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94900000083

第83章 明·南明(1)

邹氏——福王朱由崧皇太后

邹氏是京师(今北京)人,福恭王朱常洵的次妃,弘光帝朱由崧的生母。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洛阳,杀死了福王常洵,邹氏与儿子朱由崧一起逃到怀庆(河南沁阳)。第二年怀庆也被攻破,邹太后仓皇从城东门逃走,来不及照顾朱由崧。后来邹氏辗转于兵火之间。不久朱由崧在阉党头目马士英等密谋和策划下逃至南京。本来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人认为潞王朱常,涝“贤明可立”,而福王朱由崧则有“不孝、虐下,干预有司,不读书、贪,淫、酗酒”等七不可立。但马士英以武力为后盾,迫使东林党承认朱由崧在南京监国。东林党人以大难当前、大局为重,立国之前自己不可以先闹起来,便支持福王在南京监国。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福王正式即位称帝,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就这样建立了。弘光帝即位后马上下谕参将王之纲到河南迎侯邹氏。秋七月,又遥尊邹太后为恪贞仁寿皇太后。八月,当邹氏一到南京,弘光即令修建豪华的西宫西园所作为太后官。又封太后弟邹存义为大兴伯,又晓谕工部搜刮万金作为充赏供邹氏挥霍。

1645年,弘光帝果如东林党人所总结的七不可立,整日忙着“饮醇酒,选淑女”。不思励精图治,再加上南京很快陷落。弘光帝独自先逃了,马士英只好领着黔兵400人护邹太后渡江,准备逃往浙江。名为护驾,实为挟持,以此作为将来的政治资本。经过广德(今安徽广德)时,知州赵景和说:“你马士英不奉君而奉太后,居心不良必定是诈。”拒不接纳。这下惹恼了马士英,竟下令攻破城门,杀死赵景和,绕道来到安吉(今浙江湖州),知州黄翼圣肃迎道左。巡抚张秉贞传檄讯问真伪,黄翼圣回答说:“阁部马士英既然是真的,恐怕太后不会是假的。”张秉贞这才准备仪仗迎侯太后,井把总兵府腾出来作为行宫。潞王和群臣闻讯前往朝见,只见太后穿一身赭服。只有一名身着紫色衣服的宫女侍在身边,其狼狈样子可想而知,太后虽穿鬻简朴,但圣威仍在,当即传下命令,凡在籍的诸臣一律照例录用,以此安定人心,不久刘宗周、熊汝霖人见太后,当面揭露马士英的罪行,黄道周也上疏说:“马士英诚知弘光帝的去向所在而轻离左右,是有不臣之心,请诛杀马士英。”邹太后看完奏表后只是欷献不止,却没有一句话。其状十分可怜,估计是她仍在马士英掌握之中。

不久潞王投降清兵,在挟持太后一起渡过淮河的时侯,邹太后跳入水中自尽而死。也有的说进入浙江的邪个是假的,当弘光帝被俘的时侯,邹太后和妃金氏是同居一室,被俘押渡淮河时乘隙投水死了。

曾氏——唐王朱聿键皇后

曾氏,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父亲是诸生曾文彦。岽祯五年(1632),时年31岁的朱聿键袭位为唐王,芳龄19。博通典故。因此两入谈古论今,情趣相投。曾氏统领王府,才华绽露,为此唐王把内政统统交给曾氏管理,曾氏未负夫望,果然治理得井然有序。唐王欣喜万状,两人情好日密。

1636年8月,清兵犯关,北京宣布戒严。唐王激于义愤,报国心切,毅然起兵北上勤王,不料大明律令规定,没有奉到诏旨,是不得擅自出兵的。崇桢帝以擅发护军勤王为罪,废为庶人,安置在凤阳的监狱中。在狱中,狱卒以为皇亲国戚一定少不了金银宝物,就向唐王勒索敲诈,不想此时的唐王已是一贫如洗。狱卒总以为他装穷而变本加厉地折磨他,最后竟以祖制墩锁法来处置唐王,生活一贯娇贵的唐王哪里受得了这般皮肉饥饿之苦,很快便染上重病,奄奄一息。急得曾氏在深夜里,偷偷对着晦暗的夜空,默默地祷告,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唐王病势仍继续恶化,曾氏毫不犹豫地剜下了自己大腿的肉奉给唐王,唐王因此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唐王病愈后才得知这件事,从心底感激万分,于是更加怜爱曾氏,两人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公元1644年5月,福王在南京登极后,宣布大赦,唐王也被释放出来,但弘光帝并没有重用他,而是命他移住到广西平乐。唐王在南行经过杭州时,途中遇见了由南京逃来的镇江总兵郑鸿逵,他把南京即将陷落的坏消息告诉了唐王。唐王听后,想到国恨家仇。不禁忧愤慷慨,说到最后竟热泪纵横。郑鸿遣见唐王仪表非凡,谈吐文雅慷慨,一腔热血正气。就暗中派人告诉了他的哥哥、驻守福建的安南伯郑芝龙。他们认为“奇货可居”,在时局激变中,可以用拥立唐王来做自己的资本。不久南京失守,苏州陷落,清军兵锋直指杭州。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唐王为重振国威,主动劝说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涝监国。曾氏不同意唐王的做法,她希望自己的丈夫登基,说:“依我看来,潞王为人平庸,定非英主,他怎能挽狂澜于既倒,拯救这个国家呢?您英明睿智,应早为自立计。收拾旧山河。在国家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应该当仁不让,莫做他举。”唐王未置可否。没过多久,潞王果然投降了清朝,浙西杭、嘉,湖等地,全被清军占领,失去了一次光复良机。

