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38400000041

第41章 千年唱和(16)

这使人常常走到它身边,还要满世界找人寻问。通常,我们站在一个“黑公测XX号”的标志上,望着前面的一片丛林作路标,朝下一个“黑公测XX号”

标志走去。但是,走着走着,却拐了很大一个弯,离那片丛林越来越远,离下一个“黑公测XX号”标志越来越远。

在我们县境内,高速公路的方位是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全程47000米。

在靠近古墓群的许多地方,要么围着围墙,要么插着荆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走进用金黄的玉米装点门楣,用饱满的种子记录生活的农家里面去请求他们允许我们通过了。绕道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个园子正好在两点一线之间的位置上。

为了更快找到从这个序号到下一个序号的标志,向导常常抄近道。迷路,就是在一个标志发现后,向导与所长两个认为“从另一个方向抵达500米外的那一个标志肯定更近”时发生的。我对情况一无所知,对于抄近道不敢发言。他们两人短时间商量后,就决定抄近道了。抄近道的路从一开始就不好走,而且越来越难走。走到后来,陷入困境,迷了路,仿佛深入自然迷宫,走来走去,又走回走过的山坡。这是我们抄近道大约40分钟以后的事情,高高的山上灌木茂密,我们很快就分不清南北东西。我们远离原来确认的“黑公测XX号”目标,在丛林间穿行、打转,碰不到一个路人。我有点惊惶失措,内心充满紧张,希望突然得到神秘力量指引。同事成竹在胸,说“前进与后退,都有不少路要走”。后来,我们终于在没有返回原处的情况下走出荒岭,走到熟悉而又宽阔的国道拦车。

这当中,我们沿着绿色的陡坡向上或向下行走,我拄着木杖,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突然发现一户山里人家,就走过去问路,休息。屋主正在翻晒谷子,麻雀来吃的时候,他就举起竹耙轰赶它们。他的身材矮小,须发皆白,一眼看上去有七十多岁的样子。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才五十出头呢。”这是一个对本地情况非常熟悉的人,他很高兴家里来了稀客,但是不善言辞。先是含蓄地表示友好,告诉我们井水可以直接饮用和厕所的位置,然后告诉我们他放牛时所见到的“黑公测XX号”水泥标志在什么地方。他跟我们说话时望着天空,好像天空有他讲话的内容,他要盯着天空才不至于讲错。

我们在他的屋檐下大口大口地喝他们家的井水时,他还非常仔细地告诉我们从哪儿穿过去。后来不放心,又叫他步履轻灵的儿子走在前头,给我们带路。

这样我们才找到那个标志并查看了标志四周有否古墓,然后顺利走出迷途。

走上国道时我一屁股坐在马路边上,准备等候过往车辆返程。谁知屁股刚刚落地,就听所长说“先吃饭再搭车走,人都快要饿死了。”说话间他朝路边的一排饭店走去,我只好站起来跟着。然后,挑了家干净点的、没那么多苍蝇飞舞的餐馆坐下。很渴,茶水上来后一气喝干一杯,直喝得杯底朝天。向导有些意外,说:“想不到50元的带路费外还包一餐饭吃,待遇真好。”我笑了,心里说真是一个淳朴的人呢。饭后所长在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请向导在上面写了张“兹收到荔浦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带路费五十元”的条子。再次感谢向导之后,我和同事拦车,踏上归途。

今日迷路,主要原因是对地形不熟悉,所以行程中才无端多出许多路来。好在没有白跑,发现高速公路从古墓群中穿过的地方有3个,要上报。

——第三十篇2009年9月16日鹅翎寺

为了信息精准,今天重返鹅翎寺。我对寺庙有种与生俱来的敬畏,轻易也不进去。但是因为工作,我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已经绝不亚于我所在的生活小区。

鹅翎寺是一座以鹅翎应祷灵验而出名的寺,有一圈红墙围着。位于321国道旁边的荔城镇沙街村鹅翎山腰,又称鹅翎岩,属于石窟寺,始建于宋代,面积2200平方米,是广西有名的佛教圣地。佛教何时传于荔浦,已经很难考证。但鹅翎寺作为广西年代最古老的佛教名寺之一,却是上了广西地图的。

