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5200000047

第47章 政治与商品经济大潮下的巴蜀文学(1)

(第一节)政治强权下的艰难转型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在一种崭新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思想意识规范导引制约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漫长的反帝反封建和抗御日本侵略者进攻后,取得了全国性胜利,出于对过去光辉历史的骄傲和教育下一代的需要,革命颂歌(革命历史题材)被赋予主流话语权力;而彻底推翻私有制的阶级斗争和“一化三改造”的新型经济结构的建立,需要文学去宣传、阐释和表现其过程,这就使文学呈现出“战歌”特征;20世纪40年代萌生于延安地区的“工农兵”文学创作模式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共和国文学的权威模式和文学圣经。于是,“五四”以来已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代作家,由于其审美思维和艺术个性已成定势而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郭沫若、巴金、沙汀、艾芜、何其芳和李劼人等虽然努力追慕新社会时潮,弃舍原有操作熟练、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而尝试“社会主义工农兵文学”的新方法,却在舍弃自我艺术风格的同时也舍弃了作为一个作家的自我,他们的创作被淹没在时代同声合唱之中。

但是,当代巴蜀文学的运行,是以“五四”以来巴蜀作家巨大成就的丰厚积淀为艺术前提的,尤其是长期担任四川省文联、作协领导的沙汀以及李劼人、艾芜等老作家的导引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进青年作者发生着影响制约。此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对细节和生活场景描写真实的强调,蜀中生活特定状貌的存在,都使新一代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着一定的地域文化色彩。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的克非和80年代成名的周克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极“左”文艺思潮对当代巴蜀文学的桎梏也是极突出的。毛泽东在共和国初建时亲自发动的对蜀籍电影艺术家孙瑜的《武训传》的批判,是政治威权规范文艺创作的第一个信号。几乎同时开始的全国范围的对巴蜀作家刘盛亚小说《再生记》的讨伐,使人们将真实细腻描写“个人思想改造”的现实题材视为畏途。“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更是将蜀中的“蚂蚁”、“泥土”诗人打入地狱,并摧毁了一批青年的文学理想。在“反右”浪潮中,蜀籍影评家钟惦斐的文章《电影界的锣鼓》、流沙河诗作《草木篇》等,都是全国性批判的重点。60年代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乃至于阳翰笙的《北国江南》、《李秀成之死》等,都受到过“全国共讨之”的殊遇。即如郭沫若、何其芳的身居要津也受到过责难,巴金更是被作为“拔白旗”的典型备受攻讦。共和国50年来巴蜀当代文学的运行轨迹和表现,正是整个中国文学的缩影。

共和国颂歌的第一个高音,是郭沫若的《新华颂》。诗人欢呼着“光芒万丈,辐射环宇”的共和国崛起在亚洲的东方,颂赞着革命的伟大胜利和领袖的业绩,歌唱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成就,每一个大事件和运动,都被郭沫若热情赞扬和尽情歌唱,大气磅礴的宏大气势与众多革命战斗语汇交织,使他的诗呈现着典型的颂歌体特征,其《潮汐集》、《长春集》、《东风集》、《百花齐放》等诗文集皆是。何其芳也用《盛大的节日》为题,诵唱着“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的新政权,展望着新中国“像雷一样发出震动世界的声音”。虽然,后来郭沫若曾以《骆驼》等少量诗作表现着对诗美艺术的注重,何其芳的《回答》等诗作流露着对自我艺术个性迷失的忧虑,但这并不能在整体上改变其诗那标语口号式的流弊。相较而言,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则因融贯着生活的亲身感受和注重结构,与时代政治有一定距离而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用这管写惯苦难的笔来写人们的欢乐”是巴金新的追求,投身新生活的热情,两次赴“抗美援朝”战场的生活感受,就化成一曲曲新时代英雄的颂歌,如《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英雄的故事》、《保卫和平的人们》、《华沙城的节日》、《坚强的战士》等十余本小说散文集,其短篇小说《团圆》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而影响极广。但巴金的当代创作,再次震撼全国读者的,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对封建主义余孽作世纪末大清扫的“一部大书”《随想录》。“高老太爷还在马路上散步”的警示,对“文革”的深刻反思和对一切假丑恶的无情鞭笞,对真善美的热烈颂扬以及对自我的无情解剖,都正是从“颂歌”大合唱中疏离后的巴金找回自我个性的鲜明体现,他的五卷《随想录》因而具有世纪总结的价值。沙汀曾力图调和时代颂歌要求与自我个性的矛盾,《归来》在结构上的精心安排,《卢家秀》等对巴蜀民俗和口语的注重,都是为塑造巴蜀式“社会主义新人”而进行的“过渡”,终因生活体验的隔膜和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局囿未能成功。在“文革”后,沙汀又以《青棡坡》的“新人”颂歌,以《木鱼山记》对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再“过渡”,最终回归到《红石滩》对巴蜀乡镇人生状态绘写的自我个性表现,从而再次焕发出艺术光彩。

