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38400000009

第9章 一地落叶(9)

当运送知青们的车掉头而去,刚刚当上知青的同学,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乡下低矮的、无精打采的大队部里。没有喜庆,没有色彩,只有说不尽的陌生与凄凉。就这,还不是自己下乡插队的立足点,还要等着更加边远的生产队长来领自己。有的直接寄宿在村民家里,有的分到知青点去,与先来的知青同住一屋,从此开始插队落户的艰苦生涯。

无论是在知青点还是在农家落户,从下乡插队的那天起,所有知青都得跟本地农民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挣工分养活自己。由于插队时间通常是七月底、八月初,这就意味着知青们插队后的第一天劳动,就要面对农村一年一度的“双抢”大忙。“双抢”大忙对于自幼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都是要脱几层皮的活。而对刚刚跨出校门的知青来说,更是灵与肉的磨砺。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工分那么不值钱,而且还要等到年底才能结算分红。平日里的开销在插队第一年有每月十元的生活补贴,第二年以后就没有了。生活开销没有着落,就回家向父母要或向亲友借。等到年底分红有了偿付能力时,再孝敬父母或偿还亲友。也有所在地偏僻的、资源并不富裕的乡村,农民原本收入就少,还要按劳分配匀一部分口粮给知青,工分值就更低了。许多知青辛辛苦苦劳动一年还拿不回口粮,养不活自己,生活的无奈难以言传。这样的无奈好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们的头上,既压弯了他们尚未成年的脊梁,又压弯了他们的理想。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我那些十五六岁远离父母到农村去的同学。在那里,他们首先为生存而战,为每天的十个工分值而战。一个工分值相当于人民币几分或一二角不等。分值高低,全凭所在生产队里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而定。我知道身体最棒、最能干的男同学每天也就勉勉强强挣个十分、八分的,女同学能挣个五六分、七八分的也相当不错了。

《知青之歌》是知青中最流行的歌曲,当然也是社会禁唱的歌曲,据说是从北方流传开的。传唱这首歌的人,只要被记录在案,就要被冠以破坏上山下乡运动的帽子,从此失去招工、招干、参军和上大学的机会。可是,这首歌还是无法遏止地在知青中广为流传。我知道这是知青的心灵之歌,心灵之歌不能不唱。没有插队的我不时得以听说那些插队同学的生存不幸:某某怎样了,某某又怎样了,甚至,某某上吊自杀了!当然,也有某某参军,某某上大学,某某回城当工人的消息传来。但是,这与那些不幸的消息相比,丝毫也不能宽慰我的内心。

设法离开农村回城,是每个插队知青的梦想。每个知青都在梦想回城读书、就业的路上苦苦挣扎。只要是家庭成分好的人,都会努力调动起各自的社会关系——叔叔、伯伯、舅父、姑妈、堂兄、姐妹或表兄、姐妹,等等。

只要是有单位的,有点小小来头或小小门路的人,都不惜登门拜访求情。每个节日,比如中秋、春节,知青们满怀希望离开农村回城,带着明显讨好的笑容,省下生活费用购买连自己父母都舍不得孝敬的水果糖饼,到亲友家去,陈述农村插队的艰辛。有的亲友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在乡下插队都无法回城。有的亲友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说些宽慰话。无功而返的知青,父母都会从嘴巴里省下一点点钱给他们买些饼干糖果带到生产队去。

大方点的,拿出来与其他知青共享。小器点的,就一个人悄悄吃。吃时生怕别人看见,吃相相当难看。

许多插队五六年以上依然没有回城门路的知青,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又不甘心曾经的抱负在边远的乡村湮灭,内心里对插队生活的无奈也就到了极点。有人装病回城,为了办一张因病留城证明,不惜在胸部透视前喝下一大瓶墨水,以期拿到肺部有阴影的病历。

装病回城的人轻易也不敢出门活动,他们呆在家里,做出有病的样子,靠年老的父母挣钱养活自己。倘若出门寻找工作,就会有再度被居委会弄下乡去的危险。而且头上还会添上一顶逃避劳动的帽子,今后的政治出路、生活出路更成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心存虔诚的人,以为只要好好劳动、锻炼,就总有一天可以轮到自己回城就业。于是就在田间地头卖力奋斗、努力,并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队干和当地人修锁、修自行车和收音机。通常,光有修理技术还不够,还得回家问父母大人要钱买个零配件什么的。为讨当地人欢心,许多男知青还学会了盖瓦、砌墙、做木工等活,好在队干建房时帮上一把。如此的坚韧,如此的勤恳,最后终于得到一张招工回城表格时,还得向其他知青赔小心。因为是自己的积极表现抢了这唯一名额。他记得他们之间的友谊,记得大家寂寞时一起吹拉弹唱、苦中作乐的情景,以及他们一起凑钱打牙祭的日子。

