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3000000017

第17章 栀子花事了(4)

杜征远慢悠悠骑着车,心中却电闪雷鸣:“追不到你我不姓杜!”随后又觉得这个誓言老套不堪,“追不到你我就每次默写都一字不错!”

教学楼下的栀子花终于在五月末梢次第开放了,花朵并不显眼,倒是缭绕在学校的香气浓郁清冽。看到栀子花,杜征远就想起夏青柠。外表淡然,但那种淡然能折射出巨大的磁场。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早操过后,他想摘一朵栀子放在夏青柠的课桌上。还没钻进灌木,就听到细弱的声音:“黎安,黎安。”杜征远轻轻拨开蓊郁的叶子,熟悉的背影让他一震。

女孩蹲在地上,披着的长发垂到了地面。许久之后,他的逻辑才理顺过来:夏青柠正抱着那只叫作青柠的猫,把手上的吐司面包撕成指甲盖大小喂给它吃,嘴里喃喃的却是黎安两个字。

似乎梅雨季节就是从那一刻悄然来临的,霉变的味道将栀子的清香扫荡一空。

杜征远觉得气压低得让自己喘不过气来。转身,落荒而逃。蹲着的女孩却对刚刚一个世界的坍塌毫不知情。

一周的时间,或许更长点,杜征远对同桌黎安都是不理不睬。课间,他趴在桌子上背历史,焚书坑儒、《尼布楚条约》、鸦片战争,以及错综纷繁的年月日涌到他脑子里纠缠成一团糟的糨糊。

“我说,阳光教育的洗脑功能很强大啊!”

“拜你所赐。”

“无功不受禄。还有你在是诅咒我四十岁头顶就开始荒漠化吗?”

杜征远不理他,夏青柠分发默写纸时会轻轻松松打趣一句:“过段日子,你就要从办公室里的常客变成稀客啦。”但在杜征远看来,夏青柠对他说的每句话都只是因为黎安是他的同桌。他也并没有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常。女生仍然带着老旧的漆器戒指搭乘公交车往返,男生也依旧迟到早退,对着拖堂的老师吹几声响亮的口哨。

潜伏在灌木丛中的猫咪确实不如以前那么黏他了。早操后看见它腆着肚子懒洋洋地打哈欠,杜征远蹲下来唤它几声:“青柠,青柠。”猫咪不再像往常那样用爪子挠开他的手,喵喵地叫着。只是看他一眼,埋下头继续睡觉。

政治老师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句话在杜征远的历史默写上逐步得到了证实。发光王笑眯眯地在班上表扬他逐步进入一字不错的行列,他撇一撇嘴,对黎安说:“你知道吗?我有今天完全是受到你的刺激。”

杜征远正等着黎安追问为什么是受到他的刺激的时候,黎安就离开学校了。

一起离开的,还有夏青柠。

这个消息在学校里炸开了锅。杜征远脑中一遍又一遍地盘旋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真是扯淡,他还没看出同桌和梦中女孩之间有任何端倪,两个人怎么就双双从他的眼皮底下消失了?

官方给的解释是:夏青柠患了白血病,要回去好好休养。黎安提前办理出国手续,不会再回学校。杜征远匆匆补任了历史科代表,每天早操仍然站在二年七班的队伍最后,体育老师发号施令一如既往铿锵有力:“前排侧平举,后排前平举。

向前看齐!”只是,他再也看不到站在前面的大脑袋和飘出队伍的长发。

日子突然就清冷起来,杜征远捧着历史课堂作业去发光王办公室也不觉得那么燥热不堪了。很多个早晨,他打栀子花丛里经过,猫咪青柠就蹭到他的脚下,挠开他的手掌,将他握在掌心的吐司舔干净。发光王还在国旗下讲话上不停强调野猫野狗对学校的威胁,青柠的肚子仍然是一天一天大了起来。

最真实的悲怆是接到夏青柠死讯的那一刻,黎安站在二年七班的后门口叫杜征远出来。他说:“征远,青柠的头发在化疗中掉光了,你想不想去看她最后一眼。”

这哪里是他熟悉的翩翩公子哥儿黎安?他的脸颊深深地凹进去,下巴上冒出硬硬的胡楂,他问他:“你们去哪里了?”

“中国的四个边陲只去了三个,青柠实在撑不住了。”

“你他妈的连跟我说一声的时间都没有?”