志书记载:“宋绍兴三十二年,民稼久盼无雨,遂于鹅翎岩筑台焚香求之。当时红日炎炎,祈雨中雷在岩巅大震,云雨从天而降,倾刻水田滂满。

民感鹅翎应祷灵验,遂依岩筑寺,并塑雷、电、风、雨四神祀之。”寺外群山怀抱,紫气缭绕,一泓碧水悠悠,自千山绿野中来朝。寺内岩洞造型奇特,摩崖石刻也多,景致名列荔浦古八景之首,曰“鹅翎应祷”。现有观音殿一座、大雄宝殿一座、文殊殿一座、三宝殿一座、玉佛殿一座,财神殿一座,住宿楼一座、购物楼一座。整座寺院于2007年间进行过全面维修,其产权及宗教活动由荔浦县民族宗教局负责,隶属荔浦县人民政府,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往禅寺的道路,是一条依山而砌的孤独石径。从石径下面往上走时,可见一层一层往上爬高去的红墙绿瓦,也可见长年累月徘徊在寺里的静穆虚空。这静穆、这虚空来自于佛的本身,佛就住在这神秘的静穆与虚空里。我们越过石径走进鹅翎禅寺时,一个生得眉清目秀、面带四大皆空神态的尼姑向我们走来。她身着灰袍,肩上挎着一个布袋,看样子要到众生往来的地方去办事情。听说我们是来普查登记寺庙基本情况的文物管理员,还要测量,就问:“需要配合吗?”我们说:“熟门熟路,自己干就可以了。”她低头笑笑,双手合十道声“阿弥陀佛”走了。我目送她离去后开始测量,有点走神。默想她为什么勘破红尘,又经过怎样的祸福曲折来到这里,才恢复了人生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佛教的力量,它总是对人说,“南无阿弥陀佛”。

所长在半山腰上寺门前面1米的地方定点,测量北纬、东经和海拔高程。

我在一边记录,鹅翎寺东与荔城石灰厂毗邻,南临荔蒙公路及荔城镇安疆村委,西跟荔城镇洋洞村接壤,北为马蹄塘村。然后与所长一起走进大雄宝殿测量、登记,再后去往观音殿、文殊殿、玉佛殿、三宝殿、财神殿工作,最后登记寺里的摩崖石刻。

关于寺里的摩崖石刻,我记得最早的一处是宋代知县甘同叔的《鹅翎岩》。诗云:“俗谓鹅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时传。溪声流尽苍梧泪,斑竹林中闻杜鹃。”到晚清时,这里的摩崖石刻已有30余处。30余处石刻大都以荔浦胜景的姿态,被记录在《荔浦县志》上。我记得其中一些唱和鹅翎禅寺的诗歌,优美至极。比如,明代知县吕文峰《游鹅翎岩》诗云:“夏日登台寻胜游,偶闻田妇答吴讴。人题往事诗犹在,石乳琼英香欲浮。半榻余杯携客饮,一盘残局唤童收。民贫赋简无他事,时对娥英一劝酬。”又如,清代知县周克堃《鹅翎应祷》诗云:“片时呼吸走风霆,始信桑林祷有灵。宿雾半空通豹窟,淡烟一抹湿鹅翎。绿章夜上栖霞洞,碧草春回喜雨亭。借问此山谁得换,应须逸少写黄庭。”

吟诵前人诗句,忍不住举手朝那诗的高处伸去。摸到的却是一片神秘氛围环绕的虚空,安静却强有力量的虚空。于列柱间静谧的光影中驻足,遥望远处起伏不定的山峦,赶紧叫同事为我拍张工作照留念。同事端起相机,镜头对准了我,我却突然凝固般愣在那里。我没有听到同事叫我“笑一下”的声音,只瞧见千年往来鹅翎禅寺的人,一个又一个,流星一样跌落。这奇异的感觉,一瞬,仅仅是一瞬之间就消失了。笑容重现我的脸上,我知道一转眼间,我们这些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人,也要消失得无影无踪。

下山前,我发现自己特爱尘世,甚至连尘世的烦恼都爱上了。缅想千年后现存的摩崖石刻,应该还是有的吧。山脚下的柳树、桃树、乌桕树应该也还是在的吧。只不过过些年代更新一次,再过些年代又更新一次。

