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23400000013

第13章

夏瓜蒂对夏八斤没有好感。“****”初期,他给老支书当阱斗时,虽然夏八斤没动手打过他,但看到他打老支书那股凶劲,至今心里生恨。因为老支书知道洪薯仙的底细,也知道夏八斤的底细,平时看不起他娘儿俩。夏八斤怀恨在心,借“****”报私仇,欲置老支书于死地。自己接了支书村革委主任后,夏八斤依仗他表舅的门子,趾高气扬地不把他放在眼里,想顶他村革委主任的位子。钰听到仲地瓜打了他和他娘,心里痛快了一阵子。但慑于夏八斤那个在县革委当官的表舅,也不敢把理全断给仲地瓜。

夏瓜蒂两面讨好地说:“八斤,你是生产队长,又是人党积极分子,无产阶级觉悟高。仲地瓜,你是个中专生,识字解文的懂道理。都是一庄一瞳的,相互谦让一下。毛主席说,求大同,存小异吗。”

夏瓜蒂看了看两人的表情,没有激化下去的可能。又说:“当然,狗咬伤人是不对的,人命关天哪。支使狗咬人的是土豆,土豆是个****的孩子,不懂事,能治他个什么罪?承认错误就行了。洪薯仙推倒仲长蔓、长蔓婆不对,仲地瓜不应该动手打洪薯仙。夏八斤背后打仲地瓜也不对,仲地瓜又往死里捏夏八斤的咽头,更是错上加错。夏八斤是你们的队长,你怎么能打队长呢。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才是真君子。呃,不,才是革命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法宝,回家各人做一下自我批评就算啦。”

仲地瓜:“他家的黄狗咬伤瓜蛋,打针的钱他应该赔偿吧。”

夏八斤:“我家黄狗少了那半截尾巴怎么赔?”

夏瓜蒂:“算啦算啦。乡里乡亲的,整天在一个队里搅和,赔什么赔。中午饭还没吃吧?各人消消气,回家吃饭。”

虽然,这样的调解双方都不满意,可又说回来,能有什么办法让双方都接受呢?

出了办公室门,夏八斤恶狠狠地指着仲地瓜说,台子上骑驴——咱走着瞧!

十六

仲地瓜家畦的地瓜种出芽了。

刚从沙里钻出来的地瓜芽就像刚脱壳的鸡雏。白嫩的茎上擎着一片黄叶,红润的叶缘,水灵的容颜,带着娇气,带着羞涩。仲地瓜把上半部分窗纸割成三角形旗子状,便于通风透光。风吹着旗子沙沙摆动,阳光透过窗棂射在地瓜芽上,给舒展的地瓜芽镀上一层金色。清冷寂静的小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自从炕上畦了地瓜种,仲地瓜就在炕旮旯里用门板支起一个铺,和瓜蛋在铺上睡。瓜蛋被黄狗咬在腿上的齿痕,已退痂成疤。打上破伤风抗毒素,没有异常反应。每天早晚抢着喷壶帮哥哥喷地瓜芽。仲瓜蛋勤快懂事,父母省心。虽然有时也和村里的孩子打架,被人家找到门上,多半都是那些想欺负他的孩子反被他制服。他和仲地瓜一样,既有母亲的宽厚善良,又有父亲的爽直刚强。

仲地瓜每天中午到河里推水。推回的河水放在太阳底下晒着,早晨喷到地瓜芽上。河水质软,水中微生物多,温度也适宜。喷的地瓜芽,长得快,长得壮。

仲地瓜推着水桶,仲瓜蛋扛着扒网提着小桶跟在后面。兄弟俩每次装满水,就到河里扒几网鱼,扒上的小鱼小虾带回来给爹熬汤喝。仲地瓜也是那次受到瓜蛋的启示才这样做的。

爹吃了小鱼小虾,身体精神明显见好。白天上街晒晒太阳,到饲养室与夏山芋说说话,走走五福,解解闷,开开心。

白沙河发源于大泽山南麓的桃花涧,经过多条支流流经地瓜庄。汛季水库移洪,河水上涨,鱼鳖虾蟹随水一块儿流下来。不仅河里有大鱼,地瓜沟、玉米地、水沟里,凡是水到的地方都有鱼。汛季过去,河里流水潺潺,一年四季不断水,一年四季有鱼虾。猎鱼者们,春天一开冰就穿着皮裤到水深的河段网鱼。

