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85300000012

第12章 一等奖(11)

1969年8月25日, 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决定把机载雷达研究所 (即607所) 建于四川省内江市。国防科委决定, 将十院十所机载雷达研究室移交给607所。1971年3月16日, 我同127名十院十所的技术人员抵达内江607所。这里是丘陵地带, 到处是小山头, 607所就在远离市区的山沟里, 当时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山顶是工作区, 只有两幢以“干打垒”方式建起的教学楼, 科研楼还只是个地基。山腰是家属区, 山下是农村大院和他们的水田。全所只有一条水泥路, 其余全是泥巴路 (内江雨天多, 到处是烂泥)。工作区或家属区只有外面的公共厕所, 雨天, 要打着雨伞、踩着泥巴上厕所。这里阴天多晴天少, 气候潮湿, 建所后, 身体不适的人都逐渐离开了。这里最大的优点是: 在这里建的是机载雷达的专业研究所, 加工机床、环境试验设备、实验室及各类电子仪器, 都按机载雷达要求来建, 领导就是抓雷达研制, 精力集中, 再加上第六研究院 (简称六院) 就是空军领导, 所里的军管就是空军派来的, 隶属空军成都指挥所和六院双重领导。建专业所, 又属空军领导, 非常有利于机载雷达的发展。更使我满意的是来这里一年后, 我的家属也迁来了。几年前, 我一家3口远隔千里, 我在西南成都, 妻子在东北哈尔滨, 女儿很小, 她们母女生活很不容易, 现在团聚了, 我当年已是39岁, 参加工作也已有22年, 这时才有个迟到的家, 让我倍加珍惜。从此, 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投入科研事业, 真感谢所领导的关照。

204雷达性能样机试飞结束后, 修改了设计图样, 在十所生产了两套正式样机, 在607所里分机装配和调试。1972年7月开始整机联试, 我仍操旧业, 早就拟制了调试提纲, 明确了分工。因有了性能样机的经验, 加工的电路、元器件等质量也好, 大家工作轻车熟路。由于原直流电机伺服系统改为液压伺服系统, 除了天线结构改动较大外, 就是角度搜索跟踪系统调试没有经验, 费了不少工夫。所党委指定政治部主任王希良组成工作组, 进驻一室进行204雷达调试, 说明所领导对科研工作足够重视, 更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4个多月就把整机调试基本完成了, 在年底前做完了角跟踪精度测试。由于大家业务熟练, 工作认真, 计划细致, 缩短了调试周期, 为以后试验争取了时间。

607所建成的环境试验舱已能提供使用, 容积有16m3 , 雷达可以在整机高温 ( +60℃)或低温 ( -50℃) 时进行试验, 还可以作整机高温同时有低气压 ( 17 mmHg?[2]) 的试验。它最大特点是试验舱盖是能透过电磁波的, 整机在里面承受环境条件时, 雷达可以通电作探测跟踪试验, 是很先进的设备, 从此, 204雷达的正式样机环境试验可以在所内做了。1975年5月, 我任整机室 (一室) 副主任, 这年夏天由我负责组织第一次作204雷达所内整机环境试验。在作+60℃试验时, 有个监测点指示不正常, 仅是初通状态就出了问题。若不排除,试验不能进行下去, 整机组和分机组人员商讨, 认为温度升高, 可能是金属热胀冷缩引起接触不良, 若停下来, 按程序温度自然恢复到常温, 再检查, 排除故障后又重新升温到 +60℃, 这样就得两天, 试验时间拖得长, 工作效率低。我提出能否不停试验, 在高温下进舱检查, 若是接触不良, 可以及时解决, 省点时间; 若不是小问题, 是电路出故障, 再停下也不迟, 大家认为可以试一试。但谁都没进去过, 都没经验, 由于我对机器熟悉, 于是我自告奋勇先来试。就这样, 我戴上手套, 带上工具, 从后舱门进去, 环境温度突变, 我一时不适应, 像进入了蒸笼, 站了一会儿, 回过神来, 开始工作, 我通过舱侧面圆玻璃窗与外面传递信息。很快发现是接触问题, 处理好后试验继续往下作, 节省了时间。在以后的-50℃试验时, 也出了问题, 还是用同样的办法, 我穿上全套飞行员的皮服, 先在-35℃的过渡舱停一会儿, 缓冲一下, 然后再进去。发现也是接触问题, 很快处理了。

