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0300000049

第49章

二十六

中国共产党局促陕北一隅,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逐步改变了“抗日反蒋”的路线,打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门。张学良是首推其功的。对此,周恩来多年以后,曾深情地说过如下一段话:

“当年是联蒋抗日还是反蒋抗日,党内有争论。张汉卿说:‘要抗日必须争取蒋介石’,主张联蒋抗日。他的爱国主义心情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怀念他。”

自然,中国共产党改变“抗日反蒋”的路线,还受着其他条件的制约。例如,“两广事件”爆发以后,两广地方实力派高举“反日”的大旗,与蒋介石集团公开决裂。这不仅促使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明显改变,而且还使其被迫与共产党进行秘密谈判。南京当局企图利用共产党给南方实力派施加压力,还希望共产党发表一项声明,表示与国民党合作。这等于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与此同时,共产国际针对瓦窑堡会议决议中提出的“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于八月十五日致电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把蒋介石与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主要的敌人,在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此外,不可能左右开弓,既顺利进行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又顺利进行反蒋斗争。同样,也不能认为整个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军队全都是日本的同盟者。要真正武装抗日,还必须有蒋介石或他的绝大部分军队参加。”九月一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党内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这标志着由“抗日反蒋”路线向“逼蒋抗日”过渡的完成。

随着时日的推移,诚如徐帅所云:“原来,我党与友军联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的计划,因蒋介石亲临西安大力‘剿共’,已濒临‘流产’危局。加之,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数万红军,在敌人重兵封锁下,缺衣少粮,难以过冬,不得不准备进行新的战略转移。部队开动前,我党向张学良做了通报。张学良力主红军留在现地,‘熬过一两个月’,等待西北局势的变化。”

这时的张学良处于举棋不定的境地。换言之,是处于发动西安事变前夕的矛盾抉择中。对此,共产党人无从知晓。

红二、四方面军已经出川,下一步向何方向发展,均在未知数中。诚如张学良事后所记:“共党曾派叶剑英求见,并携有双方停战计划和毛泽东之约书。愿在抗日前提下共同合作,军队则听受指挥。”张学良由叶剑英口中获悉红军困难,他当即拨五万元请宋庆龄转交。当他获悉红四方面军要出甘南北上,受到胡宗南所部以及东北军于学忠所部阻拦后,他又出谋划策地说:

“从甘南穿过西兰公路就到陕北。西边兰州方面是于学忠军,陇东是胡宗南的中央军,如果陕北红军南下静宁、会宁一线,向胡部取攻势,四方面军向北挺进,尽量向于部边防区靠拢,我已令于部坚守城池,不出城。请你们靠兰州附近相机夺路,胡宗南不便入于军防区,还有云南军在胡部侧后,他更不敢轻动。四方面军就可以无阻拦地过来了。”

但是,十月末的陇东已经寒气逼人了。红二、四方面军出川北来,缺少御寒的冬衣。张学良闻讯立即命令东北军的被服厂,为红军赶制一万套棉衣,悄悄地送到红军的手里。

没过几天,蒋介石突然偕宋美龄、端纳飞抵西安,分别召见了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蒋介石当面问张学良:

“汉卿,你知道全国形势发展到了一个什么阶段了吗?”

“简单地说,团结抗日,共赴国难,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心声。”张学良看了看蒋介石那不悦的表情,迅然变色,很有情绪地说,“我的东北将士已经浮动难控,开始反对你倡导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强烈地要求我率领他们披甲还乡,雪耻报仇!”

“够了!”蒋介石猝然发怒,但是当他看见全身戎装、绝不屈服的张学良,又有意地缓和下来,“汉卿,先不谈这些,你应当知道红军的处境吧?”

“知道一些!”张学良有意回避早已进抵陕北的中央红军,“据说,流窜到四川的徐向前所部与贺龙所部汇合以后,已经突围出川。”

“严重的是,这两股共军近期就要和陕北的共军汇合了。”蒋介石有意补充说。

“据我所知,陕北红军派出欢迎的部队,是由陈赓、聂荣臻所率领。”

“对!对……”蒋介石倏地伸出右拳,在空中点了两下,分外严厉地,“我们必须迅速出兵,将他们合围在陕甘一带,全部歼灭之!”