尽管如此,许多亲如兄弟姐妹的知青,为了一张回城表格依然互相仇视、互相打斗、互相流血。紧要关头的生存机会使人的本能不断演绎人生不幸。谁也不肯让过谁,谁也不肯宽慰谁,谁都恐怖一辈子远离家园、远离父母的艰难生活。就是被树为上山下乡先进典型而与当地农民结婚生子的,许多人也在1979年知青大回城的潮流中,旋风一般离婚回城了。

因此,每当上面有招干、招工、参军或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信息传来,知青们看似平静的生活格局就会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因为有幸获得填表资格并顺利通过政审、体检而返回城里的人总是极少数,这个极少数也不是平日表现好就可得到的。偏见与不平等司空见惯。况且还有家庭出身问题,有送礼门路与送礼高下、多少、贵贱问题。这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非礼事件、极端事件。这一等同把人无形分割开来的、互相倾轧的回城信息,一年数次考验着知青们的神经,人性与兽性,感性与理性。从年轻知青变成年老知青,精神更加空虚与迷惘。旁人的任何一件喜事,都有可能使他们悲从中来。

沈小英是我同学中最悲哀的一个。按政策,她无需下乡插队落户,她的哥哥、姐姐都插队去了。但她有理想、有抱负,自幼心比天高,极想像报上宣传的那些典型知青一样,在农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事业来。尽管她父母一再预言“你总有一天会后悔的”,沈小英也没料到父母的预言眨眼间会变成事实。谁都没有未卜先知的本能,沈小英也不例外。要不沈小英也不会付出生命代价而以惊世骇俗的勇气,高高兴兴戴上大红花汇入上山下乡的洪流,在敲锣打鼓的喜庆气氛中告别学校、父母、城市,并有意识地选择最偏僻的一个乡村去插队落户,最终却惊魂飘过。这是沈小英的悲剧。

沈小英被生产队长领到队里时天已完全黑了。生产队长把沈小英带到别人都办了因病留城手续而走光了的知青宿舍,放下一个麻袋,里面装着十多斤大米,以及一捆要干不干的木柴、半盒火柴、半小瓶煤油和一盏煤油灯。

生产队长说,小沈,现在是双抢,明天早上三点出工扯秧或割禾打谷,不要迟到。沈小英以高涨的热情说不迟到,就开始学着烧火做饭。这是她十六年来第一次独自做饭,做一个人吃的饭。也是她独自一个人住一间屋,一个人,一间没有电灯的屋。但她没有害怕,她以自己的良好愿望认为这是住的屋,一间没有电灯的屋。但她没有害怕,她以自己的良好愿望认为这是革命的考验。

凭借着乡间蒙眬的月色,沈小英看清了知青集体户的左右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天井,大门隔着天井正对着知青的伙房。知青宿舍的墙外有两棵高大的樟树矗立半空,几乎把整个知青宿舍都庇荫着了。沈小英洗澡时忽闻窗外樟树枝上传来窃笑和耳语。她一惊,把煤油灯也碰翻了。尔后她忐忑不安地重新点亮煤油灯写日记,窗外的凉风就陪着她。

为彻底摒弃城里学生的“骄娇”二气而在劳动中百炼成钢,沈小英在下乡插队第一天的割禾、打谷中很努力地弯腰割禾,跟上了熟练工的割禾速度。晚上收工挑谷回队时,她也有意识地让箩筐里的谷子堆得跟当地男人的箩筐一样满。她想她表现的是一种进步、一种力量。

无数本地人均目击并忍受了身子骨娇嫩的沈小英摇摇晃晃挑起谷子走过弯弯田埂的过程。沈小英每走几十米就要把谷子放下来歇一歇,然后咬牙再度起肩挑起谷子往前挪。夜空降临时,沈小英才突然发现自己孤身一人站在田野中心。远处近处山蛙呱呱,十分寂然。她毫无思想准备,更想不到自己的毅力在残酷现实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她哭了。她再也挑不起那担湿漉漉的、堆得尖尖的谷子,她把谷子留在田中,疯一般跑回住地。不点灯,不做饭,不洗澡,扑在床上呜呜哭。

六没几天,沈小英“不爱护劳动果实”的事件很快在知青中传得沸沸扬扬。知青办副主任亲自下队找沈小英谈心。知青办副主任亲自下队找沈小英谈心对沈小英来说无疑是个凶兆。这一微妙之处没有人给沈小英提醒。知青办副主任的身材不算高大,但也结实、朴实,看上去蛮有前途的。无数回乡知青对他满怀崇敬,他一抽烟就有人为他点烟。他常从公社里带些水果书籍什么的献给沈小英、帮助沈小英。沈小英看不清他是心地坦荡还是心术不正,拒之觉得不恭,只好接受。