“来不及了,征远,来不及了。”黎安双手掩面,蹲在地上,“很小的时候,算命先生就说青柠很难长寿,父母听从先生的意见让她的手上不离红色,还是没能留住她。”

那一天是怎么结束的,杜征远已经记不清了。他只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没去参加夏青柠的葬礼,他在操场上闷头喝下两瓶二锅头,然后看着黎安背着70升的旅行包歪歪斜斜地走出学校。

教学楼下的栀子花伴随着梅雨季节的终结枯萎成锈色。青柠生下了一窝小青柠,它们出生不久之后,身上就长出了密密的绒毛。杜征远想起以前经常做的噩梦:

夏青柠的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脸颊依旧像《笑傲江湖》里的小师太仪琳那样美艳,她用清清脆脆的声音跟他说,自由比钱重要。

杜征远知道,他的青春年岁在这场栀子花落尽枝头以后,结束了。

房子

文/沈佳英。

从那间屋子说起吧。最早那间屋子是厨房,墙面是黄色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看得出里面掺着碎草。灶台背面被熏得乌黑。灶台上白色瓷砖间的缝隙里原本是水泥,也已经发黑了,倒衬得瓷砖很干净。站在灶台前把瓷砖擦得干干净净的人是奶奶,当它是一间厨房的时候,它属于奶奶。

但是灶台对面那面墙也是被煤烟熏黑的样子,沈言那时就不太明白。墙上还写着一些毛笔字,很多都已经看不清了。她唯一能认出的只有九个字,三字一行,写得工工整整:“为都沈,什这秋,么样和。”她翻来覆去地撞见这几个字,脑子里念了无数遍,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一天,她突然看出来,那九个字其实是竖着写的,所以其实应该念成这样:“为什么,都这样,沈秋和。”秋和是她的堂姐。她仍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每次看到,都在心里静静揣摩幼年秋和写下这几个字时的心思,心里却依然条件反射般地念成“为都沈,什这秋,么样和”。后来沈言才知道,这幢房子曾经也是秋和的家,沈言爸爸结婚的时候,与大伯分家,大伯就去另盖房子了。他们没有提,当年大伯与爸爸如何大打出手,大伯走的时候拆走了屋顶上的每一片瓦。这是爸爸无意间提起的,那时候爸爸在教育沈言不要和姐姐怄气,爸爸说:“两姐妹始终是最亲的,你看你大伯当年分家时和我抡起铁锄打,现在我们不是好好的吗。”

秋和住在这幢房子里的时候,不过七八岁吧,和沈言现在一样。那时候灶台搭在这边,所以这面墙才会被熏黑。秋和在灶台后面写毛笔字,和她现在也一样。

沈言想象着七八岁的秋和,她开始竖着念了:“为什么,都这样,沈秋和。”

厨房左边的墙打通着一个二十厘米左右宽的正方形洞口,大人站在那里,正好到脖子那儿,往洞口说话的时候,就得弯下腰一点。洞口的另一面,是李奶奶家,平时互相借什么东西,就通过它。或者谁家烧了什么难得的菜,也递过去一盆。沈言听到李奶奶叫她的声音,就搬一个凳子放在洞口,踩在上面仍然看不见对面,但伸长手就能摸到零食了。李奶奶很老了,她的儿女带着许多东西来看她。食物贫瘠的童年,这个洞口像一个魔术站一样,给沈言变出各种各样的零食。

沈言的奶奶没有李奶奶那么老,但是后来,她先去世了。有一次奶奶在灶口烧水,沈言坐在她的膝盖上,奶奶像无数次那样说:奶奶比李奶奶年轻了许多岁,但身体比她差多了,奶奶恐怕要比她先死了,阿言,你说奶奶和李奶奶谁会先死啊?

农村里老人活过了七十岁,就一天到晚把死字挂在嘴边了。那次沈言经过逻辑分析,就说:“奶奶你先死。”奶奶也只是哈哈笑了几声。只是后来,奶奶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总是再三地提起沈言的这次回答,她的口气仍是开玩笑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也有些宿命的意思。沈言知道爸爸是个孝子,整天提心吊胆怕挨骂挨打。但是爸爸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爸爸是当作童言无忌吗?长大以后,沈言总想问问爸爸这个问题,但她想爸爸也许早就忘记了。

原本二楼除了客厅以外,就两间卧室。爸爸妈妈一间,沈言和姐姐一间,现在想起,那两间卧室真是宽阔无比,也无装饰,只有几个衣橱,显得空荡荡的。夏天的时候,一家人在地上铺上密竹凉席,周围洒上水,点好蚊香,就靠着风扇度过炎热的夏天。有时候分一只西瓜,电视里大概在放张智霖朱茵演的《射雕英雄传》。

后来姐姐工作了,夏天总是会发一些饮料,有一阵子姐姐夜办公,第二天沈言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枕边就放着大瓶装的AD钙奶。后来,沈言和姐姐之间越来越沉默的时候,她总是会想起那些早晨的AD钙奶,她知道姐姐已经不记得了。