“我看不如改为怀柔政策的好。”

“怎么个改法?”蒋介石又习惯地哼了一声,问。

“徐向前和陈赓是你的学生,聂荣臻等人是你当年在黄埔的教官,为什么不可以通过谈判达到联合抗日、共赴国难的目的呢?”

“谈何容易!”蒋介石欲言又止,不无伤心地摇了摇头,“算了,不去谈这些了。”

“那……”

“我想听听你对新的‘剿共’计划的高见!”

“容我直言,”张学良肃然起身,“我不赞成你的继续‘剿共’的政策,全体东北军将士,也不会赞成继续打内战!”

“你……再说一遍!”蒋介石蓦地站起身来,指向张学良的右手都颤抖了。

“我希望你停止一切内战,共同抗日!”张学良毫不退让地说。

“胡闹!”蒋介石气得浑身抖瑟不已,“时下是天赐良机,剿共势在必行!”

“那……请你调中央军来西北围剿红军吧!”张学良继续抗辩,“时下绥远前线的形势日益严重,请求你批准我率部援绥,抗击日寇的侵略。”

“不行!”蒋介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他俨然以最高独裁者的身份大发雷霆,“你难道不懂吗?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叫你向东,你就应该向东;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不准问为什么!”

蒋、张的会见就如此不愉快地结束了。蒋介石召见杨虎城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最后,善于掩饰自己的杨虎城忧心忡忡地说:“委员长,部队抗日情绪高,剿共士气低,很是值得我们忧虑啊!”

“没有什么了不起!风吹草动,兵随将走,士气问题由我来解决。”蒋介石说罢看了看惊愕的杨虎城,不容置辩地说,“请通知汉卿,我要亲自向军官团训话!”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蒋介石在张、杨陪同下,向参加长安军官训练团的军官讲话。除训练团的全体学员外,还有西北“剿总”和十七路军总部上校以上军官和驻西安各部队团长以上军官参加。讲话是向中、高级军官发出继续“剿共”的动员令,也是对反对他继续剿共的中、高级军官进行威胁。他说:“我们革命军人先要明礼义,知廉耻。在家要尽孝,要孝顺父母;为国要尽忠,要服从长官。这是我们革命军人的本分。同时,我们革命军人还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急。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近;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如果远近不分,缓急不辨,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那样在家是不孝,为国是不忠;不忠不孝,便不能算一个革命军人。国家有法律、纪律在,对这样不忠不孝的军人,是要予以制裁的。”会后,参加会议者议论纷纷,许多人表示不满。

十月二十九日,蒋介石以避寿为名,到洛阳住了一个月,做了一系列“剿共”部署。他调集了嫡系部队,摆在汉口至郑州、郑州至灵宝的铁路线上,共约三十个师。他下令扩建西安、兰州两地的飞机场,要求具备容纳一百架轰炸机的战时地勤设备。同时,对抗日救亡运动进行了一次大镇压。十一月二十三日南京政府下令逮捕了救国会七位领袖,并先后封闭了十四种进步刊物。

新的“剿共”大战迫在眉睫,十月三十日,张学良约阎锡山一起去见蒋介石,陈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必要性,再次呼吁停战。蒋介石回答说,红军已成强弩之末,只要大家努力,短期内不难彻底消灭。张学良反复申述自己的意见,蒋介石就是不接受,板起面孔说:“是我服从你呢,还是你服从我?”十一月一日,在洛阳军分校纪念周上,蒋介石不指名地对张学良大加训斥。张学良极为沮丧。

事后,老奸巨猾的阎锡山对张学良说:“蒋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是说不通的。我回晋以后,部署我的军队做守土抗战准备,希你也做你自己的打算好了。”张学良大失所望地回到西安,当即又给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继续痛陈其词。这时,赵一荻端来一杯香茗,放在桌上,侧目看见信中写道:“家仇国难集于一身,东北父老盼望国军收复失地,有若大旱之望云霓。”她很是动感情地说:

“容我讲句不当讲的话吧,你总不能为了尽忠于一人,而负于三千万东北父老吧?再说,像阎锡山这样的人怎能为你打回老家去卖力?我看,还是自己早做准备的好。”