一天傍晚,沈小英以完全不谙世事的口吻问知青办副主任,“你为什么要帮我?”知青办副主任爽朗地说,“因为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啊”。沈小英笑了,沈小英想到了她插队的初衷。沈小英笑的时候特别好看,知青办副主任也就早有预谋地把沈小英抱到怀里。挣扎中沈小英不知自己的身体如何被知青办副主任完全打开……沈小英的眼睛顷刻间贮满泪水。

第二天天一亮,沈小英惊骇出山,逃往城里落锚。从村里到公社搭车大约有二十几里的山路要走。前半段是山路盘旋,穿云破雾。后半段是沿溪出山,踏沙而行。直到一鸟枪可以从街头打到街尾的公社搭车,沈小英一路惊魂未定,竟未遇一人。半路上滚下山坡,自己爬上去,又朝着出山回城的路上狂奔。当她一身汗水一身泥巴回到家中,面对母亲却又欲言又止了。沈小英头也不抬一口气吃完母亲煮的六个鸡蛋,又陪母亲看了场电影《卓别林》,就再也不想回那鬼地方了。但是母亲说,“你的户口已经从城里注销,迁往乡下,你不去就回不来。”沈小英这才懂得上山下乡与留城之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心事重重地重返生产队。重返生产队的沈小英,坚决拒绝了知青办副主任隔三差五跑来队里的所谓帮助。等到每月“那事”该来不来时,意欲重整旗鼓的沈小英突然惊慌地感到了晴天霹雳——怀孕对所有未婚女子来说都是晴天霹雳!

沈小英竭力掩盖日益隆起的肚子,日益隆起的肚子让她屈辱。屈辱孕育的生命使生命本身更加屈辱,选择的过程艰难而又漫长。煤油灯摇曳的光线,清冷地秉照着沈小英十六岁人生的最后一个无眠之夜,以及沈小英悬在梁上的影子。这个夜晚十分安静,没有人声,没有狗吠。但有一种东西,一种叫做绝望的东西一点点渗透到沈小英的骨髓里。她从容地为自己洗浴、更衣,从容地把命运之绳抛上房梁,湿润的眼睛没有一点光泽。

这个没有光泽的影子落在我同样十六岁充满憧憬的瞳孔里,我的头一下就晕了。从此,我怕看知青宿舍。我很惋惜知青沈小英人生理想的幻灭,我知道她的青春梦尚未开始,就已消失。我也很惋惜知青沈小英最终没有听到那声正义的宣判,因为按照当时的知青政策,凡是强奸知青的人,一律按破坏军婚罪论处。

幸而,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过去。真的,成为过去了。一个法制的时代,已经到来。

(刊《南方文学》2009年第3期)

如果人类没有灵魂

一个死过人的房间,天下人是忌讳嫌弃的。所以民间极力隐瞒,旅馆方面尽量保密,究竟是哪个房间出过问题死过人。可我一再入住这样的房子,又一再见到不可思议的景象,不能不相信人是有灵魂的。那些灵魂于夜雨模糊不清的晚上,也于月色朦胧的晚上,站在暗处,站在褪色墙上。您不要说我扯谈,是的,您不要说我扯谈。如果人类没有灵魂,那我看见的是什么东西呢?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小镇,一条非常干净的街。二十岁左右却住过有东西的房子,非常难忘。我记得那种东西,不,应该说是那种气体。是的,那种气体又轻又飘,毫无形状。然后慢慢汇合,聚成人形,穿墙而来。

最初见到这种东西,是我结婚那年。我随先生去往他家门前有池塘和芭蕉的乡间老屋,与他的父母、弟妹同住。他的爷爷、奶奶在这间房子过世,已经二十多年。

我记得那天清晨的所有细节,确信见到的不是一个活人。他站在我们从里面闩好的门边,隔帐望我。他没有呼吸,也不曾移步,却已站在我们床前。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心跳加速。只见立于床尾的他,用那无形手撩开蚊帐,朝床头看看,飘来。飘到床头停下,迟疑着,俯身向我。一点一点,俯身向我。我在他毫无热气的僵硬面孔与我的脸庞只有一拳之距时,突然清醒过来。我用力推醒枕边先生说:“你看。”他迷糊着问:“什么?”我刚用手示意,那个人形显然已经备受惊吓,不见形影。

空气变得稀薄起来,我非常不安地讲完蹊跷过程,以及那人形的长相和衣着。先生沉默,他的沉默足足有两分钟,随即脱口而出:“那是我爷爷。”

