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28600000002

第2章 论自然本源(2)

“当一个人干渴时候,他用火把饮料送下。于是,就像我们提到牛只中的带头者,马匹中的带头者,群众中的带头者一样,我们说火是水的带头者。所以,孩子呀,你要明白这个枝干(身体)是从一个原因起头的,它不可能没有一个根源。

除了在水里头以外,它的根源还能在那里?而同样地,孩子,水也不过一个枝干,火才是它的根源。而同样地,孩子,火也不过一个枝干,“有”才是它的根源。不错,孩子,所有的一切造化,乃是根源于“有”,和以“有”为依归。

那么这三个精神(火、水和土),在变为人的时候,是怎样个别形成一体的三位呢?当一个人死时候,他的语言被心融并,生息被热(火)融并,而热被至高的“有”融并。

好啦,那就是精微的本质——所有存在的东西本身都在它里头。那就是道理。那就是本身。那就是你,首吠多迦陀。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书》第6部第8章4—7期第217—218页

(郁陀罗迦对首吠多迦陀说:)

“把这些盐放到水里,明天早上再来看我。”

儿子照父亲的吩咐做了。

父亲对他说:“孩子,把昨天晚上你放到水里的盐拿给我。”

儿子没办法找到,因它已完全溶解。

父亲说:“孩子,从表面舀一点水起来。怎样?”

“是咸的。”

“从中间舀一点水起来。怎样?”

“是咸的。”

“从底下舀一点水起来。怎样?”

“是咸的。”

“把水倒掉,再回来这里。”

儿子照父亲的吩咐做了,说:“盐是一直留在水里的。”

于是父亲说:“同样的,孩子,在这个身体里面你不曾察觉‘有’;可是它一直在那里。”

“现在,那精微的本质——所有存在的东西本身都在它里头。那就是道理。那就是本身。那就是你,首吠多迦陀。”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书》第6部第13章11—3节第227—228页

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有言从和合生,有言从时生,有言从世性生,有言从变生,有言从自然生,有言从微尘生。有如是等谬,故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又为已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

摘自(印度)龙树《中论》

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

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

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从业生,郁金梅檀等甚可爱乐,而内身形等与彼相违?以诸有情业类如是,若造杂业,感内身形,于九疮门,常流不净。为对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触,甚可爱乐。诸天众等,造纯净业,故彼所招,二事俱妙。此所由业,其体是何?谓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经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思已业者,谓思所作。如是二业,分别为三,谓即有情身、语、意业。如何建立此三业耶?为约所依?为据自性?为就等起?纵尔,何违?若约所依,应唯一业,以一切业并依身故。若据自性,应唯语是业,以三种中,唯语即业故。若就等起,亦应唯一业,以一切业皆意等起故。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是意业。思所作业,分为身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

摘自(印度)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

问曰:“四大是假名,此义未立。有人言四大是实有”。答曰:“四大假名故有。所以者何?佛为外道故说四大。有诸外道说色等即是大,如僧仕等。或说离色等是大,如卫世师等。故此经定说因色等故,成地等大。故知诸大是假名有。又,经说地种坚及依坚,是故,非但以坚为地。又,世人皆信诸大是假名有,所以者何?世人说见地、嗅地、触地、味地。又,经中说:“如地可见有触。”又,入地等一切入中,是人见色,不见坚等。又,人示地色、地香、地味、地触,实法有中,不可异示。又,大名义以遍到故,此相假名中说,不但在坚相中。又,说地住水上,是假名地住,非但坚住。又,说大地烧尽,都无烟炭。烧假名地,非但烧坚。又,以色等故,信有地等,非但坚等。又,井喻中说‘水亦见亦触’。若湿是水,则不得有二。所以者何?佛说五情不能互取尘故。又,佛说八功德水,轻冷软美,清净不臭,饮时调适,饮已无患。是中若轻冷软,皆是触入,美是味入,清是色入,不臭是香入,调适无患,是其势力。此八和合,总名为水。故知,诸大是假名有。又,因所成法,皆是假名,无实有也。如偈中说:“轮等和合故名为车,五阴和合故名为人”。又,阿难言:“诸法众缘成,我无决定处”。又,若人说坚等是大,是人则以坚等为色等所依。是则有依、有主,非是佛法,故知四大皆是假名。又,诸法中,有柔软细滑等,皆触入摄,坚等四法,有何义故,独得为大?又,一等四执,皆有过咎。故知,四大但是假名。又,实法有相,假名有相,及假名所能,后当广说。是故,四大非实有也。