千年后的禅寺,清晨的薄雾或浓雾,下午的夕阳应该也是也差不多的。

来来往往的出家人,应该也能像今天的出家人一样顺手采集一些草药隐归,山上的草木如此茂盛养人。

——第三十一篇2009年9月19日寻找荔

浦故城标本为了搞清荔浦故城遗址的谜团,找到贺战武队长说的遗址标本,我们所的人今天全去了。全所的人一起去追踪荔浦2000多年前的建城线索,去打开这面尘封已久的屏风,这对我来说是喜悦的。荔浦故城的概况我在前面已经写过,本篇就不重复了。我只能说,我们集体抵达荔浦故城遗址时是上午9点20分,司机把车停在遗址前的荔江湾旅游景区大门旁。所长给荔江湾旅游景区的老板打电话,告诉他我们到了,来了几人,然后就是等。我咕哝了一句:“我们的文物点,怎么要他批准才能进去?”没有人理睬我,太阳倒很热烈,企图焕发出荔浦故城遗址内在的热力。我在等待中拍摄荔浦古八景之一的“青山晚照”风光,拍着拍着就离开了他们,返回时已不见他们的踪影。一个导游告诉我荔江湾老总陪着往里走了,我沿路追去。追了一段放开嗓门喊:“喂,你们在哪?”“在这呢。”声音从头上20多米高的山上传来。

我抬起头,左右扫了几个回合后看见他们,但不知怎么上去。“往前走一点,从最大的竹丛下穿过,就可以上来了。”先前朝我喊话的同事继续喊。

一番周折,我来到他们的位置。所长专心致志地正在抄录碑刻,喊话的同事立即大刀阔斧为我清除碑刻和洞穴周围的荆棘。直觉告诉我这不是故城,所长说这是永苏里人最初生活的地方。里是古代基层行政区划,介于县与村之间,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一级。想不到又一段历史冒出来,我打开镜头盖拍照,但一连拍了几张,都不理想。就又倒回去几米拍,角度仍不理想,又上来。如是几次反复,他们顺着斜坡下去了,我还没走。我站在洞穴外面的碑刻前,看前人在这冰凉的石头上亲热、产子、死亡、消失。这是一幅充满生活的画面,我总是在拍摄古遗址的照片时清醒地看到,而风在歌唱。

前往荔浦故城遗址的路上,荔江湾的老板边走边说,故城里捡到过不少古物,有铜钱、陶片、玉珠子。这些记载我知道,我的思想早已被荔浦故城历史所包围。我没有说出来,我想看他能不能说出点新东西。“远处是白马山和红马山,知道吗?”他立定遥指,说:“那边山腰上分别有红岩与白岩的那两座山,就是红马山与白马山,夜静更深的时候,远在十几里之外的地方,都能听到县令当年的红马和白马从这里走过的得得的马蹄声。”“这是民间传说”,我望着头上深邃的天空说道。“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他反驳我。

“所以,我们今天才来采集标本。”我回答他。

穿过田园,我们沿着蜿蜒向上的石径,一级一级上到杂树和荒草丛生的荔浦故城遗址。不见城廓,但见21世纪的阳光,高高照在稠密的杂木林上。

每一棵树都不说话,我们站在那里,也没说话,甚至好长一段时间不说话。

从城的这边,走到城的那边,在本该有古老建筑的地方寻找古老的建筑。但是时空阻隔,我们始终无法真正推开这扇历史之门。故城隐藏在历史的远方,卧伏成林下的泥土。只有流云不断地飘过故城遗址的上空,像一个星球摩擦着另一个星球呼啸而过,毫无间隙。这真是一座有过历史的故城遗址吗?真的是曾经人声鼎沸、军民混居、有爱情、有奇遇、有良缘的荔浦故城遗址吗。顶着头上的太阳,我拖着自己长长的影子离开他们,独自来到城墙终止的地方。驻足。回首。城里的生活到此为止,城外的生活从此延伸。城里的人叫居民,城外的人称农民。如今,城里城外都很安静,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站在一面向阳的坡上,我挑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饱览毫无遮蔽的山光水色与田野风光,心情愉悦。但见一箭之遥的荔江,干净得仿佛天上之水。荔江水的纯净与山脉的纵横,也许正是孕育荔浦故城的灵气之所在。