曾氏不仅贤惠,对人、对事都看得比较准确。

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郑鸿速、郑芝龙的拥立下在州即帝位,建元隆武,是为隆武帝。册封曾氏为皇后,封曾后的父亲曾文彦为吉水伯。由于曾后从前治理内宫很有条理,这时隆武帝就让她开始参与外政,凡是章表奏议,一般都要经过曾后的批阅。她办事效率很高,批阅后指出不合时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多被隆武帝采纳,效果颇佳。隆武帝朱聿键觉得曾后确实能干,他索性就让曾后在他临朝听政的时候坐于帘后,一起帮助他决断朝廷大事。曾氏看到奏疏后,非常怨恨,开始疏远张肯堂。在这一点上,曾后犯了错误,因为张肯堂是隆武政权中一位较有作为的大臣,别有用心的郑芝龙也嫉恨其能,觉得他在朝中于己不利。一忠一奸,竟在用人问题上统一起来,所以张肯堂很快就被调出朝中,率水师在外,未能尽展其才。相比之下,当大臣路振飞上赛说隆武帝“有爱民主心,未见爱民之政”时,隆武帝却能对这样敢于直言诤谏的大臣予以“优旨褒纳”。这件事引起朝野人士的议论,他们说隆武帝虽有英明识见的美名,可太过于溺爱曾氏,看来隆武帝是不能成就光复大业了。

这年冬天12月,隆武帝眼看二郑兄弟,尽收闽粤兵饷,操纵兵权,观望不前,根本无意抗清。自己虽颇思有所作为,又处处受制于郑芝龙,不得行光复大计。当时的明将何腾蛟正与李自成余部郝摇旗、高一功等领导的队伍联合,组成剂襄十三家军,带甲数十万,声振中南,抗清形势波澜壮阔。曾后暗中向隆武帝献计说:“咱们再不能依靠郑氏兄弟了,莫不如借机脱离郑氏兄弟,去依靠何腾姣,倒会有一番大的作为。”隆武帝本人思想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主观愿望未尝不想振作有为,光复故土,建立中兴伟业,但军政大权已为郑芝龙所把持,很难脱离羁绊,况且隆武帝究竟不能摆脱封建宗法的本质,他认为只有大军阀才能保障他的政权和生命,始终不能,也不敢大振“乾纲”。收回“太阿之柄”。对曾后提出的移驻江西,依靠声势浩大的何腾蛟的正确建议,更是顾忌多端,畏首畏尾,认为荆襄十三家军原是农民军,还不如朝廷命官郑芝龙可靠。隆武帝越想越矛盾,最后对这个建议还是不敢采纳和实行,就在这种反复犹豫中,他让郑芝龙留守福州,自行誓师亲征,出师北伐,恢复国土,曾后一起随军出征。郑芝龙当然不愿意隆武帝出征,这样会失去他对隆武帝的控制,就指使数万军民遮道呼号,把隆武帝的车驾拥住,不能前进一步。隆武帝没有办法,只好停驻延平,以府署为行宫。又失去了一次光复故土的良机。

隆武二年(1646)六月,曾氏生下儿子。这时郑芝龙早已暗通清坐镇南京的洪承畴,准备投降,尽撤关隘水陆防线,仙霞岭二百里间空无一人。八月,清兵进犯仙霞关,当时郑鸿遣驻防仙霞关外,闻知清兵到来,立即弃关而逃。清兵长驱直人福建。隆武帝弃延平奔汀州,命曾氏先走,宫眷都骑马相从。到达汀州之后,福清伯周之藩朝见,听到了隆武帝与曾氏争吵的声音。周之藩长长叹了口气劝阻道:“唉,都到了什么时候还吵架,敌兵来了怎么办?”话音未落,十几骑清兵杀人行宫,隆武帝、曾后措手不及,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俘虏了。在押送经过九龙潭时,曾氏趁清兵看守不严,抢步跳入水中自杀身亡。永历帝即位后,遥尊曾后为恩文皇后,后又加谥“孝毅襄皇后”。

