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1800000038

第38章 杂说类(6)

又<;说童心>;曰:「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者。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走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是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盖自多读书识义理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光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乎、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业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与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场何辨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游传,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西厢>;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大洲归里时,徐鲁源与吴悟斋同送大洲。悟斋极口讲道学。大洲曰:「公真好色!」徐鲁源遂言:「人爱世上声色货利,却不爱道,曾不知有大舍,有大取。」大洲持杯大言曰:「我进公一着,我这里无取无舍。」

邓豁渠昔为秀才,教学寺中。大洲亦欲讲学寺中,以邓故讲于厢房。后邓窃听大洲法语,大喜,便执弟子礼,大洲亦知其根性猛利,可以共学。极爱之。后有来学者,悉令从邓学。及后邓有四方之志,大洲留之不得,遍游天下。十余年后,其族人邓石阳为卫辉节推,传闻豁渠在所属邑中,大惊曰:「以为死于四方矣,乃在是耶!」便寻至府衙中,而大洲先生适入都过卫,邓亦往迎。大洲见邓如隔生,遂下舆同步至官署。邓闻其父母皆丧,又闻两弟以寻渠死楚中,大痛仆地。大洲问:「公如此哭,是真情耶?」曰:「吾父母兄弟俱死,何为不真?」曰:「公如不能忘情,岂无丘墓耶?」邓曰:「归亦好,但我家计飘零,将食土石乎?」大洲曰:「此易耳。」遂作一书付之曰:「持此向我家岁取若干石为养。」邓亦受之,定为归计矣。遂别大洲,暂住石阳衙中。会邓终日出游,石阳以官舍出入不便止之。邓大怒,出大洲纸付石阳,忿然去。自是绝无消息矣。后大洲归,道出保定,而邓亦在焉,遣信闻于大洲。大洲怒,不与相见。邓卒客死保定人家。渠初病时,大洲私以十金托一乡人携之归。其人竟匿金。所著书,石阳访得之,今亦不存。存<;东询录>;,百分之一耳。