艾芜在解放后的第一个短篇集《夜归》,除了《夏天》、《幸福》取材于四川农村外,其余六篇皆以鞍钢工人生活为题,“想把新的一代中国人写出来”,这种歌颂倾向又集中体现于长篇小说《百炼成钢》中。《百炼成钢》是新中国文学薄弱环节工业题材的一个新收获,它从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角度,以某钢厂炼钢炉甲乙丙三个班工人劳动竞赛中的矛盾为线索,穿插着阶级敌人破坏、青年工人间爱情冲突、领导干部思想和工作方式差异的矛盾,塑造了秦德贵这样一个当代工人阶级的典型,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既炼钢又炼人”的时代主题。小说在结构的安排、场面和细节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上,都体现着较高艺术性。《南行记续编》是20世纪60年代初艾芜重游故地的收获,该集中的小说大多是通过作者寻访《南行记》故地和旧人的见闻,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表现西南边疆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这些短篇在对美丽的自然景物描绘上颇见功力,但一味地“对比”和歌颂,也缺乏当年作者对不同情景事件切身体味的真切和情绪感染力。历经“文革”磨难后的艾芜再以《南行记新篇》表现着边疆人民所受极“左”政治的伤痕。长篇小说《春天的雾》和中篇《风波》分别从“四清运动”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和新时期农村青年的奋进进行着思考。在30年代中央苏区开始戏剧活动的蜀籍女作家李伯钊,以剧作《长征》表现着对光辉革命历程的缅怀和热情颂扬,与从川陕苏区崛起的红军作家陈其通推出的剧作《万水千山》相得益彰。陈其通的《万水千山》以长征中红军第二次攻打娄山关为情节开端,通过“过彝区”、“走毛儿盖草地”、“强渡大渡河”等事件的安排,塑造了红军基层领导者李有国、罗顺成、赵志方和众多英勇战士形象,尖锐的矛盾冲突与战斗场面渲染,曲折波澜的情节线索,都响彻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这使该剧成为颂歌文学中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代表作。蜀籍革命家朱德、陈毅、魏传统、张爱萍、吴玉章等,都以亲历者独特人生体验,以诗歌、散文、回忆录的形式,谱写着一曲革命历史的英雄颂歌。

20世纪60年代根据自己一段革命经历并以寻找烈士遗孤为楔入点,马识途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塑造了柳一清、贺国威、任远等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斗争中大智大勇的革命者形象,描写着他们在革命与家庭、爱情与友情的矛盾冲突中那崇高的人格精神,由于作品人物原型是自己的妻子、战友,并寓含着自我经历,小说因此充盈着浓烈的情感色彩和鲜明的爱憎。其中叛徒陈醒民形象,也被赋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因世界观转变不彻底而背叛革命的政治教育理念。小说因体现强烈的主潮文学特征而产生极大影响,激励着作者更奋力于文学事业,《老三姐》、《找红军》等短篇小说,是马识途根据川陕苏区红军事迹谱写的革命历史颂歌。80年代以来,马识途相继推出《夜谭十记》、《雷神传奇》等长篇,注意从巴蜀民俗“摆龙门阵”的叙事方法中汲取艺术技巧,在情节的传奇性、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和语言的幽默风趣等方面,都自觉地营造着一种巴蜀风味。除了革命历史颂歌外,马识途还以《挑女婿》、《学习会记事》、《五粮液奇遇》等短篇,讽刺着中国当代社会的种种丑态,体现着一个正直作家对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深沉的思考。