中午,柔和的阳光照在身上,暖煦煦的。仲地瓜推着两只大水桶来到白沙河边。水桶是用两截油漆桶焊成的。先在河里灌上半桶,搬到小推车上,再用小水桶提着水将大桶灌满。放好小推车,仲地瓜扛着扒网,和瓜蛋一起沿着河边察看,碰到鱼多的地方,就扔下网捞。扒网呈半圆形,是用担水柳枝经火烤折弯后固定在二块窄木板上,形似簸箕。下面缝上网,网底呈兜状。鱼虾进了网很难再逃出去。这种网既可以去掉杆子双手端着在水里捞,也可以绑上杆子站在岸上扒。哪段水里鱼多,哪段水里鱼少,经常捞鱼的人一看就知道。

仲地瓜领着仲瓜蛋站在一块草密水浅的地方,往河里一扔扒网,就看见几道浑。春天,天刚回暖,鱼虾都在岸边的浅水里活动。仲地瓜慢慢把扒网拉上岸来一扣,五六条小鲫鱼和十几条小草虾在地上活蹦乱跳。瓜蛋一一把它拣进小桶里。连续扒了几网,总不见多。

瓜蛋觉得不过瘾,对仲地瓜说:“哥,这儿的鱼虾太少了。这么个捞法,几时能捞一碗?”

仲地瓜说:“别心急,慢慢捞,兴许能碰上条大鱼呢。”

仲地瓜一边网着鱼,一边给仲瓜蛋讲卧冰求鲤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羞鱼的小姑娘,对她娘非常孝顺。一年冬天,她娘得了重病,眼看就要咽气了。羞鱼姑娘头贴在娘脸上,问娘想吃什么。她娘张了张嘴,说不出话。羞鱼根据娘的口形,辨别出是个“鱼”字。数九寒天,到哪儿去弄鱼呢?羞鱼就带着斧子到白沙河菠冰捞鱼。河里的冰结得很厚,煎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敲不开。

她就跪在冰上祷告,求老天保佑,让她敲开讨楚到鱼,满足她娘临终的意愿。从过午一直跪倒晚上,裤子都冻在冰上。她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也感动了鲤鱼。突然一道金光从眼前划过,河里的冰“咔嚓”裂开一道缝,一条大红鲤从冰缝里跃起,落在自己眼前。羞鱼提着大鲤鱼回到家,连夜做给娘吃。第二天,娘的病奇迹般的好了。羞鱼卧冰求鲤的事迹传到莱州知府那儿,莱州知府为颂扬羞鱼的孝举,下令将河西那个村改名羞鱼村,沿袭至今。

兄弟俩说着话,突然一条大鱼跃出水面,又顺水向西游去。

“一条大的!”瓜蛋惊喜地喊叫了一声,跟着这条大鱼沿河岸向西跑去。

“哥,快过来。这条大鱼在这儿,后面还跟着一群小鱼呢。”

仲瓜蛋一边招呼,一边脱鞋子准备下水捉。

“瓜蛋,瓜蛋,你不能下水;你的腿……”

没等仲地瓜说完,仲瓜蛋就跳下水去。

瓜蛋说:“哥,我往西赶它,你到西边用扒网截。”

仲地瓜说:“水这么大,截是截不住它的。”

瓜蛋着急地说:“那怎么办?”

仲地瓜向西望了望,见西面河道宽的地方水位浅。河底凸起段Y形沙脊露在外面,水从两边凹沟中分流。仲地瓜解下扒网上的竹竿,递给瓜蛋说:“你用竹竿敲着水面,吓唬着别让它向东跑,我到西边堵住南面那条水流,逼水北流,把网支在北面那条水流上。然后赶鱼往西走,把鱼赶到了浅水的地方就容易捉了。”瓜蛋高兴地说:“还是哥哥的办法多。”

