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0300000011

第11章

未料想,蒋介石竟欣然同意出兵,协助张学良消灭张宗昌的直鲁军残部。他接到张学良的求援密电之前,就心照不宣地密电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伺机消灭张宗昌所部。自然,蒋介石是绝不干蚀本的生意的,他是历经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这项决定的。

原来蒋介石十分清楚:只要坚持削藩编遣,就必然把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李宗仁的桂军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无法凭借制造矛盾而达到逐一消灭的目的。如果搞得不好,这三家为了自身的利益结成反蒋同盟,他的嫡系部队的所谓优势遂变为劣势,大有四面受敌之虞。谁能使这错综复杂的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呢?只有张学良的数十万东北军。他不止一次地在私下说:“张学良是当代的韩信,谁拥有张的支持,谁将左右中国的大局。”

因此,蒋介石决定出兵援助张学良。结果,直鲁军大败,张宗昌所部由东北军缴械编遣,褚玉璞部由白崇禧的桂军缴械收容。张宗昌只身乘日机逃往大连。称霸山东多年的直鲁军就此消灭了。事后,有人曾挖苦地说:

“蒋张相互借助凡九年有余,只有消灭直鲁军这一次合作是默契的。”

正当蒋介石自我欣赏这一高招,并期待张学良易帜的大好消息的时候,他的全权代表方本仁回到了南京,向他报告了张学良的危厄处境,以及暂不易帜的决定。这无疑是给蒋介石泼了一盆冷水!

从此,蒋介石越发地关注张学良这枚重要的棋子了。

一天下午,蒋介石的侍从副官送来了一份日文报纸。蒋介石信手展开一看,报上赫然入目的消息是:林权助特使完成吊唁张作霖的使命后回到了日本,在东京车站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一目十行地阅看,想从这条新闻中发现有利于自己的消息。但是,他看到这一节文字:有记者问到东北的情况,林权助回答说:“今天的东北实际情况,同我们日本当年幕府时期德川家康时代很相似。”他的眼神停止了阅看,遂陷入了深沉的凝思之中……

蒋介石前后两次到过日本,对日本的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他由林权助的谈话,想到了德川家康时代这一动乱的史实:在日本幕府时期,权势赫赫的丰臣秀吉死去之后,秀吉的儿子继承了秀吉幕府的大权。他虽年少英敛,但贪图享乐,不甚理国政,一切政务委其岳父德川家康来执掌。当时秀吉的儿子想,他是能够控制他岳丈的,认为德川家康不敢对他有何图谋,因此假以实权,自己可以更自由自在地过享乐生活。不意后来德川突然发动政变,竟杀了秀吉之子,灭了丰臣氏,建立了德川幕府。蒋介石渐渐地从沉思中回到了现实,情不由己地自语:“啊!林权助的话不无道理……”

如果说张作霖是东北的丰臣秀吉,张学良是秀吉之子的话,那么谁是今天东北的德川家康呢?本性多疑的蒋介石又开动了脑筋,默默地分析着张学良周围的顾命大臣……

张作相在东北的位置,仅次于张作霖。他如果想充任德川家康的角色,用不着主动地让贤,充当张学良的“辅帅”,因为他已经被捧上了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宝座,再加上他的为人和能力。蒋介石蔑视地一笑,张作相的形象,遂从他的脑海屏幕上消失了。

接着,蒋介石的眼前又闪现出了杨宇霆的形象。他和杨宇霆先后就读于日本的士官学校,虽然没有直接的交往,但从侧面他早已获悉了不少有关这位奉军参谋长的情况,这便是:他深得张作霖的宠信,有参谋长、总参议和军团长的经历,和张学良的意见时有相左,在对待郭松龄的问题上亲仇分明。郭松龄失败以后,张作霖对杨宇霆信任有加,并升以重要的职务,这就越发加剧了杨宇霆和张学良的矛盾。另外,杨宇霆向来以亲日著称,如果张学良揭起反日的大旗,日本必然会倾其全力支持杨宇霆,这样一来,杨宇霆就势必充任今日东北的德川家康……

蒋介石的军政生涯表明,他是以年轻、资历浅,逐次击败国民党中的元老派,从而步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的。所以,他从不把张学良少年执政作为不利的条件加以考虑。他经常对亲信说:“关键还是要看他是少年天子康熙,还是不理朝政的阿斗。”为此,他再一次分析了张学良的情况:

张学良吸毒成瘾,世人皆知。这是一切达官贵人、军阀政客的共同恶习,也是一切纨绔子弟的重要象征,他作为一名年轻的“瘾君子”,能顶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吗?蒋介石心中没数。