以写诗开始创作历程的高缨,50年代末以《达吉和她的父亲》而被人熟知。小说以四川大凉山彝汉民族关系为背景,通过“两父争女”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残酷和奴隶主统治的黑暗,歌颂了共产党领导和民主改革的伟大。大凉山彝族生活题材的新颖,一女两父的传奇情节,父女之情与阶级之情的交响,都是小说获得成功的原因。80年代后,高缨又以长篇《云崖初暖》,表现红军长征过大凉山的革命历史,体现着四川文学对本区域多民族共存现实的创作关注。其《朝辞白帝彩云间》、《悔》、《兰》等现实题材,也都显示着高缨创作的实绩。

60年代初出版的长篇小说《红岩》,是当代巴蜀文学对中国英雄颂歌文学的最杰出贡献。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刘德彬根据自己40年代末在国民党监狱白公馆、渣滓洞中的革命经历,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崇敬之情,曾以回忆录《烈火中的永生》进行着广泛的革命传统教育,后在四川省文联和沙汀等的帮助下,以之为基础创作出《红岩》。小说以共产党地下刊物《挺进报》为焦点,安排三条线索(监狱内战斗、重庆党的地下工作和学生运动、农村革命武装斗争)并以狱中斗争为主线,表现着国民党统治崩溃前夕的垂死挣扎和共产党人英勇斗争、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作品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革命英雄群像,并突现了大智大勇、坚定忠贞的两个革命者许云峰、江姐形象。重庆多雾的阴冷,盆地东部秀丽山水等自然风物的描写,都与人物的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及性格表现融汇一体。而狱中与狱外斗争的呼应,地下斗争与公开武装斗争的配合,重庆地区革命形势与中国革命步伐的联结,都使小说带有恢弘的历史画卷特征。小说通过塑造许云峰、江姐、陈岗、刘思扬、齐晓轩、龙光华、双枪老太婆等众多英雄形象及对其革命斗争事迹的表现,成功地谱写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壮美颂歌。由于特定历史的馈赠,《红岩》成为当代巴蜀文学与时代颂歌文学契合的最成功典范。

20世纪下半叶,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反攻大陆”的政治斗争需要,“反共文学”泛滥一时,同时,怀乡文学也风行起来。通过对大陆风土人情和昔日生活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思亲念旧之情,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并在回忆过去中批判现实,其中不乏怀念过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良辰美景”感叹。20世纪60年代,诗歌方面,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诗社”、以覃子豪为代表的“蓝星诗社”和以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社”,成为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主力军。小说方面,1960年“现代文学社”的成立和《现代文学》杂志的创刊,标志着现代派小说的崛起。主要作家作品有:白先勇的《台北人》、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于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是对“反共文学”的一种彻底否定。在创作上,它精雕细刻,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台湾文学在此已经达到了成熟。

台湾50年代的土地改革、尤其是60年代开始的快速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政治对文学的控制逐步减弱。在摆脱政治的控制确立文学本质的过程中,流寓台湾的巴蜀诗人以令人注目的成就,作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这首先是从三星堆故里走出的诗人覃子豪。覃子豪,原名覃基,四川广汉人,早年就读于北京中法大学,30年代留学日本,开始进入诗坛,曾倡导“新诗歌运动”,抗战中,他归国参加抗日文化活动,创作诗歌,主编文学副刊。1947年去台湾,创办了《新诗周刊》。1954年,他与余光中等人成立了著名的“蓝星诗社”并任社长,主编《蓝星诗周刊》、《蓝星诗季刊》等。提倡“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之创作风格。1957年覃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与纪弦就新诗创作问题展开论战,对以西化为核心的“六大信条”进行了尖锐批驳,批判台湾新诗西化的主张,主张中国新诗应坚持民族主义精神,张扬民族主义诗歌的旗帜。与此同时,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传统的严谨与浪漫的抒情相结合,创作出一些上乘诗作。如《过黑发桥》中写道:“港在山外/春天系在黑发的林里/当蝙蝠目盲的时刻/黎明的海就飘动着/载满爱情的船舶”;《画廊》是其创作发展上具有转折意义、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本诗集。诗人从生活表层的人生批评,深入到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如《肖像》:“这肖像是一个诠释/诠释一个憔悴的生命/紫铜色的头颅是火烧过的岩石/他来自肉体的炼狱/他的灵魂在呐喊/我听见了声音”。因此他被誉为20世纪东南亚最著名的“海洋诗人”、台湾“诗的播种者”及“蓝星象征”、台湾诗坛“三老”之一,出版有诗集《生命的弦》、《永安劫后》、《海洋诗抄》、《向日葵》、《画廊》,诗论有《诗创作论》、《诗的解剖》、《论现代诗》以及《覃子豪全集》等。现广汉市房湖公园的“覃子豪纪念馆”的楹联:“当时望乡千茎白,至今照岛一星蓝”,就巧妙地概括了他的诗歌内容和价值。