仲地瓜将南面那条水流用泥草堵住,又在北面那条水流支上网让瓜蛋看着。他接过竹竿敲打着水面往西赶鱼。一条条小鱼小虾随着水流涌进网里。鱼这东西很怪,一触着网就像老鼠见了猫,动单不得了。瓜蛋不住地把进了网的鱼虾,用手抄进小桶里。仲地瓜紧紧盯住那条大鱼。那条大鱼也明白了仲地瓜想捉它的意图,趁仲地瓜举竿的空当,调头往回游。仲地瓜扑通一竿子打下去,那条大鱼迫不得已又向西游。向西游是顺水,向东游是逆水。逆水毕竟吃力,加上竿子密集拦截,大鱼很难返回。为迷惑大鱼的方向,仲地瓜用竿子掘起河底的泥沙,把水搅浑,以便浑水捉鱼。这一办法很奏效,水一浑,鱼们就把头伸出水面,东张西望不知往哪里游。仲地瓜悄悄地站在大鱼的背后,待它的头脊浮出水面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竹竿狠狠地抽下去。只见那条大鱼侧翻着白亮的肚皮顺水流下去,一直流进北侧狭窄的凹沟里。瓜蛋见大鱼流进网里,激动地双手把鱼举起来,呼喊着:“哥哥,大鱼捉到了。

仲地瓜说:“先别起网,后面还有一群小的。”

仲地瓜抡着竹竿,一直把那群鱼赶进网里。仲瓜蛋端起网,见网底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埋在银白色的小鱼里。仲瓜蛋认为是只道蛤蟆,端到岸上一扣,才发现是一只两斤多重的老鳖。瓜蛋见它缩着头,用手指去动它。仲地瓜急忙上前制止,说:“别用手动,这东西咬人,咬住了不松口。

瓜蛋没吃过鳖,问哥哥:“这东西可以吃吗?”

仲地瓜说:“这东西不仅可以吃,而且是味补药,爹吃了身体好得快。

仲地瓜用手抓住鳖盖,把它放进大桶里。

瓜蛋提着一小桶鱼虾,跟在哥哥的身后,兄弟俩像获得大捷似的,兴高采烈地回到家。

仲长蔓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瓜蛋一进门就喊起来:“爹,看我们捉了只什么?”

长蔓婆听到瓜蛋喊,也走出来问:“捉了只什么?”

瓜蛋提着鱼桶给爹看了,又给娘看。

仲长蔓说:“能捉到这么大的鱼,真不容易,有两三斤重。”

长蔓婆:“捉了这么多,够你爹吃几顿的了。”仲长蔓说:“别光给我吃,全家人都吃。”

瓜蛋说:“还捉了只老鳖呢。”

“瓜蛋,你炫耀什么。”仲地瓜说着,让娘帮他抬下水桶。

娘和仲地瓜把水桶抬到屋檐下,揭开盖,娘看到水桶里的那只鳖。就说:“你们怎么把团鱼也捉了回来。”

爹过来看了看,说:“这只甲鱼不小呢。”

瓜蛋听了有点迷糊,怎么娘叫它团鱼,爹叫它甲鱼呢?就问哥哥,它到底叫什么。

仲地瓜笑着说:“它有若干名。像人一样,有小名,有大名,还有学名。小名叫鳖,土名叫团鱼,圆鱼,甲鱼,学名叫王八,守神。医书上说,它的药用作用很广,主治伤中益气,气血不足。炖了给爹吃正合适。”

长蔓婆:“这东西可不能吃。”

仲地瓜:“为什么?”

长蔓婆:“它有灵性。尤其我们白沙河里的王八,更不能吃。放生吧。”

仲地瓜脸上出现了阴云。说:“娘,你怎么那么迷信,它和鱼一样,都是水生动物,鱼能吃为什么它不能吃。再说,给爹治病,买都买不来。好不容易捉到一只,再放了。”

长蔓婆:“它是水里的神物,和鱼不一样。行善积德的人都不能伤害它。”

长蔓婆见两个孩子都不高兴,又说:“你奶奶活着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咱这里大旱,河水枯竭,土地干裂。庄稼绝产,草木枯焦。村民纷纷外出讨饭。你的祖爷爷去北山讨饭回来的途中,遇到只干得奄奄一息的老王八,就把它拣起来,放进干粮篮子里。一路上,好不容易找到一湾水,就放了它的生。当你祖爷爷回到家的时候,白沙河就流下水来。咱这里的干早很快解除了。据说是这只王八为了报恩,显得神通。从此,白沙河一直再未断流。你奶奶还说,过去到了汛季,白沙河发水时,河里漂着一笸箩一笸箩的大馒头。笸箩上蒙着红包袱,热气腾腾的。传说这是龙王爷给巡河的氅兵鳖将们送的给养,让它们尽职尽责,不使洪水伤害百姓。如果贪吃贪财的人下河打捞,也会葬身鳖腹。所以沿河的老百姓遇到发大水,都到河边焚香烧纸,磕头祈祷。那时候,即使河水暴涨,也不曾决口。这些年人们打鱼时遇到鳖,捉回家炖着吃。结果天一早河水就断流,雨一大河水就决口,年年收成不好。