张学良平生爱好书画,收藏甚富,尤精鉴赏,赝品极少;他自幼喜爱书法,师黄庭坚,尤喜作篆书和钟鼎,故常收集古玩,以其价廉而物美也;他喜读唐诗,于军中常诵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句;他爱好京剧,据说《空城计》中的散板“先帝爷白帝城叮咛就,我诸葛保幼主岂能无忧,但愿得此一去扫平贼寇,也免我亲自去把贼收……”为著名票友琴师陈彦衡先生亲授;他好玩网球、高尔夫球,尤精于桥牌……蒋介石默默分析了张学良的这些嗜好以后,有些伤感地自语:

“这都是风流才子所必备的条件啊!然而这又是政治家的大忌,因玩物会丧志的……”

但是,当蒋介石回顾了张学良追随其父参加直奉战争,独领重兵拒北伐前进以后,又禁不住地对这位少帅生起一种敬服之意;当他想到张作霖率部出关,不幸在皇姑屯被炸以后,张学良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权力的过渡,这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创举;尤其当他把风流才子的条件和统兵亲政的能力合二为一之后,一种无形的力量令蒋介石生畏。他慨然自语:“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正当蒋介石独坐客室,暗自思忖如何促使张学良早日换旗易帜的时候,中国驻日公使汪荣宝发来一份密件,报告张学良派莫德惠、王家桢为正副专使赴日,参加昭和天皇举行即位典礼。其间,莫德惠、王家桢和日本首相进行了密谈,据传依然是遏制张学良易帜,要求与日结盟,共同反对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获悉这条消息以后,犹如芒刺在背。他担心张学良扛不住日本的重压,改变易帜的初衷,和他父亲那样走亲日的道路。果如斯,一旦发生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的新的分裂和战争,这支可借助的力量东北军,又必然在日本的唆使下成为敌人。怎么办?久思不得其解,遂召来了高参何成浚和张群。

张群虽然是一位亲日的政客,但他出于自身的利益——辅佐确立蒋氏王朝的一统天下,不希望拥有重兵的张学良成为日本人手中的玩偶。他分析了张学良和日本难以调和的矛盾后说:

“还是按照祖传的办法,制造矛盾,利用矛盾,使之成为克敌制胜,或为我所用的手段。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派出精干代表去沈阳,除却探听有关的情报,还能人为地加剧张学良和日本之间的矛盾。以创造机会,促其易帜。”

“我赞成岳军的意见!”何成浚严肃地补充说,“如果我们不主动地去做这项工作,白崇禧的代表何千里,以及冯玉祥、阎锡山打入张学良身边的说客,就会赶在我们的前头了。那结果不堪设想!”

这也正是蒋介石最为担心的事情!他沉吟片时,将古比今地说:

“历史上也是不乏其先例的!诸葛亮为了战胜强大的宿敌曹操,曾力主刘皇叔出使吴国,和孙权建立了共同拒曹的统一战线,结果赢得了赤壁之战的全胜。而今,我蒋某人欲要劝说继位不久的少帅张学良易帜,不知二位谁代表我出关,充任当今的孔明呢?”

“就常理而言,我应代表总司令出关,但是……”张群有意停顿了一下,说明双十节就要到了,而且建立所谓五院政府机构的文件仍需他起草,一时难以脱身。他看了看蒋介石那不悦的表情,突然头一转,看见了沉思不语的何成浚,乐呵呵地说:“雪竹兄,此行出关非你莫属,我看你就打点行装启程吧!”

何成浚既然甘为蒋介石纵横捭阖的工具,出于为蒋和自身的利益,他是愿意出使沈阳的。但他也有一个要求,这是他早已想好了的,此时,便径直说了出来:

“我认为,欲要顺利完成这项使命,请总司令亲笔写一封致张学良的密信,措辞要重感情色彩,以示其心之诚。”

“可以,可以……”蒋介石微然作笑地点了点头,“雪竹兄,还需要什么条件?你尽管说。”

“由于这位少帅重信义,轻协定,建立相互信任的私人关系至关重要。所以,我希望此行的一切活动经费不受限制。”

“行!行……”蒋介石是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的,更何况他已经猜到了何成浚未来用钱的地方的,故十分大方地说,“先拨十万银元供你和这位少帅交朋友使用,够了吧?”

“足矣!足矣……”何成浚喜出望外地说。

“我看不一定够用!”蒋介石摇了摇头,很是通情达理地说,“老百姓都懂穷家富路这句话嘛,再说,你交的朋友是位很会花钱的少帅。总之,出手不要小气,一切为了我们的最大利益!”

