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26100000032

第32章 弟子名录

项安崇,男,1947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并多次到京提高班进修学习。现在慈溪市胜山镇山头村卫生室工作。1994年拜名老中医姚树锦先生为师,为“太和”五代传人弟子。自1965年从医至今善补气血调理脾胃,以扶正解毒活血之法,提高抗体免疫力治疗乙肝,疗效较佳。

高崇山民,男,1926年12月生,四川天县人。自幼酷爱儒学,14岁拜当地名医为师,习医三年,行医至今。崇尚医德,精求医术,1994年参加西安“太和医室”医术传秘学习班,被姚树锦先生收为五代传人弟子。

李富臻,男,1937年3月生,河北邢台县会宁镇人。主治医师,大专文化,在本村光明诊所工作。出身医门,行医42载。主治中医内、妇、儿科疾病,擅长血液病的治疗。撰写论文十数篇,有数篇分别被医学刊物和论文集所刊载,并荣获优秀论文奖。在西安学习期间拜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现任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会员,西安东方传统医学研究会会员,河北地方科协学术研究会会员等职,其传统业绩被国内数家书籍入录。

李彭柱,男,1952年12月生,天津市人。68年从文学医,88年后参加河北、天津、北京、香港等地中医函授学习。长于中医手法按摩,撰写论文数篇,参加国际国内医术交流10次,有七篇获优秀论文奖。1994年在西安中医药研究培训班学习,拜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成为“太和”五代传人。其按摩摩医迹被国内数家医籍入选,1999年中国外文局,中国唱片公司将按摩手法制入光盘,参于国际交流。

廖癸云,男,1953年3月生,四川渠县人。中医师,1981年行医至今。1988年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又曾多次参加西安光明分校举办的各种中医培训班。发表论文两篇。在临床中自己总结出300首行之有效的方剂,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得心应心。1994年拜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收为“太和”五代传人弟子。

陈惠云,女,1946年5月生,陕西泾阳人。大专文化,副主任中医师,在咸阳偏转转集团卫生所工作。主治中医内、妇、儿科疾病,长于针灸之术。1994年参加“太和医室”传秘学习班,得到姚树锦等几位老师真传,并拜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之后更加启迪思路,验之临床,多事半功倍,效如桴鼓,曾撰写论文两篇。

陈增贵,男,1952年生,北京密云县溪翁庄人。乡村医生,自幼从文学医,以中医妇科见长。1986年入光明函授大学学习4年,在京学习其间曾受多位京师名家指点。1994年赴西安“太和医室”传秘班学习,拜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先后撰写学术论文七篇,分别被医学刊物和论文集收编,部分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被接纳为会员。

杨剑峰,男,1957年1月生,内蒙呼市人。大专文化,中医主治医师,在呼市新城区卫生局工作。1977年考入呼市卫校,毕业后在呼医院工作。1985年参加北京光明函授大学学习,1986调卫生局,1989年参加中医自学考试1992年毕业。1994年拜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姚树锦主任为师,为太和五传传人。由此得其真传,用之临床颇得心应手,在治某些疑难证中常收意外之功。1998年撰写论文曾在香港中医药防治现代难治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

任春秀,女,1942年9月生,河南安阳人。大专文化,中医副主任医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医内科工作。拜名老中医姚树锦 主任医师为师,先后发表论文3篇,均刊登于陕西中医杂志。

刘民权,男,1959年7月生,中医师,陕西蓝天县人。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现为西安东方传统医学会会员,名中医学术研究会会员,1994年拜中医名家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从医3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及妇科病的治疗,尤对胆胃病、月经病等有独到之处,曾发表学术论文8篇。

王贞,女,1964年1月生,陕西西安人。1985年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1987年在西安东十里铺开办中医诊所,现为中医师,为陕西名老中医姚树锦先生之徒。多次参加名中医经验交流及理论研讨学习班,对妇、儿科的中医治疗颇多经验,先后撰写专业论文数篇。

高海忠,男,1944年生,陕西韩城人。中华医学会会员,现为陕西韩城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出身儒医世家,从事医疗工作已40年,毕业于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后拜当代名老中医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得其真传,学习大进。近年致力于脾胃病,心脑血管病的研究治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马涛,1957年3月生,山西曲沃县人。主治医师,曲沃县北辛村中医卫生所所长。西安东方传统医学研究会会员,《光明中医》通讯员,曲村镇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89年毕业光明中医学院(本科),1996年毕业于西安光明中医药培训学院,中医临床研究班。后拜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擅长于脾胃病。撰写论文7篇,有数篇在省级刊物发表交流。其传略分别被国内几家书籍收藏。

王复兴,男,1953年9月生,西安人。中医师,在西安汉城乡三九村卫生所工作。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拜名老中医姚树锦为师,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陕西孙思邈研究会会员,长安传统名中医研究会常务理事。长于中医对消化道疾病的防治,研制了食疗药膳的防病食疗保健品——益寿保健调料,获省优秀产品奖。发表和交流学术论文3篇,一篇获“论文优秀奖”。其个人传略被国内数家书籍收藏。

