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9200000022

第22章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当前县乡财政体制需要重新调整(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较而言,我国的社会发展虽然也有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却没有相应调整。例如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结构不合理。

又如经济发展了,所有制结构变了,就业结构也变了,但因为存在着诸如户籍、劳动人事等制度还没有相应改革,使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该小的没有相应地小下去(如农民阶层),该大的还没有大起来(如中间阶层)。

其次,经济发展了,但社会事业还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很有成绩,高等教育则还相当滞后。经过1999年以后连续大规模扩招,到年,大学生的入学率才13%,而1996年世界平均水平为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上,发展中国家很多也在20%以上。在高等教育方面,我们是落后了,使得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现有公务员共540万人,加上参照执行公务员待遇的共有700多万人。其中有大专学历的只占56.7%,有30%的公务员只有初、高中文化水平,在个别系统里,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45%。这当然是不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

其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了,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实行市场化经营了,我国的社会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大多数事业单位仍沿袭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在运作,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过来,人员能进不能出,平均主义,大锅饭,松松垮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

这些状况都说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还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学者估计,大约滞后3~5年。

这种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亟须改变。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难度很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社会结构会跟着有所调整,社会事业会跟着有所发展,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也会有所改变,但是不可能使社会结构自发地调整到合理的状态,不可能使各项社会事业都发展到合理的要求,不可能有使社会管理水平转变到现代化的水平。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数十年的国家,尤其如此。虽然已经明确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一些政策性体制性的障碍依然存在。所以,经济发展并不会必然导致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已经基本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只无形的手,会起很重要的作用,但还必须有另一只有形的手加以调控,加以促进,才能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改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目前来说,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政策性的障碍。而这方面的改革,难度很大,比较而言,要比进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还困难。原因是社会体制方面改革,必然涉及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改变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的眼前利益,阻力就很大。例如要调整城乡社会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就要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要改变现行的城乡关系格局。这首先要改变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观念、习惯和工作模式,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更重要的是原来已经在城市里生活的居民群体,他们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享有比农民群体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优越得多的待遇,一旦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改革了,城门打开了,城乡一体了,广大农民群众当然是非常拥护的,但原来的城市居民就会感到有所失落(其实是双赢的)。现在还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就有人担心,城里就业已经困难了,再让农民进来,不是乱上添乱吗?原来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而形成的户籍制度,早已不适时宜,应该与时俱进地改革了,直接主管此项工作的公安部门也多次拟订方案要进行改革,但此项改革时至今日仍出不了台,可见社会体制改革的难度了。

当然,即使这些体制性、政策性的障碍都改革了、改变了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完善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社会发展,其含义就在于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已经取得了十分伟大的成绩,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已经奠定了继续前进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大”又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的战略部署。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定能够建成的。

(2003年第1期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有很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中一个重大成就就是确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中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方面的目标就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

这六个方面,比较全面,比较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缺一不可的。具体分析起来,第一条是经济发展,第二条是政治目标,后四条都可以说是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这六个方面都是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这样来认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点是经济发展,重点在农村,而难点在社会发展方面。对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和相关决议和文件,有不少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的新思路、新构想和新的政策措施,如提出了今后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实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等等。

(一综观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经济应该优先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经济要继续发展,产业要升格,就要提出对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要求。第二,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整体,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社会发展而孤军独进,必然要求社会发展与之相配合。社会发展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也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本身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所以社会发展了会促进经济发展,如果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使经济畸形发展。第三,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为发展生产和一切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劳动产品少,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重也即协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已经满足,社会剩余产品增多,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而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于是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③经济高速发展以后,社会发展的内容日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经济发展将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的说来,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发展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社会发展的地位会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比1980年增长4倍多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这个二十多年的历史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人民团结、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得到发扬,人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二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已经越过了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进入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种种认识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滞后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协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阻滞了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的面比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等。就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来说,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5.2%,第二产业占51.1%,第三产业占33.7%。

这表明,我国已经从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在2001年我国73025万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50%,第二产业占第三产业占27.7%。这还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就业结构,占半数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2001年,我国总人口是1276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62.3%,城镇人口占37.7%。城市化率为37.7%,2000年,世界城市化率为48%,相差10多个百分点。

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很不协调,许多社会问题由此产生,阻碍了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仅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应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做得比较好的,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很有成绩。但是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不理想,没有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子女能受较好较高的教育的要求。直到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只有36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6.7%,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6年,全世界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是16.7%。