<;西方合论>;,弟中郎箴诸狂禅而作也,余为之引曰:香光子避嚣山刹,禅人过舍,见案上有石头居士所撰<;净土合论>;。阅未终篇,抗声言曰:「念佛一门,原用接引中下根。至于吾辈,洞了本源,此心即是佛,更于何处觅佛?此心即是土,更于何处见土?实际理中,觅生佛去来生死三世之相,无一毛头可得。才说成佛,已是剩语,何得更有分净分秽,舍此生彼之事?若于己处悟得是自在闲人,即淫怒痴皆是阿弥平等道场,如如不动。何乃舍却己佛,拜彼金铜!」香光子闻而太息曰:「若汝所言,止图口角圆滑,不知一举足将坠于火坑也。生死无常,转盼即至,如何熟记宗门见成相似之语以为究竟?都云我已成佛,不必念佛。若约理而言,世间一蚤一虱,皆具有如来清净觉体,无二无别。乃至诸佛成等正觉,证大涅盘,本体未尝增得一分;众生堕三涂,趋生死海,本体未尝减却一分。如如之体,常自不动;生死涅盘,等是妄见。亦无如来,亦无众生,于此证人,亦无能证之人,亦无所证之法。泯绝心量,超越情有,大地无寸土,佛之一字,向何处安着?至于进修法门于无修证中修证,于无等级中等级,千差万别,虽位至等觉,尚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之处。从上祖师所以呵佛斥教,一切皆遮者,止因人心执滞教相,随语生解,不悟言外之本体,漫执语中之方便。一向说心说性,说空说幻,说顿说渐,说因说果,千经万论,无不通晓。及问渠本命元辰,便将经论见成语言抵对。除却见成语言,依旧茫然无措。所谓数他家宝,己无分文。其或有真定修行之人,不见佛性,辛苦行持,如盲无道。于是诸祖知其流弊,遂用毒手,铲其语言,塞其解路,令其苦参密究,逆生灭流。生灭情尽,取舍念空,始识得亲生父母,历劫宝藏,却来看经看教,一二如道家中事。然后如说进修,以佛知见,净治余习。拜空花之如来,修水月之梵行;登阳焰之阶级,度谷响之众生。不敢寂证,是谓佛种。如供奉问岑大虫:『果上涅盘,天下善知识证否?』岑曰:『未证。』奉曰:『何以未证?』岑曰:『功未齐于诸圣。』奉曰:『若尔,何得名为大善知识?』岑曰:『明见佛性,亦得名为善知识也。』弘辨禅师曰:『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沩山曰:『初心从缘,顿悟自理,犹有无世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趋向。』若论诸祖师为人之处,壁立万仞。大火聚中,触之即烂;刀枪林里,动着便烧。未曾开口,已隔千里万里。至机缘之外,平实商量,未尝尽绝阶级,尽遮修行。<;传灯录>;中,分明详悉。大慧、中峰,言教尤为紧切。血诚劝勉,惟恐空解着人,堕落魔事,何曾言一悟之后,不假修行。顿同两足之尊,尽满涅盘之果。后世不识教意,不达祖机,乃取喝佛骂祖,破胆险句,以为行持。昔之人为经论所障,犹是杂食米麦,不能运化。后之人饱记禅宗语句,排因拨果,越分过头,是日取大黄、巴豆以为茶饭也。自误误人,弊岂有极!自达磨西来,立此宗门,已云二百年后,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今<;传灯录>;中,如麻如粟,同云入悟,其实迥别。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或见根宗于片言,或显威用于一喝。一闻千悟,得大总持。或有怀出世之心,具丈夫之志,舍彼尘情,究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蘖。如此三十年四十年后,或遇明师,痛与针剳。偷心死尽,心华始开。此后又须潜行密修,销融余习。法见尚舍,何况非法。若赵州除粥饭是杂用心,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香林四十年,打成一片。兢兢业业,如护头目,直至烟销灰灭,自然一念不生,业不能系,生死之际,随意自在。诘其所证,恐亦未能超于上品上生之上。何以明之?龙树菩萨,宗门之鼻祖也,得大智慧,具大辨才,住持佛法。故世尊数百年前于楞伽会上,遥为受记,然亦不过曰证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而已。而观经中上品上生,生于彼间,一刹那顷,亦证初地。今宗门诸大祖师,纵使问离盖缠,语出窝臼,岂能即过龙树?龙树已悟无生无相之义,已具不堕阶级之见,而生于赡养,与上品上生所证之果正等。则禅门诸人所证,岂能独过?良以上品上生,解第一义,还同禅门之悟;深信因果,还同禅门之修。止是念佛往生别耳。然吾以为禅门悟修之士,既不能取无余涅盘同于如来,又不肯取有余涅盘同于二乘,必入普贤行愿之海。若不舍一身、受一身,济度众生,则当从一刹至刹,供养诸佛。既见诸佛,还同往生。究竟与上品上生,止在雁行伯仲之间。何以高视祖师,轻言净侣?其或悟门已入,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难胜习。一念不尽,即是生死之根,业风所牵,复入胞胎。如五祖戒出为东坡,青草堂再作鲁公。隔因之后,随缘流转。道有消而无长,业有加而无减。还视中下往生之众,已天地不足喻其否泰矣。况后世宗风日衰,人之根器亦日以劣,发心既多不真,功夫又不纯一。偶于佛祖机锋,知识语言,或悟得本来成佛处、当下即是处、意识行不到语言说不及处、一切不可得处,将古人语句合会,无不相似。既得此相似之解,即云驰求已歇,我是无事道人,识得烦恼如幻,则恣情以肆烦恼;识得修行本空,辄任意以坏修行。谓檀本空也,反舍檀而取坚;谓忍本空也,反肆嗔而置忍。言戒,则曰本无持犯,何必重持轻犯;言禅,则曰本无定乱,何必舍乱取定。听情顺意,踏有谭空。既云法尚应舍,何为复取非法;敢云真亦不求,胡为舍之求妄。既云修观习定,皆属有为之迹,何独贪名求利,偏合无为之道。爱憎毁誉之火,才触之而即高;生老病死之风,微吹之而已动。争人争我,说是说非。甚至以火性为气魄,以我慢为承当;以谲诈为机用,以诳语为方便;以放恣为游戏,以秽言为解黏。赞叹破律无行之人,侮弄绳趋尺步之士。偏显理路,故穷玄极妙,莫之踪迹;尽铲行门,故踪意任心,无复规矩。父既报雠,子遂行劫。写乌成马,展转差谬。不念世间****无涯,堤之尚溢,如何日以圆滑之语,大破因果之门,决其防藩,道以必流。欲出三涂,无有是处。石头居士少念志参禅,根性猛利,十年之内,洞有所入。痛念见境生心,触途成滞,浮解实情,未能相胜。始约其偏空之见,涉入普贤之海。又思行门端的莫如念佛,而权引中下之疑,未之尽破。又后博观经纶,始知此门全摄一乘,悟与未悟,皆宜修习。于是采金口之所宣扬,菩萨之所阐明,诸大善知识之所发挥,附以己意,千波竞起,万派横流,诘其涯归,皆同一源。其论以不思议第一义为宗,以悟为道,以六度万行为助因,以深信因果为入门。此论甫成,而同参发心者,随欲流通,以解狂禅之惑。香光识劣根微,久为空见所醉,后读此论,宿疑冰释。所以今日不惮苦口。病夫知医,浪子怜客,汝宜尽铲旧日知见,虚心诵习,自当有入。生死事大,莫久迟疑。」于是禅人悲泪交集,作礼而去。时万历庚子仲春之廿有三日也。

