计奔忙的人则在会馆的外面穿梭。

20世纪50年代,还有剧团在顶部穹隆的古戏台上演出,交错的舞步在舞台上穿来穿去。

街上居民相当热情,我们一到桂冠似的荔城古榕前,他们就聚集过来,告诉我们这古榕相传是谁栽下的,谁的轶事与古榕相关。

而我原本知道的是,荔城古榕原有4株,两株植于关帝庙内,两株植于城隍庙内。关帝庙内的两株较大,“文革”期间被砍掉,关帝庙则改为荔城镇第三小学。城隍庙里的两株栽于明景泰年间,20世纪50年代其中一株亦被砍掉,现仅存一株。这一株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树高约30余米,树围径12米,树枝半径18米,阴覆面积1000多平方米,连高高的瓦背都覆盖住了。测量时,我忍不住轻轻拥抱树干,暗忖这几百岁的古榕,是否还记得与它一般高的孩子,曾经像今天的我一样与它拥抱。

当我含笑向古榕的华盖行注目礼时,我同时也在向古榕顽强的根致意。

认识一棵古榕,其实就跟认识一个人一样。

测量石阳宾馆已是下午4点了。石阳宾馆距荔城古榕约100多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宽6米余,深22米,占地140余平方米。分为前后两进,进与进之间有青砖铺就的长方形天池。为1897年移居荔浦的江西籍人为祀江西籍人王安石、欧阳修集资而建,是当时江西人来荔浦经商的主要落脚地。门前原为自古通航的荔浦河水门口码头,码头是商船、客船在荔浦停泊靠岸的要地。

大清年间,荔浦贸易在这里启程,结成一个个各自为政又互为相连的供销网络。来自粤、赣、闽、湘等地的商人将荔浦的苎麻、大米等农产品自水码头运往梧州、广东等地,将日用杂货、绸缎、食盐等运销荔浦。自船上走下的粤、赣、闽、湘等地商人,纷纷入住码头附近各自所属省份的会馆,以免被外乡人欺侮。没地可去的商客,则入住得胜路上的茶肆、酒楼,倒也怡然自得。清末改水走二江后,每日扛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上下这个码头的工人,才从这个码头逐渐消失,石阳宾馆亦逐渐萧条。

2008年,附近群众捐资两万元对石阳宾馆进行全面维修,这使石阳宾馆再度宾客盈门、檀香萦饶——每天都有许多人来这里上香。紧靠石阳宾馆的那间民房,大门外还保持着一道非常古老的推龙门,仍旧在使用。它使我记起小时候在那上面爬上爬下并被街上老人呵斥的情景,感到异常亲切。

荔浦塔、荔浦书院、福建会馆、荔城古榕和石阳宾馆,它们分别享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荔浦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在1950年以前,这条街是整个县城的主街,这些建筑是县城的地标性建筑,县城里的各种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比如,阿婆出游,春社秋社,抢花炮,等等。于宝塔上面的窗户探身俯视这一片由瓦房连成的古建筑,你会由衷地赞叹,到底是古城,文化源远流长。再缅想北雁南归从古建筑上列队飞过的情景,多么迷人心意。只是,这条老街上的建筑经过多个时期的用途变更,格局早已改变。不变的,是一些人家门上依然悬着块铜镜,用之照妖。一些人的手腕上依然戴着个猫骨手镯,用之避邪。

告别了这条以古老建筑著称的老街,途经粤东会馆时,我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粤东会馆,二战期间被日本人放火焚烧过的粤东会馆,你真的消失了吗?

——第十五篇2009年1月5日古道

早起,比往日多准备了几块巧克力。今天虽然是闲步秦古道,但说不定要走一天呢。此前,我没有见过古道,也不曾在古道上走过,但我有在古道生活的灵魂,这点我是清楚的。

同类推荐
  • 文学十八题

    文学十八题

    《文学十八题:刘再复文学评论精选集》由沈志佳博士精选了刘再复先生有关文学领域的十八个论题而成,《文学十八题》内容涵盖古典文学经典的评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等。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哈利和芭比

    哈利和芭比

    哈利是一只爱打架、嚣张跋扈的小狗,但是在芭比出现以后,哈利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拜倒在芭比的石榴裙下。它们一起生下五个可爱的宝宝,整个家庭的热度在五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沸腾起来。芭比飞出哈利的境内一段时间以后,顺便带回来的还有一个拖油瓶——柯南,看着自己的心上狗与其他狗狗生的小柯楠,哈利该怎样选择相处方式呢?还有哈利和芭比深爱的粑粑麻麻,征服他们,这对夫妻没少下功夫……
  • 迎面而来都江堰

