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0300000022

第22章

阎锡山自然明白蒋介石这句话的真意:少说这些漂亮话吧,你阎锡山对冯玉祥做得也够可以的了!瞬间,阎锡山想起了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直奉联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出京津,出南口,沿着京张路向口外撤退的路上,阎锡山乘人之危,趁火打劫,派兵在天镇、大同一带截击,使国民军遭受很大的损失,促使冯玉祥耿耿于怀,一直想回报此仇!可是,现在冯玉祥被软禁在晋地,他就是有三头六臂的能耐,也难以逃回他的西北军中。所以阎锡山依然不为所动,并且话中带刺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如果大家都记住过去的恩怨,恐怕连我也难和蒋主席为伍了。”

好厉害的结论,犹如一把利刃,刺进了蒋介石的心窝之中!因为他不仅谙熟此道,而且还是靠着此道发迹的,就说此次北平之行吧,也依旧是遵其道而行其事的。时下,既然阎锡山把这层面纱揭开了,他蒋某人也就用不着再费口舌绕弯子了:

“百川兄,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焕章兄能买你这份好意吗?”

“那他又能怎么样呢?”阎锡山冷然作笑,似乎在说:“请不要忘了,他是我的阶下囚!”

“焕章兄当然怎么样不了,更何况嘛……”蒋介石有意停顿了一下,“他还想以囚徒之身,拉百川兄下水呢!”

“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不!这完全可能。都是明白人,就无需把话说透了吧。”蒋介石瞥了一眼有些难堪的阎锡山,“我可以坦荡地告诉百川兄,软禁焕章兄是不起作用的。他手下的大将倒向任何一方,百川兄的处境就不堪乐观了。”

这是阎锡山最忌讳的大事。他为了探听虚实,故意装傻充愣地说:“从蒋主席起,谁没吃过姓冯的亏?我看时下,不会再有上他当的人了。”

“百川兄就是一个嘛!要么怎么会主动提出和他相偕出洋考察呢?”蒋介石望着有些尴尬的阎锡山,又引而不发地说,“我提醒百川兄注意,他的得意战将鹿钟麟正在四处游说,八方串联,寻求反你的同盟。”

虽说阎锡山在暗暗地拨弄自己的小算盘,可表面上依然无所谓的样子。对此,蒋介石是了如指掌的,因为他也习惯于这样演戏。他为了彻底动摇阎锡山已经松动的心,又含而不露地笑着说:“方才百川兄说的此一时彼一时的话,堪称至理名言,我希望你以此为尺度,策量一下时局的变化是不无好处的。”

蒋介石等于向阎锡山宣布:不要利用我和冯玉祥的矛盾取利。我们能分也能合,一旦结成反阎的同盟,你阎锡山将悔之晚矣!对此,阎锡山是无防又无备的,但他一想到蒋冯结盟的后果就不寒而栗。他为了变被动为主动,装作很不在乎的样子说:“我阎某人的心是向着中央的,只要蒋主席不抛下我们看笑话,即使他和桂系、粤系结盟,我也敢应战!”

蒋介石是主张见好就收的。他说了一些支持阎锡山的好话以后,又笑着说:

“百川兄,就不要意气行事了吧?我看还是留下来坐镇华北,为中央分忧的好。”

阎锡山也顺坡下驴,表示服从蒋主席的决定,取消和冯玉祥相偕出国考察的计划,近日返回太原,安心主持华北的政事。

蒋介石取得第一回合的胜利以后,又郑重地提出收回平津一带的税收大权之事,这对视财如命的阎锡山而言,比剜他两块肉还心疼,他决不同意。蒋介石故作大度的样子说:

“这件事交由子文来办,但原则有一个:他不给你的平津卫戍部队拨发饷项,你就拒绝交出平津两市的税收。”

阎锡山一听这买卖干得过,他纵然不能捞税收的油水,也可以吃空名额的饷银,况且还可以省去收税中难免要生的闲气,故作出唯中央是从的样子,爽快地答说:“我听蒋主席的,就这样说定了。”

蒋介石完成了北平之行的第一项使命之后,于当日给张学良发去了密电:见电克日来平,有要事相商。下午,蒋介石突然来了游兴,冒着伏天的酷暑要登北海的琼岛。一声令下,各方出动,待到蒋介石驱车赶到北海南门团城脚下的时候,周围空无一人。侍卫高举华盖,紧紧依傍着快步向前的领袖,生怕有一丝阳光射在他的脸上。蒋介石不愧是三军统帅,走起路来也是标准的军人风度。当他健步登上琼岛俯瞰市容的时候,随侍们都不禁自问:“他的视线为何老是盯着故宫呢?……”