钟永平,男,1955年3月生,四川梓潼县人。大学文化,主治医师,任梓潼县宝石乡卫生院长。早年拜名老中医姚树锦主任医师为师。擅长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病及肝病等,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曾出席国内,省内学术会议三次,业绩已录入《现代名医大典》。

古印龙,男,1960年12月生,河南灵宝市朱阳镇人。在朱阳镇两岔河卫生所工作。受先辈熏陶学习中医,自1977年从医至今,曾几度进修培训,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民间验方用之临床效果颇佳。1994~1998年在光明中医函大学习,1994年拜姚树锦先生为师。撰写论文数十篇要表于《长安中医》等刊物,现任中国科教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

曹军,男,1956年12月生,陕西宝鸡县天王镇人。大专文化,为中医师,在宝鸡县钓渭镇杜家崖中医诊所工作。1985~1989年毕业于光明中医函大,1994年拜姚树锦先生为师。从事中医内科疾病,先后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于《长安中医杂志》。

肖忠原,男,1930年2月生,江苏江堰市人。大专文化,主治医师,从医40余年。主治中医内、妇科常见病、长于治疗支气管哮喘。1989年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1994年拜姚树锦先生为师。撰写论文数十篇,分别发表于《光明中医杂志》、《中国传统医学名医特技荟萃》、《长安中医》、《江苏中医》等。

§§跋

九六年余届花甲之时,本欲隐退以养天年,然诚蒙多方挽留,盛情难却,为发挥余热,亲自创办了一所颇具中医特色的“树锦国医馆”,坚持门诊服务,造福人民群众之身体康健。

其后,又承高抬,余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为了使自己的学术经验能够更好地奉献于社会,于是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师带徒指导工作,另外增加工作日继续在西安市中医医院专家门诊部开展有关工作;西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属于官方的祟文敬老机构,名人荟萃,聘余为该馆馆员,获此荣誉,实感汗颜;千禧年间,西安市中医学会换届后又聘任余为名誉理事长,实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之感。

按照余之初衷,本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无欲无求、恬淡虚无,以度晚年。然而,国家授徒任务业已下达,余又重振旗鼓,披甲上阵,将自己四十余年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系统性回顾。所幸为我选中的弟子王维英副主任医师,聪颖好学,诚恳刻苦,基础扎实,点拔即通,可谓“青出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于是不私家传之秘,将余之经验、讲稿、成果倾囊而出,付之受业。

余因平素繁忙,无暇著述,也疏于笔墨,2001年夏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欲组编《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套书,前来约稿,于是乎,大家齐心协力,集中编撰,结果两个月内便辑为一帙,名曰《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其中有余为家严姚兴华先生撰写之经验文稿,也有西安市中医学会徐浩主任医师为余撰写的临床资料,还有余82岁高龄的树森老兄亲自撰文,更多的是余的学术论文和弟子王维英在余口授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科研思路中的笔录。再有该书整理者们所作的有关记录及资料等,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在文法上、语气上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还望读者见仁见智,不吝赐教。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余尚请中医著述名家、《陕西中医》编辑部洪文旭编辑为该书高审,特此向文旭先生致以谢忱!

姚树锦谨识

2002年4月23日于医馆

§§跋

姚树锦先生乃当代名医,“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第二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我与姚先生相知20余年,依齿序而论,当尊他为仁兄。我们交往甚笃,情谊颇厚,知其师承家学,通儒精医,勤读苦练,博才善思,传道诲人不倦,临证拯危扶难,科研成果层出,治学风格严谨,其名闻遐迩,蜚声海外,令人可钦可佩。

我平素率而操觚,难免韫椟而藏,敝帚自珍,缀纳散稿,名曰《医药文集》,请他拨冗赐序,他竟慨然允诺,使我由衷感激。数次晤谈,我建议他将文稿结集,广布流传,然他一直诊务繁忙,直至今日才得以实施。

近日先生托人将其大著见示,并嘱我“审稿”。投桃报李,我当然义不容辞。通览一遍,让我欣喜过望:书中不乏深厚的学养、精当的医论、宏富的经验、翔实的医案、凝炼的医话、奇效的良方,真乃金玉满目,熠熠生辉,堪称医学之宝筏,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相信,姚氏大著的出版,必将为祖国医学增添崭新的一页,为健康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从而启迪后学、振兴岐黄、施惠社会、福译人类。为表祝贺,喜赋小诗一首:

姚家玉树花似锦,兰台纵横六五春;

传承太和悬壶志,弘扬神农救苦心。

医林绳墨医顽疾,寿世保元寿黎民;