有一段时候姐姐的工作常常要夜办公。那时候沈言读初中了,寄宿制的学校,周末在家,她晚上多半用功地做作业,或者看一些小说,等姐姐回来,姐姐总会带着一份丰盛的夜宵回来,那时候她甚至不知道那叫作麻辣烫,白色塑料碗里装着美味的粉丝,有许多肉丸子,香肠,里脊肉。沈言刚刚告别童年,记忆里对食物的贫瘠印象还未消除。周末晚上的夜宵令她等待,有时候她关了灯躺在床上,听到姐姐走进房间,把她床头的灯打开,叫醒她吃夜宵。她其实很少是睡着的,有时候真的睡着了,被叫醒的时候也很幸福。后来,当沈言每次在心里责怪姐姐的时候,她也会想起那些周末晚上的夜宵。她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时候停止的。也许是小侄女出生了以后吧。毕竟她有一个自己的宇宙了。

她还会想起她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有一次没头没脑地就带着人去上学,结果在一座桥上下坡的时候不出意外地翻了车,后座带着的人倒没事,她自己摔惨了,手臂膝盖都摔破了,牙齿都磕破了两个角。爸爸妈妈尽管心疼,也是狠狠骂了她一顿,她就只知道哭了。那次姐姐刚好第一次拿工资,她说你不要哭了,明天我给你买许多零食来。姐姐果然买了许多零食,她还在小学,每天拿一两块零花钱,都没有去过超市几次。她几乎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包装精美的零食。那时候她想姐姐工作了真好。

姐姐准备结婚的时候,家里装修了一遍房子。那一年几乎都在装修房子,家里全都是建筑工人,妈妈每天在家给他们准备午饭晚饭。楼上装修的时候,只好把床都搬到了下面,晚上也睡在下面,沈言并未清楚究竟在发生什么改变,又意味着什么。她坐在床上抱着小霸王游戏机没日没夜地打坦克打超级玛丽,没有人更多地管她。房子的格局就变了很多。沈言有了自己的房间,最高兴的是爸爸顺便让木匠给她做了一个书架。姐姐的卧室,客厅就装饰得更为精美了。

厨房扩大了一倍,也不再是原来那间屋子了。那个洞口被堵上了,墙面全都粉刷过,不过那个洞口的形状仍看得出来。那间屋子变成了一个杂货间。那时候沈言十六七岁,忙着朝生暮死的悲伤,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也是天大的事儿,她没有给出一点点时间去想过,李奶奶以后面对这个被封住的洞口是什么心情。

但它作为杂货间也持续了没有多久。后来,外婆就住在了这间屋子里。因为舅舅是个浑蛋,舅妈嫌弃外婆,舅舅什么也不敢做。外婆常会来沈言家里住一段时间,回去了一言不合,舅妈又凶神恶煞地逼得她又只能住到沈言家里来了。但这次要住很久,因为外婆被舅妈手一推摔在了地上把腿摔坏了。舅舅什么也不敢做。

外婆就住在这间屋子里,房间透光不好,有阳光的时候,她就靠一个方形凳子一步步走出来晒晒太阳,她连拐杖也用不了。有一次沈言朋友们来家里玩,正碰到外婆拿着一只凳子艰难地往外边走,沈言把外婆搀到走廊上,朋友们站在那里尴尬地望着沈言,沈言说这是我外婆。她们打开放在桌上的蛋糕,说快拿块给你外婆呀。

沈言拿了两块,一块给外婆,一块给李奶奶。她们都坐在角落里,那里阳光最温和。

因为奶奶很早就去世,沈言记忆里关于老人的回忆,最多的是关于外婆。小学时沈言赖床,外婆清早每隔五分钟上来敲沈言的房门,一直到把她拖起来。那时候外婆已年老,沈言不知道爬楼梯对她已是负累。沈言梳洗完毕,外婆为她盛好的粥正好到了适宜入口的温度,外婆买了花生或者煎了鸡蛋放在粥旁,沈言掐着时间,三下两下喝完粥,走出门外婆已经把自行车推到门外了。沈言在那声“慢点骑”里已经骑出去很远,远到回答外婆也不会听见了。到了下雨天外婆就一定要听到回答才放她走。回到家的时候尽管穿着雨衣沈言脸上也是一脸雨水,外婆如果没有等在门口,那么沈言停车的那声响动外婆几乎半聋的耳朵却必定能听见的。她一边咒骂着天气一边还没等沈言停稳车就把她身上的雨衣取下来了。她用干毛巾擦干了沈言的头发,就推她赶紧上楼去换身衣服。