摘自(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

依何等义立熏习名?所熏能熏各具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何等名为所熏四义?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遮转识及声风等,性不坚住,故非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由此,如来第八净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唯异熟识具此四义,可是所熏,非心所等。何等名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熏。二有胜用。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被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若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用及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如是能熏与所熏俱生俱灭,熏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藤,故名熏习。

摘自(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

有义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处界功能差别。世尊依此说诸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余所引证广说如初。此即名为本性住种。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世尊由此说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诸论亦说染净种子由染净法熏习故生。此即名为习所成种。……由此应知,诸法种子各有本有始起二类。然种子义略有六种。一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此遮常法,常无转变,不可说有能生用故。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此遮前后及定相离,现种异类互不相违,一身俱时有能生用。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虽因与果有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故但应说与果俱有。三恒随转,谓要恒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此遮转识,识易间断,与种子法不相应故。此显种子自类相生。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此遮余部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有因缘义。五待众缘,谓此要待众缘和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自然因不待众缘恒顿生果。或遮余部缘恒非无,显所待缘非恒有性。故种于果非恒顿生。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余部执色心等互为因缘。唯本识中,功能差别具斯六义成种,非余。外谷麦等识所变故,假立种名,非实种了。

摘自(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

太初之始,唯有自我存在,其他睁眼者并不存在。彼自思考:“我来创造万象世界吧!”

因此,世界被创造出来。天水、光明、死亡、地水等等。天水的世界在天的另一面,此天为基础。光明的世界在中间。死亡即属地界。地水在大地的下面。

摘自(印度)《他氏奥义》第1章第1、2首

风实为吞并者。火的熄灭归于风,太阳沉落归于风,月亮隐没归于风,水气干时也归于风。风实为一切万物的吞并者。此为神道说。

生气实为吞并者。人在睡眠时,语言、眼、耳、意皆归于生气。生气实为一切万物的吞并者。此为自我说。

宇宙万有归于风,生命诸感官归于气,二者皆为吞并者。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第4章第3首

问:“这个世界从何而来?”

答:“来自虚空。世间的一切生物都发生于虚空而又复归于虚空。虚空先于一切生物而生,虚空是一切生物的根基。”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第1章第9首

梵即太阳。此说教如下:

太始之初,唯“无”而已。此后有“有”,“有”生起。“有”化为卵,卵静伏一年而破裂,壳分为二,一为金,一为银。

银壳化为大地,金壳为天。卵外膜为山岳,内膜为云雾。脉管为江河,液汁为海。

此生者之源为太阳。当其出生时,喧哗呼声随之而大起,于是一切众生与一切欲念随生。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第3章第19首

太初宇宙,混沌幽冥

茫茫洪水,渺无物迹。

由空变有,有复隐藏,

热之威力,乃产彼一。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

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智人冥思,内心探索,

于非有中,悟知有结。

是诸光芒,横扫暗障;

彼居上耶?抑居下耶?

育种子者,具大力者,

自力在下,冲力向上。

谁真知之?谁宣说之?

彼生何方?造化何来?

世界先有,诸天后起;

谁又知之,缘何出现?

世间造化,何因而有?

是彼所作,抑非彼作?

住最高天,洞察是事,

唯彼知之,或不知之。

摘自(印度)《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首3—7颂

存在并且无因的(东西)是常住的。

这(极微或原子)的果是(其存在)的标志。

由于因存在,所以果才存在。

非常住是(对常住的)特殊否定状态。

(那种认为极微或原子非常住的看法)是无知的。

摘自(印度)迦那陀《胜论经》

〔跋达罗衍那:〕如果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物质要素)汇集起来(形成物体而)认为(梵)不是(世界根本目),那就不(正确了),因为如同奶(可以变成奶酪)一样(,梵自身亦可展开)。

而且,(梵创造时无需外部的帮助,)就如同神等在世上(进行创造)一样。

(反对派认为:如果梵转变为世界,那将会)产生(这样的情形,即:或者梵)整体(地转变),或者(梵部分地转变,而这又)与(圣典关于梵)无部分的论述相矛盾。(因此,梵不是世界的因)。然而(,梵是世界的因),因为(我们的理论是)圣典所言,(以圣典为)根本。