妙治杂症燃犀烛,古城谁人不识君。

洪文旭

辛巳年秋月于西安耘斋

同类推荐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医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明确掌握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本书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颁布的《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试行)》文件为指导,参考高等医学院校部分教材,如《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方剂学》《中药学》《温病学》等,在此对参考著作的原作者谨致诚谢。
  •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各种病证的辨证规律,又是临床中医生对疑难杂病诊疗的指南,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著作,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爱好者、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
  • 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黄帝内经》是中国一部中医理论经典,是一部家庭常备的养生宝典,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研究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药物学和养生学的医学巨著。本书以古本为基础,选取治病、防病、养生、益寿等精华部分编写而成。充分做到了精选精译,重点提炼,难点详解,读者不必再去翻阅汗牛充栋的资料,轻松学得中华养生精要。而且书中注释简明,翻译晓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换治百案析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换治百案析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挽治百案析》是代近名医(包括近代出书的少数清代名医)误诊挽治案例100案,每案皆按辨析评述、体会逐案加以研究。案例记述原案,辨析评述以证候的辨析为主,着重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依据该案误诊的实例兼评论治体会,提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或由此而引出的新见解。
热门推荐
  • 万战帝尊

    万战帝尊

    寒羽莫名身穿异界,从此,异界多了个扮猪吃虎的主。论智慧,我可是学霸级的,看我不坑死你丫的。要和我决斗,不好意思,身为没有丝毫神魂修为的我拒绝。但在敌人眼中,这个没有丝毫神魂修为的他却如同死神。
  • 全息之最强召唤

    全息之最强召唤

    为了一件特殊任务,她被冰封在太空舱,漂进了茫茫宇宙为了获悉珍贵信息,她被接驳上游戏仓,奋斗在虚拟世界后来......据说,某服出了个传奇人物,以MT之身,高踞DPS榜首!再据说,此服有个恶魔奶爸,治疗一流,PK极品流!还据说......很多很多年以后,这星球流传着某些传说某些关于爱与友情、忠诚与使命的传说......
  • 繁花落尽终归你

    繁花落尽终归你

    好不容易回京城过了几年安详日子,就听说咱们的战神太子要娶亲了,本着凑热闹不嫌事大,却没成想把自己看进去了。莫名其妙的就被定了亲,定亲就算了,他的小情人居然回来了,一番争斗之下,宋铭厘气不过就走了,还揣着个娃。几年后,慕容修看着缩小版的他,笑了。这一回,我看你哪里跑。
  • 我想吃你做的蛋糕

    我想吃你做的蛋糕

    “说好是捐卵子,怎么捐到了房间里?”齐琪大声质问眼前的男子。他用冷峻而又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给我林家生孩子,是你几辈子的福气。”
  • 我愿一世长安

    我愿一世长安

    我洛长安对天发誓,我绝对是个有节操的好姑娘,我也不是故意要把浴缸里那个赤裸的人看光的。天知道刚才浴缸里明明是条狗,怎么会变成一个男生?他一脸楚楚可怜的模样,还要装作自己被占了便宜,天下怎么会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啊!最可恶的是他连狗的不如,竟然是只修行五百年的狐狸精!我竟然……会对他产生感情……
  • 绝代风华:邪魅王爷傲娇妻

    绝代风华:邪魅王爷傲娇妻

    她,聪明一世,却被挚友所害,魂穿异世大陆,发誓要逆天改命,却不知这只是一场巨大阴谋的开始。他,自认视爱于荒唐之事,殊不知自己早已深陷爱的圈套。某妖孽:“爱或不爱,给我一个答复。”某傲娇:“不爱。”“你算数不好?重来!”
  • 通天仕途

    通天仕途

    这是一个部队转业军官的官场人生,有刀光剑影,也有旖旎柔情,看似平坦的官路实则步步杀机,陷阱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书读完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读完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代大家金克木先生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汇编。读书、读人、读物,更多的是一种读书的态度,心无旁骛的态度。
  • 那年秋天叶正黄

    那年秋天叶正黄

    赶完年关预存的稿子,为了打消好友程枫家人催婚的念头,吴晓雨受人之托来冒充女友。没有想到会再次见到那位影响了她少年时光,却又昙花一现消失多年的班主任。吴晓雨表面波澜不惊,可是内心里却是翻江倒海的,她不想过度热情显得失真。可她不知道,程朗从未离开过她的周围,直到她大学毕业,一直默默关注着她,只不过刻意避开未打扰,因为她不愿提及的身世,和那段晦涩的年少时光。最近几年因为她已经工作,一般只通过助理了解她的情况,从未正面接触,这次照面也很意外。她看着眼前的吴晓雨,无法把她同少年时期,满身是刺,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的瘦瘦小小的女孩联系起来,她看起来虽算不上性格开朗,但是已出落得大方,待人接物客气、礼貌,却一副并不把遇到的人和事放在心上的模样。她如此理智,眼睛依然像小时候那样会说话,可她眼神微微向下,并不看他。看着她和堂弟牵着的手,他粗略理了下关系,看来是堂弟的女朋友。用手拍拍堂弟的肩膀,以示鼓励,转身离开。程朗走后,吴晓雨后悔了,曾经那么亲切的人,她为何要心虚不敢相认。
  • 聊斋小世界

    聊斋小世界

    此小说是根据个人经历的灵异事件整理的,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佛说:一切皆为虚幻。我的1岁之前的生活一直很平稳,我也很乖。但是之后,我不断地能看见一些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比如穿黑衣服的老爷爷,比如遇见爸爸的车祸。