故宫,是帝王之家的所在,也是一国最高权力的象征。数百年以来,它一直是左右中国历史的地方。今天,蒋介石站在琼岛之上,俯视着这谱写皇权历史的宫阙,有着与常人所不同的感想。他想起了威名赫赫的成吉思汗,也似乎看到了明代后主崇祯的下场;他记起一代女皇慈禧太后,也不会忘记末代皇帝溥仪迁出皇宫的哀伤……他需要从天生骄子那里汲取统治的力量,又要明晰历代后主亡国时的迷茫,因为他要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造中国,成为当代神州大地上无冕的皇上。他自豪地说:

“仅仅三年,我从一个普通的武人成了三军司令、一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有谁能与之相比?……”

蒋介石望着故宫有些飘飘然了。他满意自己的一部部杰作:利用苏联起家,然后赶走苏联顾问;利用共产党做马前卒,然后清党杀共;高举着孙中山的旗帜,干着反对孙中山主张的事业;打败了吴佩孚,战败了张作霖,挤走了党魁汪精卫,逐一分化瓦解了桂系和西北军的势力,如今又把工于权谋的阎锡山紧紧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他暗自狂妄地说:“当今中国的历史,任我随意撰写!……”

蒋介石无意之中收回了痴然凝视的目光,侧首向西方一望,只见一轮红日渐渐地向西山背后沉去。他突然感到这轮落山的红日化作了火焰,满天的彩霞又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火光,铺天盖地地向着他烧来;转瞬之间,大街小巷,如蚁的人群变成了西北军和晋军,满地呼喊着、追杀着……他终于又从幻觉中醒来,当他联想到阎锡山一旦发觉在税收方面受骗上当后的结果,冯玉祥的形象又猝然闪现而出,并紧紧地拥抱了阎锡山……他惊得下意识地命令:

“快请张学良!……”

身旁的随侍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慑子领袖的雄威,谁也没敢吭一声。这时,同行北来的元老吴稚晖忙笑着说:“蒋主席!张学良今晚就到了。”

蒋介石的神志完全清醒了,为了掩饰方才的失言,遂又命令:“张学良将军到平之后,立即引到我的下榻处相见。”

张学良虽然是军阀之子,在工于权谋方面远远逊色于蒋介石。但他受教于父辈的是马上英雄,仗义行侠的江湖好汉的形象,指天誓曰的良心和义气,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来自传统的精神枷锁一直束缚着他,使他一步一步地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就说这次和蒋介石的晤面吧,虽有私欲之因,但究其根本,他的确是上了一个大当。

首先,蒋介石大谈中国的祸根是赤祸。接着又指出中国赤祸的祸源是苏联。由此为话题,又大加称道了张作霖首抄苏联驻华大使馆,逮捕、绞杀李大钊等革命者的行为。最后,他颇有些动情地说:“昔日,我和先大帅在讨赤灭共方面合作得不错。我很欣赏先大帅的这句名言:所冀中华国祚不因我而斩,共产赤化不自我而兴。今天请你来平,就是想请教先大帅在讨赤灭共方面的灼见的。”

张学良是同意讨赤灭共的。但对蒋介石请他来平讨论此事实出所料。准确地说,他是抱有很大怀疑的。因而近似敷衍地说:“在讨赤灭共方面,你比先父要坚决、彻底多了。至于说到赤祸之源苏联,蒋主席曾亲临访问,自然有着更深的感受,我还是多听听你的意见为是。”

蒋介石听后不悦,认为重提他访苏之事,是有意在揭他的短。当他想到会晤张学良的目的,又把这不悦之色藏之心底,巧妙地话题一转,表情严峻地说:“东北的形势是险恶的!日本人管辖的南满铁路,好似一把由南满刺向北满的利剑;苏联人掌管的中东铁路,又好似一把由西满刺向东满的宝剑,而这两把宝剑恰好构成了一个十字架,把东北死死地钉在了这十字架上了!”

张学良折服于蒋介石这一精辟之见,但东北如何才能像耶稣复活那样,从这残酷的十字架上解放出来呢?这是东北人民——自然也包括张学良长年思考而又没获得结果的难题。

“怎样打碎这个十字架呢?”蒋介石呷了一口香茗,“我认为你的部属的设想是可行的,而且时机也是选得准的。所以,中央支持收回中东铁路主权的正义行为。”蒋介石扫了一眼张学良的表情,“国民政府同意和苏联断交,并委托我和你当面讲清断交的原因。”

南京政府单方面和苏联断交,在东北军将领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豁达的张学良也认为中央太不尊重自己了。但他当面听罢蒋介石陈述的理由,又释嫌如初地说:“主权大事操于中央,我一切听命于中央的决定。”

“中央做出这一决定还有另外的原因,”蒋介石有意停顿了一下,借着品茶之机看了看张学良愕然的表情,“这些年来,东北兵连祸接,匪盗横行,财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何复兴东北呢?我总不能让你去做无米的巧妇吧!我提出收回中东铁路后的一切收入归你支配的方案,国府一致通过了。”

张学良很是感激蒋介石这仗义疏财之举,加之他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赞成对苏联用兵,因此他主动地请示:“主席!你对和苏联交战有何示谕?”