“总司令!”张群故作凝重的表情,“为了给雪竹兄一壮行色,还可以为和这位少帅交朋友,再增加十万元。”

“不必了,不必了……”何成浚匆忙摆着右手连声地说。

“不!”张群的表情越发地严肃了,“为了完成总司令所说的最大利益,这点投资是必要的。”

蒋介石和张群相交有年,熟知这位四川才子的秉性,且常以麻子的脸面——点子多相戏称。今天,他认为自己出十万银元的价码已不算小气,可这位张群却又欲追加十万银元,这其中必有玄机。待何成浚和张群不再争执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地说:

“岳军兄素以节俭惜金著称,从不随意开销银元。俗话说得好,欲钓大鱼,不惜钓饵,我同意再追加十万银元。”

“慢!”张群伸出右手,示意暂停,“我所说追加的十万,并非是真的银元。”

“那又是什么呢?”何成浚大为惊诧。

“不必着急嘛,”蒋介石有些得意地笑了,“叫岳军兄慢慢地道来。”

张群慢条斯理地指出,张学良的处境是艰难的,为了对抗日本人的压力,为了东山再起以雪父仇,他最缺少的不是人和,更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精神上和道义上的支持。这也就是他赞成易帜的根本原因。最后,他突然话锋一转地说:

“为了表示我们的热诚,或者说是一种姿态,除去委派雪竹兄衔命出关,还应委任这位少帅一要职。”

“什么?还应委任这位少帅一要职?”何成浚近似自语地说。

“对!”张群蓦地站起,成竹在胸地说,“而且还应委任这位少帅一高官。”

“他会接受吗?如果因此而加剧他和日本人的矛盾,或者引起东北军中元老派的反对……”

“这正好是一石三鸟嘛!”张群打断了何成浚的话语,“据我的判断,这位少帅是会接受我们的委任的。只有获得我们的支持,这位少帅才会坚定易帜的决心,才能和我们站在一道反对日本。如果东北军中的元老派加以遏制,我们就因势利导,帮助这位少帅除掉异己;万一这位少帅拒绝接受委任,我们就应当调整全局性的战略部署。”

“好!岳军兄说得在理,就这样决定了。”蒋介石一锤定了音。

何成浚终于明白了张群追加的十万银元的实质,深感这位谋士的才智过人。但是当他想到如何办理这项特殊的任命的时候,他又试探地询问:

“请问这项重要的委任,还需要我在暗中进行吗?”

“我看不必了。”蒋介石以他那自由运用权谋的本领,信口答说,“双十节召开国民政府会议的时候,我将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亲自委任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

蒋介石送走了何成浚和张群以后,如释重负地回到了自己的卧室,看见宋美龄正伏案书写英文信件,他随口问道:

“夫人!你代我回复有关的电文了吗?”

“早已回复完了!”宋美龄连头也不抬一下,继续写自己的。

“那,你这是……”

“写我自己的私人信件。”宋美龄依然没有住笔,边写边答。

“可以给我看看吗?”蒋介石笑逐颜开地走到了宋美龄的身旁。

“给你!”宋美龄蓦地昂起头,把这张英文信纸送到蒋介石的面前,“看吧。”

“哈哈……我不认识英文。”蒋介石说罢伸出双手,轻轻地捧住宋美龄的头,在那饱满的天庭之上亲吻了一下。

“去!去……”宋美龄不快地推开蒋介石,“少拿我来开心取乐!”

蒋介石满心的喜悦顿时数尽!他望着这位任性的妻子思索了片刻,关心地问:

“夫人,你为何不高兴了?是真的,还是在和我开玩笑?”

宋美龄是真的不高兴了。但究其原因,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宋美龄嫁给蒋介石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她终生追求的权欲。然而她和蒋介石结婚近一年来,除去做蒋的英文翻译和私人秘书而外,没有得到任何可以左右历史进程的权力。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她只不过是蒋家王朝联系宋氏家族以及通向英美的工具。充其量,她所担任的角色只不过是一位外交夫人。这和她的追求相去万里,岂有不痛苦之理?

宋美龄在追求权力的时候,还是有着自知之明的。她清楚自己没有赵飞燕、杨贵妃的红颜姿色,从某种意义说,在利用女性手段博取蒋介石的欢心方面,她还不如蒋介石的前两位侧室姚怡诚和陈洁如。就说蒋介石的元配夫人毛氏福梅吧,虽说已办理了形式上的离婚手续,可她还为蒋氏宗祠留下了一条根苗蒋经国。而她自己呢,为了所谓自由的青春永驻,将永远地不能生育了!一旦她在蒋家王朝中的作用消失殆尽,其下场会美妙吗?