204雷达正式样机完成高温、低温试验后, 接着作高温低气压试验。当气压较低时, 天线馈源罩产生电晕, 颜色艳丽的电离层阻挡了功率的辐射。天线室领导及天线人员通过大量试验, 摸清电晕产生的条件, 然后选择了合适的罩子形状, 消除了电晕现象。按照三机部、第四机械工业部 (简称四机部) 联合通知, 607所和780厂合作, 重新试制3部正式样机,进行设计定型试飞。1978 年8 月, 正式样机从780 厂生产出来, 在测天线性能时, 发现1975年确定的馈源罩形状会影响天线方向图及天线增益, 607所立即开展技术攻关, 天线室十多名技术人员花了近一年时间, 才弄清温度、功率、气压、罩子形状与电晕现象的关系,对罩子形状、罩子材料及罩子制造工艺做了重大改进, 最后在大功率、高温、低气压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持续测试, 天线性能完全达到要求。根据601所提供的数据表明, 204雷达可在23500 m高度上工作, 是国内可用在最高高度上的机载雷达。

1979年, 我国想引进英国“兰狐”雷达装歼8全天候飞机, 替代204雷达, 认为可减少风险。在洽谈中得知: 该雷达工作高度为17000m, 若要工作在20000m, 发射机功率要降低一半, 说明该雷达没有很好解决高空电晕问题。在这时期, 马可尼、弗伦梯公司在112厂参观了204雷达, 了解了204雷达使用高度, 于是他们通过部机关向我所索取204雷达天线馈源罩的结构图样。这是我所解决雷达高空电晕的核心技术, 但领导机关通知, 不敢不给,后来还是天线组有主意, 将旧的结构图样送上去, 把这事对付过去了。

1979年10月, 英国皇家信号与雷达研究院的代表团来我所访问, 其中有副院长和雷达部主任。参观204雷达时, 他们询问了雷达性能、雷达使用高度, 以及询问雷达的设计、生产、试验是否国内搞的, 我们做了回答, 他们惊奇地说:“你们依靠自己的力量, 能设计出这样好的雷达, 十分了不起! 你们的雷达可与我国雷达媲美, 你们不要不相信自己。”他们返回北京, 向六院副院长徐立行又说了这些话。显然, 他们十分了解“兰狐”, 也了解中英洽谈的事情。他们是以专家学者身份来访的, 讲了他们真实的想法, 话虽不多, 可耐人寻味。

雷达试制出来后, 又做了雷达环境条件试验及雷达与机上设备的交联试验等大量的工作, 经驻厂军代表验收后, 交112厂。雷达在112厂装机后, 除地面测试外, 首先进行雷达适应性飞行试验, 这是下一步科研试飞的先决条件。

科研试飞, 是对雷达的主要性能作预先的检验, 若发现不足之处, 允许雷达电路参数再调整, 使雷达工作到最佳状态。然后对雷达主要性能作测试, 看雷达研制质量及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是否可以转入定型试飞。一旦转入定型试飞, 就要冻结雷达设计, 即雷达电路不能动, 电路参数不能调, 器件不能随便更换。科研试飞是雷达研制的重要阶段。为此, 607所成立试飞领导小组, 带领204雷达技术骨干, 在科研试飞和定型试飞时负责雷达的试飞技术保障工作。领导机关很重视歼8飞机上雷达试飞进展, 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六局派杨以政处长坐镇雷达现场, 三机部有王其恭部长、试飞局局长等坐镇112厂指导歼8生产和试飞工作, 另外还有三机部机载局吴延赞处长坐镇雷达现场, 杨、吴两位处长或在雷达实验室,或在停机坪和我们跟飞保障人员工作在一起, 我感到工作很踏实, 也很有信心。在这期间国防科工委谢光部长、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三机部何文治副部长都来过112厂, 还到雷达实验室看了204雷达, 询问了试飞情况。曹副司令员决定204雷达定型试飞中测距测速精度检验在兴城场站和海军23基地进行, 由航定办及630所主持。在112厂精心组织转场及指挥下, 仅用22天就完成了空中测试任务。首长的重视和关心, 给了我们跟飞人员很大的鼓舞,也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