张学良望着赵一荻那希冀的眸子,深沉地点了点头。

虽说蒋介石亲自坐镇洛阳,监督对红军的作战,东北军和西北军依然是阳奉阴违,按兵不动。胡宗南率中央军第一军按蒋介石下的命令孤军深入,在山城堡被红军击败,损失两旅之众。蒋介石闻讯大为震怒,严电斥责张学良见危不救,并声称追究责任。张学良处于夹缝之中,上下为难,只有凄然对赵一荻说:

“我遭国难家仇,受国人唾骂为不抵抗将军,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部下,处此环境,我有何脸面再见部下,再见沦为亡国奴的东北三千万父老?!……”

就在震惊中外的“七君子”案发不久,蒋介石又收到了红军内部分裂,张国焘所部两万余名红军在虎豹口渡河西征,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激战多日,损伤惨重的情报。他急忙偕宋美龄、端纳等人再度飞赴洛阳,筹划“围剿”红军的作战计划。是日夜,他指着军用地图侃侃而谈:

“共军的西路军进入狭长的河西走廊,必败于马步芳所部手下;陕北所余不足两万共军,地处不毛之地,此乃是消灭共党的千载难寻的良机!”

宋美龄可没有这样乐观的见解,她淡淡地一笑,遂又微微地摇了摇头说:“达令!你拿什么去消灭陕北的红军呢?靠张学良的东北军?还是用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

“我决定动用中央军!”蒋介石冷漠地笑了笑,“我准备把数十万中央军调到陕西的家门口,以实力做后盾,逼迫东北军和西北军剿共!”

“我看并非上策!”沉默不语的端纳说话了,“逼迫剿共,无外乎有两种结果:一是违愿地和共党作战,二是和共党结盟。如果真的出现第二种局面,这就和委员长的原意相违拗了。”

蒋介石十分感谢端纳这忠诚的进谏。瞬间,他又估量了驻扎在陕甘一带的兵力,三方合计起来约有三十万人枪,一旦结盟动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他沉吟片刻,严肃地问:“端纳先生,依你之见呢?”

“还是和东北军、西北军相安为好。”端纳望着微微摇首的蒋介石,“当然,相安无事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中央军不能和东北军、西北军同时在陕甘一带驻军。”

“端纳先生的意思……”

“那还用说吗,”宋美龄打断蒋介石的问话,抢先下了结论,“把东北军和西北军从陕甘一带调走!”

“对!对……”蒋介石甚是得意地笑了,“近期,我准备移师西安,和党政军要人会商剿共的大事。一句话,心祸不除,国无宁日。”

“达令,”宋美龄脸上显出倦意,“近来我的身体不适,想回上海体检。不过,我很担心你的处境,希望你的行营……”

“不要安在西安,对吧?”蒋介石颇为感动地说,“谢谢夫人的提醒,我把行营安在临潼的华清池。”

是日夜,宋美龄在端纳的陪同下乘专列驶离洛阳,东赴上海。

与此同时,张学良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这些天来,他长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二十多年以后,他曾在所谓的《忏悔录》中记下了这时的心境:

恶缘种种,不啻火上加油。(甲)有关刺激军队者:(一)请求抚恤、补充,皆无结果。(二)援绥之军,未派有东北军。(乙)有关于良个人者:(一)陕人续某在总理陵前自杀未遂,良至中央医院慰问,彼之谈说。(二)双十节政府授勋,有冯玉祥而无良……认为中央有轻视和鼓励不正行动之意有焉。(三)对日方案,序列中有冯玉祥、唐生智而无良,把良置于后方,为预备队队长,此事痛伤良之心,愤怒不已。

良对中央数同志怀有不满,因之更加愤恨,加深必须实现良之幻想,即:(一)促请蒋公登用良心目中所谓之贤哲。(二)容纳共产党,如总理北伐时然,给政府添新刺激,以图耳目一新,挽回国人之观念。(三)停止内战,团结做抗日工作,以免把有为之青年优秀自相牺牲。自认此念纯洁,遂力下决心,甘愿牺牲一切,不达目的不止。但该当时,尚无存劫持之意。不过屡想强颜讥谏,不顾一切,能使动容,得其志而已。