余虽戒杀生,而未能忘味。一月之内,尚有十日食三净肉。馋习深重,极可厌恨。及读<;楞伽>;,至<;断食肉品>;,见其字字痛切,遂朝夕诵持,用自警策。夫达磨,宗门第一祖;<;楞伽经>;,达磨印心之经也,其谆谆戒杀若此,余戒可例。今学者浩浩谈宗,乃不重戒,岂不大悖少林之本旨哉!或曰:「如此则悟缓于戒耶?」曰:「何可缓也!种种戒行,总为悟设。故未悟则借戒资熏,已悟则借戒长养。苟不图悟,持戒奚为?若懵然持戒,云不须悟,是谓发矢不必中鹄,行舟不必到岸。恐勤苦万劫,终无脱离生死之日也。」

同类推荐
  • 哭苗垂

    哭苗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朝柔远记选录

    清朝柔远记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俗颐生录

    混俗颐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儿科醒

    儿科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谷城山馆诗

    谷城山馆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时光是最美的花旦

    时光是最美的花旦

    她本是个普通女子,用自己的嫁成全了他人的贞,赔上的却是自己脂粉锦罗的下半生;她被强推着入了阴差阳错的桃花局,承担着本不属于她的宿命。一样的经典,不一样的解读!古典美女泰弋天,带你畅读文学史上的美丽与哀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墟渺

    墟渺

    道在修士的脚下,可是我……的道又在哪?兄长你去了哪,我期待有一天我与你能够横推所有当代天骄!当末法时代终结时,修仙界爆发一次又一次的争斗……新的纪元开启,万物成新,群雄并起,今代天骄谁成圣,上古巨头谁化仙……“仙”,可视凡人为墟无,可看万物为缥缈,弹指遮天,万朝皆拜!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日出西边雨

    日出西边雨

    乡村孤儿很励志,可惜运气时好时坏,人生该何去何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雄鸡一伸天下白!好吧,好吧。
  • 异界之九龙至尊

    异界之九龙至尊

    一个修真界的超级强者,穿越到一个弱肉强食,拥有凶猛魔兽的‘紫云大陆’冷漠斩猖狂,生之何妨,死已何沧,孤身异界我狂放不羁,邪眼冷视群雄…别人修斗气修魔法,我修《皇极逆天诀》!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看“紫无极”如何用他的肩膀,扛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和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唐门之鸿霖

    绝世唐门之鸿霖

    现代人:鸿霖,穿越到绝世唐门,他会创造出什么传奇呢?
  • 眠大大的护妹日常

    眠大大的护妹日常

    苏眠的爸爸给她抱回来了一个妹妹,让她保护好她,然后爸爸妈妈死了妹妹也忘了她了,可是没关系因为她还记得她是她姐姐
  • 太古炎

    太古炎

    忆余落繁华,摇树布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