同类推荐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小窗幽记全鉴(典藏诵读版)

    小窗幽记全鉴(典藏诵读版)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汉族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受吕祖学派影响很大。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 老北京古寺庙与祭祀

    老北京古寺庙与祭祀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灭万劫

    破灭万劫

    上古时期万族林立白虎、神龙、凤凰,金翅大鹏等。。征伐不断,各族极度强盛,然、物极必反最终销声匿迹。谁弑神灭魔?谁覆灭上古万族?给世人留下的只有那无尽的传说。。。。。。一个淳朴憨厚的山村少年身具强大血脉去不知父母何在,独自于万丈红尘中追寻挣扎。上古辛秘、巨兽巢穴、至尊宝藏,遗迹险地等待着少年的探索。一颗纯真质朴的心灵在这充满杀戮血腥尔虞我诈的世界能否守住本心看破红尘破灭万劫一切尽在《破灭万劫》!
  • 求道

    求道

    哪管世间万般看法,我只是小人一个。
  • 我是农二代

    我是农二代

    “我只是一个农二代,穷屌丝,有一天,我得到传说中的系统,从而逆袭成功……”
  • 蘸血为画

    蘸血为画

    故事是一位少年机缘巧合下挽救修真界的一名大佬,又护送神魂从而踏上修真之路,被迫卷入了仙、魔、灵、妖间的恩怨,从而越陷越深,从最初单纯无知到最后的杀伐果断,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 御鬼册

    御鬼册

    天地本为混沌,经过漫长时间的衍变,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天地分阴阳,又经过漫长的时间,人神魔孕育而生。就像影视小说那样,人神魔总有纷争,总要经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役,邪不胜正,魔族被消灭,人神损失惨重,人类经过修养身息逐渐恢复,而神族却不可避免的濒临灭绝,如今神族已经失去踪迹,不知是归化还是隐匿得不为人知。世间原本没有鬼族,因为长时间的生灵涂炭,灵气浊气混杂,人类身死之后,强大执念与灵浊二气交融,再加上环境因素而幻化成了魂,飘荡于世间。魂,虚无缥缈,只有神魔可见,后来因为一位强大神灵的帮助而自成一族,名为鬼族。鬼族拥有神魔的特性,与天地同寿,自创鬼术更是一绝,实力不输神魔两族。鬼族为了感谢帮助他们的那位神灵,全族抽取自身精魄凝聚成册,其名御鬼册,御鬼册由鬼族精魄而成,对他们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只要神灵吩咐,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神灵本就强大,更何况拥有不输于神魔的鬼族相助,消灭魔族更是如虎添翼,在最后一场大战中,那位强大神灵归化,御鬼册也不知所踪。
  • 神奇红包群

    神奇红包群

    太上老君发红包了!恭喜你,抢到仙丹一瓶!紫霞仙子发红包了!恭喜你,抢到月光宝盒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也发红包啦!我去,猴哥你怎么把如意金箍棒都给发了?这样真的好吗?王大波得意的拿着手机,脸上已经乐开了花。自从有了这个神奇的红包群,哥想低调都不行啊!
  • 东汉佳人

    东汉佳人

    二十一世纪新人李胜诊,其父有三种绝世医术,但传言遭天所忌!李胜诊最终意外死亡,却没有真的死去,竟然到了东汉初年,但是他穿越历史,太过倒霉,竟然遇到了匈奴入侵,结果被匈奴俘虏,当了两年奴隶!两年之后来到西北边关玉门,意外结识黎雨馨,获得了其家族支持,有了足够实力回京城寻父!但是却在路上被皇帝诏命叛国,投进廷尉大狱!最后以囚徒身份被发配渔阳郡修筑边防工事!屡次遭受匈奴欺辱,最终绝地反击!
  • 剑傲仙凡

    剑傲仙凡

    手持‘无仙剑’,傲战九重天…
  • 穿越者之灾

    穿越者之灾

    穿越者无节制的被丢尽蛮荒大陆。迅速崛起的穿越者不断占用原本属于修士的资源。修士与穿越者之间究竟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是战争,还是共存。前期日常文,讲述穿越者的日常,可能会无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