年,国家决定大学大规模扩大招生名额后,这几年大学有了较快的发展,2001年普通高校本科在校学生达到719.1万人,加上成人高校的大学生456万人,总数达到1175.1万人,高等学校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13%。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八年。仍有9%的成人是文盲。这样的教育水平,当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医疗体制不合理,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平衡。据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的资料,87%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原来农村的合作医疗体系绝大部分解体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很多农民好不容易脱贫了,全家只要有一人得了大病,马上就返回贫困,多少年解脱不了。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的治疗状况城乡差距很大,农村夭亡的孩子56.6%是死在家里的,而城市91.3%的孩子是死在医院里的。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世界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排名,中国为第名。这同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排名第六的地位,实在不相称。这次非典疫情突袭,幸好首先爆发在城市,加上政府采取了诸如限制民工和大学生返乡等断然措施,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如果非典在农村传播起来,目前农村的这种医疗卫生体系是防治不了的后果就不堪设想。

第三,社会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应该说,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许多城市建设起来了,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宽广平坦的马路,各种名目的广场,铺草坪种大树,绿化美化,硬件都相当现代化了,有一些城市,真可以同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媲美。但是就是社会管理跟不上,交通拥堵,上班路远、公共交通不便,儿童上学,老年人就医困难,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饮用水不干净,噪音嘈杂,乱哄哄的并不适合现代人居住。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作出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本书主要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代表建言、会议花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原汁原味的展现了召开十三大的氛围和环境,以及十三大以来是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班农,在这里我们将全面了解他,看他如何从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华尔街之狼”,看他如何帮助特朗普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选编2018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选编2018

    国际评论是人民日报的传统和优势,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立场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已形成数个品牌栏目,如国纪平、国际论坛等,本书精选2018年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中富有代表性的文章,结集成册。各专栏文章按发表时序由近及远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20几岁,一定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20几岁,一定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20几岁,绝不是左右徘徊、犹豫不定的年龄,而应是敢作敢为、懂得选择、勇于放弃的年龄。你今天的得到,是因为昨天的放弃;而你今天的放弃,又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得到。20几岁的年轻人,请打开你心灵的桎梏,冲破你思想的束缚吧!只有摆脱不必要的牵绊,学会选择放弃,你才可以轻装上阵,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成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桃A系统

    黑桃A系统

    一场杀人游戏中,一张诡异的黑桃A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系统,带给林建银不一样的人生。泡妞,打怪,升级,逆袭。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在危机四伏的异世界副本中却仍然要注意身边人的身份,是杀手,警察,平民,还是无间道。在这里,没有永恒的合作,只有无尽的猜忌。
  • 雀喜

    雀喜

    三中学神付随冷得清心寡欲,直到班上来了个转校生,破天荒地逗人家小姑娘。书绥转到隔壁省市重点的第一周就霸占了付随年段第一的位置,还成了全校女生的公敌——和付随同桌。无人知晓的梧桐树长廊,付随将少女抵在树边,目光如炬,嗓音压得极低,“绥宝,你这么优秀,我追不上怎么办呢?”书绥低头,掩着红的滴血的脸,结结巴巴地说:“不,不要你追。我,我追上你就行了。”
  • 都市孽爱

    都市孽爱

    林锦熙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学毕业后,和好友周舟一起到上海米朵杂志社工作,见证了身边好友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与张翼帆和苏志浩的感情纠结,但是当岁月流走之后,她曾经拥有的美好的爱情,纯洁的友情,高尚的亲情都面临着崩塌,人生的路上,她将何去何从?
  • 耳卯言兑

    耳卯言兑

    无聊…无为而聊,聊天聊地聊……!何为无聊?乃没有聊也!何为聊?乃耳、卯也!何为耳、卯?耳,乃听之器官、罢了也!卯,乃地支、时辰也!古人闭门苦读寒窗十载,只为博得功名在身,卖与帝王家。而今读书乃学习、娱乐也!闭门寒窗苦读圣贤书有几人?纵观世间读书人,不乏百万千,然知书者甚少!问世间书为何物,直叫人悬梁刺股!古人云:纵尝天下美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鄙人曰:纵观世上群书,何以解聊?唯有《无聊》!(纯属胡诌,看看则已,切莫当真!切记!切记!)
  • 小妖灼华

    小妖灼华

    我可是妖王的掌上小明珠,万妖摩拜的小公主,今天去祸害谁家的小谁呐?
  • 乱世美人:公主倾城

    乱世美人:公主倾城

    她是一舞倾城的青城长公主,和亲东晋,恋上温润王爷,却不想只是一场错付。再回国,风云突变,面对皇族间争斗和新帝的打压,她纠结其中。因缘际会那时少年,鲜衣怒马,冷傲轻狂。世事难料,美好承诺转眼成空。天下生变,国亡宫倾,何去何从?“我一生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江山社稷,一个便是你。”“回到从前,不如不见。”
  • 超神学院修罗传奇

    超神学院修罗传奇

    一位修罗,来到了超神世界二次元,来到了天使一组,女主彦,修罗之旅。。
  • 《神篆》

    《神篆》

    上青天,下九幽,无所不能……获神篆,战苍穹,掌巅峰,握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