打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本,我低头补记:荔浦故城遗址依山傍水,风景迷人,1950年前通船,保存现状一般。所在地青山镇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为过渡季节,有中国“马蹄之乡”美称。遗址上有两家农民建的房屋,其余全部种上了水稻和果树。2006年,荔江湾旅游公司把渡口屯开发为AAA级旅游景点,重建水月庵。一条连接着青山镇与三河乡的三级公路,从遗址南边经过。

荔江湾老总朝我走来,向我指出哪里是城门,哪里有城砖。我低头记录,抬头拍照,淡淡应着。凄凄芳草掩住的城墙,现在只剩宽3米,高3米,没有装饰图案,只有凿痕依旧。城墙距青山古墓群约2000米,距“华光庙”遗址约500米,距青山镇政府1500米。余下的是青苔把城中所有地面完全覆盖,牧归的声音在风中消失。

归途中经过双寿亭,他们先回去了,我和所长留下普查登记。所长在双寿亭大门前一米的地方取GPS坐标测点,测量北纬、东经、海拔高程,我在亭中调查登记。

双寿亭位于荔浦县青山镇永华村委323国道旁,属于古建筑中的驿站会馆类,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相传为荔浦斋塘人蒋刘氏为修身积善而建。砖瓦木结构,两面坡顶亭,宽10米,深6米,面积60平方米,东西设拱形门洞,南北敞开只有两砖栏,屋山顶上的“壬申年季秋月双寿亭吉日立”字迹清晰。亭里人说,北面拱形门口原有一副十分有意思的楹联,现在模糊不清,少了雅趣。我仔细辨认,依稀读出:

上联:为民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进凉亭坐坐

下联: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聊将世事谈谈

横批看不清楚了,真是遗憾。2007年,双寿亭进行过一次修旧如旧的维修,目前结构稳定,原貌依然。东距荔浦县城5000米,南距青山镇人民政府8000米,西面靠民房,北面为荔浦去往广西柳州的323国道。周围是排灌方便的平坦水田,是村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产业。回单位后补记:双寿亭所有权属于青山镇永镇村委,隶属青山镇政府。

——第三十二篇2009年9月25日再寻口舌

岩石刻自桂林市“三普办”督查组走后,我们一直都在探讨为什么找不到口舌岩石刻的原因,商量再去时应该注意什么。所长一再强调口舌岩上刻着的“积善堡”三个大字是荔浦现存最大的摩崖石刻,这就使得今天的我们再次前往那里寻找。太阳依然狂热,烫人不眨眼。

所长一到苏村就按计划进村找向导去了,我则打量周围的山光水色,开始了喜欢的摄影发烧活动。所长很快找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愿意做我们的向导,然后载着向导朝苏村后面那一排山地驶去。我背着我们普查用的几个包包,一边在后面尾随,一边继续干私活摄影。来到时他们两人已经上山,我朝山上喊话,回答我的是“还没找到”这句让人提不起神来的话。

30多分钟后他们两人下山,所长决定从另一个方向上山时,向导说什么也不肯上去了。当所长还是决定要上去的时候,我内心的不安简直无法形容。我既没有勇气和他一起上山,又担心他一个人独自上山会出什么意外。

同类推荐
  •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吉狄马加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从苍茫寂寥的大凉山走到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又从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走到灵魂直接天际的青藏高原,吉狄马加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彝族文化的守望者。他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视域宏阔,洞察敏锐,警譬精妙,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慈爱与悲悯,从而具有了超越种族局限的人类情感,具有了穿越时空暌隔的深邃伦理,具有了史诗的气质和力量。
  •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省识人生

    省识人生

    本书汇集了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最新创作的散文几十篇,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力和艺术造诣。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潦草