(梵是世界的因,)因为各种(创造)同样(可以)在个我中(出现),而且(也可在神等中出现)。

〔商羯罗注:〕在奥义书中,我们读到,各种创造(可)在同一个我的梦境中出现。而(个我)又不改变任何性质。……在世上同样可以看到,在神的那种场合中,……大象等的各种创造可不毁灭(神等的)特性而出现。与此类似,在同一梵中,可以有不破坏梵之本性的各种创造。

〔跋达罗衍那:〕(梵是世界的因,)还因为(其他派别)自己的观点(也有)缺陷。

〔商羯罗注:〕其他(派别)亦有同样的缺陷……。如(数论派的)“自性”是无部分,无限制,无特性的等,(但却)或为被创造物的因,而这被创造物则是合成的,有限的等等。

摘自(印度)商羯罗《梵经注》

〔跋达罗衍那:〕(数论派关于“自性”是世界根本因的)推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非精神物)形成(有秩序的世界是)不可能的。

(自性不是因,)还因为活动(不可能在自性中产生)。

如果(有人认为自性是自然活动的,)如同奶和水(对犊子和人的有益作用是自然发生的)一样,(我们的看法是:)即便在这种场合,(奶和水的作用也要依靠精神产生)。

(自性不是因,)因为不同于(自性的神我)不发生作用,(自性在创造时)无依赖(之物)。

而且,(自性)不能如同草等(变为奶)一样(自然而然地演变),因为(草变为奶这样的变化)在其他场合(如公牛吃草时)不出现。

即便(自性可自然演变这一主张)被承认,(自性依然不能是因,)因为(自性)没有(演变的)目的。

同类推荐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太原历史文化

    太原历史文化

    本书从历史建筑,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本书立足于全球化浪潮荡激下中国文化的坚守和再造,主要以人类文化学、地域文化学的视角。梳理巴蜀大盆地生命产生以来,在物质、精神创造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于中揭示大盆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命记忆。同时把巴蜀文化文学历程中一些重要时段和重大现象置于当时全国乃至于世界格局中去透视,从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揭示文学的发生发展诸多动态原因,透视人类精神活动及其外化表现的一些规律,以此思考中国文化与文学盼重构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代天神传奇

    一代天神传奇

    一代天神陨落经过轮回转世,重生至天魔大陆,几年后成为一代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夜无明

    长夜无明

    一对兄弟相残,三位好友反目。曾经的朋友不过是虚情假意,而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却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在这个战火纷争的年代,世事无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师尊她又不要我了

    师尊她又不要我了

    卫璞曾一度恨自己的师尊玉清。他恨她拿他当炉鼎,恨她不是他心中皎皎天上月的模样。于是他与她师徒决裂、兵戈相见,最后落得个师尊以身殉道,而他在诛魔台上被千刀万剐的下场。而当光阴扭转,“师徒缘尽,从此陌路”的话,终于从她口中说出口。他却觉得字字如锥,痛彻心扉,曾经心高气傲的少年,长跪于渺云门外,不顾大雨倾盆。“师尊,孽徒卫璞,已下阿鼻忏悔,已入无间赎罪,经历生死百痛,再不敢任性妄为……”“缘虽尽,情未了。”“求师尊,再看我一眼……”【短篇1v1男主火葬场he】
  • 心甘,情愿

    心甘,情愿

    始于心动,终于白首,我要的,不过就是你的心甘情愿——这是一个甜蜜的恋爱故事。
  • 霸道女校花

    霸道女校花

    时光流逝得那么快,可我还是忘不掉你----我谢雅萱一定会找回属于我自己的记忆的,还会和你,慕言,在一起很久,很久。只有我谢雅萱甩你慕言的份,我不甩你,你就得跟着我一辈子。你要一直记住,你,慕言不可以不要我。
  • 二次元传奇故事

    二次元传奇故事

    这里是二次元!白瑞枫这个“偶然”出现的穿越者能否继承前辈们的衣钵,铸造出只属于自己的二次元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PS:萌新新作,缺点只管提,想法尽管说。让我们共同探讨,追随白瑞枫的脚步,也创作出我们的传奇!读者交流群:129315861。欢迎各位加入!PS:上本投错区。
  • 大辽盛世

    大辽盛世

    何为奸?何为贼?何为正?何为邪?天下如棋,几般做为无外便是想赢罢了!是啊,已经入了棋盘,谁愿输!群雄争霸,各有风采!不论正邪,只论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