科研试飞雷达003号装歼8全天候飞机0101号载机, 试飞员是空军第一试飞大队大队长鹿鸣东, 是非常有经验的英雄试飞员。1981 年10 月10 日进行第一个起落, 目标机歼7 (不带副油箱)。我们和601所雷达组及112厂雷达室的同志们在试飞导航站听飞行员讲话。载机追赶飞行在24 km内可连续发现目标; 在8. 5 km内可截获跟踪, 8. 5 km外截获不可靠了。降落后, 检查了雷达, 没发现问题。我分析, 如果24 km能发现目标, 12 km就能截获跟踪。第二个起落情况依旧, 我急了, 向鹿大队长详细了解了情况, 进行分析。晚上, 王副部长问我截获距离不够可能是什么问题? 我说:“飞行员操纵雷达很正确, 看得也很细, 我初步考虑是截获问题, 而不是跟踪问题。”王副部长问我怎样检查? 我说:“现在做两项工作,先检查截获电路及截获界限, 然后检查雷达在小信号下的被动状态的动态截获过程, 从中发现问题。”要从飞机上取下两个分机到实验室检查, 可能要花两天时间。第二天, 取下分机, 我们边检查边研究, 直到晚饭后作小信号截获跟踪试验先用稍大信号后用小信号时, 才发现截获后天线没停在目标方向上, 这时大家很激动, 认为就是问题所在, 完全合乎空中情况。我们到凌晨大约1点才弄清楚这是由于控制天线运动的图形模板力矩的离散性造成的。我们研究了解决办法, 在电路上采取4项措施, 修改电路参数后, 又反复试验, 均工作正常, 再装在飞机上。第三个起落试验, 我们仍在导航站听飞行员通话, 听到飞行员报“13 km截获跟踪”, 过一会儿报“12 km截获跟踪”,“11 km截获跟踪”, 大家都如释重负。大队长下飞机后说“13km截获了两次, 都好。”他在试飞单上写着“截获距离13km, 稳定跟踪13. 5 km。”达到超指标要求。以后试验顺利多了, 科研试飞共飞行23 个起落, 1981年12月22日结束。科研试飞样机获六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 年3 月, 我被任命为204雷达副主任设计师。

1982年2月20日~9月7日, 在112厂进行了204雷达的设计定型试飞。定型试飞共飞32个起落, 从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可知: 204雷达工作性能稳定, 主要战术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原设计指标, 对歼8全天候飞机的工作环境是适应的, 与飞机上设备交联工作关系是协调的, 雷达的设计是成功的。601所《歼8全天候型飞机设计工作总结》中指出:“204雷达的主要性能已超过苏联米格-23 MC飞机出口型的 ‘金刚石’ 雷达。”根据上述工作总结可以看出: 探测距离超过要求达47%; 跟踪距离超过要求达30%; 低空探测距离超过要求达55%; 低空跟踪距离超过1倍。航空工业部领导在607所报告上批示“204雷达在设计研制阶段, 飞出这样好的性能, 这在国内是罕见的。”这是因为国防科工委、空军、电子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领导和各机关单位抓得紧, 是112厂、601所、630所、空军第一试飞大队精心组织指挥和112厂、780厂、607所的所有参加试飞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共同奋力拼搏的结晶。1984年4月8日, 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 (简称航定委) 办公室主持召开会议, 通过了204雷达设计定型。

204雷达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雷达, 其试验项目最多、次数最多, 做得最充分。做了3架样机: 性能样机, 607所的正式样机, 厂所合作试制的定型样机。就雷达整机而言, 性能试验有18次, 环境试验有7项, 雷达与飞机上设备交联试验19次, 雷达上机试飞6次。雷达从开始研制到1984年4月8日设计定型, 我参加了全过程。16年的科研道路,由于中间有“**********”的折腾, 有道不完的遗憾。同时也给了我学习和磨炼的机会,提高了研制的知识和技能, 也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人们常说: 有得必有失。这话一点不假。204型号的技术骨干都是双职工, 差不多都是两个孩子, 都还小, 我们常出差在外, 在家的女同志上班忙, 回家又忙, 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要付出很大心血! 我们顾得了工作顾不了家! 我在实现“空军的嘱咐”历程中, 幸运地得到妻子的鼎力相助, 她用她的汗水和爱心挑起这个家和培育儿女的责任。她是1961年大学毕业, 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专业, 离开城市来到艰苦地区, 不管我出差多久回来她总是笑脸相迎, 从不埋怨, 从不诉苦。她常想在哈尔滨时, 带着3岁女儿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现在总算有了家, 她感到知足。为了支持我的工作, 她总是默默地付出, 而我总觉得没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每次回来, 便卖力地做家务, 多让她歇一歇, 弥补一下我的内疚之心。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她的支持, 我怎么能走到今天。

