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2000000010

第10章 活在当下(2)

有两个人要到普陀山朝圣,一个即刻成行,一个说明天再去。今日成行的早就回来了,明日再走的,因为明日事多,一直延期,始终未能成行。

明朝钱鹤滩的《明日歌》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人生有没有明日?实在很难说!所谓今晚脱下袜和鞋,不知明日来不来?所以,今日才是我们的,明日是个未知数,把握今日,凡事从今天做起。

我做善事,趁今日有钱赶快捐献,万一明天物价暴涨,或者我的钱随着水火而去的时候,我明天又怎么能做善事呢?有人想报恩,就说等明日有能力再说,到最后今生都不能报答,只有寄望来生了。

“张家田,李家屋,今日王家明日赵,桑田变海海为田,从来如此多翻覆。”无常的世间,明天的事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从今天做起!今天的饭要今天吃,不能留到明天再吃;承诺了别人今天要做的事,今天要做完,不可一拖再拖,拖到最后一事无成。

到医院探病,今日就要去,不要等到明日;明日又明日,到最后病人痊愈出院了,或者去世了,就没有必要探望了。

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到了明天会忘记,所以今日事,今日毕。从今天开始,必须要有毅力,要有信诺,才能坚持下去。

万里的路程,都是始于今天的一步;万卷的书籍,都要靠今天开始读下去。孝顺父母,你今天不孝,你知道父母明天在哪里?你所想做的事情,你所发的愿力,都应该从今天起,因为从今天做起,我们才没有依赖,从今天做起,才能见到效率,从今天做起,未来才能成功。

——星云法师:《迷悟之间》

现在最可贵

快乐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上,在清和淡雅;快乐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上,在真诚相待;快乐的人生,不在别人的施舍,在自己争取;快乐的人生,不在遥远的未来,在当下获得。

──《佛光菜根谭》

人生在世,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佛说:“人若能不悲念过去之事,亦不念未来之事情,唯依照目前之生活而生活,则此人之身心安泰祥和,颜色皮肤亦清润清净。”

日本的亲鸯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鸯:“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为了探究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鸯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您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我们必须要今日事今日做,一为明天可能改变主意,二为明天生命也许不再。时而在生命的瞬息之间有点点灵悟,抓住并把之吞将在肚,才是自己的;错过了便只是一个随风而逝的幻灭的思绪。

成长中错过太多的愿望,只是因为灵悟没有变成行动而只停留在思绪的阶段。等到老了死了,才发现有太多的愿望没有实现。

我不要临终时躺在床榻上对儿子说,对孙子说,我只要对自己说:“马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每刻的灵悟当做甘美的人参果吞到肚子里,才是正经。

——《佛教故事》

安住于当下

外表快乐,内心不喜悦的人,是凡夫。

内心喜悦,外表不快乐的人,是圣人。

内心喜悦,外表快乐的人,即是菩萨了。

学菩萨,做个喜悦的人。

——星云法师:《宽心》

两个人在昨天吵架了,在今天,他们仍然怒气相对——他们这时没有活在今天,而是活在昨天。

活着的人,有活在过去的,有活在未来的,但能真正的活在当下,少!还需要快乐地活着,不要想太多,快乐就行,如此,许多困扰自身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活在当下”是四念处修行的要诀之一。学习者当体会这其中的神韵,而不只是依文生解。

人为什么会“不在当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而且往往并不是因为人是否聪明、有能力,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等,而决定他是否有活在当下的个性。几乎一切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及智商的人,皆一样有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有不在当下的倾向。

我自从修四念处以来,曾于上下班的时间特地去观察纽约市“上班族”的面部表情,看看有几个人像是“活在当下”,结果却是相当的少。许多人在走路或坐车时,皆很明显地在想心事,表情凝重,有人甚至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又有些人不一定是在想某一件事,但他们整体的精神状态,会让人觉得他们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的。另外有些人总是要找一些事做,来分散注意力。如有人总是浑身是劲似的,不住地摇头摆尾,作跳舞状;也有人像是不能够仅停留在一节车厢似的,总是在作车厢间的“旅行”。总而言之,越看越会令人觉得实在很少有人是活在清楚明白的当下,是在享受眼前的风光。同时,我也就越能体会佛陀当初创立教法深刻的智慧与慈悲,觉得他所以会提出这样一个“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深解人性的。

人往往会把自己保护在有重重防卫墙的内心世界里,而不肯出来面对真实的人生及世界。事实上许多“创造行为”的产生,就是想要在自己心中创立一个自己想要存在的理想世界,而不愿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另外像有人老是会把自己弄得“很忙”,连一刻闲暇的时间都没有,或一有空闲就会打电话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几小时,事实上都是一种形式的不在当下。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形式的“逃避自我”。四念处的修行人当在一切时中培养自己一种活在当下的修行个性,去深观自己的行为及身心,由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人若不能走出自己的心之牢笼,谈什么修行、解脱,总是不着边际的。无论那个心之世界谈的是禅定也好,是佛法也好,以四念处的观点而言,牢笼就是牢笼。生存在佛法的心之牢笼中,和生存在学问艺术的心之牢笼之中,皆一样是自我囚禁的受苦者,是不能体会到佛法中风清月白的自在无碍的!