    迎面而来都江堰

    《迎面而来都江堰》是诗人文佳君以都江堰元素创作的一部诗集,分为三辑,共收录七十余首诗作。整部诗集充满着对故土、亲情的讴歌和眷恋,以此展现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情感方面较为用力,青城山、五龙沟、龙池湖、三星村……这些地名要素俯仰皆是,具有地方性文化探索意味。
  • 崆峒山文化研究论文集2007年卷

    崆峒山文化研究论文集2007年卷

    文章讲述的是:崆峒文化价值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关于崆峒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程金城,崆峒华夏远古文化之源刘亚民刘启文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女千金

    重生女千金

    我竟然重生了,老天不负我,呵呵,夏玲珑!我要你们付出代价。!!一个都逃不掉。
  • 最强男技师

    最强男技师

    打工的时候,遇到了曾经追求我的丑比。多年不见,她俨然变成了一位白富美,可我却还是个吊丝。最糟糕的是阴差阳错之下,我成了她手下的男技师……
  • 清仪令

    清仪令

    风云涌动天下变,谁与清仪定乾坤。古来纷扰皆为利,但求花月留有情。一曲关山月,道尽万千情。靖和八年,楚国吞并渤海,风光无限,未料,蜀,齐,柔然三国突然出兵边境,一时难以招架,危急时刻,刚刚下山的清仪门下师兄弟凌子楚,赵衡剑二人临危受命,一举平定乱局。回到朝堂,也是纷扰不断,而与凌子楚相互爱慕的昌宁公主李玥也陷入困局。以及庙堂之上的内斗不断,局中局,让凌,李,赵三人在这漩涡中流转,爱恨情仇,家国天下,最终是他们选择了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了他们,还是这只是在等待着更神机莫测的命运……..
  • 酒吧之花

    酒吧之花

    在白天的时光里,东京呈现给世人的是一幅机械般严谨甚至刻板的画面。而在夜晚,这座城市就变成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浮华世界,所有的上班族都会给自己找一个享乐之处。尽管是被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吸引而来到日本,美国女孩丽亚·雅各布森却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这里组织严格的社会。在被她所任职的学校解职之后,她成为了东京一家高级俱乐部的陪酒女郎。在这里,她把自己变成了那些中年客户的玩偶,每天的工作就是赞美、奉承、假装投入到虚拟的亲密关系当中去。她迷失在酒精与浮世之中,却难以从酒吧女郎——艺伎传统的现代产物——这份工作中自我解脱,直到两年之后,丽亚回到美国继续自己东亚研究的学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洪荒大战玄幻

    洪荒大战玄幻

    顾长歌刚刚穿越,就遇到九龙夺嫡,逆天十子齐出的大争之世。在这个气运之子满地走,天选之人不如狗的时代,活着已经很难了,更难的是身在帝王之家,二弟混沌之体,三弟四弟双胞胎,一个长生骨,一个至尊骨,五弟伴生世界树种,六弟暗黑时代人王转世,七弟人族荒古圣体……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作为大皇子的顾长歌表示压力很大。对面混沌之体?群主别慌,下载个盘古血脉秒他!对面无上帝器?群主别急,鸿蒙印镇他!对面九秘齐开?九九玄功了解一下!
  • 精灵宝可梦之从心于世

    精灵宝可梦之从心于世

    本以为从心就可以平安过完一生了,但是这突如其来的穿越是闹哪样!还穿越到了宝可梦的世界,我真的很从心啊。。。魂穿文,可以让主角彻底融入异世界,本文讲述了一个从心男孩逐渐改变自我拯救世界的故事!
  • 界域之地

    界域之地

    自幼父母双亡的吕曌,从小便踏上了以元气为主的修炼之路。同时,大陆局势风云巨变,阴谋多生,真相浮现。魔族与兽族联手人类复仇,人类命运危在旦夕,吕曌能否带领人类力挽狂澜,拯救世界……
  • 冷妃轻狂:邪王夫君不好惹

    冷妃轻狂:邪王夫君不好惹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千算万算,雨艺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狗血的穿越了。更加狗血的是竟然误入一个痴傻王爷的洞房,莫名其妙成为他的王妃,生性薄凉冷酷的她百般逃脱,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人前是疯癫痴傻的王爷,人后却化身腹黑狡猾的大灰狼,明明宠她宠得无节操,却总是对她百般捉弄。“臭男人,不要以为你是王爷本小姐就不敢杀了你。再敢戏弄我,我给你好看。”某王妃浑身散发慑人的寒气。“爱妃如此冷冰可不好,本王愿意牺牲自己把你捂热,可好?。。。”某王爷嘴角勾起邪魅的笑容。
  • 快穿之秋水等伊人

    快穿之秋水等伊人

    苏沐秋在无尽的世界里,完成无尽的任务那么,“我在等待着什么?寻找着什么?我终将在时间长河中逝去,而我到底在等待着什么?”“你在等待一个人。”“那个人,是谁?”“我也不知道,请你自己寻找吧。”“我终究会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