PD雷达——一曲震撼人心的凯歌

同类推荐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编著者丁邦昕、魏克。《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以平实,生动的笔触,讲述了飞机问世以来100多年间,国际上23位政要,名流驾机飞行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丘吉尔、布什父子、阿萨德,魏茨曼,穆巴拉克、侯赛因,加加林,普京,他信,查尔斯,安德鲁,威廉和哈里王子……有的是职业飞行员,沿着从军,从政之路扶摇直上,或改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有的出于对飞行的爱好,历经千难万险,终身挚爱未曾改变;有的则是兴致所致偶尔为之,一飞冲天,轰动一时。
  •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食品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的 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董志龙所著的《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食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聚焦民生,贴近生活,着力寻找破解食品危局的方案,并以积极的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走出一条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热门推荐
  •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余生只做你的不二臣

    余生只做你的不二臣

    听闻顾氏集团总裁——顾奕臣,人前人后两张脸。人前,他是商业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叱咤风云,雷厉风行,清冷矜贵不近人情的霸道总裁。人后,在南沐笙眼里,他就是个渣渣。腹黑屌丝男,烂牟。一块万年强力贴的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实在没办法,她拿出必杀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来,来来~卖男朋友了啊仅有一个咯喂!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啊~来看一看啊,一只泰迪狗就可以拿走了啊~”某女在大街上,喊着嗓门,敲着锣鼓,专心致志的卖着她的“货。”某大总裁黑着脸,像是刚从炭炉里出来,额头青筋暴起,一旁的助理见状,他家总裁。“不好”赶紧溜的远远的。
  • 为欺天下

    为欺天下

    一个魔界天子,压制体内远古血脉。为了妻子不惜和神界皇族为敌。带领神杀组,踏着血河,带着世界第一杀手组,走向巅峰。踏神族,灭祥族。恩?你是麒麟?我是神皇!!
  • 斗罗大陆之魔铠降临

    斗罗大陆之魔铠降临

    主角凉天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了《斗罗大陆》觉醒的铠甲勇士系统,和唐三一起并肩作战。最后成神
  • 寻找美人

    寻找美人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沙逼不遗余力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美人,找了好几年,某一日沙逼忽然发现美人早就让自己娶回家了。男主:郁宴,女主:司珩没有配角,主要是讲他俩,小说很短,一两万字。
  • 路上的体育梦

    路上的体育梦

    作为一名体育生,马上要准备高考了。希望在这路上,你有梦想作伴。
  • 呆萌娘子:夫君我们娶妻吧

    呆萌娘子:夫君我们娶妻吧

    梦里,我朝美人大喊:“美人你姓甚名谁芳龄几何家住何方?”可是美人没理我,身姿飘飘然走了。我郁闷地睁开眼睛,一想到美人走了,就好不伤心。只是没想到我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一双漆黑的眸中含笑地看着我:“姓严名墨,家住君墨山,今二十有五,尚未娶妻。”“阿墨,你说的娶妻是什么?”“娶妻就是男的把女的娶到自己家里,然后他们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以后去到哪里都可以一起吗?”“去到哪里都可以一起。”“那你跟我娶妻吧!”我激动地扑到阿墨身上……
  •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成丞相府的三小姐,本想混喝等死,偏又嗜酒如命,闲来无事给妓院姐姐们写写小曲,捞点酒钱。不料,相爷爹让她代姐出嫁,对象是花名在外,无赖得令人发指的四皇子殿下!?天啊,他们曾经有过过节!她嫁进王府后,还能逛妓院,写曲儿换酒喝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峡谷操作怪

    峡谷操作怪

    一觉醒来,林左成了rng的替补中单。这一年正值s7,mata和looper相继离去,letme和小明接任重担,rng再组全华班。这一年,天才中单zuo在RNG横空出世。这一年,我们总是冠军!书友群:456164843
  • 嫡女奋斗记

    嫡女奋斗记

    穿成了古代官宦人家的小姐,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继母狠毒老爹无视……什么?没前途?错!路是人走出来的!说到底,娘家只是个培训机构而已,教技能,还包分配!条件多好啊!好在她能力不错,偷偷走了个后门到安宁侯府上班,职位:安宁侯正妻,职责,类似贴身秘书……莫玥一步步走向舒适美好的生活!可是,安宁侯觉得有点不妙,老婆太能干,离不开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