活在当下意味着无忧无悔。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所以无忧;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作无谓的思维与计较得失,所以无悔。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喜悦而不为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所束缚,就是当时修道成就者的写照了。

这件事说来简单,但实行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修行人若没有掌握这其中的神韵,通常皆易走入一些极端。要把这些弄清楚,就必须较深入地了解四念处的内涵与精神。

人通常对未来多少都有一些忧虑的,这中间包括自己及家庭未来的生活,及社会国家的前途等。人应当努力工作,赚取自己的衣、食,这是当然的事。但工作的同时,“忧虑”是不是必然会随工作及谋生而并存的现象呢?这就是佛法所要讨论的课题了。

佛法所提供的答案是否定的。修行有成者,能喜悦自在地做许多事,甚至十分努力及忙碌地做许多事,但却没有忧虑或压力沉重的感觉。以正见观之,忙碌是由缘所生的事,那些缘在“近”来说大多是外来的,但忧虑及压力的产生,除了那些外来之缘外,最主要的缘仍是自己内在的执着,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把四念处修好,充分看清外缘与内缘的分际,故为境所转却不了知。一旦了知(透过身念处、心念处及受念处),才知道真正使自己苦恼者不光是生活、工作或老板,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紧张或心情沉重地做事情,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把事情弄糟。只有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判断情况,作出决定后再专注地投入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专注地投入工作,活在当下,正是四念处修行的范围。

人如果能专注地投入一件工作,就算这个工作是很繁琐的,只要他能活在当下,就能在其中体会到一种喜悦。但如果他无法专注地投入工作,不管是因为没有兴趣或无法专心,只要他不能活在当下,就算是简单轻松的工作也会令人觉得度日如年的。

有人以为“活在当下”意味着对未来的不思考、不计划,这是对修行的误解。修行是要人对未来不忧虑,不是不计划。人如果根据自己及环境目前的情形作分析及整理,并对未来种种作预测及计划,这正是“活在当下”。因为他是根据“现在”的种种评估未来,他采取的态度是实际的,他的头脑是清楚的。就算他评估错了,那只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够或资料不全等因素。预测及评估本身并非执着。

但若有人不是根据自己及环境目前实际的情形去想象未来,而是在作一种纯粹由心所生的空想,想象自己“如果是那个样子”该多好!或者如果不是那个样子就糟了!这样就容易产生执着,忧悲苦恼也会由此而生。

佛曾在《一切漏经》中指出人如果作不智的思维之事,忧悲苦恼就会滋生或增长。这些不智的思维包括:

我在过去存在,还是不存在?

过去我曾是谁?我曾怎么样?后来我又曾如何?

我于未来将存在,还是将不存在?

未来我会是谁?我会怎么样?然后我又会成为什么,变得怎么样?

如果老是想自己会成为什么,变得怎么样,他就不是“活在当下”了,而是把自己凭空想象在一个未来不可知,但却如梦一般的世界里。这个梦的世界虽然美丽,但它是一吹就散,一碰就破的。人如果老是希望呆在一个梦里,不仅会精神恍惚、神不守舍,而且会紧张、神经质,容易疲劳且健忘。这种人是不实际的幻想者,能“说故事”但头脑不清。许多有文学及艺术倾向的人都有这一面的性格,常常觉得忧愁、沮丧,心情像天空的浮云一般,时晴时阴,不可捉摸控制,执着较严重者甚至可能自杀。但可惜的是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自己有杰出的天赋,却无法摆脱心中那一股莫名其妙的哀愁。有人甚至自嘲地认为那是艺术家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其实问题非常简单——这人没有“活在当下”。不活在当下而活在另一个自我创立的世界里,无论那个世界有多美、多好,过这种生活的人毕竟是痛苦的。依佛法的理论看来道理很明显,因为那个世界“不真”的缘故。不真则处处和现实的世界及人生相冲突。如何跨越这一个梦与现实的鸿沟,很少人能处理得很圆满。而要用自己的“心力”去维持一个不真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故执着地活在假想的世界而不活在当下的人,想要不忧恐怕也很难的!

的确,活在当下是一个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现。当一个人能由自己种种的“心之世界”中走出来,不忧不惧地面对并观察真正的自我及人生时,他一定会是个有“能力”而能饶益这个世界的人。他不一定能成大功、立大业,但他一定能善巧地把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利益自己及他人,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惟至诚者能尽其性”了。人能够“尽其性”而发挥自己的能力饶益众生,才是个快乐的人。

——苟嘉陵居士:《做个喜悦的人》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星云日记10:勤耕心田

    星云日记10:勤耕心田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转折点”、“勤耕心田”、“畅行无阻”、“感应道交”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快乐之源

    快乐之源

    全书从世界的现状、佛教的理论、信仰的力量以及如何修佛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阐释了佛法具有的诸多功能以及佛教在心灵励志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追述了佛教的历史,介绍了佛教的门派,详释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教理,并从佛教徒的角度谈及了自己对于当今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的佛学读物。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热门推荐
  • 江湖的九种毒药