除了耳聋,外婆身体其实分外硬朗,直到腿摔坏了以后,外婆体质迅速地变坏,精神状况也愈来愈差。多年里外婆的事情爸爸妈妈与舅舅交涉过多次,但因为那是妈妈唯一的哥哥,妈妈总也不愿撕破了脸。到了这一次,爸爸妈妈甚至没去理论过什么。外婆住在那间屋子里,出行太不方便,很多时候,都是姐姐他们把饭送过去,周末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常常是沈言做了。沈言此时已经在读高中,回家次数更少了。外婆突然就变成了这样,沈言接受下这桩现实,她不明白为什么对舅妈一点惩罚都没有,那个时候,她还在寻求着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公平。只不过爸爸妈妈都不做行动,她也就不能说什么。沈言忙于高中的学业与人情,外婆像是身体上衣服遮住的一块瘀青,碰一下会痛,可是她也没有让自己时常面对它。后来她想也许我们身上都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有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就自动隐藏了。虽然说,它们并没有因此消失。

外婆后来还是搬出了那间屋子,住回了自己的家。沈言知道外婆回去住以后日子一定不会比现在好过,可是她也无法说任何话,她想说就让外婆住这里吧,反正也没有多大麻烦。可是照顾外婆的又不是她,沈言不过两个星期回家一次,走进那间屋子,循环往复地,承受一处刺伤。而承担一切的是爸爸妈妈,那时候爸爸厂里收益变差,一切似乎都变难了,她不过是一个只会背书做题开口要钱的中学生,她没有资格说任何话。

舅舅家新建了房子,新房子里,其实没有属于外婆的屋子。外婆住的地方,是残留的旧房。沈言最后悔的是外婆回去以后,她没有常常去看她,爸妈姐去的时候会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她甚至推脱了许多次。沈言不想看到舅舅舅妈,也不想看到外婆瘦骨嶙峋的样子。她暗地里恨着舅妈,沈言很慢很慢地存着一些钱,她想存够了给外婆买一个助听器,因为除了耳聋以外,外婆比其他的老人都能干得多。沈言想外婆有了助听器以后说不定舅妈就不会嫌弃它了。可是舅妈现在毁了一切,现在远远不是一个助听器能解决的问题了。沈言由着自己十几岁中学生心里无人得知的情绪,说不去不去。她不知道她不让自己看见,外婆也一样是那么瘦,她没有想过外婆会死。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列清单强迫症患者必读。康夏:专栏作者,偏执病人,分类狂,绞尽所有脑汁为构筑美好乌托邦书写清单。关于书信的清单关于外太空的清单,关于盲人的清单,关于外国返乡者的清单,关于冯内古特的清单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夙槿书

    夙槿书

    她,是神魔之子,天赋卓绝,是天道所不容的存在。他,是上古神族的后裔,神域的强者,一朝下凡渡劫……当神魔之子遇上上古神族后裔,敌对的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许你所谓温柔

    许你所谓温柔

    “你相信我吗?”“信。”“只要你敢赌,我就不会让你输。”一个大灰狼一步一步逼迫小刺猬面对自己感情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往情深

    医往情深

    没有故作深沉,少了点算计,是不是更容易接近幸福。邹遥对何牧白说:在一场爱情里,细水长流的感情才更适合她,轰轰烈烈又断气回肠的感情她驾驭不了。是驾驭不了,还是不愿意付出那么多?其实,两个人的爱情,谁爱谁多一点,谁又比谁更优秀,只要最后收获的爱情是你想要的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觉醒继承者

    EXO之觉醒继承者

    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他们是万人仰慕的王子,而他们却不所为动,却对她痴情难忘,他(她)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品书

    品书

    高中议论会上,讨论梦想,有人说儿时梦不提也罢,有人说太过青涩,而总爱想些遥不可及的事,她忽的站起来,说:”每篇文章都会有它的亮点,也许你让一个高中生去看他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日记,的确,他会觉得实在写得是太差了,毫无亮点,甚至病句一大堆。可你细细去品,那本小本,何尝不是记录下了你童年的喜怒哀乐,童年的欢愉,在长大以后,是不会有的,字里行间的淳朴,亦是在人踏入社会后消失殆尽。那珍藏的一点点童年的美好,何尝不是在这其中?“众人皆嗤之以鼻,唯有他,目光追随与她,共品其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顶霸龙

    绝顶霸龙

    偶得造化妙,踏上修行路!雏龙云牧,偶得系统,灵魂不断蜕变,悟性惊天,在这片天骄如云,强者如雨的世界,一念花开,君临天下,是为无上仙!本来云牧规划中,白天么么哒,晚上嗨皮啪,自己会一直躲在美女老婆的背后,平安无事的当一个美夫婿,直到有一天,半路里杀出两个小面瘫,三无少女俏生生站在他面前……齐齐唤了一声‘姐夫’……
  • 画无心传奇

    画无心传奇

    江湖上忽然出现了十二个名单,这些名单上的人莫名其妙的死去了,这些人全部都是有财有势的人,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么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名动江湖的画无心能否解开这其中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