翌日——十二月四日,张学良为迎驾赶到洛阳,获悉蒋介石调集陆军向西安进发,还命令空军总司令王叔铭进驻洛阳。仅洛阳机场就驻有轰炸机、战斗机若干飞行大队,颇有兵临城下之危。沿途,张学良苦苦哀求蒋介石释放“七君子”,被蒋介石骂为“只有你一个人这样想!”当张学良再次提出“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时候,蒋介石竟然又大声训斥张学良无知,像是教训小孩子似的说:“共产党不要祖国,不要祖宗,然则你们也不要祖国,不要祖宗吗?共产党是要亡中国的。这种敌人不打,还要什么抗日?当面敌人不打,偏要打远处的敌人,这种军队有什么用处?”一路上二人争得面红耳赤,没有一点结果。

蒋介石为了实施自己剿灭陕甘一带红军的计划,遂又采取恩威并举的策略,一面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师长以上的军官,一面又在训话中严厉地指出:“我们眼前的敌人是共产党,日本人离我们很远,我们打仗要先近后远,如果远近不分,或者是先远后近,那便是先后倒置,一定失败,便不是革命。无论如何,我们此时必须讨伐共产党。如果反对这个命令,中央不能不给予处置。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到陕北剿共,中央军做你们的援军;一条是调往闽、皖地方,听中央调遣,你们不要自误。”

蒋介石训话的真意是:你们再联共抗日,不听命令,中央就要处置你们了!这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即日夜,张学良收到了发自武汉的密电,蒋介石已经向有关的部队通报了处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两个方案:一是服从他的命令,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全部开赴陕北前线,向红军进攻;一是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军调到安徽,把陕甘两省让给中央军,由中央军“剿共”。张学良顿感形势严峻,遂约杨虎城到他的官邸商量对策:

“时至千钧一发之际,你打算怎么办吧?”

杨虎城自然明白十七路军调离陕西后的下场,但有碍于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特殊关系,他不敢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唯有蹙眉不语,静观张学良的表现。

“你怎么不说话?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张学良有些急了,大声地责问。

“不!”杨虎城断然地答道。

“快把你的高明之策拿出来吧!”

杨虎城打量了一下张学良焦急待答的表情,稍作沉吟,严肃地问:

“汉卿,事关重大,我们之间……”

“诚心相待,患难相依!”

“好!请你指天而誓:是否真有抗日的决心?”

张学良真的举起了右手,紧握右拳,信誓旦旦地答说:

“良誓志以对!”

“那我就直言相告了: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待他来西安部署剿共之际,你我可突然举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什么?”张学良实感突兀,“你我突然举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对!唯有如此,方可扭转危局。”

张学良愕然不语。

同类推荐
  •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陈光甫,是中国近代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是民国时期最卓越的银行家,属于民国历史上被忽略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一个金融奇才,他为人十分有个性,熟悉专业,先后整理国家法币,与美国进行金融外交,维护了国家利益,他所创办的上海银行创造了我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被誉为“中国的摩根”,他对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崎岖坎坷,最终成就功业。他直到七十多岁还在国际间奔走,事迹具有传奇色彩。本书从陈光甫的重要商业活动、与外商、与政府、与商界周旋等各个方面,挖掘精彩的商界博弈故事,重现民国金融业的种种真相与角力。具有可读性与话题性。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皇帝更换频繁,冯道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稳坐皇帝之下第一把交椅,历经四个朝代、十个皇帝而不动如山,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饱受争议、被儒生辱骂次数最多,也是最传奇的一位。本文概述了冯道从籍籍无名到位高权重的奋斗历程,多角度展现冯道的生存智慧、职场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冯道独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当今的公务员、职场人士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有趣的中国妃子

    有趣的中国妃子

    选取了中国历史上23个妃子,讲述了她们在深宫中的人生。在这里,你能看到美艳如毒药的夏姬、最优秀的美女间谍西施、最悲惨的妃子戚夫人、最幸福的母亲薄姬、史上最绝姐弟恋中的万贵妃、处在政治旋涡中的珍妃……她们每一个都在那一段历史中曾经灿烂过,又归于湮灭。
热门推荐
  • 围城之恋

    围城之恋

    开始经历的都不叫爱情,那只是简单的青春。
  • 都市猎艳高手

    都市猎艳高手

    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的获得了一种奇特的力量,从此化身超人,猎艳倾世美女,成就非凡人生。天苍苍野茫茫,花儿多漂亮!够霸道、够无耻、够冷血,够残酷……热血沸腾,精彩无敌,打造一个都市超人的现实世界。
  • 1号甜妻:南少,高调爱!