    江湖的九种毒药

    人生在世我们在追求什么?有的人行事在外人看来莫名诡异,而他们却自有一个道理。我们不必去一一认同或批判,只需坚守住自己的那个理,便是这个江湖的理。古月龙的“金丝羽”,肖一平的“银屑散”,高思思的“媚齿香”···都不是江湖中至毒至猛的毒药,却是江湖上最能站住那个“理”的毒药。所以这个江湖只说九种毒药。
  • 五方天帝记

    五方天帝记

    昔日三界巨变,一百零八根通天柱尽皆断绝,五方天帝先后崩殂,三界九州陷入一片劫难之中。一晃万年过去,当年天庭一统的辉煌已成传说,散仙崛起,割据四方,妖魔横行,地府大开。唯有普通凡人,若无修仙修魔的资质,不会道术妖法防身,便只能沦为牲畜一般的繁殖机器,苟延残喘,苦不堪言。平凡村落里的平凡少年,带着一把怎么也扔不掉的短剑,被迫踏入血腥的修仙之路,与挚友,与宿敌,重分三界,再建天庭,最终执掌五方天帝之神位......
  • 蜜恋百分百少爷真腹黑

    蜜恋百分百少爷真腹黑

    讲述了一位腹黑毒舌偶尔萌呆的唐瑆柒因为一场案件需要来到江城与两位哥哥唐邢染与唐邢祁回合,在快要破解案件时刻,线索就此断了,唐瑆柒与唐邢悦消失了。随后的故事地点定在了江城,唐邢悦与唐瑆柒在快要回到江城总警视厅时,不幸被凶手给劫持,两人也因此走散。随即故事主篇将开始
  • 剑上九重天

    剑上九重天

    主角秦阳,性格沉着冷静,且正直狠厉。对敌人残酷杀戮,对朋友两肋插刀,为红颜可入虎狼之窝。书中有热血侠义故事,更有儿女柔柔情长。偏重于慢热题材,请看官们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篮球风云续集

    校园篮球风云续集

    本人是一个校园迷,跟大家一样,可惜因为某些原因,原著作者大秦匆匆结束了校园生涯,网上也有一些写美国篇和回国篇的,本人认为跟原著相差甚远,因此本人决定自己写一部,不敢保证超过原著,但是一定要给广大校园迷一个交代!
  • 快穿毁情记

    快穿毁情记

    这世间总有一个人是让你欲罢不能的存在,未离忧之余离辞【陆言墨】便是如此。一颗夜明珠照亮他的世界。一场打斗,他舍弃肉身,寻她去。一场失忆,他还是爱上了她。开启了自己的追妻之旅。强强联手,彼此信任。本文双洁,男女主彼此确定心意之后,互相信任,矢志不渝。文案2,未离忧篇。一时心软,一时美色迷了眼,竟然招惹上一个甩不掉的黏人精。我这个人,一向理智。权衡过利弊之后,任然选择了他。无论面临的是什么,结局是好是坏,都坚定自己的选择。文案3,离辞篇初时,不知爱为何物,也不知如何表达。凭借本能抓住最后的一丝机会,与她相遇。成功的抓住了自己的爱的姑娘的踪迹。一世一世累积。苦心人不负痴心。算计过,心痛过。所幸,苦尽甘来。————————请看正文,很甜的,没有误会。稍稍虐点的,情深缘浅位面,爱甜的小伙伴可以跳过啦
  • 森林里的夕阳

    森林里的夕阳

    我是缺氧的人而你恰好是一片森林我是昏暗的丛林而你恰好是夕阳
  • 做个xx我容易吗

    做个xx我容易吗

    做个淑女我容易吗?!你干嘛非得拆穿我嘴贱、戏精、怂……的本质?做个穿越人士我容易吗?!你干嘛让我穿个没完结、剧情即将结束、男主有病……的书?病娇衣冠禽兽X内心戏丰富嘴贱怂bi
  • 他的妻主超宠哒

    他的妻主超宠哒

    一觉醒来,宅女李幼薇成了女尊王朝的暴虐公主,不仅强抢民男,还残害性命。连个鸡都不敢杀的李幼薇表示:我当时害怕极了。既然穿越到这个身体,享受了财富和地位,自然也要弥补原身犯下的过错,强抢的民男一律给予钱财,放其自由,残害过的奴仆,给其家人经济补偿和道歉。而被原主逼疯的美人夫君,只能先好吃好喝供着,用行动来赎罪、照顾他到恢复了。只是照顾着照顾着,她发现自己迷上了这位小可怜夫君,看不得他掉眼泪,受不了他不开心,只想把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面前,要是他眼角一红、眉头一皱,她的心都会碎了。然而以往的伤害无法消弭,美人夫君对她不屑一顾,好在天可怜见,一次舍命相救,总算是打动了夫君的心,李幼薇成功抱得美男归。采访者:“有传言道,公主突然转性,成了夫管严,请问公主如何看待?”李幼薇:“别问,问就是甜,你们这种单身人士无法理解。”采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