“由你处置就行了!”蒋介石有意地再施放一钓饵,“汉卿,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比方说,苏联想肢解我们的外蒙古,你我总不能坐视不管吧?外蒙古被苏联赤化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北和内蒙古了。”

张学良明白这些话语的潜台词:借用东北军阻止外蒙古被苏联肢解,前提是东北军的势力可以扩大到外蒙古。他何曾不想如此而为啊!但自他父亲起就未能如愿,故未作任何表示。

“另外,华北一直未安,你也应该为我分忧。”蒋介石长叹了一声,“你和阎锡山、冯玉祥打过不少交道,比我更了解他们。此次北来,方知平津的社会贤达对他们不满,对你留有怀念之情。咳!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呢?这事只有留待以后去解决了。”

蒋介石的弦外之音是:跟着我蒋某人干,不但外蒙古和内蒙古交给你张学良,而且华北也可由你取代阎锡山。张学良清楚这是一张引而不发的牌,故未放在心上。他认为收回中东铁路,增加东北的财政收入是实际的,所以很干脆地说:“对苏用兵之事,主席如无特殊示谕,我想从速赶回沈阳,做到先下手为强。”

“好!好……”蒋介石紧紧握住了张学良的双手,“我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同类推荐
  •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力挽狂澜

    力挽狂澜

    本书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保罗·沃尔克,更是一套理论、一段历史。它让读者了解了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英雄沃尔克,以及他所推动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及其深远意义,较为清晰地介绍了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美国乃至世界金融、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热门推荐
  • 唤兽少年

    唤兽少年

    一个唤兽师的天下,一个以唤兽区分实力的世界,一个单纯的少年,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唤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园与荣耀

    家园与荣耀

    世界突然变得混乱起来,到处都是战争,为了保卫家园,战乱学院培养出了许多战争之子和战争灵兽,为了家园,为了荣耀,战斗吧。
  • 冥权

    冥权

    爱与希望,还是痛与绝望,这一切都会开始。
  • 血泪痕:陌上桑

    血泪痕:陌上桑

    一段记忆有九次轮回那么长,最后却要让爱重蹈覆辙……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打斗,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至死不移的忠诚,有的仅是写者想要带给别人的一种充斥着整个小说中的淡淡的悲伤……每一个故事无论优劣总要带给别人一点东西,自古便有以乐景衬哀情,而在这里写者想要用简陋粗糙的文字和幼稚的写法借用小说中的那种淡淡的悲伤来告诉诸位:即使生活中溢满了悲伤,即使血泪模糊了双眼,我们还是要坚定的走下去,就像这部小说,即使经营惨淡,写者依旧会坚持着,我们都会相信明天会更好,不是么?
  • 存也,逆也

    存也,逆也

    迟儿的人生是一场悲剧,母亲因生她难产而死,她与儿时玩伴铁男青梅竹马,哥哥因供她上学外出打工,却不幸受骗赌博欠钱被砍,追债人找到家里,父亲不堪重负跳井自杀,迟儿外出打工知铁男已婚家庭幸福后失望中偶遇赵冉,结婚后赵冉出轨,迟儿怀孕不兴滑胎发疯。
  • 娇宠傲娇小男人

    娇宠傲娇小男人

    她一直以为自己捡回来的男人只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可是某天女人终于觉悟,仰天怒吼一声:“贺亦琛你这只大尾巴狼!”而餍足的男人只是随意掏掏耳朵,笑得云淡风轻,“湘湘,看来你还有力气喊呐,嗯哼?”
  • 魔皇山

    魔皇山

    一个从魔物手中侥幸逃脱的男孩。为了报仇,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在一次次的与恶鬼魔怪的交锋中,自己体内顶级驱魔人的血脉也在不断地觉醒。在这条生死路上,他不断地成长与锐变。他收获了无数纯真美好的情谊,也见证了无数的险恶人心。他最终能否报仇?能否揭开这背后的隐秘?故事从这里开始······
  • 空间重生之暮上铅华

    空间重生之暮上铅华

    穆芊芊重生了,在如花一般的年岁,她铅华初蜕,将爱恨化刀锋,全部祭给岁月峥嵘。这一世,她只为自己而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