    潦草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和生命的散文笔记,作者贾行家以凝胶一般的文笔和极为罕见的赤诚,一笔一画刻录下这些“一闪念、一片断、一言行、一场景、一旧事”,又由“市井”“乡里”“风物”“活受”“无常”“弃绝”“畸零”“柔软”“活法”“外邦”“卑污”“阴森”“仇隙”“行业”“温故”等线索缀连,展现广阔的人生、人心与人性,钩画出一个个潦草的生命,以及我们对于生命的潦草。诚如作者所说:由于人的渺小,“现实”永远令人惊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离魂记

    离魂记

    于华无缘无故的来到阴间地府,发现地府太过腐朽落后,便想着手改造,这时好友无缘无故的失踪,着手侦探之时,引出了魔王,随后到了魔界,大战以夜魔为首的群魔,经过一系列斗智斗勇,无数恶战后,最终消灭了夜魔的王国,接下来返回地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后成功地开创一代王朝。
  • 天地逍遥行

    天地逍遥行

    天地无双!世人无同!天亦有道,人亦有路!逍遥天下。
  • 庄周梦蝶之异世界

    庄周梦蝶之异世界

    世人都说,他们是三无人员,你是三级残废。那要是没存款,没楼房,没有车,没身高,没长相,这要怎么说,郭武文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可是,有一天郭武文把梦境中的跑车,法宝,金条带了出来。从此过上了逍遥快活的生活。
  • 岁月静好今几许

    岁月静好今几许

    沉静如水,热情似火,当水与火碰撞,是否将势不两立?岁月静好,盛世华庭,他们将如何在暗流汹涌中携手共进,保水面风平浪静?
  • 怎博笑:妃本无心

    怎博笑:妃本无心

    偷拿了玉佩,21世纪天才考古界少女穿越到了纷乱的王朝中。师傅告诉她,只有集齐六国之宝,才能回到现代。于是,四处奔波,寻找六国的皇室宝物。长孙无忣,一国的太子,为人温柔如水,受万千佳人恋慕,却唯独守护着那个永不会停留脚步的女子。墨蒅,桀骜不驯却又不卑不亢,她来自万年后的时空,却不愿在这个时空安置了自己的心。她说,她不属于这里,她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亲人,不能在这个跟她毫无关系的地方耗下去,她的心,不在这里。他说,既然你不属于这里,那么……给你一个家。
  • 鬼泣:地狱少女

    鬼泣:地狱少女

    她是的没用的废材却是她是21世纪的黑道杀手却意外身亡她穿越重生却穿越在了废材身上醒了的她失去了感情美眸下是令人费解的冷漠可是大陆上一个最最有权的男人却缠上了她他和她究竟会发生什么不过在这一路上她的身份也慢慢的浮现。
  •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某日,京城里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东方闻璎看着这个大好日子终于心一横:“行,那就起价五个铜板!事成之后五五分成!”丽春院妈妈一听,一榔头砸了下去:“开拍了开拍啦,新鲜刚到的小倌啊,色泽如玉玲珑剔透的上等小倌一枚啊,跳楼价五个铜板起步啦……”珠帘后,被绑的面目扭曲的九王爷直接一脚就踹了过来:“东方闻璎,本王要诛你全家……”(这绝对是一个说起来全是泪的心酸故事,当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按理说,没有好下场的都是小白兔,可为毛他这只大灰狼却混到连渣都不剩了呢?!!!)
  • 花落翩翩:岁月荏苒

    花落翩翩:岁月荏苒

    岁月总是悄然走过,当你不经意间蓦然回首时,它已消失在灯阑珊处,那点点滴滴的回忆总是在眼前绽放,总会唤醒我们内心曾有的美好。日历被时光一页页翻过,岁月循着它的轨迹交替,我们不能挽留时光,但藏在心底的那份醇香,依然潋滟着热情、友情、感动,迤丽而悠长……
  • 辽东轶闻录

    辽东轶闻录

    文武双全的少女宗吉元,因立志要承担起保护家族的重任、而自小以男孩子的身份成长起来,然而却被偶遇一场命案触动了心灵,机缘巧合地到了辽东县入了公职、踏进了官府,却不想从此便卷入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之中。在感叹市井人间百态、引发侠肝义胆的同时,一段段甘苦交集的情感、也在无声地扣动着本已深埋的少女情怀。是继续隐藏、还是索性接受,这一传奇女子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