王氏——桂王朱由榔皇太后

同类推荐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段祺瑞

    段祺瑞

    近现代之交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政局变化纷繁复杂。自北洋军阀总首领袁世凯阴谋攘夺民国中央政权以后,近十七年里,各路军阀、政客们争权夺利,政坛纷争不断,仅“内阁”就更换了四十多届,最短命的“总理”只在位两天,正所谓席不暇暖。加上其间无数事变纵横曲折,令这段历史充满跌宕起伏的波澜。这是个黑暗与光明较量,困惑与希望交织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其资历、声望和在中华民国前期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了这段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 遥远的过去

    遥远的过去

    本书不仅讲述了契诃夫写作和成名的过程,同时透露了契诃夫漂亮的妹妹(即本书作者)为什么终身未嫁,为什么契诃夫自己的婚姻在去世前几年的41岁才降临,更描绘了契诃夫的极其独特和吸引人的天性。
  • 旧日光辉

    旧日光辉

    莱尔是19世纪著名的传记作者和解经家,他的《圣洁》一书影响了许许多多伟人。《旧日光辉》是他晚年的一部作品,是根据他之前写的一些人物小传和专题作品汇编成的。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作品汇编出版,是因为看到当时英国国教越来越流于形式,丧失最关键的内涵。国教内有极端的礼仪派,注重各种外在形式,包括点蜡烛、圣餐桌、教士祝圣等等,想靠这些东西营造宗教氛围,对信徒产生属灵效果。对于教会中的福音派,他们却冷嘲热讽,认为都是些食古不化的清教徒。宗教改革之前的信仰就是这样,认为特定的仪式、动作能够产生属灵的效果。
  • 哥白尼伽利略

    哥白尼伽利略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我和她们不一样

    我和她们不一样

    本篇送给作者自己和一直陪伴作者的两个很重要的朋友。本篇讲述了一个来自军人家庭的少女从出生到长大的故事。你我在这世上,都只能活在当下,但大海星辰,月光如水,谁又不想去闯一闯呢?“难道,我万俟伏颜怕死不成了?”她这样说道。眼前的世界,比她想象的,要有趣得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我站在世界巅峰时,身边有你

    当我站在世界巅峰时,身边有你

    前世“索命阎罗王”唯一一次与人合作,结果被离奇坑死,上天眷顾,获得新生。无爹无娘,我也活的潇洒。墨千寒——我要让这个名字响彻整个大陆!五系异能,绝世神宠,至尊宝丹,上古阵法。。。每件都能引发强者争抢,可在他这,这些都用不完的用。本以为永远都不会动心,却因为她的到来,感到了心的跳动。
  • 全球神话

    全球神话

    他是黑暗世界中人见人怕、鬼见鬼避、神见神躲的魔神。他一直认为,这世界所谓的道德准则太多,总需要那么一个人将它们狠狠的踩在脚下。他是阳光底下的大善人,虽然视钱如命,可他一直觉得劫富济穷是一项伟大、长远的任务。在大善与小善面前,他觉得做为大善人,就一定得选择大善。他只是一名千辛万苦逃出来的逃犯,隐藏在繁华都市千千万万人群中,抽着无嘴的香烟,眯着眼,仰头,望着无边的宇宙,很是迷惑为什么自己说真话,却没有一个人相信……(注:收藏很重要,所有进来的大大们麻烦帮忙收藏一下,有推荐更好,肥猫在这里拜谢了!)
  • 曾许星光遇见你

    曾许星光遇见你

    每个女孩都希望遇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男孩,梁语也不例外。梁语刚下车,就朝着保卫室门口穿着白衬衫正在打电话的男生走了过去,“你好,师兄,我是梁语,梁初静的妹妹。”“先不和你说了,我这边有点事要处理。”说完,凌度就把电话挂了,看着梁语问道:“梁初静?”“是的,我姐不是说她有事,让你来接我吗?”梁语看着凌度,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是的,那我先带你去报道,然后带你去宿舍。最后再带你熟悉一下学校”说着,凌度就接过了梁语的行李箱。
  • 散见简牍合辑

    散见简牍合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帝转世重生记

    仙帝转世重生记

    仙界最强者,转世重生,故事很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复仇公主的恋爱天涯

    复仇公主的恋爱天涯

    她们是为亲人所害,才选择这条一去不复返的道路,当他们遇上她们,又会有怎样的摩擦呢
  • 洪荒之鸿蒙天尊

    洪荒之鸿蒙天尊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孤儿技术宅,被鸿蒙至尊紫气带到了鸿蒙世界,接着开辟鸿蒙,指点大道,收徒盘古,且看肖云如何笑傲洪荒。
  • 记录我的梦

    记录我的梦

    这篇短文是通过记录我梦中所见,可能结尾不会那么吸引,但是这是记录下来很多人无法记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