仲地瓜听了娘讲得这些话,认为真也好,假也好,信仰也好,迷信也罢,自己不能违背。违背了她的意愿,她会心中不安,心不安则生病。本来是为了给爹治病,娘再为此犯下心病,得不偿失。就对瓜蛋说:“听娘的,放了它吧。”

仲瓜蛋:“我去放。”

仲地瓜把鳖捉进小桶里,舀上一瓢水。

娘进屋拿了几张烧纸在院里祷告着烧了。说:“去吧,把它放进深水里。”

仲瓜蛋点点头,用小桶提着鳖来到白沙河,放进涓涓流淌的河水里。

十七

在农村,清明仅次于春节,同样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春节相比,又带着几分庄重和肃穆。清明过三天,分寒食、清明、末火日。寒食这天要到老茔上坟填土。立碑、起骨、阴亲安葬的也都在这天。清明还有折松枝戴松柏,吃鸡蛋的风俗。

清明是个耍日子,农人们再忙也要歇一天。乡间有大骡子大马歇半天之说。女人们换上新衣裳,聚在街头,拉家常,说笑话,夸女论婆,嬉戏取乐。男人们找到一块下象棋打扑克。“二进贡”、“三五反”、“争上游”、“拉老驴”是很时兴的牌技。男女青年和孩子们,打秋千,看杏花,结伴到白沙河踏青、玩耍。“****”前还找来戏班子唱几天大戏。这几年,批“四旧”,旧戏成了毒草,才子佳人成了罪人,几块“样板戏”看腻了,失去了台上台下的火热。倒是当年的新媳妇还与往常一样热闹。姑娘媳妇们结伴找新媳妇玩。一家本枝,沾亲带故的轮流请新媳妇坐席。好吃的好喝的摆到大盘子上。请来陪媳妇的都是那些长相漂亮,能说会道,王熙凤似的婶婶嫂嫂们。家族大的,声望高的人家,新媳妇一天坐五六席。从早坐到晚,嘴上起了疮,腚上磨起泡,坐累了,坐够了,也得坐。肚子装不下了,也得动筷子。盘腿坐在热炕头上,那么多人陪着,甭说拉屎撒尿不方便,屁憋的肚子痛都不好意思放出来。坐的席数越多,越显得家庭荣耀,人格高贵。相反,家景贫困,人缘不好的,就显得门庭冷落,人客萧条。婆媳之间也会因此而心存芥蒂。

定了亲的闺女,被请到婆家过清明,准婆婆要给准儿媳割一身春夏穿的单衣或布料,准儿媳要给准公公婆婆做双鞋,给准丈夫纳两双鞋垫子。这些遗留下来的风俗虽经“****”“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也没能移掉,就像走顺的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走在传统的道路上。

同类推荐
  • 我该找谁去告别

    我该找谁去告别

    这本书写的是一男N女的往事,N女最后一个都没有剩下,都走光了。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里面,有爱情,有亚爱情,还有友情等,正好都是年轻人,所以里面干的事情是年轻人常干的事情。不过一般人都没有干好,我这部小说里的年轻人则干好了,虽然他们最后都散了,但是在里面他们活得像水草一样茂盛。现在,没有了集体的笑话了,我们依旧每天装作快乐,上班下班,城市的灯火熄了。我们拉一拉被角,装作房子的主人,安静的睡了。那么心地荒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我们最后的年轻。
  •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名提

    名提

    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老家伙齐孝石就是老北京真实存在的名提之一,他靠着三包烟、半杯茶、两核桃和攻无不克的“七小时制胜法宝”,就没有拿不下的案子。如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接接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由自杀引出的经侦大案,让齐孝石改变了主意……
  • 经典短篇小说101篇

    经典短篇小说101篇

    这本《101ClassicShortStories:经典短篇小说101篇》按全英文版出版,西方流行口袋本。共收集了欧·亨利、杰克·伦敦、霍桑、契诃夫等数十位西方著名短篇小说家的代表作与经典名篇,全书共101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这是一本优秀的英语文学精读手册。
  • 迷局