近来,宋美龄于苦闷之中研究了汉朝的吕后和清代的慈禧,这两位女独裁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堪称她终极的理想追求。但这两位女皇摄取权力的时机,均在夫皇驾崩之后,这对她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俗话说得好:夜长梦多,在争夺权力的道路上,谁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不测之事呢?

可是该怎么办呢?宋美龄终于悟出了这样一条道理:欲想号令全国,必先左右蒋介石;欲要登上当代女皇的宝座,必先运用自己的长处获取蒋介石的默认。但是如何才能左右蒋介石,成为蒋介石心中不可缺少的女皇呢?她又认定这样一条道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自己的女皇的形象。为此,她暗自制订了向女皇奋进的计划:

首先,她利用宣传工具,成为蒋介石向西方说明情况的权威译员。正如有的著述对此所作的评价那样:“她发表半官方的谈话、写长信、评论文章和写书,以供在美国出版。美国人认为,这样做的效果是极为迷人的。这让人感到好像是美国学院的一位聪慧的女子已接管了中国,并对这个神秘复杂的国度里的事务的真伪作现场连续的评论。虽然她从外表看是个东方人,但在其他所有方面,她让人确信无疑是个美国人。正如她自己说的:‘我身上唯一可称是中国的东西是我的面孔。’她还是一个基督教徒,了解这一点也是令人欣慰的。”

同类推荐
  • 冯玉祥将军传奇

    冯玉祥将军传奇

    冯玉祥将军身经两朝数代,是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民主斗士。《冯玉祥将军传奇》是其“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之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该书描述冯玉祥将军人生经历中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表现了冯玉祥将军艰苦朴素、严以律己的生活作风,疾恶如仇、不畏权势的高贵品质。特别是挫败侵华日军无理挑衅和维护民主、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精神,值得大力赞颂。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尔基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尔基鲁迅

    高尔基和鲁迅为中外名人,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老舍先生著述丰富,文笔生动,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老舍先生的这本自传是著名老舍研究专家、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徐德明老师权威选本,记录了老舍先生爱茶、爱花、爱猫,柔而刚的一生。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李嘉诚的智慧

    李嘉诚的智慧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心人永远在别人前面,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有心人。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当学徒,他勤奋工作、努力上进,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同时,他在这里凭借着“聪明伶俐”学到了很多的“赚钱技巧”,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
热门推荐
  • 初刻拍案惊奇·陆

    初刻拍案惊奇·陆

    《初刻拍案惊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40篇,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一是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其二是描写婚恋的作品,写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如《张溜儿巧布迷魂阵,陆蕙娘立决到头缘》、《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等。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历来评价甚高。
  • 星际流浪之我就是系统

    星际流浪之我就是系统

    我们眼中看到的是真相吗?我们从何而来,又会走向哪里?我们探寻世界及人生本源的工具中,什么才是真正能帮助我们的?人的一生,真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吗?是不是真的有命运?
  • 无限游戏武侠

    无限游戏武侠

    一条血一条气,败尽天下高手无数。从流星蝴蝶剑开始,并非止步于武侠。
  • 殿主的心酸成神路

    殿主的心酸成神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洛无心作为云之大陆守护神殿云殿的殿主。有一天,大陆被天道放弃,整个大陆都将灭绝。+++++她守护了大陆数百年,更是为了拯救大陆不停穿梭时空,寻找天道的种子,踏上自己的成神之路。谁知不过是遇上时空乱流,她就意外的占据了万千魔气孕育的魔主的意识,这是成为了反派的节奏啊!+++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天道会不会把世界的种子交给这样一个浑身魔气的人呢?+她也表示有点忧伤啊!果然,叫天道的,都不是好东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引者

    书引者

    受到奇怪能量影响,有一部分人可以幻化出书,使用超出科技人类想象的能力,这部分人被称为书引者。书引者出来十年时间,一部分超出人类想象的巨兽从海岸登陆,占据领土,破坏人类家园,巨兽被人类称为灭世兽。看邱新一个觉醒出至尊之书之一的平凡少年,如何超脱救世!
  • 宝来当家

    宝来当家

    一朝穿越,上错花轿成二娘,小的不爱,老的不戴,痴傻相公更有害。咱的地位低,那就使劲变高吧。咱的身份密,那就使劲封嘴吧。咱的情郎多,那就使劲争风吧。什么?!经济危机?哼!得了,且看我风绾绾翻身记《宝来当家》。
  • 大世家

    大世家

    大山里走出的林河,身怀绝技,白手起家,只为重振家风。不拈花惹草,花草一直在萦绕……
  • 豪门千金的上门女婿

    豪门千金的上门女婿

    凌云入赘豪门,受尽屈辱,一次意外获得鸿蒙造化诀,炼化宝石之力,从而逆天崛起,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