    1号甜妻:南少,高调爱!

    他是商业帝王,清冷孤傲,拥有人神共愤妖孽脸,却不近女色!她是设计界女王,冰冷高贵,天生尤物,却……“唐小姐,听闻你有三禁?”唐颜气场全开,“禁孕,禁婚,禁南少!”转瞬,她被丢在床上……某少居高临下俯视着她,“禁婚?禁南少?”唐颜秒怂,想起昨夜翻云覆雨,“南少,你不近女色的~”“乖,叫老公!”某女白眼,拔腿就跑~某少愤怒反扑,“惹了我,还想带球跑?”
  • 修仙世界说书人

    修仙世界说书人

    狐妖,擅魅惑众生。河神,可翻江倒海。山精,能勾魂夺魄。古神,能移山填海。一个地球的灵魂,穿越到仙界,成为一修仙门派弟子。他,资质极差,家境贫穷,没有任何金手指,唯一的本钱,就是前世看过的那些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一个个故事从他口中传出,故事中的人物,在口口相传中,凝聚了无数念力,竟然无中生有幻化出来……
  • 匠世

    匠世

    原本是与世浮沉,纵使挣扎也枉然。却遇人慧眼匠心,倾力打造只为缘。一劫既是一机遇,金口一诺战连天。乍看似天赋异凛,实则乃血脉薄存。闻秘辛方知今事,凭一己试图回天。医者医人谁医世,不畏艰险我班山。彼时只道,天不生全!
  • 百合花谢负谁爱

    百合花谢负谁爱

    暴戾少女陈清明在无意中认识了让她一见倾心的谢百合,可她的好友却看上了这个美丽安静的姑娘,在挚友和爱情中,清明究竟作何选择,是选择成全还是一意孤行伤害挚友只为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除灵录之来自地狱的邀请

    除灵录之来自地狱的邀请

    世人都知,地狱,是被烈焰燃烧成赤红一片,是人间的另一个写照!可是,没有人知道,用鲜血染红的邀请函,是来自哪里!血红的大字,废弃厂里挂起的一具具新鲜的尸体!用婴儿的血肉做成的玩偶娃娃!无头,却还能毫无顾忌的走到大街上的行尸!充斥在耳边的诡异惊叫声!一次次徘徊在高厦上,不停重复着跳楼并摔得脑浆并裂的人……尖叫,已经不能满足你那脆弱的神经所释放出来的惊恐!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只属于你的恐怖梦魇,不能自拔!你想逃,却发现,除了不断重复的空荡荡大街,你已经无法再逃!如果你现在问:“这是哪儿?”一定会有一个人,阴测测的在你身后回答你:“欢迎来到地狱……”
  • 定格二六

    定格二六

    这天,夏多余难得很有精神,将自己收拾打扮了一番去见了自己的堂妹,之后,回到家。早早的便准备了晚餐。在晚餐之后,夏多余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想要给大家拍一张全家福,一张缺了姐姐的全家福。可是,妈妈因为挂念自己的摊子,拒绝了;爸爸因为要看电视,拒绝了;弟弟因为要打游戏,也拒绝了。自己对着镜头拍了一张照片,里面的夏多余笑得很灿烂。当大家都睡着了以后,夏多余依旧不敢睡去。我还想去看看北方的雪、西边的草原、东边的大海呢。只是,再也没有机会了。闭上眼,不再醒来。
  • 魂归八百里

    魂归八百里

    好友老吴出狱,查不到的身份,神秘的胖子,邹氏的秘密,何家世代相传的卦辞、爻辞,却说何为笼,易经周易原版所丢失的那一页,进入这本小说,为你揭秘五千年在你身边的华夏遗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