    迷局

    小小的乡党委秘书范立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突然被借调到省委组织部了。在决定着全省那么多高级领导干部命运的省委组织部红色大楼前,初来乍到的范立刚内心既兴奋又充满了神圣感。然而在枯燥的考察干部工作中,范立刚对组织部的神圣化想象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所谓的考察、选拔干部,往往是凭某些个人的意志而已。红楼里是常年一层不变的沉闷与安静,进出的人是常年的沉默与谨慎,谁都害怕一不小心踩到地雷,可范立刚不幸踩中了。以机关干部处处长贡士举、省残联黄学西理事长为首的一帮人处处要致范立刚于死地,但机关算尽还是被新调来的省委组织部长贬职。范立刚逐渐从科长升为处长,而周围也有很多人赖他之力得以晋升,但谁也捉摸不透省委组织部红楼里的风云变幻。
热门推荐
  • 至尊花嫁:女帝降临

    至尊花嫁:女帝降临

    女儿在世,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她战时冷酷强大、闲时玩世不恭,她是女尊国的帝王,却重生在两千年后,被剥夺了姓氏,被迫女扮男装的本族柔弱后裔身上,好在伴她峥嵘一生的神兽随她的灵魂一同重生,还拥有皇家正宗的传承。且看她如何在变为男尊国的世界恣意遨游、睥睨天下!她戎马半生,她啸于九天。她此生只娶不嫁。他说:你这种粗鲁的女人也只有本小爷才受得了答曰:美人。性子虽然差了些,也可以考虑。他说:如果可以与你相伴一生,嫁你一次又何妨?答曰:身材魁梧了些,倒也不是不能将就,好歹也是个美人。他说:只有你配与朕分享天下。答曰:勾搭那么多女人,还养在后宫?这样不守夫道的男子孤怎么可能会要!
  • 觉醒在末世

    觉醒在末世

    突然爆发的病毒,大量的人类变成丧尸,野外的动物变成可怕的怪物,无数的神话传说演变成现实,史前文明的消失之谜慢慢的浮现在人类的面前,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人类该何去何从......
  • 小狂妃,快过来

    小狂妃,快过来

    嗷!魂穿?这么玄的事儿,发生在了她凤楚婷的身上!算了算了,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待在了这个世界!没灵根?是废物?她凤楚婷让他们看看啥叫啪啪啪打脸不停!可本来顺风顺水的日子,却忽然被某妖孽给打破了。。“君莫离,你给我滚粗,死妖孽!”她扶着小腰吼道。“小婷婷,我要是滚了,你得多空虚啊!”某只妖孽说道!他,君莫离,只手遮天,翻云覆雨,高冷爆表,其实,他的温柔只对她一人!试问,有谁能承受的住君莫离这温柔?只有她凤楚婷,才能消受的起君莫离这把她宠到骨子里的温柔!!!
  • 乱世魔宗

    乱世魔宗

    蛮荒大陆,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等待着这片世界上的人是无尽的未知。矮人族,人族,巫妖族,龙族,海灵族,神人族,究竟这个世界上面还有多少未知。有人修炼成神,有人创造改变种族命运。炼气,炼体,制造火器,这个世界究竟多么的复杂。冰霜之地,魂域,无尽海域,赤炎王国,上古神山,升天岛,世界很大,等着你去闯。上古凶兽,神,仙,多少出类拔萃的人主宰这个世界。让我们跟着主角的脚步,踏遍整个蛮荒大陆,看一部真正的史诗级的玄幻小说。
  • 坑别掉进来

    坑别掉进来

    此万年坑,请移步《黑粉记事,男神老公套路深》自觉卑微。
  • 异界帝皇星

    异界帝皇星

    世人皆说水火之体生命短暂,无大作为也?可我水火生,水火之体,就是要从水火而生。前世不幸被所谓江湖正派封印,今生我定要成世人所不能成。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星星仍在

    星星仍在

    “林汀拾、顾九九、艾巴会一直都在吧”“会的,一定会的”愿经过是是非非,也不物是人非
  • 真杀皇极道

    真杀皇极道

    沙通海穿越异世,正逢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参军杀敌,被当成炮灰弃子!临危之时,幸得好友舍命相救,从而领悟杀道至高绝学。他要以杀止杀,以杀养杀!杀出个天地清明,杀出个永生大道!斩杀诸天、湮灭万物,品味生死轮回、感受杀道奥妙,屠尽天下奸人!征战天下的他,能否终得江山,坐拥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