说完后大骇,他怎么会来这里,他都不在二十几年了。这时东方破晓,天,亮了。我们平躺着没有起床,议论这奇怪事情,低低商量要不要告诉他母亲。结果显而易见,问题需要答案。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向他母亲陈述的,这是一个心直口快而又口无遮拦的人。我所知道的结果是,他母亲为此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山路去往另一个村庄,向一个传说灵验的“仙婆”问仙。她母亲带去我的衣服,交给仙婆。据说,仙婆上香后抚着我的衣服大哭且边哭边诉,声音酷似老年男人。“你们讨儿媳妇了,你们讨儿媳妇了也不跟我说一声。”这个结果使我猛然记起刚到先生家时,竭力阻止婆婆上香摆供那一幕。

再次见到这种东西,是几个月以后,在另外两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原因是我从一座死过人的房子,搬到另一座死过人的房子居住,浑然不觉。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在我七年的改造岁月中,有一双布鞋一直陪伴着我,它是我入监那年,70岁的老母亲亲手为我做的一双“千层底”。每当受到了挫折,心情压抑时,它总能使我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改造中,因为它满载着母亲的叮咛和期盼。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 所有梦想都开花

    所有梦想都开花

    在我们老家,问你多大年龄,不问多少岁,而是问多少“罪”。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问,如果是方言,“岁”和“罪”的发音相差也太大了。后来,经历了人世间的一些艰难后才渐渐明白,你活了多少岁,其实就是在人世间受了多少罪。老家人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玄机,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是比所谓的哲人要深刻得多。我的父母已经60多“罪”了。
  • 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 异界大直男

    异界大直男

    我能打,但是我不是很聪明,但是我非常能打!
  • 未来掌控者

    未来掌控者

    被神秘老人相救的李凡,凭借重生后的变化,不但有众多美女环绕,而且还慢慢的掌控了整个周边的势力,对于自身的未解之谜,李凡又是怎样应对?
  • 黑暗世界的第四天灾

    黑暗世界的第四天灾

    因特殊原因,本书暂停更新,具体视情况而定。
  • 拜托殿下滚远点

    拜托殿下滚远点

    她是本世纪最倒霉的班导师,遇到恶魔学生,明明长着一张帅到人神共愤的脸蛋,但怎么可以这么恶劣?!“你是我家佣人吧?”狐狸男挑着桃花眼斜睥她:“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女朋友!”遇到了强敌?她可是伟大的老师!怎么可以这么容易屈服?嗯哼,改造问题学生从现在开始!
  • 霸气侧漏:编辑我怀孕了

    霸气侧漏:编辑我怀孕了

    有一天公主上门来说,要编辑大人去拯救她的星球,编辑大人冷冷一笑。公主说,编辑大人您的脑洞是这世上最优秀的武器,编辑大人冷冷一笑。公主说,编辑大人其实我还怀了你的孩子,你信么?编辑大人:“……”“孩子归我,我归你,行了吧?!”
  • 都市大天魔

    都市大天魔

    神魔大陆一代魔君穿越地球华夏东海市的陆岩身上。从此陆岩的身边各色美女接踵而来,而他将要面对的,却是来自西方的黑暗议会,东方的修真者和邪魔外道,当然,还有米国的异能战士。
  • 假婚总裁

    假婚总裁

    她看惯了总裁身边来来去去的女人,心中对那个高傲自大的男人,只有不屑和鄙视。却不料,他不仅破坏了她的好姻缘还趁人之危,逼她成为他名义上的妻子!说事成后自然放她走,可都过了这么久,他咋一点放她离开的意思都没有呢?
  • 前世相公

    前世相公

    前世,他是个权倾朝野的王爷,而她是个淡雅脱俗的王妃…几千年后,她投胎转世成二十一世纪迷糊小女生,而他则成了冥界特使。他下界寻她,为了再得芳心,他不惜放下身段当个高中小男生…一段前世今生的爱恋,一段匪夷所思的情感。一场又一场的乌龙闹剧在校园上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昭昭夜雨泠

    昭昭夜雨泠

    “对不起,我喜欢女人”第N次被缠住的泠月克制着想弄死眼前这个人的冲动,试图晓之于情,动之于理。“哦”男人点了点头,仿佛听不懂般,淡然清雅的笑了笑“那巧了,我只喜欢你呢!”在遇到严昭宇前,泠月为仇而活,也认为自己会为仇而死,在遇到严昭宇后,泠月依旧为仇而活,却不想为仇而死了。冷若冰霜的傲娇王子和俊美儒雅的翩翩公子,这冰与火的碰撞,终究在两个人心中溅起涟漪。一朝离去又归来。“月泠,好久不见。”“凌月,我想你了。”“泠月,最近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